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34.5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汪德臣 的原始碼
←
汪德臣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汪德臣.jpg|缩略图|右|汪德臣|[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3073147056&di=1222c4a4992a89ebf2f61916998150b1&imgtype=0&src=http%3A%2F%2Fa0.att.hudong.com%2F28%2F56%2F01300000157105122227567458944_s.jpg 原图链接][http://www.baike.com/wikdoc/sp/qr/history/version.do?ver=12&hisiden=YRF1RVUReAmVWe,kZFXlVc,Qw 来自互动百科的图片]]] '''汪德臣'''{{BD|1222年||1259年||catIdx=W}},[[元朝]][[巩昌府]]盐川镇(今[[甘肃省]][[漳县]])人,字'''舜辅''',家出[[汪古部]]。又名'''田哥''',[[汪世显]]之子。 年少入侍[[阔端]],1243年,袭封为巩昌府都总帅,领兵入[[四川]]。1248年,从蒙古攻打[[西羌]]。1251年,从[[汉中]]攻打[[隆庆府]](今[[陕西省]][[略阳县]])。1253年,驻守益昌,筑城屯田而守,多次击败宋军。1258年,攻打宋朝成都府,攻克苦竹寨、长宁寨、青居寨。1259年,随[[蒙哥]]率军攻打[[合州]][[钓鱼城]],战斗中[[阵亡]]。其子[[汪惟正]]、[[汪惟贤]]、[[汪惟和]]、[[汪惟能]]。 ==人物生平== ===崭露头角=== [[汪德臣]]因出身将门,时逢战乱,耳濡目染,尽杀伐征战之事,自幼即习骑射,多有过人之处。 当汪世显投降蒙古之时,他才十三岁。蒙古皇子[[阔端]]不仅赏识其父,而且赏识其子,十四岁时,征得汪世显同意,派遣至上都,觐见[[窝阔台]]大汗,赐名“田哥”,命随侍皇太子。后又质于阔端王府,亲受蒙古贵族的培训、影响,武事亦更娴熟,“侍太子游猎,矢无虚发”,常常受到赞许。 十七岁时,回到巩昌,便跟随其父出征[[四川]],在战场上充分显示了这位青年将领的勇武和才干。1243年,汪世显病故,德臣虽是次子,但在兄弟七人之中,以文武才略出众,承其父及阔端之意,受命承袭父爵,佩虎符,统领总帅府所辖各军,时年21岁。这一年秋天,蒙古兵为配合东线主战场的进攻,牵制南宋在长江中上游的兵力东调,在四川重新发动攻势。汪德臣率兵入川,直抵泸州,后又撤回。 ===进屯益昌=== [[蒙哥]]即位,汪德臣入朝,换赐新符印,使仍任原职;所陈奏地方利病诸事,都被采纳。针对南宋加强了防守并不时出兵北攻,蒙古方面也采取了持久攻防的策略,在沿边一带筑城积谷,置军屯守,作为攻宋前沿基地。 1252年,德臣奉旨修复攻蜀战争中毁坏的[[沔州]](今陕西略阳)城垣、房屋,部署官属,很快就完成。同年冬,从都元帅太答儿出兵攻掠成都等地,进围嘉定府(今四川乐山),被余玠派来的援军击退;回师途中,经左绵、云顶、隆庆、剑门等处,都遭到宋军截击,力战得还。 ===攻克苦竹=== 1258年,[[忽必烈]]绕道[[吐蕃]]占领[[大理]],完成了从南面包抄[[四川]]的军事部署。蒙哥则亲统大军,主力由川北深入,几路分进合击,全力伐[[宋]]。元帅纽璘与宋四川制置使蒲择之大战于[[成都]],不利。纽璘向汪德臣求援,汪德臣派遣将士赴援纽璘,并鼓励说:“先破敌者当奏请领此城!” 七月,[[蒙哥]]到达[[汉中]]后,将此事奏闻,蒙哥令暂记录在案,待统一全国后由汪德臣论功兑现。十月,蒙哥到达利州。不久,驾幸益昌。 一日,与[[汪德臣]]并马立于[[北山]],环视四周,群峰巍巍,问起这一带敌我双方的态势,赞叹道:“朕在和林,自南来者,盛称汝立利州之功,今见汝身材甚小而胆甚大,不知敌曾薄汝是城否?”汪德臣回答:“赖陛下洪福,未曾一来。”蒙哥说:“彼惮卿威名耳,特赐金带敕勒石记功。”蒙哥见嘉陵江与白水江交汇处水流湍急,担心大军难以渡过,汪德臣说可以修桥。于是调集军民,数日之内即在白水江架浮桥一座,当蒙哥亲到桥头视察时,大为惊叹说:“汪总帅言不虚发!”赐白金三十斤,命刻石记功于江滨。 原南宋苦竹守将南清投降汪德臣,后来南清北上朝见大汗,他的部下杀其家属,苦竹复归于宋,蒙军再攻未克。于是蒙哥命汪德臣尽快拿下苦竹,扫除南下成都的障碍。 ===飞石击中而死=== 一夜,他率兵突袭合州城,奋勇攀云梯而上,占领了马军寨,杀死守将。激战至后半夜,忽然雷雨大作,将云梯折断,后军不继,只好退出外城。又一日,他单骑至城下搦战,正当他大呼:“[[王坚]],我来活汝一城性命,宜早降!”时,城内轰然一炮,飞石击中头部,伤重不起,遂死于军中,时年三十七岁。 这位著名的前锋勇将阵亡,使蒙军士气颓丧,蒙哥汗极为伤感,一面令缓缓退兵,一面为其发丧,派军随其十七岁的长子[[汪惟]]正护送灵枢,千里跋涉,归葬漳县盐川祖茔。 七月初,蒙哥亦在退兵途中死去,他的死引发了[[蒙古]]最高权力中心的又一次分裂战乱,不久忽必烈坐稳大汗宝座,并建立了大元帝国,为蒙古族历史和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子侄== 子:[[汪惟贤]],陕西行中书省平章事,赠荣摆大夫。 子:[[汪惟和]],昭文馆大学士。 子:[[汪惟明]],以质子为元帅。 子:[[汪惟纯]],同知巩昌等处宣总使司事 子:[[汪惟能]],征西元帅。 ==史籍记载== 元史·列传第四十二 ○德臣 德臣,赐名[[田哥]],字[[舜辅]]。年十四,侍太子游猎,矢无虚发。袭爵巩昌等二十四路便宜都总帅,从征蜀,将前军出忠、涪,所向克获。进攻运山,率麾下先。所乘马中飞石死,步战,拔外城。宋将余玠攻汉中,德臣驰赴之,玠闻,遁去。宪宗素闻其名,及入觐,所陈悉嘉纳,赐印符,命城沔州。沔据嘉陵要路,德臣缮治室庐,部署官属,数日而集。进攻嘉定,敌潜军夜出,德臣迎战,杀百人。还至左绵云顶,宋军乘夜斫营,觉之,杀千人,生擒百人。进次隆庆,宋军仍夜出,与力战,尽杀之。及马漕沟,遇伏兵,与战,获其统制罗廷鹗。又诏德臣城益昌,诸戍皆听节制。世祖以皇弟有事西南,德臣入见,乞免益昌赋税及徭役,漕粮、屯田为长久计,并从之。即命置行部于巩,立漕司于沔,通贩鬻,给馈饷。奏乞以兄忠臣摄府事,使己得专事益昌。益昌为蜀喉襟,蜀人惮其威名,诸郡环视,莫敢出斗。 甲寅春,旱,嘉陵漕舟水涩,议者欲弃去,德臣曰:"国家以蜀事托我,有死而已,奈何弃之!"尽杀所乘马飨士。袭嘉川,得粮二千余石。云顶吕达将兵五千邀战,即阵擒之,复得粮五千石。既而鱼关、金牛水陆运偕至,屯田麦亦登,食用遂给。夏,获宋提辖崔忠、郑再立,纵令持檄谕苦竹,守将南清以城降,所俘城中民,悉归之。东南戍卒数百有去志,德臣揣知之,给券纵去,皆泣谢。未几,山寨相继输款。宋将余晦遣都统甘闰,以兵数万城紫金山,德臣即选精卒,衔枚夜进,大破之,闰仅以身免。南清北觐,其下杀清妻子以叛,蜀将焦远领兵饷之,德臣击败远,尽获所饷资粮。冬,蜀兵二万复至,又败之,获粮百余艘。鱼关至沔水,迂回为渡百有八,至是,悉为桥梁。 戊午岁,帝亲征,次汉中,德臣朝行在所。初,诸路军成都,猝为宋人所围,德臣遣将赴之,约曰:"先破敌者,奏领此城。"围遂解。诏候江南事定,如约以城与之。帝幸益昌,驻北山,谓德臣曰:"来者言汝立利州之功,今见汝身甚小,而胆甚大,不知敌曾薄汝城否?"德臣对曰:"赖陛下洪福,未尝一来。"帝曰:"彼惮卿威名耳。"赐金带,且俾立石纪功。嘉陵、白水交会,势汹急,帝问:"船几何可济?"德臣曰:"大军百万,非可淹延,当别为方略。"即命系舟为梁,一夕而成,如履坦途。帝顾谓诸王曰:"汪德臣言不虚发。"赐白金三十斤,仍命刻石纪功。苦竹既逆命,至是攻之,岩壁峭绝,或请建天桥,帝以问德臣,曰:"臣知先登陷阵而已,建桥非所知也。"既而桥果无功。乃率将士鱼贯而进,帝望见,叹曰:"人言其胆勇,岂虚誉邪!"宋将赵仲武纳款,而杨礼犹拒战,奋击,尽杀之。德臣微疾,帝劳之曰:"汝疾皆为我家。"饮以葡萄酒,解玉带赐之,曰:"饮我酒,服我带,疾其有瘳乎!"德臣泣谢。宋龙州守将王德新,遣所亲愿效顺,以郡民为祈,奏如其请。进攻长宁,拔之,斩守将王佐。帝东下,德臣为先锋,抵大获山。夺水门。宋将杨大渊遣子乞活数万人命,引至帝前为请,旦日,大渊率众降。已而运山、青居、大梁皆降。攻钓鱼山,守臣王坚负险,五月不下,德臣单骑至城下,大呼曰:"王坚,我来活汝一城军民,宜早降!"语未既,几为飞石所中,遂感疾。帝遣使问劳,俾还益昌,奏曰:"陛下尊为天子,犹冒寒暑,服劳于外,臣待罪行伍,死其分也。"又遣丞相兀真赐汤济,卒不起,年三十有六。中统三年,追封陇西公,谥忠烈。子六人:长惟正;次惟贤,大司徒;惟和,昭文馆大学士;惟明,以质子为元帅;惟能,征西都元帅;惟纯,权便宜都总帅。 ==参考资料== *《[[元史]]》 *《[[中国历史大辞典]]》 [[Category:元朝軍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汪德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