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4.73.15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灞桥区 的原始碼
←
灞桥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灞桥区01.jpg|缩略图|[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429/50f66c91ce5d4dfd8c4115f6c8a25743_th.jpg 原图连接]]] [[file:灞桥区02.jpg|缩略图|[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429/8c195f6137bc49ddb4ed10fd75b2f0e3_th.jpg 原图连接]]] [[file:灞桥区03.jpg|缩略图|[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429/25d95946193c43c2a5001cbba33810c5_th.jpg 原图连接]]] [[file:灞桥区04.jpg|缩略图|[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429/752e9155659a4da3a8cdbbfba5715391_th.jpg 原图连接]]] [[file:灞桥区05.jpg|缩略图|[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429/2a49f6c47ff64761bea3a45e5d163945_th.jpg 原图连接]]] [[file:灞桥区06.jpg|缩略图|[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428/08acd3748b4f40f3b42896c1a69360b8_th.jpg 原图连接]]] [[file:灞桥区07.jpg|缩略图|[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429/6fb90f647d0a4872b9ce19c46da8a18c_th.jpg 原图连接]]] [[file:灞桥区08.jpg|缩略图|[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429/ac9b6e0433d24424b2477fceef925e1c_th.jpg 原图连接]]] [[file:灞桥区09.jpg|缩略图|[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428/a4452bd149c7486cb80b140e92a1867c_th.jpg 原图连接]]] [[file:灞桥区10.jpg|缩略图|[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429/5f71a736c8f14f1699bb30328c1a50de_th.jpg原图连接]]] [[file:灞桥区11.jpg|缩略图|[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9/b7f86acbdef0420998b0c1f5e5274248.jpeg 原图连接]]] [[file:灞桥区12.jpg|缩略图|[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9/24b45007da194caeb7fdc5f9aa069eec.jpeg 原图连接]]] [[file:灞桥区13.jpg|缩略图|[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728/f7da943915344213af51df1b57749873_th.jpg 原图连接]]] [[灞桥区]],陕西省西安市市辖区,位于西安市东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59′~109°16′,北纬34°10′~34°27′之间。东与[[临潼区]]、[[蓝田县]]接壤,西与[[雁塔区]]、[[新城区]]、[[未央区]]相连,南与[[长安区]]为邻,北以[[渭河]]与[[高陵区]]相望 。距新行政中心5公里,全区总面积332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办事处,33个社区,22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67.73万人(2018年),因境内遗存始建于隋代的古[[灞桥]]而得名。 灞桥区内有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龙山文化的[[米家崖遗址]]和关中八景之一“[[灞柳风雪]]”。灞桥区是西安市老工业基地,在经济转型发展中,构建起[[西安国际港务区]]和[[西安浐灞生态区]]。 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在灞桥区举办。2021年,灞桥区将举办[[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 ==历史沿革== 灞桥区古属[[雍州]]之地,夏商时归属古杜柏国,亦称荡杜管辖。 西周时期(约前11世纪~前771年),属周都丰镐的近畿之地,东接骊戎部族,西近镐京,南连弭侯、杜柏二侯国,北隔渭水与毕(侯)国相望。