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161.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滇源镇 的原始碼
←
滇源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滇源镇'''属于半山区镇。位于嵩明县西部,距省会城市昆明仅40余公里,距嵩明县城24公里。全镇辖18个村委会,10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870户,有乡村人口36626人,其中农业人口36474人,劳动力2082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435 人。 全镇国土面积298.7平方公里,海拔1970~2840米,年平均气温13℃,年降水915.9 毫米,适宜种植水稻、包谷、烤烟等作物。全镇耕地44811亩,人均耕地1.26亩,林地291825亩。2008年,全镇经济总收入451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70.7元。<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滇源镇] </ref> ==基层组织== 全镇建有党支部101个,共有党员1890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165人,汉族党员1725人。党员总数中,男党员1525人,女党员365人。全镇建有团总支20个,团支部85个,共有团员2403人,男团员1316人、女团员1087人。 镇政府由党委、人大、政府、纪委等组成,下设滇源镇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滇源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滇源镇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滇源镇文化广播服务中心、滇源镇为民服务中心、大哨便民服务中心、滇源镇党镇综合办公室。全镇共有18个村民委员会,有村干部人数128人,女干部人数20人,村小组干部人数237人。 '''沿革''' 2006年撤销大哨乡和白邑乡,设立滇源镇。位于嵩明县西部,面积278.68平方千米,人口3.57万人(2006年)。辖白邑、周达、老坝、南营、中所、甸尾、金钟、迤者、小营、前所、团结、苏海、麦地冲、三转湾、菜子地、大哨、竹箐口、竹园1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白邑,距县城24千米。特产云南茶花。黑龙潭、青龙潭为盘龙江重要水源,属省级水源保护区。原大哨乡位于嵩明县西北部,距县城57千米。大哨之名,始于元末明初。元至顺元年(1330),梁王阿喇忒纳失里收复中庆路后,在东葛勒山顶屯兵设哨,筑城结寨,今大哨村内、竹箐口村南2千米处及白邑乡菜子地东南3千米处尚分别有土城、石城和校场坝遗址。东葛勒山由此更名梁王山。明清两朝,仍在梁王山腹地(今大哨村)设置哨所称"大哨",地属嵩明州崇正厢。民国中前期属梁溪乡。1949年,除竹园村划属滇源乡(白邑)外,其余属云溪乡(山脚)。1950年属白邑区。1952年设梁王乡。1954年改为大哨乡。1956年复名梁王乡,属杨桥区。1958年改设梁王管理区,属嵩阳公社。1961年设梁王公社,辖大哨、竹箐口、山神庙(竹园)、朵格4个生产大队。1963年,划出大哨、竹箐口大队的11个村,设大哨公社,属杨桥区;划出山神庙、朵格大队的15个村,设朵格公社,属阿子营区。1966年仍设大哨公社,辖大哨、竹箐口、竹园3个生产大队。1968年更名建设公社。1982年复名大哨公社。1984年改设大哨区,辖大哨、竹箐口、竹园3个乡。1988年1月撤区建乡,改大哨区为大哨乡(中国政区大典:1987年置乡),下设大哨、竹箐口、竹园3个办事处23个生产合作社(20个自然村)。1997年,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0.3万,辖大哨、竹箐口、竹园3个行政村。原白邑乡位于嵩明县西部。昔称邵甸,亦称滇源。元宪宗六年(1256)曾设邵甸千户所,隶属崧盟万户府。至元十二年(1275)改为邵甸县。治所先在腰站村,后迁白邑村。辖今白邑乡、阿子营乡、大哨乡及今富民县的散旦镇。明洪武十五年(1382),裁县为邵甸里,直属于嵩盟州,所辖地域不变。民国2年(1913)改里为乡。民国20年(1931)改乡为区,为嵩明县第七区。之后,撤区建乡,辖区分设滇源、邵内(阿子营)两乡。1950年7月设邵甸区,辖滇源、西燕、南仓、啸狮(牧羊)、普惠(鼠街)、彩云(阿子营)、邵新、东鱼、龙泉9乡。复又改称第四区,区公所驻白邑,辖区未变。1958年10月划出龙泉乡归富民县,梁王乡归杨桥公社,其余分别成立白邑公社和阿子营公社。白邑公社下辖19个管理区。1961年撤销管理区改设19个大队。1963年设第五区,下辖12个小公社。1966年撤区,划出大坡小公社归杨桥,同时划出原第五区所属麦地冲小公社和原阿子营区所属三转弯小公社组建高峰公社(驻哨门前),其余10个小公社合组建白邑公社。1971年高峰公社并入白邑公社。