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92.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泼瓢冷水头脑清(王著斌) 的原始碼
←
泼瓢冷水头脑清(王著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泼瓢冷水头脑清'''<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0805492/pexels-photo-10805492.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泼瓢冷水头脑清》'''是[[中国]]当代作家王著斌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泼瓢冷水头脑清=== 正吃早餐的[[时候]],突然接到黎局长的[[电话]],问我七点半能不能[[参加]]宣传部组织的陕西省著名[[作家]]平利采风座谈会,我想都没想地说:“能来,能来,我一定按时撵到。” 放下碗,我掏出手机一看,已经七点十分了,我麻利地穿上外套打响摩托车。虽说是阴历四月十二了,但几天的阴雨刚刚停脚,骑车子还是吹得凉飕飕的。到长兴宾馆,见会议厅前方挂着《陕西省著名作家平利县文学采风座谈会》的会标,一切布置得井然有序,后排有几位先到的长裙短裙女子有说有笑地在那里等候,见没有认得的,我就回到大厅的沙发上坐下,摆弄着手机,等待会议开始。 不时有人走进宾馆,三五一伙地都在大厅坐下谈天说地,从言谈的话语中,我断定他们也是来参会的本县[[作者]]。渐渐有人走进会议室,也有几个我认得的人和我打招呼。人越来越多了,大有坐不下的样子。“如果真的坐不下,等会儿我就回去,反正没得几个认得我的人。”我正想这问题的时候,李尚海老师和我打[[招呼]]并叫我一起到会议室去坐。 八点多的时候,姚部长宣布大会开始,逐一介绍了来平利采风的名人大家,并请求他们为平利作者们传授经验指点迷津。有几位作者提出写作的困惑与迷惘,大写家们逐一解答并谈了自己的卓见。在参会的几十名平利作者中,很多都是部局的局长、主任及科室干部,要么就是在职或离职的老师了,唯独我是修理地球,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有固定收入的农民。要不是几位相熟多年的局长、老师的平易近人,把我以伙计相待,我浑身就有穷人扎在富人堆的不自在感。 贾妍(西安晚报主编)老师自我介绍的一番话,让我的自卑感消除了很多,她说,她是大都巿生活工作的人,从来没有来过平利,但这次应邀来平利,她就有了回家的感觉,因为她老公名叫利平,反过来叫平利,所以她对平利格外亲切;她又说她生活工作在古都长安,又毕业于长安大学,这次到平利长安镇采风,让她也有回家的感觉。我是地地道道的平利人,她对平利感到亲切,也让我对她感到亲切;我更是老长安人(我们金华村于1996年才由长安划归城关镇),她对长安有回家的感觉,我对她也产生了乡里乡亲的情怀。 孔明老师讲了很多,我竖起耳朵听也记不下那么多,他说他到哪里讲课,包括给大学生讲课,也少不了要沷冷水。他归结了几点:第一点,他劝戒文学爱好者,要对社会负责对社会有益,去追逐艺术去创作艺术。他说,他见过一个文学爱好者,对文学痴迷得连正常的话都不会说,到了几近疯癫的程度。我没有询问,但我猜想,那个人追逐文学梦,一定是怀着名利思想和出人头地的思想而为的。第二点,他说了发稿问题,说现在的作者很多,报刊的平台有限,编辑们的邮箱往往都是满满的,看不过来,除了醒目[[标题]]和上乘作品才能驳得编辑眼球一转,一般泛泛作品就没有被打开的运气了。他说朋友和熟人那是例外,虽然说刊发是认质量不认人,但熟人起码能得到编辑的过目,就是不能发表,也能得到忠恳的意见和[[希望]]。第三点,孔明老师讲了一个现实问题,他说,文学写作者,在七八十年代有许多能以此改变自己的命运,特别是农村的作者们。而现在,既使是一位成名作家,也是业余,农民还是农民,而且,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及住房穿用[[问题]],才是重中之重的。 