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3.103.1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清代火器 的原始碼
←
清代火器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清代火器</big> ''' |- | [[File:清代火器1.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清代火器 外文名称;Firearms of the Qing Dynasty 火炮;红衣大炮、冲天炮、子母炮 火枪;火绳枪、击发枪、燧发枪 |} '''清代制造的火药兵器'''。重火器主要是火炮,轻火器主要是火枪。清人制造火器始于后金天聪五年(1631),清代前期仍大量[[制造]],清兵入关到[[康熙]]统治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因此火器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清朝有不少关于火器的著作,为平定三藩之乱,康熙特命[[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制造适应南方地形特点和便于战场上机动使用的[[火炮]]。南怀仁"依洋式铸造新炮",并进呈[[《神威图说》]]一书,介绍西方的制炮理论和方法。在康熙十四年(1675)至康熙末年四十余年间,[[乾隆]]二十一年(1756)颁行的《钦定工部则例造火器式》载有各种火炮共85种,同年的《皇朝礼器图式》中鸟枪,红衣大炮,子母炮这三样火器成为制式[[武器]]。其他的著作分别有薛熙撰的《练阅火器阵纪》,沈善蒸撰的《火器真诀解证》,王达权、王韬同撰的[[《火器略说》]],薛凤祚撰的《中西火法》,陈旸撰的炮规图说以及董祖修撰的[[《炮法撮要》]]等。 直到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和太平天国战争初期,清军的主要火器是鸟枪和各种生铁、[[青铜]]铸造的火炮,在道光、[[咸丰]]年间又装备了两人抬用的抬炮和抬枪,清朝军队火器的装备率达到60-70%。 清军鸟枪运用的标准战术被称为"九进十连环",这显然是一种依次开火形成持续火力的战术。《清史稿志一百十四》中有相应的[[记载]]。 ==序言介绍== 清代火炮以材质分,有铸铜炮和铸铁炮。清前期以铜炮为多,后期多为铁炮。此外,还有少量的铁心铜体炮、铜心木镶炮。由于铜炮多铸造精美,[[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以重量分,有重炮和轻炮,《清文献通考·兵考》:"重自五百六十斤至七千斤,轻自三百九十斤至二十七斤。"以形制分,有前装炮和后装炮,前装炮又分为红衣炮型和冲天炮型,后装炮主要是子母炮型。清代火炮多有铭文,常铭炮名、年款、监造官员、工匠、重量等。清代视火炮为神物,常授予火炮各种将军名号,清初时定制于每年秋季在北京[[卢沟桥]]举行一次大典,祭祀炮神,并令八旗操演火炮。 ===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改良自明代仿制西洋人的红夷大炮,因满人恶"夷"而改"衣"。这种炮身管较长,口径较大,前细后丰,炮身铸有多道固箍,滑膛,中部有炮耳,[[炮口]]和炮尾分别装有准星和照门。其装药量大、炮弹重、射程远、威力大。存世的实物较多,具有代表性的有: ①1643年制神威大将军炮,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是现存最早的清代火炮,口径13厘米,全长2.64米,炮身后半部用满、汉文阴刻:"神威大将军 大清崇德八年十二月日造 重三千七百斤"。[[《清会典图·武备》]]记此炮"受药五斤,铁子十斤,载以四轮车,通髹朱"。此炮为铁心铜体,即在铜炮身内铸有铁炮膛,铁膛较铜膛耐蚀,铜炮身又可避免铁炮易炸裂的缺陷。 ②康熙十五年(1676)制"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197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发现,[[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口径11厘米,全长2.48米,重1000千克。