周惠王姬阆十八年,秦穆公元年(前659年)筑霸城(即芷阳)。秦庄襄王因芷阳宫而置芷阳县。区境在其辖地。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实行郡县制,在都城咸阳设郡一级内史,芷阳属内史管辖。 西汉时期(前206~8年),分全国为103郡。汉文帝七年(前173年),在区南部狄寨原为其母薄太后筑陵,置南陵为县,南陵县治在狄寨街西南大康村北。今狄寨、红旗及霸陵三乡南部均属南陵县管辖。汉文帝九年(前171年),又在薄太后陵北为其营建霸陵,遂改芷阳县为霸陵县。今区中、北部均属霸陵县管辖。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将秦内史地改置京兆尹。霸陵、南陵二县隶属京兆尹。汉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因其父刘进的墓地奉明园筑于今西安市东郊韩森寨而设置奉明县,今区十里铺乡在其辖区。平帝元始四年(4年)撤销奉明县,辖地仍归长安县。 [[新莽]]天凤二年(15年),[[王莽]]更霸陵县为[[水章县]]。 汉[[淮阳王刘玄]]更始元年(23年),复水章县为[[霸陵]]县。 东汉时期(25~220年),霸陵县仍归京兆尹管辖 。 三国时期(220~280年),曹魏占据中国北部地区,实行州、郡、县制度,区境所在的关中地区属魏国雍州之地。 三国魏正始五年(244年),改霸陵县为霸城县,后属西晋雍州之地 。 南北朝时期(420~589年),关中地区为北魏、西魏雍州之地,霸城县属京兆郡 。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将长安县东部分设万年县。 周武帝建德二年(573年),废霸城、杜城二县入万年县。 隋唐时期(581~907年),隋文帝杨坚开皇三年(583年)改万年县为大兴县,隶属京兆郡 。 [[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618年),复大兴县为万年县,隶属以京兆郡更名的京兆府。武德七年(624年)废芷阳县入万年县。 唐天宝七年(748年),改万年县为咸宁县 。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咸宁县为万年县。 [[五代]]时期(907~960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改万年县为大年县。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复大年县为万年县。 [[宋朝]]时期(960~1279年),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改万年县为樊川县。(宋时)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复樊川县为咸宁县。 元朝时期(1271~1368年),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行政体制,设陕西四川行省,后改为陕西四川行中书省,改京兆府为安西路,后再改安西路为奉元路,咸宁均为其辖地。 明朝时期(1368~1644年),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咸宁县遂为西安府辖地。 清朝时期(1644~1911年),实行省、道、府、县四级行政体制,咸宁县隶属西安府。 1913年2月,撤销咸宁县,将其辖地并入长安县,将清代县下各社改为仓、仓设乡约、坊设地保、村设地方。此后,灞桥地区一直属长安县管辖。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6月3日,长安县在灞桥区境内设立灞桥、新筑两个中心区和狄寨、韩森、曹堡、新东4个区。7月,撤销中心区建制,合并成立狄寨、灞桥、曹堡、新筑4个区,并相继组建乡政权。 1949年10月至1954年12月,灞桥区境内基层政权组织分别由长安县人民政府和西安市第十区人民政府领导。 1950年4月,曹堡区撤销,将6个乡划归狄寨区,4个乡并入灞桥区。1951年6月,区划调整,将新筑区下辖的9乡1市调整为13个乡。西安市第十区所辖的两个乡未变。 1954年2月,狄寨、灞桥、新筑3个区依次改称长安县第四、第五、第六区。西安市十区所辖的两乡未变。 1955年1月,设置西安市灞桥区。 1965年10月,灞桥区建制撤销,将韩森公社、纺织城公社划归新城区。其余各乡划归西安市郊区管辖。 1966年5月,灞桥区内10个农村公社和纺织城公社仍分别归西安市郊区和新城区领导。10月,洪庆、水流、新合、十里铺、席王、狄寨、毛西等7个公社依次更名为红星、火炬、永红、向阳、曙光、红原、立新公社。1968年2月至10月,各公社陆续成立革命委员会。 1972年5月,改名的7个公社恢复原名。 1976年10月至1980年3月,灞桥、洪庆、新筑、水流、新合、十里铺、红旗、席王、狄寨、毛西等10个人民公社革委会仍归西安市郊区革委会管辖,纺织城人民公社革委会仍归新城区革委会管辖。 1980年4月,灞桥区建制恢复。 ==人口== 截至2018年末,灞桥区常住人口67.73万人,出生率为12.95‰;死亡率为5.57‰;自然增长率为7.38‰。全区城镇化率95.01%。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灞桥区地处陕西[[关中盆地]]中部,西安城东部,系西安市辖区之一。区政府位于西安市东郊12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9′~109°16′,北纬34°10′~34°27′。