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0.10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淡竹笋夜蛾 的原始碼
←
淡竹笋夜蛾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淡竹笋夜蛾.jpg|缩略图|[https://pic.sogou.com/d?query=淡竹笋夜蛾&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22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91211422_100010739 来自搜狐]]] '''淡竹笋夜蛾''' 学名:KumasiakumasoSugi 类属:[[鳞翅目夜蛾科]] == 形态特征 == 成虫雌蛾体长22mm左右,翅展48mm左右;雄蛾体长19mm左右,翅展42mm左右。触角丝状,胸部背面淡灰褐色,足灰褐色,阳节有淡棕色环;前翅暗棕色,基线以内棕色,基线黑色单线,弯曲,内横线谈棕色,波浪形,内外有不明显黑边,环纹淡黄色,有1个椭圆形黑环,肾纹灰黄色,有1条黑边,在中室下,内横线与中横线之间有1条棒状纹,中横线、外横线谈棕色,在中脉之下呈锯齿形向后缘1/2处斜伸,内缘有不明显黑线,亚外缘线暗棕色,呈[[不规则锯齿形]],其内缘在中脉之间有3尖齿,外缘线黑色,缘毛在两脉间为黑褐色,脉端为暗棕色;后翅暗棕至暗褐色,腹部背面黑褐色。 卵初产米黄色,将孵化时为淡褐色,扁椭圆形,正面微下陷,长径约0.9mm。卵侧壁呈不规则突纹。 幼虫老熟幼虫平均体长35mm,头部桔黄色,体略呈淡青灰色。背面与侧面呈淡红紫色,较光滑,无花纹,前胸盾板、臀板、气门筛黄褐色,围气门片黑色。 蛹长17mm左右,红褐色,臀棘4根,中间2根先端略卷曲。<ref>[https://wenwen.sogou.com/z/q385015748.htm 竹笋中的蛀虫]搜狗问问</ref> == 发生规律 == 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孵化。5月蛀入笋中为害,在笋中15-25天,5月下旬化蛹,6月上、中旬羽化,产卵越冬。幼虫在笋中历3龄,每龄5-6天,计15-25天。老熟幼虫咬破笋挥,爬出落于地面,在被害笋周围半径为15-20cm范围内坠落叶吐丝结薄茧化蛹,若无落叶则在竹舞中作丝茧或在浅土层作茧化蛹。蛹期15-20天。 == 分布与危害 == 国外分布于日本,我国在江苏有发现,主要为害淡竹、刚竹、[[乌哺鸡竹]]、[[毛金竹]]等竹类的竹笋。 幼虫蛀入笋内为害,被害笋大多成为退笋或成竹质量差。<ref>[https://www.docin.com/p-806159931.html 淡竹笋夜蛾-竹笋种植]豆丁网</ref> == 防治方法 == (1)农业防治。 及时中耕松土,科学肥水,合理砍伐,保持竹林适当密度,提高植株抗性,减少为害;注意竹林卫生,挖除退笋,铲除竹林以及周边杂草,清除竹林地面落叶和小枝,带出林外集中处理,破环该虫产卵以及越冬场所。 (2)药剂防治。 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60 生物科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淡竹笋夜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