1984年撤销公社建制,改设白邑区,下设白邑、苏海、团结、前所、小营、金钟、迤者、甸尾、中所、南营、周达、老坝、麦地冲、三转弯、菜子地15个乡。1988年改区为乡,改原来的乡为办事处(中国政区大典:1987年设乡)。1997年,面积242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白邑、团结、苏海、前所、小营、南营、中所、甸尾、金钟、迤者、老坝、周达、麦地冲、三转弯、菜籽地15个行政村。 '''人文地理''' 滇源镇由原白邑、大哨两个乡组成(原白邑乡俗称邵甸)。属昆明市松华坝水资源保护区,东南与盘龙区松华乡接壤,距省会城市昆明40公里,距嵩明县城24公里,全镇国土面积298.7平方公里,海拔1970-2840米,辖18个村民委员会,100个村民小组,103个自然村,居住着汉、回、苗、彝等11个民族,共36626人。共有耕地面积44811亩,林地291825亩。 滇源镇人杰地灵,历史悠远,名胜众多,地域广阔,地貌温润,沃野千顷,山川秀美,森林蓊郁,满目苍翠,泉清水碧,溪流盘曲,畅流不绝,空气清新,景色迷人。邵甸坝子闻名的四大名胜古迹如:"东鱼"、"西燕"、"南仓"、"北马";苗族传统的斗牛盛会(又称苗族花山节)以及民间传统的花灯文艺、龙灯、狮灯等,为外地来宾和滇源镇人民增加了节日的气氛。同时,滇源镇在巩固烤烟产业的基础上,立求在保护中寻求发展,积极探索适合水源区的经济发展路子,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主要以苕菜、生菜、鲜食玉米、雪莲果、大小春洋芋、秋蚕豆、萝卜为主,经济效益明显。 正在崛起中的滇源镇,以丰富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地,优美的环境,勤劳善良的人民,将热诚期待您的到来。让我们共同开发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共创滇源镇美好的明天。 ==历史文化== 滇源街道办事处人杰地灵,历史悠远,名胜众多,地域广阔,地貌温润,沃野千顷,山川秀美,森林蓊郁,满目苍翠,泉清水碧,溪流盘曲,畅流不绝,空气清新,景色迷人。邵甸坝子闻名的四大名胜古迹如:"东鱼"、"西燕"、"南仓"、"北马";苗族传统的斗牛盛会(又称苗族花山节)以及民间传统的花灯文艺、龙灯、狮灯等,为外地来宾和滇源人民增添无穷乐趣。 '''特色产业''' 滇源街道办事处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往省内,2010年源街道办事处种植主产业销售总收入421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23%。拥有企业8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3个。源街道办事处目前正在发展雪莲果、生菜、百荷花特色种植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经济林果,苗木产业。 '''农村建设''' 2008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现已投资547万元。 为积极探索我镇新农村建设经验,我们坚持抓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不平衡发展带动全面发展。 龙潭营村已投入资金182万元。实施街道硬化、环境洁化、居民美化、村庄绿化等一系列工程。道路硬化已投资168万元,绿化美化7万元,文化活动室、礼堂修缮3万元,文化园地4万元,文化场所正在建设中。 甸尾村委会已投入资金158万元,建为民服务中心投资47万元,学校修善25万元,村容村貌整治资金10万元,烟水配套工程资金39万元,卫生建设投入7万元,文化活动中心投入30万元。 白邑村委会已投入资金135万元。新建文化活动中心投入45万元,路灯1万元,道路硬化投入65万元,墙体美化投入6万元,牌坊建设投入6万元,绿化带建设12万元。 团结村委会已投入资金72万元,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修缮3万元,对村内老化水管进行改造40万元,人畜饮水工程20万元,办公楼修建投入8万元,路灯20盏投入1万元,文化场所建设正在进行中,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迈出新的一步。 '''自然资源''' 滇源街道办事处有耕地总面积44811亩(其中:水田14272 亩,旱地30539亩),人均耕地1.20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291825亩,其中,经济林果6637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8亩,主要种植梨、苹果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737亩,其中,养殖面积1234亩;荒山荒地10581亩;其他面积98086亩。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滇源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