东与[[临潼]]、[[蓝田]]两县接壤,西与[[雁塔区]]、[[新城区]]、[[未央区]]相连,南与[[长安区]]为邻,北以[[渭河]]与[[高陵区]]相望。 ===地质地貌=== 灞桥区以渭河冲积平原为主,具有山、坡、川、滩、塬的多样性地貌特征,包括三个类型区,其中北部为渭河冲积平原区,东部为低山丘陵区,东南部为台塬区。 白鹿塬区域地质构造属于渭河断陷形成的阶梯式下降复式地堑,阶地台塬沟堑内以砂孵石、砾石及土状堆积物为主,并有丰厚的新生代沉积。台塬上区地形平缓,地势北高南低,以农业用地为主,地形由南向北依次递减至沟沿,沟顶海拔600m~750m,沟底海拔160m~600m之间,长度约3公里,坡度约30°左右,地面切割成的沟谷长度约为1000~2000m/km2。土壤类型以黄垩土、白垩土、褐色土以及少量的红色土,有机质丰富,保墒性能好,但是透气性差。 ===气候特征=== 灞桥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区,光、热、水、气、土等自然条件优越。年平均降雨量635mm,日照时间为2026~2719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2~13.3℃,极端最高气温为41.7℃,绝对最低气温为-20.6℃。年大于10℃的有效积温为3650~4325℃,年无霜期202~208天。年初霜日期为11月1日以后,终霜期为4月1日以后。风向频率(静风频率)为30%左右,平均风速为2M/S。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左右。全年适于旅游的天数为290天,其中最佳的旅游时节为3月中旬至6月底、8月初至11月中旬,约210天。 ==自然资源== ===矿产=== 灞桥区内矿产资源,尤其是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8种矿产,构成矿床2处,矿点10处,矿化点6处。其中,金矿化石英脉宽约1.5米,出露长10米,含金量2.2克/吨;石墨矿体1500米长,200—250米宽,平均厚度111.47米,储量9325.9万吨,矿物产量640.1万吨,属大型石墨矿床;铸型沙矿断续出露达1000多米,可采厚度2—4米;建筑材料用粘土矿,分布面积约98.2平方公里,蕴藏量4亿多立方米;另外,肪石英、花岗岩、泥岩、细沙岩、方解石、云母等矿体也均有一定开发价值。区内地热开发面积60平方公里,已打出热水井10多眼;白鹿塬矿泉水资源丰富,水质纯净,有用矿物质含量高,有益元素含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生物=== 灞桥区内鲸鱼沟(亦称荆峪沟)为当地自然名胜,沟首自蓝田县安岱场村,沟尾至灞桥区高桥乡,总长度约15公里。此地沟壑纷歧、溪流曲折、翠竹丛生、鸟语花香、景色宜人。 塬上植物以小麦、玉米、豆类等农作物以及蔬菜、瓜果、药材等经济作物。沟坡上部的坡阶地生长着枣子、石榴、杏子等;沟坡下部为成片生长的竹林和竹树混合林,间生核桃、杏树等杂果林和次生林;支沟内生长有酸枣、刺槐、灌木等次生林及花草。沟坡的林木茂盛,植被覆盖状况良好。 沟坡内的动物资源主要有麋鹿、野兔、野猪、野牛、野鸡、喜鹊、黑头鹤、麻雀等。 ===水=== “八水绕长安,灞桥据其三”,灞桥区内灞、浐、渭三河交汇常流,流长60公里,流域面积170多平方公里。其中,渭河在区内流长约10公里,流域面积10.4平方公里;灞河在境内流长约34公里,流域面积125平方公里;浐河在区内流长约11公里,流域面积40平方公里。区内浐、灞、渭三水是西安市水源地之一,年过境客水总量达64.02亿立方米,加上1.8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储量,累计65.82亿立方米的水资源总量,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经济== ===综合=== 2018年,灞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0.78亿元,比2017年增长12.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72961元,比,2017年增长9.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19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40.93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321.66亿元,增长15.7%,三次产业构成比例3.8:29.3:66.9。2018年,灞桥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266.3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4%,比2017年提升1.3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17年,灞桥区完成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36.47亿元,较上年增长5.1%,实现增加值24.19亿元,较上年增长5.1%。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51万亩,比上年减少0.52万亩;油料播种面积2704亩;蔬菜播种面积7.40万亩,比上年增加270亩;园林水果实有面积7.84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4.96万吨,较上年下降5.7%,其中,夏粮产量3.24万吨,比上年减少3.2%,秋粮1.72万吨,比上年下降9.8%。 