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175.1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汉承秦制 的原始碼
←
汉承秦制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汉承秦制</big> ''' |- | [[File:汉承秦制.gif|缩略图|居中|[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3b87e950352ac65c8de0907dfbf2b21192138ad3?x-bce-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IvYmFpa2U4MA==,g_7,xp_5,yp_5/format,f_auto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6%89%BF%E7%A7%A6%E5%88%B6/1014165/1/caae6809d6ee6f912fddd43c?fr=lemma&ct=single#aid=1&pic=caae6809d6ee6f912fddd43c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汉承秦制,指的是秦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西汉建立后,承袭秦制,虽略有所改,但在汉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体制]],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故有“汉承秦制”之说。只是在汉武帝时,中央[[官制]]出现了[[内朝]]与外朝的划分,皇权也进一步集中。 '''中文名''':汉承秦制 '''内容''':汉代建立时继承秦王朝原有制度 '''主要形式''':郡县制,[[三公九卿制]] '''朝代''':汉代初期 '''背景''':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 =='''历史背景'''== 秦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其主要职官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其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所谓“[[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负责管理军事,“金印紫绶,掌武事”,“为百官之长”。御史大夫,其位次略次于丞相,是丞相的辅佐。《[[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紫绶,掌副丞相。”在[[秦代]],掌司法是御史大夫的主要职掌。御史大夫并不受制于丞相,而是直接受命于[[皇帝]]。 西汉建立后,承袭秦制,虽略有所改,但在汉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体制]],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故有“汉承秦制”之说。只是在汉武帝时,中央官制出现了内朝与外朝的划分,皇权也进一步集中。 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郡县制]]。《[[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皆为郡县……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后又在今[[河套地区]]建[[九原郡]],在两广地区设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共四十郡。郡下设县,《汉书·百官公卿表》“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为郡守。秦统一全国后,各郡均设守以掌其民。《汉书·百官公卿表》曰:“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县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县令、长。《汉书·百官公卿表》:“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县制在秦代已基本定型,并成为我国两千年来帝制社会一种固定的地方行政区划。 汉朝建立后,实行[[郡国并行制]]。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了分化[[项羽]]阵营,壮大自己的力量,曾经分封了一些“[[异姓王]]”。后来,他们的力量过大,威胁[[中央集权]],刘邦便借故一一翦除。但在诛灭“异姓王”后,刘邦“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又陆续分封自己的子侄为王,共封了楚、齐、梁、赵、燕、代、吴、淮南、淮阴等九国。当时九个诸侯王的封地包括了原东方六国的领土,只留下原秦国的旧土十五郡由中央直辖,并仍划分为郡、县两级。这种王国与郡县并存的体制,被称为“郡国并行制”。 刘邦即位之后,一方面消除来自于各方面的干扰,一方面开始着手政权建设。汉承秦制是刘邦政权建设的一个很大特点。像秦始皇一样,刘邦总揽了一切行政、立法、司法、军事和国家的财政大权。为了便于国家机器的运转,汉承秦制,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制度。在中央建立了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设立九卿分管国家具体事务,同秦朝一样,汉政权也体现了专制与集权的特点。在地方,汉朝也承袭秦制设立郡县乡亭制度,保证了国家对地方基层的控制。 西汉建国后,在萧何的主持下,以秦律为蓝本,制定完善了法律制度。在叔孙通的主持下,以秦的礼乐制度为基础制定了汉王朝的礼乐制度,在张苍主持下制定了历法及[[度量衡制度]],西汉的各种制度基本完善起来。 