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164.2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清平乐·春归何处二首 的原始碼
←
清平乐·春归何处二首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清平乐·春归何处二首</big>''' |- |<center><img src=http://www.guoxuemeng.com/files/img/1811/1_11231643432096.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www.guoxuemeng.com/shiren/433593.html 来自 国学梦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清平乐·春归何处二首 创作年代:宋朝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黄庭坚]] |} '''清平乐·春归何处二首'''是[[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的作品之一。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和领袖。且诗派成员大多受黄庭坚的影响,作诗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ref>[https://www.sohu.com/a/225110851_322551 江西诗派一代诗宗黄庭坚的艺术成就],搜狐,2018-03-09</ref>。 ==正文== '''一'''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zuozhe/96.html 「黄庭坚」诗词全集 清平乐·春归何处二首] 诗词名句网</ref> 【'''评解'''】 这首词写的是惜春之情。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全词俏丽、新警、宛转、含蓄,表现了山谷词的风格。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山谷词尤以《清平乐》为最新,通体无一句不俏丽,而结句“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不独妙语如环,而意境尤觉清逸,不着色相。为山谷词中最上上之作,即在两宋一切作家中,亦找不着此等隽美的作品。 虢寿麓《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这是首惜春词。耳目所触,莫非初夏景物,而春实已去。飘然一结,淡雅饶味。通首思路回环,笔情跳脱,全以神行出之,有峰回路转之妙。 --引自惠淇源《婉约词》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象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此词高妙处,在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 。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 蔷薇花开 ,说明夏已来临 。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 :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 。最后 ,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在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二'''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作者简介== 黄庭坚(公元1045年-公元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ref>[https://www.gushicimingju.com/shiren/huangtingjian/ 黄庭坚简介]国学荟网</ref> 黄庭坚提出“[[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对宋诗和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其作品有《[[山谷词]]》《[[登快阁]]》等。曾任地方官和国史编修官。在党争中,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罪名被贬。1105年,客死宜州(广西宜山县)贬所,追谥文节。 ==主要作品== '''散文'''《[[书幽芳亭]]》《[[答洪驹父书]]》《赠高子勉》《苦笋赋》《毁璧赋》《[[跛奚移文]]》 '''诗歌'''《博士王扬休碾密云龙同事十三人饮之戏作》《题王居士所藏王友画桃杏花二首》《题郑防画夹》《牧童诗》《新喻道中寄元明》《病起荆江亭即事》《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和答梅子明王扬休点密云龙》《登快阁》《寄黄几复》《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弈棋二首呈任渐》《喜太守毕朝散致政》《晚楼闲坐》《清明》《新竹》《题竹石牧牛》《春近四绝句》《[[登快阁]]》 '''词'''《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谒金门·示知命弟》《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醉蓬莱·对朝云叆叇》《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清平乐·春归何处》《念奴娇·断虹霁雨》《[[满庭芳·茶]]》[6]《鹧鸪天·人生莫放酒杯干》《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南歌子·槐绿低窗暗》《西江月·老夫既戒酒不饮》《南乡子·诸将说封侯》《品令·茶词》《[[木兰花令·当涂解印后一日]]》《千秋岁·少游得谪》《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书法'''《婴香方》《王长者墓志稿》《泸南诗老史翊正墓志稿》《苏轼黄州寒食诗卷跋》《伏波神祠字卷》《松风阁诗帖》《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伯夷叔齐墓碑》《[[狄梁公碑]]》《游青原山诗》《龙王庙记》《[[题中兴颂后]]》《经伏波神祠诗》《狄梁公碑》《书赠李方叔真迹卷》《荆州帖》。<ref>[http://sc.zdic.net/shiren/song/070615/79a4ed2610451b9bd0f497782c0db39c.html 黄庭坚]汉典诗词网</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清平乐·春归何处二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