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5.195.18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波提紐斯 的原始碼
←
波提紐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托勒密十三世''' </p> |- |<center><img src="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8639/20200221174503-1061568017_jpeg_469_442_42440.jpg/300"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baike.sogou.com/v29226448.htm 圖片來自sogou] </small> |} '''波提紐斯''',前一世紀人物,他是[[托勒密埃及]]的宦官,財政大臣,後成為[[托勒密十三世]]的攝政。他最為人所知的是他讓托勒密十三世轉而對付姊姊兼共治者[[克麗奧佩脫拉七世]],因而引發內戰。之後他還殺了落難的[[龐培]],企圖取悅[[尤利烏斯·凱撒]]。<ref>[https://baike.sogou.com/v29226448.htm 波提紐斯],sogou</ref> ==介紹== 前51年,當[[托勒密十二世]]逝世,據他的遺願,使托勒密十三世和克麗奧佩脫拉七世成為埃及的共同執政者,並讓羅馬共和國成為他們的保護者。而托勒密十三世尚年幼,由波提紐斯擔任他的攝政,同時將軍[[阿基拉斯]]、修辭學皇家導師[[希俄斯的狄奧多圖斯|狄奧多圖斯]]也擔任托勒密的監護者。隨著托勒密和克麗奧佩脫拉年齡增長,波提紐斯依舊擔任托勒密的攝政。大部分的[[埃及學]]家認為,是因為在波提紐斯的影響下,托勒密十三世才會轉向對付克麗奧佩脫拉。並在前48年春季,托勒密藉由波提紐斯誘導,試圖廢逐克麗奧佩脫拉,使自己成為唯一的統治者,其中波提紐斯在幕後策劃整個行動。他們最終控制首都[[亞歷山卓]],迫使克麗奧佩脫拉逃離這座城市,但她很快就召集自己的軍隊,發動內戰。此時克麗奧佩脫拉的妹妹[[阿爾西諾伊四世]]也宣稱自己應有女王頭銜,使情況更為混亂。 單時羅馬也爆發內戰,前48年,龐培在[[法薩盧斯戰役]]被凱撒擊敗後逃到埃及外海,尋求埃及庇護。然而波提紐斯起初假裝答應,實際上等到龐培落入手中後便把他的頭砍下,有意把龐培的頭作為送給凱撒的禮物,來取悅凱撒。當凱撒隨後跟著龐培的逃亡路線來到埃及,發現龐培已死,對此凱撒相當哀傷,且氣憤波提紐斯的作為,並為龐培辦理一場莊隆的羅馬式葬禮。 波提紐斯可能沒有設想到凱撒曾經饒恕政敵的事蹟,如[[西塞羅]]等等,而失策。因此克麗奧佩脫拉藉此機會獲得凱撒支持,最後成為他的情人。另外,在評論波提紐斯殺了龐培一事時,有關史料上僅有羅馬一方,因此對波提紐斯而言相當負面的評論,並認為他是有意取悅凱撒才做了此事,但很可能他的這項決議是為了防止埃及捲入羅馬內戰才施行的。 後來凱撒企圖讓克麗奧佩脫重回女王之位,與托勒密十三世共治,凱撒還處死了波提紐斯。根據凱撒《[[內戰記]]》最後一章,當時波提紐斯設法讓阿基拉斯率軍攻擊亞歷山卓的羅馬軍,並在派遣使者連繫與阿基拉斯時,使者被捕獲,讓波提紐斯計畫曝露。因此凱撒逮捕波提紐斯,可能以小刀殺了他。波提紐斯死後,很快就展開為期十月的[[亞歷山卓圍城戰 (前47年)|亞歷山卓圍城戰]]。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人物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波提紐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