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3.4.2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波斯園林 的原始碼
←
波斯園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波斯園林'''<br><img src="http://pic.pimg.tw/amircat/1319346176-3207425167.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amircat.pixnet.net/blog/post/29121976 圖片來自pixnet]</small> |} '''波斯园林'''(باغ ایرانی)是一种源于[[波斯]]的[[园林设计]]风格。从[[安达卢西亚]]到[[印度]],许多园林设计的风格都深受其印象。 [[阿尔罕布拉宫]]的园林景观体现了自[[安达卢斯]]时期至[[西班牙]]以来波斯园林对[[摩尔人|摩尔]]式宫殿景观的影响。构建于[[莫卧儿帝国]]时期的[[胡马雍陵]]和[[泰姬陵]]外的园林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波斯园林之二。 ==概念与语源== 自从[[阿契美尼德王朝]]起,在人间创造一个极乐世界一般的花园的想法就从[[波斯文学]]作品逐渐传播至周围的各个文明中去,影响了包括[[塞琉古帝国]]的[[希腊化时代|希腊化]]花园[[亚历山大港]]的[[托勒密王国|托勒密]]花园。[[阿维斯陀语]]词汇''pairidaēza-'',[[古波斯语]]*''paridaida-'',[[米底语]]*''paridaiza-''(指有围墙的),借自[[闪米特语族]]:[[阿卡德语]]''pardesu''(闪族语中其意为“凉爽的气候、荫凉的地方”)。 另一支,阿卡德语''pardesu''的变体传入[[古希腊语]]παράδεισος,parádeisos,然后传入[[拉丁语]]''paradīsus''随后传入其他欧洲语言,例如[[法语]]''paradis'',[[德语]]''Paradies'',[[英语]]''paradise''。结果这些含义又倒过头来影响了闪族语,如[[希伯来语]]''pardes'',[[阿拉伯语]]''firdaws''。 [[原始伊朗语]]中“封闭空间”即为 *''pari-daiza-''(阿维斯陀语''pairi-daēza-''),后被[[基督教]]采纳为术语,用于描述[[伊甸园]]或者人间[[天堂]]。 ==历史== 波斯花园可能最早出现于约前4000年左右。<ref>{{Cite book|title = The Persian Garden: Echoes of Paradise|url = https://www.amazon.com/The-Persian-Garden-Echoes-Paradise/dp/0934211752|publisher = Mage Publishers|date = 2003-12-31|location = Washington, DC|isbn = 9780934211758|language = en|first = Mehdi|last = Khansari|first2 = M. R.|last2 = Moghtader|first3 = Minouch|last3 = Yavari}}</ref>装饰陶器显示了经典的波斯园林垂直交叉式结构。已知最早的四重的花园设计是[[帕萨尔加德]],始建于公元前500年左右,遗址位于[[法尔斯省]]境内。 [[萨珊王朝]](约3-7世纪)时期,[[琐罗亚兹德教]]崛起,水成为了艺术构建中的一大重要部分。这一趋势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出来,在园林中更强调[[喷泉]]和[[池塘]]。 随着[[伊斯兰教]]传入,在波斯园林中,人们越来越注重美学层面,在重要程度上,艺术性超越了实用性,园林的美学准则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四花园]],一个试图重现[[伊甸园]]的花园,其中有四条河流和四个象限代表着世界。在这种设计中,通常将园林的一轴拉长,形成一个长方形,四个方向各连接一条沟渠与中央的水池交汇。 自13世纪始,[[蒙古帝国]]和[[莫卧儿帝国]]时期,高度复杂华丽的结构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波斯花园也随着蒙古人的征服继续传播至帝国的其他行省(尤其是[[印度]])。 [[莫卧儿帝国]]的开国君主[[巴布尔]]将波斯园林引入了[[印度]]。如今看起来破旧不堪的[[亚兰花园]]是他在印度创造的第一个波斯园林。而[[泰姬陵]]则是波斯园林在印度的集大成者。 到了[[萨非王朝]](17-18世纪),波斯园林已经不仅仅是宫殿的一个附属部分,更多的是在一个宏大复杂的巨大设计中的一个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部件。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法国]],[[俄国]]和[[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园林设计开始影响波斯园林景观(特别是法国),主要体现在水的使用和植被种类上。 现代伊朗园林中仍沿用传统的形式和风格。各种形式的伊朗园林,如今仍出现在历史遗迹,博物馆或者豪宅中。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370 植物學總論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波斯園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