全区农用机械年末总动力14.20万千瓦,比上年下降2.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2万亩,比上年增加15亩;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8743吨,比上年减少1.4%,农药使用量22389公斤,比上年减少7.7%。 ===第二产业=== 2017年,灞桥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7.36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42亿元,比上年增长3.3%。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3.81亿元,较上年下降2.6%。其中,轻工业总产值55.42亿元,增长15.7%;重工业总产值88.39亿元,下降1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产品产销率94.4%。 分行业看,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总产值38.5亿元,较上年下降8.5%,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4%。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2.93亿元,较上年净增22.33亿元。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4家,共完成建筑业产值137.52亿元,同比增长65.6%。其中,外省完成产值267.82亿元,同比增长45.5%。全年实现营业利润5.11亿元,同比下降31.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实现营业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34.5%。房屋施工面积13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9%。全年区属房地产开发投资56.39亿元,增长11.1%;商品房销售面积100.7万平方米,增长10.1%。 ===第三产业=== 2017年,灞桥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15.31亿元,比上年增长30.3%。 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增长20.4%,零售业实现销售额增长22.8 %;住宿业实现营业额增长7.6%,餐饮业实现营业额增长16.6%。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1%,汽车类增长10.4%。全区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600.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0.01%;全年实际引进内资44.95亿元,较上年增长642.14%。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业增加值22.99亿元,比上年增长9.0%。区内公路总里程428.32公里。 全年共接待游客224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0%,全年实现旅游直接收入4.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18亿元,可比增长7.6%,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87.0%、-95.7%、8.6%和22.2%。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9.37亿元,可比增长13.5%,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增长7.0%,农林水事务支出下降20.1%,教育支出下降14.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36.5%,科技支出下降54.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降27.5%。 ==社会事业== ===科技=== 截至2017年,灞桥区共组织区内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7项,列入计划7项,争取省市各类科技经费扶持资金142万元。区级科技经费投入269万元,全年实施科技项目15个。培育市区科技示范户13名、科技特派员11名。全区专利申请量达到1941件、授权量达到804件。社区科普大学开展讲座186次,参与听讲6610人次。科技之春及全国科普日宣传月共开展科普活动74项,全区重点活动25项,参与科技工作者3000余人次,举办各类基数培训办40次,培训9000余人次,发放科技宣传资料10万余份,受益群众11万余人次。 ===教育=== 截至2017年,灞桥区共共有各级各类基础教育和职业高中及幼儿园271所,在校学生110874人,教职工10001人。