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1.100.19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活路外交 的原始碼
←
活路外交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活路外交.jpeg|有框|右|<big>活路外交</big>[https://image.taiwantoday.tw/images/content/img620160831065854682.jpg 原图链接][https://jp.taiwantoday.tw/news.php?unit=149&post=71108 来自 taiwantoday 的图片]]] '''活路外交''',又称外交休兵,[[中华民国]]外交政策之一,由[[马英九]]总统于2008年上台后提出,在马英九总统任内,成为中华民国对外的官方政策。这个外交政策与之前的务实外交类似,但更强调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友善关系。单方面的“外交休兵”则成为它的最大内涵,其具体表现在不再扩展邦交国、极力避免触及一个中国原则的[[外交]][[行为]],以期换取中国给予[[台湾]]“国际空间”。 因为一个中国政策,使台湾在国际外交上屡受打压和限制,陈水扁总统内任内采行攻击性外交,希望拓展台湾国际空间。马英九批评陈水扁总统实施的外交[[政策]]为烽火外交,会导致两岸关系恶化,使台湾外交处境更形困难。马英九主张与[[北京]]当局之间建立更紧密的双边互信关系,以“对话”代替“对抗”,在此基础上,实施外交休兵,不再进行恶性竞争式的“支票簿外交”(checkbook diplomacy),转而提倡“经贸外交”、“文化外交”和“形象外交”。 民进党与台联等在野党认为,这个政策会让国际社会认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会使中华民国遭到并吞的危机,批评这是“外交休克”、“死路外交”<ref>[http://www.huaxia.com/sy2013/thsp/thspbt/5592828_2.html 刘匡宇:30年来台当局“外交政策”述评],华夏经纬, 2017-12-31</ref>。 ==措施== 2009年起,台湾不再要求邦交国在[[联合国大会]]中发言,支持中华民国重返联合国。改成要求友邦支持台湾“有意义参与”国际民航组织(ICAO)及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UNFCCC)。 ==外交成果== 在与[[国际组织]]方面,2009年用“中华台北”名义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此后一年参与一次,2013年用“中华台北”名义以理事会主席“特邀贵宾”身份出席第38届国际民航组织大会,皆为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40多年来的首例。 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马英九就任后即展开与中国协议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计划,历经数次协商,两岸于2010年6月29日在[[重庆市]]正式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ref>[http://finance.sina.com.cn/g/20100629/15338201092.shtml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今在重庆签署],新浪网,2010-06-29</ref>。 ==视频== ===<center> 活路外交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10.3我国的外交政策</center> <center>{{#iDisplay:h0954iqx4k0|560|390|qq}}</center> <center>中国外交史上精彩绝伦的一幕</center> <center>{{#iDisplay:y0959o69m6h|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50 經濟學總論]]
返回「
活路外交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