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沁源县 的原始碼
←
沁源县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沁源县33.jpg|450px|缩略图|右|沁源县伏贵村农村新天地[http://union.china.com.cn/zhuanti/images/attachement/jpg/site355/20151214/d02788e9b72b17d8754f3d.jpg 原图链接][http://union.china.com.cn/zhuanti/txt/2015-12/14/content_8448004.htm 来自联盟中国 的图片]]] '''沁源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长治市]]西北部,地处[[太岳山]]东麓,晋东南、晋南、晋中交汇之地,西汉置县,初名谷远,后因地处[[沁河]]之源而得名,全境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74公里,国土面积2549平方公里,辖5镇9乡254个行政村。 生态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天蓝地绿、四季分明、气候温润,被誉为“天然氧吧”。全县森林面积220万亩、天然牧坡120万亩、连片草场72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56.7%,居全省之首,是全国“油松之乡”。境内有沁河、汾河两大水系,年均降水量656.7毫米,年均径流量2.6亿立方米,是山西相对富水区,素有“三晋生态第一县”之美誉<ref>[http://www.qinyuan.gov.cn/zjqy/xqgk/ 县情概况],中国政府网</ref>。 ==历史沿革== 沁源,因沁河之源而得名,古为冀州之域,春秋为晋之地,战国前期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西汉置谷远县,[[王莽]]时,改谷远为谷近县,三国为魏之地,晋废县,属上党郡。 北魏[[孝帝]]([[元子攸]])建义元年,(公年528年)始置沁源县,县治在今城南一里许。同年,于沁源县置义宁郡,领团城、义宁、安泽、沁源等县。北齐,北周时,沿用不改。 [[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治沁州,州治在沁源县城南。同年,沁源北部始置绵上县,属西河郡。[[隋炀帝]]([[杨广]])大业初,沁源属上党郡;[[隋恭帝]]([[杨侑]])义宁元年,仍复义宁郡。 [[唐高祖]]武德初,复沁州治。同年,又在沁源西部,分设招远县,沁州,三年废,招远县仍归沁源县。[[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公年742年)改沁州为阳城郡。领沁源、和川、绵上。[[唐肃宗]]([[李亨]])乾元初复称沁州,故治在沁源县。 北宋时属威胜军,[[宋太宗]]([[赵炅]]即匡义,亦名光义)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威胜军在铜乱柳石围中,即今沁县城置沁州,从此,沁州便从沁源迁到沁县,沁源县仍属沁州,金初沁源亦属沁州;[[金宣宗]]([[完颜王旬]])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始治谷州,谷州治在沁源。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废谷州,属沁州。明清时,仍属沁州,州治在今沁县城。 民国三年(1914年)。沁源属冀宁道,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废道,属山西省。 1942年10月,为适应战争需要,在[[朱鹤岭]]以北地区分设[[绵上县]],绵上县政府驻[[东村]]、[[赤石桥]]、[[水峪]]等地。1945年4月11日,沁源和绵上又合并为沁源县,县政府驻[[郭道镇]]。太岳区的岳北专署驻沁源城关。1949年太行区的长治专署和太岳区的岳北专署,合并为长治专署后,沁源县政府,从郭道迁到城关。 1958年沁县和襄垣合并不久,又和沁源三县合并为沁县,县政府驻沁县城。1960年沁县、沁源、襄垣又按原地分为三县,沁源县政府从沁县迁回城关镇,至今<ref>[http://www.qinyuan.gov.cn/zjqy/xqgk/lsyg/ 历史沿革],中国政府网</ref>。 ==地理位置== 沁源县地处[[太岳山]]东麓、长治市西北部。东邻沁县,南接[[屯留县]]、[[安泽县]]、[[古县]],西连[[灵石县]]、[[霍州市]],北靠[[平遥县]]、[[介休市]]。 ==行政区划== 沁源县下辖5个镇、9个乡: [[沁河镇]]、[[郭道镇]]、[[灵空山镇]]、[[王和镇]]、[[李元镇]]、[[中峪乡]]、[[法中乡]]、[[交口乡]]、[[聪子峪乡]]、[[韩洪乡]]、[[官滩乡]]、[[景凤乡]]、[[赤石桥乡]]和[[王陶乡]]<ref>[http://www.qinyuan.gov.cn/zjqy/xqgk/xzqh/ 行政区划],中国政府网</ref>。 ==人口民族== [[File:沁源县.jpg|缩略图|右|长治市沁源县[http://www.ctnews.com.cn/picture/0/1807311415531856820.jpg 原图链接][http://www.ctnews.com.cn/art/2018/7/31/art_293_22941.html 来自山西晚报 的图片]]]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沁源县常住人口158702人。 沁源县有[[汉族]]、[[满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分布。 ==自然资源== 赋存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铝土矿]]、[[石灰岩]]等18种,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28亿吨、可采储量90亿吨、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80%,铝矾土储量2.8亿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和全省主焦煤基地县。 野生资源有草本植物百余科600多个品种,盛产[[连翘]]、[[黄芩]]、[[党参]]等564种中药材;县境内有鸟类4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38种、国家二级保护76种<ref>[http://www.qinyuan.gov.cn/zjqy/xqgk/zrhj/ 生态资源],中国政府网</ref>。 文化底蕴深厚,有建于唐宋明清时期的古建筑46处和1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要景点== 景区有灵空山<ref>[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10/lingkongshan.html 灵空山],博雅旅游分享网</ref>、[[沁河源头]]、[[花坡]]、[[芊林背]]、[[龙凤峡]]等自然景观,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抗日围困战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景观,圣寿寺、菩提寺等宗教文化景观,百草文昌楼、介公庙等人文景观。 ==光荣称誉== 革命传统光荣,[[抗战时期]]是太岳区党政军机关所在地,“沁源围困战”<ref>[http://cz.sxgov.cn/content/2018-07/19/content_8871816.htm 沁源围困战: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长治市情网,2018-07-19,邢璐霞,肖贵海</ref>名震中外,在1942年底至1945年上半年被[[延安]]《[[解放日报]]》报道百余篇,[[毛主席]]誉为“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日的模范典型之一”。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太岳精神。 ==视频== ===<center>沁源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中国天然氧吧 山西绿色沁源《宣传片》震撼</center> <center>{{#iDisplay:s0855r360b0|560|390|qq}}</center> <center>沁源一中举行2019家高开百日冲刺动员大会</center> <center>{{#iDisplay:o0842o6koeu|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沁源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