各类民办学校(机构)43所,在校学生2320人;民办幼儿园101所,在园儿童22632人。 ===文化=== 截至2017年,灞桥区共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7个,社区(村)文化室139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区级支中心1个,共享工程文化站基层服务点3个,农家书屋89个。全年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650余场次。 ===体育=== 截至2017年,灞桥区举办各类群众体育展示表演和竞赛活动8项次,参与群众达3万余人次。全年完成了6个社区健身广场器材的更换,完成16个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器材配备。全区已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336名,晨(晚)练点52个,健身气功站点17个。 ===卫生=== 截至2017年,灞桥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66个,其中医院15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人员425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919人;卫生机构床位2552张。 ===社会保障=== 截至2017年,灞桥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3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52万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达19.4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5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37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00人。 ===城市建设=== 2017年,灞桥区全年新建、改扩建市政道路4条3.6公里,全年铺设各类管网2.79公里。新建公共停车场3个,新增停车位745个。 ===环境保护=== 2017年,灞桥区按照国家新空气质量标准,全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年好于国家二级标准(良好)以上的天数176天(全市平均180天)。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为125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值为75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值为1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为66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为3.8毫克/立方米,臭氧为155微克/立方米。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均值为55分贝。 ==方言== 灞桥区所辖乡、镇、街道原属西安市第十区与民国时长安县,建国后先后划归西安市。灞桥部分地区方言实际上就是长安方言,或称西安方言。当然,西安各个区县及其下属各个乡镇间也多少存在一些区别,灞桥方言的语音特点主要是发音咬字重,声音短,调子低,方言词汇十分丰富,并存在着大量结构简练、生动幽默,具有地方特色的谚语、歇后语、俗语等,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西安城区各个地方的方言也都逐渐大同小异,基本相近。 ==风俗== 灞桥区位于城郊结合处,因地形复杂,有原、川、台、山,社会习俗有所不同。在民间流传着“十里风俗不同”的说法。狄寨、红旗、霸陵3乡历属民国时长安县管辖,其习俗基本与长安县东部地区相同。洪庆及霸陵部分村与蓝田县习俗相近。席王、十里铺、纺织城、灞桥镇与西安区其他区类似。原北三乡的新筑街道、新合街道、水流乡(后并入新合街道)及灞桥镇的部分村庄因外来户多,习俗与其它各乡、镇、办又有所不同。如其它各乡、镇、办基本都是大年初一为“过年”,而北3乡是大年三十为“过年”。但因长期相处,相互交往,社会习俗逐渐形成大同小异,基本相近。 ==历史文化== 6000年前,半坡先民绘制的鱼纹彩陶、书写的113个刻划符号(最早的汉字)、创制的乐器陶埙等充分说明灞川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先秦开始,不断有文人墨客吟诗作赋歌咏灞桥。出土的秦汉碑碣墓志、瓦当、印玺上的刻文是早期的书法艺术,唐朝时,灞桥境内的[[长乐坊]]是当时宫廷最大的教坊之一。清末民初流传在民间的社火、锣鼓,至今仍在逢年过节演出,深受群众欢迎。民国时期,程西铮的新文化思想和《革命诗选》是境内早期的作品。民间故事、传说轶事、歌谣在区境内世代相传,经久不衰。 建国后,随着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区境内文化事业逐渐兴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呈现出一派兴旺繁荣景象。