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234.18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湖口三元宮 的原始碼
←
湖口三元宮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湖口三元宮'''<br><img src="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bobee-images/images/2017/08/-e4-b8-89-e5-85-83-e5-ae-ae.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bobee.nownews.com/temples/%E6%B9%96%E5%8F%A3%E4%B8%89%E5%85%83%E5%AE%AE 圖片來自nownews]</small> |} '''湖口三元宮'''位於[[臺灣]][[新竹縣]][[湖口鄉]]的[[湖口老街]]上,建於[[臺灣日治時期]]的大正年間,於2001年5月21日公告為縣定古蹟。身為當地信仰中心的三元宮主祀[[三官大帝]],還供奉有[[觀音菩薩]]、[[媽祖]]、[[註生娘娘]]<ref>[https://www.yannigo.com/baike-detail/1/19/144 註生娘娘],yannigo</ref> 、[[文昌帝君]]、[[武財神]]與[[福德正神|伯公]](即土地公)等神。其中陪祀於廟內的伯公為大湖口-{庄}-歷史最悠久者,與當地[[客家]]移民的拓墾歷史相當。 == 沿革說明 == 在該廟興建之前,老湖口地區主要祭拜有土地公、三官大帝、媽祖與有應公等神,除了土地公之外,其他諸神的祭祀都是由自願組成的神明會負責,前往[[新豐鄉 (臺灣)|新豐鄉]]中崙三元宮、枋寮[[義民廟]]等廟祭祀。後來因路途遙遠,遂請當時中崙三元宮的爐主分靈,興建湖口三元宮。 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左右,當地仕紳羅志旺與羅如嚴捐地並向-{庄}-民募款,而建成了坐東朝西的舊廟,但因為與後來當地開闢的[[湖口老街|新街]]在整體動線上有所衝突,便在原地重建成坐南朝北的新廟。由於新廟的規模比舊廟大,在經費籌措上便有些困難,進而影響廟宇工程,直到大正七年(1918年)才完成主體建築,隔年三宮大帝登龕後方正式啟用。不過雖然廟宇興建完成,但經費問題仍未解決。最後是到了大正十二年(1923年),由總其事的周霖河擔任管理人的周萬順公號將所墊付的6500元(佔總經費的四成)捐出才解決此一問題。 建廟之後,該廟由「香公」(或稱「廟公」)管理,而祭祀活動仍由爐主與各神明會負責。該廟在第三任香公戴賢看繼任之後,開始為人舉行拜斗儀式,使得香火更盛,財政上更為充裕,因而能在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時整修。後來因廟務日益繁雜,舊有制度已無法處理,遂從民國七十年(1981年)開始改設管理人管理,第一任管理人即當時的湖鏡村村長詹益森。後來又在民國七十九年(1990年)改由管理委員會處理廟務,第一任主委為羅美瑤。此後該廟便由管理委員會管理至今。 == 建築格局與環境 == 湖口三元宮為一棟兩進式建築,整體格局為「一顆印」,面寬五開間,內部分為前後堂與左右橫屋(客家用語,即「護龍」),中有天井。內部除木構之外,亦有以RC樑形設置的磚柱。 在主體建築之外,前有禾坪(即廟埕),並設置有社區活動中心、涼亭、戲臺等設施。廟宇的西邊與北邊為湖口老街的建築,至於東邊與南邊則為農地。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7 宗教建築;陵墓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湖口三元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