在用人和选官方面,汉初沿袭秦制,主要以军功为主,同时为了弥补军功官吏多武少文的缺陷,刘邦也多次下达求贤令,想方设法笼络知识分子,充实各级官吏队伍。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使汉朝开创了中央集权帝国发展的新局面。 七国之乱平息后,景帝将王国封地收归中央,由中央派官员管理。至此,封国虽然名义上仍然存在,但封制与郡已基本相同。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后,汉朝逐渐形成了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 =='''承袭集权'''== 首先,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立法、司法、监察等各种权利都操于皇帝一人之手,实行君主一人专制独裁,“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从中央的丞相到地方上的郡守、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汉朝建立后,承袭秦制,未有所改。 其次,汉承袭了秦朝实行的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制。 =='''监察承袭'''== 秦代的中央监察机关称御史府,亦称御史大夫府、御史大夫寺。御史府之长是御史大夫,《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秦御史府中还设有御史中丞,直接辅助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故《初学记·职官下》云:“御史中丞,秦官也,掌贰大夫。”秦御史大夫位高权重,“掌副丞相”,他的首要任务是辅佐丞相总理国政,参与朝仪,谋仪大略,朝廷每有大政,如立君、立嗣、庆典、祭祀等,丞相都要与御史大夫共同商议。所谓“议大政,必下丞相御史”。御史大夫作为御史府的长官,本职是“典正法度”,“举劾非法”。另外还掌管制诏和公卿奏章。御史中丞是御史大夫的主要属吏,御史中丞处于宫廷之中,随侍皇帝左右,是皇帝的近臣,因此职高位重,不仅监察朝廷及皇室,同时还负责监察百官公卿、主管公卿的奏章等。 秦始皇为了加强对地方各级政权的监督,在地方设置监察官员,称监郡御史或称监御史。《汉书·百官公卿表》:“监御史,秦官,掌监郡。”秦统一后,在郡一级普遍设置了监郡御史,监郡御史隶属于御史大夫。它的主要任务是掌监郡,代表皇权监察地方官吏。由此可见,秦朝已从中央到地方普遍设置御史司监察,并置御史大夫府为中央监察机构,这标志着秦朝以御史制度为主体的监察制度已经确立。 汉代的监察制度是与秦朝一脉相承的,但也有改革和发展。刘邦建立汉朝的统治后,为了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加强封建专制的统治,他在秦朝官僚制度的基础上,在中央继续实行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中枢职官的三公制官僚体制。中央的监察机构仍袭秦制:御史府之长———御史大夫是全国最高的监察官,又是“宰相之副,九卿之右”。御史大夫的副贰———御史中丞专掌纠察百官。在地方,汉高祖刘邦放弃了对地方的监察,《后汉书·百官志》:“秦有监御史,监诸郡,汉兴省之。”致使地方吏治日趋腐败。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部分地区恢复了御史监郡制度。汉武帝时期,废除了监郡御史,并在公元前106年设立十三部刺史,驻地专司监察地方。《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十三部刺史皆隶属于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府,有御史中丞具体督管,在地方设有固定治所。十三部刺史的设置,表明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地方监察制度已趋于基本形成。 =='''官吏选任'''== 秦和汉初官吏选任主要有察举与征辟。所谓[[察举]],主要是中央与郡国长官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皇帝推荐各种人才,如贤良方正、孝廉、茂才异等。大约二十万人推荐一人,推荐后,由皇帝加以考试,然后任官。征辟,又分征召与辟举。征召是对全国特别有名望的人才,由皇帝派专人去聘任;辟举也叫辟除,是由中央或郡国长官对所辖部门或地区内有名望的人加以聘任,辟为自己的幕僚属吏。关于秦汉的选任制度,《史记》中说,叔孙通“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刘邦于汉十一年下诏:“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我能尊显之。”文帝时,下诏举贤良方正。武帝以后,又有秀才、孝廉之选。 另外,汉朝还承袭了秦朝的法律制度、赋税制度、官吏管理制度等等。 =='''民族关系承袭'''== 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郡县制国家。西汉时,中原和西域各族、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都得到加强。 =='''思想文化'''== 秦朝采取法家思想,焚书坑儒;西汉则吸取法家、道家的合理成分,后又改造和发挥儒家学说,强调天人合一,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ref>[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0c98d89afd86387775294f8abf482a02&tn=SE_baiduxueshu_c1gjeupa&ie=utf-8&site=baike 张莹莹.论汉初过秦思潮,汉承秦制与黄老思想],《 内蒙古大学 》,2012</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10 中國通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汉承秦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