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23.1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江南行(曹卫江) 的原始碼
←
江南行(曹卫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江南行'''<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5434796/pexels-photo-15434796.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江南行》'''是[[中国]]当代作家曹卫江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江南行=== 暑期有幸去江南游历了一番。10天走了两省一市五个地方的好多景区,中间还要做必要的休整,所以只能是走马观花,匆匆一瞥。其间正赶上了上海等我们所到之地方125年来最热的一年。整日汗流浃背,如在蒸笼中一样焖热难耐,苦不堪言。尽管如此,但心中的热情比天气的温度还要高。 从绥德出发乘火车去西安,再改乘南京的火车。一路上为了驱赶长途旅行带来的寂寞,同行有故事能手就不时来一段笑话或荤段,人们在捧腹间也就打发了时间,忘记了疲劳与寂寞。心情也轻松了许多。刚出南京站,老天就及时又热情地下起了倾盆大雨,以此给我们降温消暑,又似给我们接风洗尘。可接下来的10 多天则以40 度以上的高温来款待我们。这和江南旅行社人的做事风格是多么相似啊! 首站南京,没有留下什么特别印象。只感觉饮食和我们这里差不太多,价格也比内陆便宜。当然这是我们走进偏僻小巷。到饮食城进了几家铺面准备消费一把,一问价格高得让我等瞠目结舌,甚至一时反映不过来还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不得不一次次退将出来。好在人多也就不感觉脸红,但狼狈相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领略了什么叫高消费. 在无锡游蠡园时,火辣辣的太阳烧烤着大地,游人就象被烤的羊肉串一样无处躲藏。我们从北方来一时适应不了这闷热的天气,衣服全是湿的,脸上臂上有一层油腻腻的污渍让人没有一点游兴,于是草草结束游程。连像也无心照几张,赶快钻进空调车。游太湖时在船上有空调,但诺大的湖面被一层厚厚的蓝藻覆盖,臭气逼人 ,“太湖美”的歌曲怎么也和这里对不上号。让人认识到破坏环境将要承受恶果。 苏州不愧为人间天堂。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游人到此确实如入仙境。政府新的一体两翼规划更让苏州大放异彩。在友人的引领下,我们游览了工业园区。按新加坡城市规划设计的宽阔街道与错落有致的高大楼群,让人不得不称羡现代文明让苏州人更加享受了人间厚福。 拙政园的典雅与虎丘塔的秀美也让我们这些游人浮躁的性情为之恬静,平庸的素质因之高雅。当友人引我们进了宽敞的餐馆大堂时,3米直径的大餐桌让我们大长了见识。2米的玻璃钢大转盘上摆满了河豚、大龙虾和叫不起名字的奇珍佳肴,在主人热情又风趣的劝酒令下,我们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也大饱了口福。 到了上海,我们因高热和[[]劳累],已溃不成军了。下午三点了人们还睡在宾馆不想动。经过短暂的休整,我们又打起了精神。黄浦江风送来了凉爽,外滩景色又调起了我们的兴趣。登上明珠塔260多米的高空处,上海全景一览无余,壮美山川尽收眼底。当看到偌大的轮船如同火柴盒般大小时,顿觉自己此时高大无比。心情为之亢奋不已。下到[[[明珠]]塔第一层平台,和几位外国友人合影留念,虽然语言不通,但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完全能和他们勾通。中国的强大使我等在外国人面前也有了极大的面子,他们脸上的[[表情]]就[[说明]]了这点。 杭州是最后一站行程。游西湖,观钱潮,谒拜岳王,唾弃秦桧,六和塔前留影,黄龙洞里看竹。最[[难忘]]游览灵隐寺、飞来峰。进的灵隐寺大门,一座刀销斧劈的高山从天而降,山上奇峰耸立,佛雕处处,似曾相识,梦里几渡。灵隐寺院气势辉宏,佛光普照,香火鼎盛,摄人心魄。三座大殿佛身高大,金光闪耀,慈眉善目,救苦救难。我们一行见佛就拜,一一叩头,并敬上三十元随心布施。祈求佛祖保我全家[[幸福]]安康。礼毕,心中顿觉宽慰。一身疲惫尽消。 晚9点50分从杭州机场起飞,1200公里的路程一眨眼功夫就到了。感谢现代交通[[工具]]的[[发达]]。此次我们还领略了动车组的快捷,轮船的潇洒,让人耳目一新。 这次所到之处其实是故地重游。十七年前曾走过一次。但[[感觉]]迥然不同。感受有三:其一人多。所到之处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用人山人海作比一点也不夸张。同时[[感触]]颇深,喜忧参半。喜的是人们都富裕了,能到[[祖国]]大好山川游玩;忧的是13亿人口一天要消耗多少东西,国家负担太重。其二是富强。国家改革开放,国富民强,目之所及一片现代化气象。高楼林立,车辆如织,商旅繁忙,人声欢畅。较之十七年前那变化真是日新月异。其三,社会安定,秩序井然。人的文明素质大大提高。看到景区的石狮没有一点损坏,想到我们的千狮桥那惨不忍睹的[[情景]],真是为我们这方土地的人脸红。所到之处没听到骂人声,更没见到打架或偷盗现象。我们作为匆匆过客,既当观察员,也以我们自己的文明言行来美化着社会。但深感我们还和人家有距离。<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46305516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曹卫江,男,1958年生,从事过小学教学工作,现已退休。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江南行(曹卫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