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211.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波羅的海之路 的原始碼
←
波羅的海之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波羅的海之路'''<br><img src="https://pic.pimg.tw/sunyun0821/1507083913-222694106.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sunyun0821.pixnet.net/blog/post/186231531-%E7%AB%8B%E9%99%B6%E5%AE%9B%28%E4%B8%80%29-%E6%B3%A2%E7%BE%85%E7%9A%84%E6%B5%B7%E4%B9%8B%E8%B7%AF%E3%80%81%E7%B6%AD%E7%88%BE%E7%B4%90%E6%96%AF 圖片來自pixnet]</small> |} '''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Balti kett;'Baltijas ceļš';Baltijos kelias;Балтийский путь),又稱'''自由之鏈'''或'''波羅的海之鏈''',是發生於1989年8月23日的一次大規模和平[[示威]]。大約有200萬人加入這場活動,他們手牽手組成一個長度超過675公里的[[人链]],穿過[[波罗的海国家|波羅的海三國]]([[爱沙尼亚]]、[[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這一示威是為了希望世界能夠關心三國共同的歷史遭遇——在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納粹德國]]秘密簽訂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該三國被蘇聯占領。該活動起源於1980年代在西方城市舉行的“國際黑絲帶日”抗議活動。它標誌著蘇聯與納粹德國之間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成立50週年。 此事件場景震撼、牽動情緒,在國內外均大收宣傳之效。這次活動為波羅的海激進主義者提供了將波羅的海獨立問題定位為不止是政治問題,而且是道德問題的機會。蘇聯當局以激烈的口吻回應,但沒有採取任何建設性的行動修補三國與蘇聯其他地區間日益擴大的鴻溝。示威後7個月,立陶宛成為首個宣告獨立的[[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9月6日,[[苏联政府]]正式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独立。 [[东欧剧变]]之後,8月23日成為波羅的海三國、[[歐盟]]和其他國家的紀念日,稱為「黑絲帶日」或「[[歐洲史太林主義和納粹主義受害人紀念日]]<ref>[https://news.readmoo.com/2014/08/23/anti-nazi/ 歐洲史太林主義和納粹主義受害人紀念日],readmoo</ref> 」。 == 示威 == === 籌備 === 受[[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的[[開放政策]]和[[经济改革]]啟發,街頭示威日漸受歡迎和支持。1986年8月23日,21個西方城市(包括[[伦敦]]、[[斯德哥尔摩]]、[[西雅圖]]、[[洛杉矶]]、[[珀斯]]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等)舉行黑絲帶日遊行,要求世界正視蘇聯侵犯人權。1987年[[黑絲帶]]日,36個城市舉行示威,包括立陶宛[[维尔纽斯]]。同年,[[愛沙尼亞]][[塔林]]和[[拉脫維亞]][[里加]]也舉行反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示威。1988年,蘇聯政府首次批准這些示威,沒有逮捕示威者。社會運動家計劃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50週年當日舉行特別大規劃的示威。[[人链]]的提議是誰人和何時提出,至今不詳;似乎是7月15日在[[派爾努縣|派爾努]]的三方會議中提出的。8月12日,三國社會運動家在[[采西斯]]簽訂正式協議。這次示威獲地區共產政府批准。同時,幾個譴責蘇聯佔領的聯署,分別得到上十萬人支持。 主辦機構為確保人鏈不受干擾,預先在地圖上明確標出城市、城鄉和村落的準確位置。交通不便者可乘坐免費巴士。全國均投入籌備工作,連之前置身事外的郊區也積極參與。雖然有些雇主不允許員工請假(8月23日為星期三),但有些則資助巴士費用。8月23日,特別電台廣播負責協調工作。愛沙尼亞訂當天為公眾假期。 波羅的海爭取獨立運動以這示威名義,向世界和歐洲發表聯合聲明。聲明指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犯罪行為,並促請各方宣告這條約自簽署一刻起即「無效」。聲明也指出波羅的海國家問題是「不容剝奪的[[人权|人權]]的問題」,批評歐洲社會持「雙重標準」,對「希特拉–史太林時代最後幾塊殖民地」視若無睹。當日,《[[真理报]]》刊出社論「僅為事實」,引用爭取獨立者的語句,從而顯示他們反蘇聯的行為不可接受。 == 背景 == === 三國立場 === 儘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的秘密條文在二戰結束後的[[纽伦堡审判]]時曝光,但蘇聯一直否認這些條文存在。蘇聯的[[政治宣傳]]也堅稱,三國的[[國民議會]]代表各國人民意願,向[[苏联最高苏维埃]]提請加入蘇聯──故此,三國是自願加盟蘇聯,而非蘇聯佔領三國。三國則宣稱他們是被蘇聯以武力非法合併的。一般認為,蘇德兩國簽訂的密約證明三國是被非法佔據的。只要能指出蘇聯佔領和蘇德條約之間的關係,就可宣告蘇聯對三國的統治無法律基礎,1940年起在當地實施的蘇聯法律自動無效,到了1941年[[蘇德戰爭]]時苏軍在[[波羅的海行動]]未能阻擋德軍攻勢,納粹德國[[納粹德國佔領波羅的海國家|軍事佔領了波羅的海三國]],直到苏联在1944年[[波羅的海攻勢]]打敗德軍后收回三國。若這种說法成立,即自動解決重奪主權或爭取自治的爭議,因為波羅的海國家從來沒有[[De jure|合法地]]屬於蘇聯;三國在[[战间期|兩戰期間]]原為獨立國家,也可以合法恢復原有地位,宣告蘇聯法律對三國無效力,使三國無須再遵守《蘇聯憲法》,也省卻正式的脫離程序。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50週年之際,波羅的海三國和莫斯科的關係日益緊張。羅穆阿爾達斯·奧佐拉斯在立陶宛發起200萬人聯署抗议行动,要求[[苏联陆军|苏軍]]撤出立陶宛。[[立陶宛共產黨]]也考慮與[[苏联共产党]]決裂。1989年8月8日,愛沙尼亞試圖修改選舉法,限制新移民(主要是俄羅斯工人)的選舉權,觸發俄羅斯工人的大規模罷工和抗議。莫斯科稱這些事件為「族群間衝突」,從而在混亂中「締造和平」。隨著局勢日益緊張,有人期望莫斯科會應波羅的海人民的意願而推行改革。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軍政事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波羅的海之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