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131.4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洪孟啟 的原始碼
←
洪孟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max-width:32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洪孟啟</p> |- |<center><img src="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15/10/15/php1rWrkB.jpg" width="280"> </center> <small>[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476076 圖片來自自由時報]</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中華民國第2任文化部部長</p> |- |<small> '''任期''' 2014年12月8日-2016年5月20日 (2014年12月8日至2015年1月26日代理此職)<br> '''行政院院長''' [[毛治國]] [[張善政]]<br> '''前任''' [[龍應台]]<br> '''繼任''' [[鄭麗君]]<br> </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個人資料</p> |- |<small> '''性別''' 男<br> '''出生''' (1947-04-20) 1947年4月20日(74歲) [[中華民國]][[瀋陽市]]<br> '''國籍''' [[中華民國]]<br> '''政黨''' [[無黨籍]]<br> '''學歷''' 東亞所法學博士<br> '''母校''' 國立政治大學<br> </small>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學 曆</p> |- |<small>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淡江大學]]歷史系文學士</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法學碩士</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法學博士</li> </ul> </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經 曆</p> |- |<small>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僑務委員會一等秘書</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臺灣省政府參議兼外事室主任</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臺灣省政府文化處代理處長</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處長</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臺北縣政府秘書長</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文化部政務次長</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文化部代理部長(2014年12月8日-2015年1月25日)</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文化部部長(2015年1月26日-2016年5月20日)</li> </ul> </small> |} </div> <div style="margin-bottom:1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洪孟啟]]生於(1947年4月20日-),[[遼寧人]],生於[[瀋陽市]],[[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畢業,曾任[[中華民國文化部]]部長。</p> </div> ==政治經歷==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文化部部長時期(2015-2016)'''<br> <ul style="line-height:36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14年12月</b>[[江宜樺]]內閣總辭後,原文化部長[[龍應台]]決定不再續任,由時任政務次長的洪孟啟代理部長一職,2015年1月正式繼任文化部長。<ref>{{cite news|author1=許敏溶|title=新文化部長:「龍規洪隨」 心理壓力變大|url=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123/547707/|accessdate=2016-01-26|agency=蘋果日報|date=2015-01-23}}</ref></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15年9月30日</b>,《[[壹週刊]]》報導,文化部為了護航預算過關,疑似拿公帑補助預算給執政的[[國民黨]]籍立委,每人配額250萬元。洪孟啟表示,此案在從頭到尾就沒有執行過,只是討論時有人提出但是被否決,當時只有三個處長主秘和他。對於造成行政院及執政黨委員困擾,提出辭呈<ref>{{Cite news|url=https://www.storm.mg/article/66736|title=遭爆擬拿公帑補助藍委 文化部長洪孟啟請辭|author=|date=2015-09-30|work=風傳媒|accessdate=}}</ref>。2016年政黨輪替後卸任、退休。