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38.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波緣葉櫟 的原始碼
←
波緣葉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 波緣葉櫟(3).jpg|thumb|right| [https://img.ruten.com.tw/s1/5/a7/47/21650797288263_816_m.jpg 原圖連結波緣葉櫟] [https://www.ruten.com.tw/item/show?21650797288263 「圖片來源:新生花草園」] ]] '''波緣葉櫟''' 學名 : (Cyclobalanopsis repandaefolia (Liao) Liao) 別名 : [[波葉椆]]、[[波葉椆]] 屬性 : 多年生草本植物。 科別 : 殼斗科(Fagaceae)椆屬(Cyclobalanopsis) 原產 : 臺灣特有種,恆春半島浸營海拔900~1400m森林中。 分佈 :台東縣金鋒鄉姑子崙山延至歸田及壽卡等地,在海拔 600~1,400 公尺處散生,特別在姑子崙山、浸水營、紹維、新化、達仁等範圍區域內較多。 <ref>[http://fushan.tfri.gov.tw/plantAngiospermsContent.php?cls=Angiospermae&AutoIndex=151&kind=Fagaceae&kind2=%E6%AE%BC%E6%96%97%E7%A7%91 福山植物園>波緣葉櫟]</ref> ==植物特徵== 葉: 葉為長橢圓形、卵形至披針形,革質,背面略為光滑,近全緣,通常為波浪狀,偶爾在尖部為齒狀(非鋸齒);中肋於正面凹陷,於背面隆起,側脈6-10對,乾燥時在背面為深棕色。 莖: 常綠喬木,可達20公尺高,樹幹0.4公尺寬,樹皮灰棕色,小枝上翹,偏灰色,具許多皮孔。 花: 雄花為柔荑花序或穗狀花序,花被片4.-6瓣,外側披毛,雄蕊4-6枚,近光滑,花藥縱向開裂;雌花0.15公分長,0.12公分寬,花被片4-5瓣,外側披毛,子房具3花柱,多毛,柱頭光滑,具瘤狀物。 果: 殼斗具5-7由鱗片排列成的同心環;堅果1枚。結實率相當低。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50"> File: 波緣葉櫟.jpg|thumb|right|[https://data.taieol.tw/files/eoldata/imagecache/gallery_list_img/images/39/20121218195509_203289.jpg 原圖連結波緣葉櫟] File: 波緣葉櫟(1).jpg|thumb|right| [https://data.taieol.tw/files/eoldata/imagecache/gallery_list_img/images/39/20121218195651_203289.jpg 原圖連結波緣葉櫟] File: 波緣葉櫟(2).jpg|thumb|right| [https://data.taieol.tw/files/eoldata/imagecache/gallery_list_img/images/39/20121218195659_203289.jpg 原圖連結波緣葉櫟] </gallery> ==生活適用== 1.殼斗含鞣質,可作染料或提取拷膠。 2.木材紋理平直,結構較粗,供建築、車輛等用;樹幹可作為栽培香菇的段木。 <ref>[https://taieol.tw/pages/42147 臺灣生命大百科>波緣葉櫟-臺灣特有種。]</ref> ===附加說明===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三卷 2.青剛櫟 p207 民85年3月15日(參考) 楊智凱 等 編著 櫟足之地-臺灣的殼斗科植物 波緣葉櫟 p196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參考資料==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60 化學工程]] [[Category:465 染料;顏料;塗料]]
返回「
波緣葉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