区、乡、村成立文化馆、站、室三级文化网;工厂、企业单位成立文化宫、俱乐部。举办锣鼓大赛、民间社火表演、戏剧表演、文艺会演等活动,丰富和满足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截至2012年底,灞桥区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9个,社区(村)文化室152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区级支中心1个,共享工程文化站基层服务点4个,农家书屋234个。全区已有社会体育指导员502名,全民健身路径121套,晨(晚)练点58个,健身气功站点7个。 ==风景名胜== 灞桥区内的文物古迹主要有新石器时期的[[半坡遗址]]、[[米家崖遗址]]、殷商时期的老牛坡矿冶遗址及东周、战国、汉、隋、唐、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遗址23处,墓葬31处,碑刻190件,其它7件。1988年,普查全区文物点244处,已公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其中属国家级保护单位1处(半坡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老牛坡、新寺、斡耳垛、米家崖、[[霸陵]]、薄太后墓、窦皇后墓等。 ===灞桥=== 早在秦汉时期,[[灞水]]即筑有桥。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修成多孔[[石拱桥]],长约400米,比著名的[[赵州桥]](建于隋开皇十五年)早10多年。此后,历代屡毁屡建。清道光年间,在今址建成石轴柱桥,延用百余年。1958年在原石柱墩的基础上,改建为钢筋水泥桥。自古以来,长安东郊以灞水、[[灞桥]]、灞柳闻名于世,形成千古传颂的“[[灞柳风雪]]”。<ref>[https://m.sohu.com/a/282449324_120044347 这就是灞桥] </ref>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西安世博园)=== [[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国家AAAA景点。世园会闭幕后,由市委、市政府按照“总体保留、丰富提升、科学利用、惠民利民”的原则,重新打造的“园艺景观、历史人文、生态环保”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和永久性市民公园——[[西安世博园]]。 <ref>[https://www.sohu.com/a/108063936_348928 西安这个区颜值很高,却一直被低估] </ref> ===白鹿原=== [[白鹿原]]距离西安十公里,坡道较缓。白鹿原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军事要地。秦为古长安城东的天然屏障,也是古帝王将相射猎游乐之地。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英雄豪杰、古圣先贤、帝王将相留下了难以记数的辞文华章,唐代诗人讫干《灞上诗》就生动的描写了白鹿原宜人风光。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即以这里为背景。<ref>[https://www.sohu.com/a/119619128_355341 生态白鹿原 西安的“周末乐园”——灞桥区着力打造白鹿原生态旅游新高地] </ref> ===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灞桥区半坡村北,是大型[[新石器时代遗址]],属仰韶文化类型,距今约6000年。<ref>[https://www.sohu.com/a/306826387_100086140 该遗址如世外桃源,古人把孩子葬在瓮里,还把疑似外星人画在盆上 ] </ref> 遗址分布面积5万平方米,1954~1957年,5次挖掘面积1万平方米左右,发现房屋遗址45座,围栏2座,储藏窖穴200多个,陶窑遗址6座,墓葬250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万件之多。<ref>[https://www.sohu.com/a/344316980_120334045 半坡遗址——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村落 ] </ref>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灞河与渭河交汇口区域,毗邻泾渭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浐灞生态区]]规划布局结构“一心三翼”的北翼,整个区域分布在灞河的东西两岸,总规划面积约5.81平方公里,具备典型的[[河口湿地]]特征,是浐灞生态区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于2013年4月28日正式开园。 ===米家崖遗址=== 位于十里铺乡[[米家崖村]]东北600米处高地上,属客省庄第二期文化(陕西龙山文化)类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1956年发现,面积约5万平方米。系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安西王府遗址=== 位于十里铺乡石家街村东,为元世祖[[忽必烈]]第三子忙哥剌为安西王时所建。