</li> </ul> </div> ==妹體專訪<ref name="文化部長洪孟啟 新思維護文化資產">{{cite news|title=文化部長洪孟啟 新思維護文化資產|publisher=《[[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url=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6931|date=2015-04-07 12:28}}</ref>==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新任文化部長[[洪孟啟]]今年初上任後,隨即面對一連串棘手的古蹟爭議議題,[[洪孟啟]]不僅守住古蹟保存的基本立場,更進一步提出「將古蹟修復列為重大公共工程」的創新思維,令人眼睛為之一亮。洪孟啟在接受央廣記者專訪時,特別針對古蹟的維護與活化,以及文化資產人才培養進一步說明。對於台灣古蹟與文化資產的未來,外界或許可以有更多期待。</p> '''台北機廠列國定古蹟是契機'''<br>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緊鄰台北松山菸廠的台北機廠,是自劉銘傳開辦台北機器局開始一直到現在,最能凸顯現代台灣工業發展也最完整的歷史場域,但隨著它的交通運輸功能消失,台北機廠廠區究竟該保留或採部分保留、部分開發模式,這幾年成為爭議話題。</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在民間團體、學者與民意代表多年奔走努力下,文化部2015年3月15日召開古蹟審議委員會,全數委員一致同意將台北機廠全區保留並指定為國定古蹟,此一決議讓原本台鐵想要部分開發的計畫胎死腹中,被視為是台灣古蹟維護史上一次重要里程碑。</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對於台北機廠列國定古蹟,文化部長洪孟啟表示肯定,並認為台灣社會應該改變思維,不應該再強調開發主義至上。洪孟啟說:『(原音)應該就不要再去想一些大的東西、大的開發,就是所謂開發至上主義,事實上我們說開發至上或是發展主義,其實現在全世界都在反省當中,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靜下來想一下,我們是不是還要做大量的開發?』</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洪孟啟]]表示,台北機廠未來規劃將以鐵道博物館為核心,但他認為不該為開館而開館,而是將台北機廠過去承載關於鐵路發展帶動的台灣現代工業發展歷史、鐵道人才培養、以及後來轉型為鐵道文化觀光的過程、園區生態重現、成立文創平台等,全都納入思考範圍,豐富台灣鐵道文化內涵。洪孟啟說:『(原音)台北機廠就不純粹是一個機廠,它是一個小社會,事實上是我們台灣整個工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比如它設備自己的建設、自己的建立,它的人才的培養,人才建立之後在於他整個一生在這裡作為一個事業,所以如果以這樣子來看的話,其實這個政策思維,我就不純粹作一個展示,我用博物館作為一個核心可以發展出很多東西。』</p> '''新思維護文化資產'''<br>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隨著民眾對於古蹟保存與維護的意識高漲,伴隨而來的另一個挑戰,就是如何活化古蹟,以及維護經費哪裡來?</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對此,洪孟啟在與國發會討論後提出創新政策思維,希望整合各地方縣市亟待古蹟修復數量,將其列為「重大公共工程」建設,透過政府部門的經費挹注,讓古蹟真正獲得修復與保存。洪孟啟說:『(原音)就我們大家商量是不是我們可以一個方式,我們各縣市提出一個優先順序,哪個現在急著我今天必須要修,不修明天就沒有了,提出優先順序,我們把它集合起來,我們就把它當成一個重大公共件來做這樣考量。到了今年,我們大概幾個重大工程都要陸續完成,我們公共建設一個四年,就105年開始的四年我們就有這個空間,如果空間比較樂觀一點的話,我們有68億的空間,如果我們把這麼大的空間拿出一些錢,20億或者30億作為我們這樣子一個經費,分四年我逐一修復。』 眷村的保存則是另一個文化資產保護的重點。洪孟啟指出,眷村是台灣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潮,當時一共有200多萬人從全中國大陸來了到台灣,他們同時保留冷戰時期的生活方式,是台灣移民史上相當重要的一段歷史。洪孟啟表示,國防部已經指定13處眷村為歷史建築,其它還有37處眷村具有文化資產潛力,文化部希望與國防部合作,在眷村成立藝術聚落或引進年輕人的創意,讓眷村得以活化再利用,展現其價值。</p> '''文化資產人才培養刻不容緩'''<br>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若要落實古蹟或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再利用,人才的培養同樣刻不容緩。洪孟啟表示,今年開始,文化部首度開辦「文化資產學院」,與20所大學合作,推出各種相關課程,並開放讓高中生就能選修,培養文化資產潛在人才。[[洪孟啟]]說:『(原音)我們現在就推動一個就是文資學院,跟20所大學合作,每個大學開文資的課程,高中生都可以來選這個課,選了這個課以後,你將來到大學抵修學分,就是我們在培養潛在顧客,當他高中的時候有興趣,讀大學既然可以抵學分,說不定到大學就進到這個系統裡頭去了;另外就是對社會上的人,社會上的人一個學分是一千塊,但是我們可補助你50%,社會上有些他沒有機會去讀到大學或當年有興趣但沒有讀到這個領域裡頭,他可以藉這個來(進修),這個就變成人才培養的基地。』</p> </div>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台灣軍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new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洪孟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