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30.10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溪堇菜 的原始碼
←
溪堇菜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溪堇菜</big> ''' |- |[[File:溪堇菜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img1.iplant.cn/gotoimg/236/A15C6F38F3EC872A.jpg 原图链接] [http://www.iplant.cn/info/%E6%BA%AA%E5%A0%87%E8%8F%9C?t=p 来自植物智]]]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溪堇菜 拉丁学名:Viola epipsila Ledeb. 二名法:Viola epipsil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侧膜胎座目 亚 目:山茶亚目 科:[[堇菜科]] 属:[[堇菜属]] 亚 属:堇菜亚属 组:斜柱头堇菜组 |} '''溪堇菜'''(学名:'''Viola epipsila''' Ledeb.)为[[堇菜科]][[堇菜属]]的植物。分布于[[日本]]、[[俄罗斯]]及[[欧洲]]、[[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吉林]]、[[黑龙江]]等地。 生长于海拔400米至1,000米的地区,多生于林中及湿草甸。 <ref>[http://www.iplant.cn/info/%CF%AA%DD%C0%B2%CB 溪堇菜], 植物智, 2020-01-18</ref> ==溪堇菜形态特征== 溪堇菜,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达5-20厘米。根状茎细长而横走,或有时斜生,白色,节间较长,节上有残留的褐色托叶,节处散生多条分枝细根。 叶基生,通常多为2枚,有时3枚;叶片宽卵形,圆形或肾形,长1.5-2.5厘米,宽2-3厘米,先端急尖或略钝,基部深心形,边缘具浅圆齿,上面无毛,下面初期或多或少被柔毛,后渐变无毛或仅沿叶脉疏生柔毛;叶柄在花期长2-5厘米,果期长达10厘米,有极狭的翅或无翅;托叶离生,卵状披针形,长约8毫米,白色膜质,先端渐尖,全缘或有时具2-3细齿。 花紫色或淡紫色;花梗较粗壮,不超过或稍超出于叶,上部约1/3处有2枚线形小苞片;萼片卵状披针形,长约4毫米,具狭膜质缘,基部附属物短,末端截形; [[File:溪堇菜2.jpg|缩略图|left|250px|[http://img1.iplant.cn/gotoimg/236/E7153F9AD02DBAEA.jpg 原图链接] [http://www.iplant.cn/info/%E6%BA%AA%E5%A0%87%E8%8F%9C?t=p 来自植物智]]] 花瓣长圆状倒卵形,侧方花瓣里面疏生微毛,下方花瓣有紫色条纹,连距长1.5-1.8厘米;距短而粗,长约3毫米,平直或微向上弯,下方雄蕊之距短于花药,长约3毫米;子房无毛,花柱基部稍膝曲,向上渐增粗,柱头顶部两侧及后方具肥厚的缘边,呈钉帽状,前方有斜生的短绢,喙端有较宽的柱头孔。 [[File:溪堇菜3.jpg|缩略图|left|250px|[http://img1.iplant.cn/gotoimg/236/EDA0E1FC4AD12058.jpg 原图链接] [http://www.iplant.cn/info/%E6%BA%AA%E5%A0%87%E8%8F%9C?t=p 来自植物智]]] 蒴果椭圆形,无毛,先端稍尖。 <ref> 《中国植物志》 第51卷 (1991) >> 038页 PDF >> 溪堇菜 Viola epipsila</ref> Viola epipsila Ledeb. Ind. sem. Hort. Dorpat. 5: 1820; Ledeb. Fl. Ross. 1: 247. 1842; Kom. Fl. Mansh. 3: 61. 1905; W. Beck. in Beih. Bot. Centralbl. 34 (2): 405. 1917; Juz. in Kom. Fl. URSS 15: 404. 1949; 东北草本植物志6: 89. 图版33, 图1-2 1977. ——V. repens Turcz. in Bull. Soc. Nat. Mosc. 11: 88. 1838, nom. nud. ; Maxim. Prim. Fl. Amur. 49. 1859; Juz. in Kom. Fl. URSS 15: 405. 1949; Maek. in Hara Enum. Sperm. Jap. 3: 214. 1954; 竹内亮, 东北师范大学科学研究通报 1: 74. 1955; Kitag. Neo-Lineam. Fl. Mansh. 458. 1979. ——V. palustris L. var. epipsila (Ledeb.) Maxim. in Bull. Acad. Sci. St. Petersb. 23: 323. 1877. et in Mel. Biol. 9: 733. 1877.——V. epipsila Ledeb. subsp. repens (Turcz.) W. Beck. in Beih. Bot. Centralbl 34 (2): 406. 1917; Kitag. Lineam. Fl. Mansh. 320. 1939. ——V. epipsila Ledeb subsp. palustraides W. Beck. in Fedde, Repert. Sp. Nov. 17: 72. 1921 et in Beih. Bot. Centralbl. 40 (2): 146. 1923. ==溪堇菜生长环境== 生长于针叶林下、林缘,灌丛,草地或溪谷湿地苔藓群落中。 ==溪堇菜分布范围== 产自于我国[[黑龙江]]、[[吉林]]。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溪堇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