对于了孔明老师的讲演,我听得非常专注,这虽然是一瓢瓢冷水,我却从心底里佩服,因为我执着地爱好文学,我早就想透彻了,自古乡间的文人都叫“穷秀才”,我清楚我成不了名,既使有成名之作面世,也难以文养文供养家庭,更难以文富裕生活,更不会以文而改变农民的命运。几十年来,我有空坚持读书写作,那心情,大有爱打牌的人,在牌场上赢了牌的感觉。 八九十年代,我读了贾平凹的《山地笔记》等小说后,我开始写小说;读了唐诗三百首和徐志摩、艾青等诗人的诗后,也试着写诗;在读了朱自清、沈从文、季羡林的散文后,又开始练着写散文了。 在年年为生活劳碌,年年为生活奔波,在有限的梨锄间歇之余,我参加了几个文学类的函授,执着地[[追求]]文学这门[[艺术]]。把朋友伙计用于喝酒谈女人的时间用在看书上面,把朋友伙计打牌消遣的时间用在写作上面,虽然内心充实不致寂寞,也从而失去了好多牌友和酒肉朋友。到现在,在文学创作上,仍然收效甚微。 读一首好诗,读一篇美文,正如我细品上好的绿茶,涂鸦文章,也正如我自制绿茶的过程。我写作虽然是为了自娱自乐,修身养性修炼人品,但也希望有文章能在报刊上发表。所以,当姚部长把话筒放在我面前,要我这个农民作者向大作家们讲几句时,我一时懵懵然,不知说什么好,对着话筒,我表达了面见大作家的激动心情,希望以后多有这样的机会聆听大师们的指点与教导,使自己的创作水平得到提高。然而,迄今为止,除这次面见多位大师外,在这之前,也参加过一次县委宣传部组织的作家授课。那次聆听了戴吉坤老师的小说写作谈,和刘云老师有关散文是安静文字的卓见。这样的相见,作为基层的文学爱好者,都像练习武功的人终于找到了师傅一样,那种渴望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 刘云老师在回答作者提问时,他谈到文章要有个人的体味儿,这体味儿就像每个人的不同指纹,雷同了,就有模仿的痕迹、抄录的痕迹,只有不同的个人体味儿,作品才是走向成功的开始。这“体味儿”的经验之说,让我折服,从刘云的博客里,我读了不少他的文章,如果在别的报刊上读到他不署名的文章,我依然会辩认出是他的文章,这可能就是他“不同体味儿”的佐证。读刘云的散文,不知别人有啥感想,我觉得他写的东西,写到了我的心坎里,他作为一名长期从政的领导,写农村的山,农村的水,农村的树木花草,农村的人性,农村人的语言都能入木三分。是我想说而说不出的,想写也写不出的。我又常常陷入迷惘之中,我一个土生土长在农村的作者,为什么就写不出刘云老师那样的文章呢?我怀疑我不具备文学的天赋,我纠结我为什么爱上了文学。矛盾的心理过后,我真不想提笔再写,可隔不到十天半个月,有空的时候,又想提笔写写,像渴望得到那润脾润肺的绿茶一样。看来,我这个单相思的恋人,艰辛与希望将要折磨我一生了。 在文学创作上,后来者都想模仿贾平凹,但贾平凹的文笔神韵是没有人[[模仿]]得了的,陕西只出一个贾平凹;刘云的文章体味儿,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是模仿不了的。我敢说,安康乃至陕西,也只出得了一个刘云。 说到我的写作,刘云要求我多观察农村的[[事物]],写出脚踩在泥里,手伸进泥里的风土人情来。他说我的语言总有城里人的味道,我也纳闷,为什么会这样,虽然生长在县城的边上,但毕竟是农村,难道是因为我奶奶是城里人,我妈妈是城里人的缘故么? 小学生的进步离不开表扬和鼓励,我这年过半百的人想得到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的是像刘云老师那样的忠恳意见。适当的泼点冷水,更能让我的头脑[[清醒]],在几十年的文学爱好上,迈出更沉稳的步子。<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46305516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王著斌:男,[[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人。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泼瓢冷水头脑清(王著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