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28.17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湘桥区河北村 的原始碼
←
湘桥区河北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1804c.jpg|thumb|right| [http://cz.southcn.com/content/images/attachement/jpg/site4/20160905/f8bc1288853e19371a7e09.jpg 原图链接]]] [[湘桥区河北村]]位于本镇北面,[[安凤公路]]两旁。东至[[东洋塭村]]的[[白塔岭山]],西至安凤公路,北与四益村为邻,南至东洋塭村田地。距镇政府约3.5公里。由[[鹿山]]、[[黄竹洋]]、银洞三个自然村组成。<ref>[http://cz.southcn.com/content/2016-09/05/content_155238147.htm 湘桥区北关村:建筑材料占村道 ] </ref> 中文名:河北村 地理位置:距镇政府约3.5公里 面 积:耕地面积597亩 人口数量:1430人 ==村名历史== 鹿山村因创村于鹿山旁而得名。刘氏为盛族,村民占70%。银洞村,抗日战争以前称源洞村,后改今名。全村皆姓林,明末从福建西河来此定居,村前的小峰是抗击日寇的阵地,故名交战岭。黄竹洋村曾称安洋村,因多产黄竹而改今名,现有冯、林、蔡、李等姓。 ==产业布局== 2009年全村有384户1430人;耕地面积597亩(其中水田476亩,旱园121亩),山地面积3760亩,鱼塘232亩,曾经饲养鳗鱼、毛蟹、四大家鱼。主种水稻,次为花生、甘薯、水果、蔬菜。村民以农业为主,1978年以后发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水果种植有较大发展。2009年人均收入4314元。 ==企业发展== 2003年11月,由陈伯潮先生租庵坑内山地一片,建立“潮州市绿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著名画家林丰俗在“百草堂”中创办国画训练中心。 ==所获捐助== 2006年,鹿山村旅台同胞刘来钦先生捐资60万元重建鹿山桥,长35米、宽7米,命名为“钦施桥”,刘先生还捐资30万元铺设鹿山村道水泥路面。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35户通自来水。有35户通电,有3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1%和9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1户(分别占总数的71%和31%)。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1 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1辆,摩托车2辆。 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57.8亩,有效灌溉率为7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57.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2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3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35户,共乡村人口131人,其中男性81人,女性59人。其中农业人口131人,劳动力85人。该村以汉、白族为主(是汉、普米、白族混居地),其中汉族108人,白族12人,其他民族10人。 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31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100%;享受低保5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镇卫生院仁和点,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1公里。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湘桥区河北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