用满、汉文铭:"大清康熙十五年三月二日造 神威无敌大将军"。此炮曾参加过康熙二十四年(1685)在雅克萨抗击[[沙俄]]入侵的战争,立有战功。战后清政府在[[齐齐哈尔]]专门修建炮库收藏,留存2018年。 ③康熙二十八年(1689)制"武成永固大将军"铜炮,[[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口径15.5厘米,口壁厚16.5厘米,全长3.6米。炮尾铭满、汉文:"大清康熙二十八年铸造 武成永固大将军炮 用药十斤 生铁炮子二十斤 星高六分三厘 制法官南怀仁 监造官佛保 硕思泰 作官王之臣 匠役[[李文德]] 颜四"。此炮铸制精美,遍体饰有[[莲花]]文、蕉叶文、回文、乳钉文,尤其可贵的是双轮铁质炮车保存完好,连同火炮重达1万斤,是现存最大的清代火炮。 ④[[道光]]十六年(1836)制铁炮,由当时著名冶铁中心佛山铸造,发现于广东虎门海滩,广州博物馆收藏。口径14.2厘米,全长 2.3米,重3000千克。炮身铭有兵部尚书、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全省水师提督关天培督制等85字。此炮曾安放于虎门炮台,参加过第一次[[鸦片战争]]。 ⑤道光二十三年(1842)制铁炮,首都博物馆收藏。口径11.5厘米,全长1.5米。炮身铭有"[[浙江嘉兴县]]县丞龚振麟"监造等41字。龚振麟在世界上首创铁模铸炮法,即用泥范法铸制铁模,再由铁模铸制铁炮。铁模可多次使用,具有成本低、质量好、[[效率高]]等特点。此炮即用铁模铸造。此种炮是现代加农炮的原型。 ===冲天炮=== 冲天炮型是一种曲射炮,身管较短,口径较大,多发射[[爆炸]]弹,最典型的实物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二十九年(1690)制"威远将军"铜炮。口径 21.2厘米,全长 69 厘米,重 375公斤,载以四轮炮车。炮身铭满、汉文:"大清康熙二十九年景山内御制威远将军"等50字,景山是清代重要的铸炮场所。此炮前侈后敛,形如仰钟,炮膛分为大膛(装弹)和小膛(装药),炮弹为空心铸铁弹,直径 20 厘米。装放方法是先把火药装入药室,再入木马子,上加土寸许,然后将炮弹放入大膛,发炮时先点燃炮弹引线,再点燃火门烘药,"炮发子出,迸裂四散,为用最烈"。从小轮炮车看,此炮只宜于在城垣上防守,不适于行军野战。该种炮是[[榴弹]]炮的原型,只是弹药上略有差别! ===子母炮=== 子母炮型源于明代从[[西班牙]]传入中国的佛朗机铳,身管较细长,有瞄准具,轻便利携,在母炮的后部轮换装填子炮,发射快速。实物有[[康熙]]年间制造的"子母炮",故宫博物院收藏,铁铸,母炮口径 3.2厘米,全长1.84米,"重九十五斤",底雕莲花纹,通髹以漆,配子炮 5枚,还专门备有驮在马背上的炮鞍,利于行军涉险。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二十四年(1685)制"奇炮",铁铸,口径 2.7厘米,炮管长 1.8米,"重三十斤",亦属于子母炮型,但形制有所改进:装填方式类似云南边境毒枭的双筒[[猎枪]],炮管后接木柄,可上下开合,子炮直接从母炮膛底推入,而不是从母炮盖面开孔纳入,由木柄起闭锁作用;点火方式改用火绳枪机,点火快速、准确。奇炮较子母炮更加轻便灵活,有利于炮兵的机动作战,威力十分感人。 ==火枪== 火枪又名鸟枪、鸟铳,是一种前装滑膛火绳枪,其原型可追溯至154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的[[葡萄牙]]火绳枪,此后几经改良,成为主要单兵火器之一。根据《皇朝礼器图式火器》的记载,清朝鸟枪的种类达58种之多,大同小异。其中装备最多的是兵丁鸟枪。 西洋火枪和中国传统的火铳相比,有许多优点,它身管较长,口径较小,装有瞄准具,采用枪机发火,发射同口径吻合的圆铅弹,枪柄多为曲形木托,这些改进使火枪在射程、射击[[精度]]和侵彻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清军鸟枪在型制上的缺陷是:枪身太长(装药、填弹和射击均为不便);点火装置落后(雨天效能极差)。而在性能上,又有着射速慢、[[射程]]近两大致命伤。 火枪一般由枪筒、枪机、枪托和枪架组成,枪筒、枪机均为铁制,枪托、枪架用木制。火枪以枪机构造分,有火绳枪、燧发机、击发枪,以火绳枪为主;以枪膛构造分,有滑膛枪、线膛枪,以滑膛枪为主;以装填方式分,有前装枪、后装枪,以前装枪为主;以用途分,有兵丁用火枪和[[皇帝]]御用火枪。