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82.18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波德里查 的原始碼
←
波德里查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波德里查'''</center><img src="https://kuku.travel/wp-content/uploads/2017/08/%D0%9F%D0%BE%D0%B4%D0%B3%D0%BE%D1%80%D0%B8%D1%86%D0%B0.jpg" width="250"><br> <small>[https://kuku.travel/wp-content/uploads/2017/08/%D0%9F%D0%BE%D0%B4%D0%B3%D0%BE%D1%80%D0%B8%D1%86%D0%B0.jpg 原圖鏈結] [http://www.tipadven.com/comment/reply/3448 圖片來自tipadven]</small> |} </div> '''波德里查'''是欧洲国家[[蒙特內格羅|黑山]]首都。蒙特內哥羅(蒙特內哥羅語:Црна Гора,拉丁字母:Crna Gora)意即「黑色的山」,過去多採用其英文名稱「Montenegro」的音譯,如「門的內哥羅」,中國大陸、新馬、港澳則意譯作「黑山」;台灣則譯作「蒙特內哥羅」。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南斯拉夫联邦]]时期(1946年~1992年)時名為'''狄托格勒'''。 == 地理位置 == 是位於巴爾幹半島西南部、亞得里亞海東岸上的一個多山國家。蒙特內哥羅的東北為塞爾維亞,東為科索沃(2008年2月17日單方面宣布獨立),東南為阿爾巴尼亞,西北為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以及克羅埃西亞,西南則為亞得里亞海(為地中海的其中一個部分)。 == 歷史 == 蒙特內哥羅原為1910年建立的蒙特內哥羅王國,一戰後加入新成立的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二戰時期軸心國入侵南斯拉夫,蒙特內哥羅成為義大利的保護國,後納粹德國佔領、盟軍解放。二戰後成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六個加盟共和國之一,南斯拉夫的四個加盟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馬其頓)在1990年代初獨立後,蒙特內哥羅和塞爾維亞成為了南斯拉夫僅存的兩個加盟共和國。2003年,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決定放棄「南斯拉夫」的國名,改稱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2006年5月21日,蒙特內哥羅舉行公民投票,獨立派以55.5%的得票比例在投票中險勝;同年6月3日,蒙特內哥羅國會正式宣布獨立,同時成為聯合國會員國。2017年6月5日,蒙特內哥羅加入北約,成為該組織第29個會員國。<ref>[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1807190039.aspx 川普槓上蒙特內哥羅 質疑北約共同防禦原則],CNA中央通訊社,2018-7-19</ref> == 姐妹城市 == 俄國斯[[莫斯科]] 塞爾維亞[[贝尔格莱德]] 瑞典[[斯德哥尔摩]] 克羅埃西亞[[萨格勒布]] 阿爾巴尼亞[[地拉那]]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40 歐洲史地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波德里查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