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116.19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洛迦诺公约 的原始碼
←
洛迦诺公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洛迦诺公约</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436235f7c9954116.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998697&sid=6211672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洛迦诺公约(罗加诺公约) 外文名称: Locarno Treaties 签订时间: 1925年10月16日 废除时间: 1939年4月28日 |} '''洛迦诺公约'''(Locarno Treaties),又称为罗加诺公约,是1925年10月16日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行的会议上通过的8个文件的总称。 协议在该年10月5日至10月16日签署,并在12月1日于[[伦敦]]获得确认。一战中的[[欧洲协约国]]与[[中欧]]及[[东欧]]新兴国家尝试确认战后领土界线,并争取与战败的德国恢复正常关系。<ref>[http://www.guoxuedashi.com/chengyu/36217w.html 洛迦诺公约与凡尔赛和约]豆丁网</ref> == 背景 == 1924年以后,由于[[道威斯计划]]的援助,德国实力日增。法国要求维持《凡尔赛和约》规定的领土和边界现状。德国亦试图调整对法关系,争取恢复大国地位。英、法、德等七国在美国支持下举行[[洛迦诺会议]],签订《洛迦诺公约》。 道威斯计划的实施,使美国政府越发看重美国经济力量的影响力和[[金融]]杠杆的有效性,并试图以此推行美国的安全观念,促进欧洲国家的安全合作,实现欧洲的政治稳定。美国银行家多次声称,除非欧洲有一个稳定和安全的政治环境,否则美国银行不会大规模向欧洲提供贷款。1925年,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本杰明·斯特朗(Benjamin Strong) 明确告诉欧洲领导人,美国金融界的态度"主要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对欧洲政治形势有信心"。也就是说,欧洲安全形势的改善和政治形势的稳定是获得美国资本的前提。实际上,正是美国的压力促使德、法、英等国认真考虑签订一个欧洲安全条约,并开始安全谈判。 ==主要内容 == 公约于1925年12月1日在伦敦正式签字,其主要内容包括:洛迦诺会议最后议定书;德、比、法、意、英《相互保证条约》,又称《莱茵保安公约》,规定德、法、比互相保证德比、德法边界不受侵犯,遵守《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区非军事化的规定,英意充当保证国,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德比、德法、德波、德捷之间的《仲裁条约》,规定德国和比、法、波、捷用和平方式解决彼此间的纠纷,每一组缔约国分别设立一个常设调解委员会处理双方间的问题;法波、法捷间的《保障条约》,规定在抵御遭受无端袭击时互相支援。 公约保证德国与西部邻国的边界现状,对改善法、德关系,稳定欧洲局势有积极意义,但未给予德国与其东部邻国的边界以保证,即不约束德国向东扩张。 '''结局''' 1930年,德国极端民族主义再度抬头,"洛迦诺精神"宣告幻灭。 在1934年,对于"东方洛迦诺"之提议,德国反对确认东方边界;波兰则要求西方承认它在1920年从前[[苏联]]得到的土地利益,故此未能达成任何协议。 1933年1月30日德国纳粹党上台后,于1936年3月7日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并宣布不再受《洛迦诺公约》的约束。 1939年4月28日正式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随即在1939年9月1日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 影响 == 纵然东欧局势仍然紧张,洛迦诺公约被认为为1924年至1930年期间西欧各国关系之改善提供基础。公约之成功,可见于德国在1926年获得成为国际联盟第六个常任会员国;以及盟军在1930年6月完全撤出德国西部的莱茵兰。作为维持世界和平、鼓励国际合作的首个正式机构,国联之能接纳德国者,诚然创造维持欧洲和平的契机。 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又一次较大调整。它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改善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国同德国的关系,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并为道威斯计划的继续实行和20年代中后期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个公约是道威斯计划在政治上的继续,成为德国摆脱战败国地位,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步。出席洛迦诺会议的法国和德国外长 。洛迦诺公约签订后,德国的国际政治地位有所提高,不久参加了国际联盟,并取得了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的席位。 会议结束后,欧洲出现一派乐观和欣喜的气氛。对于很多人来说,洛迦诺会议标志着法德和解,为欧洲带来了稳定与和平,大大改善了西欧的外交气氛。先前的敌人开始被视为朋友,"洛迦诺精神",即善意与和解的精神取代了过去的猜忌和对抗,似乎一战导致的怨恨和痛苦已经结束了,一个和平与和解的时代到来了。 公约签订的结果,使法国受到削弱,丧失作为战胜国对德国的制裁权,自身安全需要英、意的保证。(但法国后来寻求英国支持无果,转而求助于美国。美国考虑到自身的安全,与法国等15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德国是主要受益者,取得与法国平等的地位,为其恢复政治大国奠定基础。 然而,罗加诺协定明显地排除前苏联于局外,仅仅令前苏联因"西方之议和"而更感被孤立。1922年,前苏联借拉帕洛条约与德国修好,然则西欧现下之举,无疑为拉拢德国而已。 == 参考来源 == [[Category:570 政治學總論]]
返回「
洛迦诺公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