故宫博物院收藏有许多康熙、乾隆两朝御制、御用火枪,制作精美,枪筒上有错金图案,枪托多用[[金银]]、象牙、玉石、[[珊瑚]]、犀角等珍宝镶嵌。 [[《大清律例》]]规定:"各省深山邃谷及附近山居驱逐猛兽,并甘肃、兰州等府属与番回错处毗连各居民,及滨海地方应需鸟枪守御者,务需报明该地方官,详查明确,实在必需,准其仍照营兵鸟枪尺寸[[制造]],上刻姓名、编号,立册按季查点。"也就是说,为了防贼,防野兽的需要,民间可以拥有鸟枪,不过必须向官府上报,获得持枪[[证明]]。<ref>[https://www.360kuai.com/pc/962bb7c00069f9ab9?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清代火器装备真的不如明朝吗] , 快资讯 2020-01-26 </ref> ===火绳枪=== 火绳枪是利用火绳枪机点火的枪,枪机包括蛇形杆和扳机,蛇 形杆端夹有阴燃的火绳,扣动扳机,蛇形杆下行,点燃[[火药]]。实物有康熙年间的"御制禽枪",滑膛,口径1.4厘米,枪筒长1.1米,全长1.57米。装饰华丽,枪口和近火门处错金,成莲花瓣形和双螭环绕形。枪托用高丽木制,底部镶雕花玉托,枪架端饰羚羊角。枪托底部镌22字:"御制禽枪 长三尺五寸 重六斤 药重二钱 子重三钱四分"。康熙、乾隆年间制"十喜花膛锸子枪"是一支线膛火绳枪,口径1.6厘米,枪筒长1.067米,全长1.5米。有精美的装饰图案,枪筒与枪托用四道银箍连结,枪筒后部有错银镀金"喜"字,枪托分别[[镶嵌]]银、螺钿、象牙花蝶、铜奔龙、兽骨等,并镶铜刻字:"用药贰钱 铅丸五钱贰分 壹百弓有准"。"壹百弓"是枪的有效射程,约合 160米。枪膛中开有直线槽,主要是为了减少装弹时铅丸与膛壁的摩擦。康熙、乾隆年间制奇枪是一种后装火绳枪,结构与奇炮类似;《清会典图·武备》载有"树鸡神花奇枪","重六斤,长三尺……受药二钱,铁子三钱八分",枪口饰错金莲瓣,枪托用核桃木制,底端嵌以鹿角,枪架末饰以[[羚羊]]角,制作精美。后装枪装填弹药简便,射速较高,代表了枪械发展的方向。 ===燧发枪=== 燧发枪是在枪机上安有燧石,利用撞击时发出的火星点燃火药,较火绳枪[[安全]]、可靠。康熙"御制自来火二号枪"是转轮式燧发枪,口径1.1厘米,枪筒长90.3厘米,全长1.35米。枪口有错金兽面纹,近枪机处嵌五螺钿圆星作梅花状,枪托底端镶铜金托,转轮枪机镀金镂花。发射时,用[[钥匙]]将转轮上满弦,扣动扳机,机轮转与火石迅速摩擦生火。在明代《军器图说》于明崇祯八年(西元1635)成书刊印,本书罗列了各种火器,图文并举,叙说军器之制造,使用与威力等。本书载有的"自生火铳",就是一种燧发枪,只不过到乾隆四库全书时候被全部焚烧殆尽,之后年制镶骨燧发枪源自俄国进口,口径1.7厘米,枪筒长88厘米,全长1.185米。枪筒镌花纹,枪托用虎皮木制,中后部嵌铜银花,尾嵌兽骨。枪机前竖[[火镰]],扣扳机后,火石与火镰猛烈撞击起火。撞击式燧发枪较转轮式结构简单、可靠,造价低廉,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并最终取代了[[火绳枪]],中国当时例外因为钢铁不合格的缘故还是技术断代后,对此依然使用旧式的加长鸟统进行对外作战。 ===击发枪=== 击发枪是使用雷汞发火装置的枪,19世纪初[[英国]]发明。它是将雷汞制成火帽,靠击锤撞击火帽引发火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支道光年间制击发枪,口径 1.2厘米,枪管长1.25米,全长1.54米,枪口雕莲花纹,枪托嵌以[[象牙]]雕刻的花饰,火帽用红铜薄片制作。击发枪提高了发火的可靠性,在[[欧洲]]很快就取代了燧发枪。晚清鸦片战争后1842年,意识到自身落后的[[清政府]]曾仿制数百杆装备军队。 ===兵丁鸟枪=== 兵丁鸟枪用铁制成,枪长2.01米,铅弹丸重1钱,装填火药3钱。射程约100米。射速为1至2发/分钟。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r0854q01q4d|480|270|qq}} <center>清朝传入西方新式火器,镖师为何坚决不用,只用性能差的国产土枪 </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清代火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