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6.48.8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潘市镇 的原始碼
←
潘市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394b.jpg|thumb|right| [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30ba9b84427155c8 原图链接]]] [[潘市镇]],隶属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位于祁阳县中部偏东、祁山以南,湘水以北,距县城15公里,是伟人陶铸同志的故乡。东北与观音滩镇接壤;南临[[湘江]],分别与黄泥塘、进宝塘、白水等镇隔河相望;西与七里桥、下马渡等镇以祁山山脉为界。主要道路有衡枣高速公路14.6公里、祁羊干线22公里途经本镇32个村(居)委会。<ref>[http://www.yigecun.com/lelist/showxiang.aspx?id=86F4B7CBADF783B3 潘市镇] </ref> 中文名称:潘市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 下辖地区:木埠头、许家岭、下堡桥等 政府驻地:周家湾居委会 面 积:120.36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42307人(2017年) 行政区划代码:431121110 ==乡镇概况== 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境中部稍北,距县城22公里。东与梅溪镇相接,南临湘江与黄泥塘、进宝塘、白水三镇隔江相望,西与观音滩镇相连,北与七里桥镇、羊角塘镇接壤。镇政府驻周家湾居委会,辖木埠头、许家岭、下堡桥、杨柳、多喜塘、岐竹、丁家坪、侧树坪、杨梅园、广济桥、下七渡、夭竹、双江、石峡洲、龙江、柏家、枫树、谢家湾、阳家歧、曾家歧、毛家埠、八角岭、老司里、高山、苏木、东江、乐园、深皇、白果、盘古、榔树、源星、新民、陆家、桐木、塘弦湾、中洲、董家埠、龙溪、古形、仙人坪、灵官甸、合洲、铜锣山、大洞源、赤一、赤二、钢铁、鲁冲、丫冲、东桥、荷花、享塘、新屋、龙潭、建溪56个村和周家湾、上街、下街3个居委会。 全镇总面积120.36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1178公顷,42307人(2017年)。祁山横亘于北,湘江缠绵于南,镇境北高南低。交通十分便利,水运繁忙,公路四通八达。祁阳公路、衡昆高速公路纵横贯穿,新修湘江大桥使全县的南北更紧密连成一体。镇北部山地,盛产杉木、板栗、楠竹、桐油,水丰草茂,是发展畜牧业的理想之地。全镇副业有红薯、小麦、茶油、茶叶、柑桔等。石峡洲和中洲是祁阳境内湘江三大江心岛中的两个。蔬菜水果基地年产2000万吨,销往衡阳、长沙、广州等省内外。矿产有石灰石、煤、铁、铜、瓷泥、陶泥等。全镇2002年生产总值为11247万元,财政收入215.6万元。 ==历史沿革== 潘市镇原名潘家埠,因湘江北岸一个上千年历史的泊船码头上的住户多姓“潘”而得名。解放初为潘家埠乡,属第三区所辖。1950年潘家埠为第四区。1952年祁阳县析出祁东县后,潘家埠为第六区,辖现潘市镇和梅溪镇。1958年10月为灯塔人民公社,辖现潘市镇和梅溪镇全部管区。 1959年5月为潘家埠人民公社。1961年改名为潘家埠区,辖潘家埠、下七渡、马安岭、塘弦湾、梅溪、楼底、松林7个人民公社。 1965年撤潘家埠人民公社,建石洞源人民公社,仍隶属潘家埠区管辖。1984年4月撤社建乡时,潘家埠区所辖的七个人民公社改名为七个乡。1985年元月,塘弦湾乡改为潘市镇。1995年7月,撤区并乡建镇,即潘市镇、下七渡乡、马安岭乡、石洞源乡、松林乡合并为潘市镇。 潘市镇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故乡。1950年陶铸创办铁铮图书馆于镇政府所在地,“文革”中被毁,1988年重建。境内有中学2所,小学14所,医疗机构5个。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陶铸故居、古老的李家大院、石洞源十大名景等。八角岭又称紫罗霞,险峻奇峰,高耸湘江之畔,相传是何仙姑结庐修炼之处,山上白泥寺于1998年重修,参观、进香者甚众。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潘市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