当地群众称为“达王殿”,也叫“斡尔垛”,即蒙语“宫殿”或“行宫”之意。今地面尚存王宫正殿台基遗址。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巢堡国家森林公园=== 黄巢堡是当年黄巢义军攻打长安时屯兵之处,这里山险、林密、水阔、谷深。十万甲士用头巾兜裹,从长安城外运回黄土,铺平了这座练兵台,至今有金戈铁马声回荡。黄巢堡景区以湖光山色、幽谷飞流、苍山叠翠为主要景观。 “黄巢堡”位于西安城30公里的东骊山腹地。群山环抱,溪水环绕,四季常青。当地自古流传下来的四句诗描述道:“上有青松盖顶,下有四水围城;前有千山掩护,后有五龙护送。”她犹如窈窕少女,却纱幔遮掩不漏真容,她近在咫尺,却至今鲜为人知其“庐山真面目”。<ref>[https://www.sohu.com/a/138441783_348972 西安槐花时节到!送给你史上最全赏摘攻略+吃法大全 ] </ref> “黄巢堡”古时人称“九龙山”,方圆十余公里层峦叠嶂,沟壑连环,纵横交错,形成封闭之状,地势险峻如同兵阵;群山土岭之中生长着松柏、刺槐兼杂杏、栗、核桃等野生果树,各种灌木、修竹茂密,谷幽林深,到处清泉溢出,溪水潺潺;常见狐兔奔走于沟坡,雉莺飞逐于林间,百鸟啾啾,蹄声婉转,蝉鸣此起彼伏,蜜蜂振翅鸣奏,彩蝶起舞追逐,漫山遍野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吐芳证言。更有神奇妙趣之景、沟边岩畔怪石嶙峋,或似窝虎盘踞、金蟾望天、群马争饮,或如牧童弄笛,诗翁对月,众僧拜佛……令人目不暇接,凭尔尽意想象。 今日的“黄巢堡”山清水秀,四季景新。云白如棉飘动,雾霭如纱时生时消,忽晴忽雨,气象万千,山风徐徐,香随飘至;沟坡遍布果园,山果随季不断,林荫深处藏房舍,坡上劳作耕田,树杈顽童采果,三五村姑聚闲谈,一幅真实的田园诗话,身临其境,顿有飘然仙境之感;当地流传着许多神奇故事,都同具体的山、石、林、水有关。这里已被开发为“黄巢堡森林公园”,欲寻世外桃源处,邀友一行到此来。 据史料记载,隋唐末年,(公元875年)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揭竿而起,自称黄王“冲天大将军”。先在南方福州、广州等地转战,公元881年率军从山东西进,一路英勇奋战,攻破潼关,占领了唐都长安,与当年12月在含元殿登基,建立了大齐农民政权。883年,由于起义军内讧,朱温叛变和唐王朝反攻重兵包围剿杀,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斗争失败了,同年4月义军撤离长安。据民间流传,黄巢撤出长安城后,为了再攻长安,屯兵养马,将部队隐藏在东骊山深处这个群山环绕、林木茂密、沟壑纵横、形如口袋、易守难攻的地方。这里既能藏兵,又距长安城很近,可以在攻城时形成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足见此地之隐蔽险要。 历史沧桑千载,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英雄言志诗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脍炙人口。黄巢在此屯兵养马,体恤百姓,为民除害,深受人民爱戴。义军撤后,当地人将原“九龙山”改为“黄巢堡”,以示世代纪念。 ===汉文帝、薄太后、窦皇后陵=== 汉文帝[[霸陵]],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汉文帝刘恒之墓。位于白鹿原北侧、席王街道莫灵庙村南侧,距西安十余公里。陵基依坡而成,气势磅礴,尤如凤凰展翅,故当地群众把此地叫做“凤凰咀”,也称"青风山"。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157年),七岁时(公元前195年)被其父封为代王。执政其间,执行"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地税、赋投和刑狱,使农业 生产有恢复发展,粮满仓,社会安定,钱无计其数,史称"文景之治"。汉文帝生活简朴,其陵墓依山而采,借势而建。陵中陪葬品皆为泥烧制的陶器,但没有金银珠宝殉葬,就连一般的青铜器也没有;送葬仪式也很简单,所以民间有"天葬汉文帝"之说。汉文帝平生恭爱父母,直至临终时还吩咐其妻窦皇后要款待其母薄太后,愿以死后"顶妻背母"报其恩德。后汉文帝陵与其母薄太后南陵、皇后窦陵即按"顶妻背母"状安置,为后世赞誉。 [[汉薄太后南陵]]为汉文帝刘恒之母一一薄氏之墓,位于狄寨乡鲍旗寨西北。 ===鲸鱼沟=== [[鲸鱼沟]]位于白鹿原狄寨镇南2公里,为灞桥区与长安县交界。沟内自然风光秀丽,一年四季景色各异。阳春山花遍野,争奇斗艳;炎夏浓荫蔽日,凉意袭人;深秋红叶烂漫,如火如荼;朔冬群岭银装,玉树梨花。植被茂盛,竹林青翠蓊郁,清泉叮咚曲折,碧水粼粼,微波荡漾,飞瀑悬幔壮观,飞珠溅玉,被誉为西安名胜风景区。<ref>[https://www.sohu.com/a/72267537_205353 西安郊外的“世外桃源”——鲸鱼沟 ] </ref> 传说在共工一怒之下,碰得天塌地裂,天水倾而直下,人间皆成汪洋大海。当时,东海里一对大鲸鱼分别驮着七十七个老百姓,乘风破浪游了九九八十一天,游到长安东郊的白鹿原上,恰逢女娲以炼石法把天补住,天水很快退定,这对鲸鱼和驮着的男女百姓就搁置原上,就此安家落户。善良的鲸鱼即被滩在淤泥之中。年复一年,时代变迁,一日,皇上传下旨意,要在白鹿原上修一座城。随之原上原下百姓被征,修城七七四十九天,这时鲸鱼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惶恐万分,突然空中传下巨音:“鲸鱼鲸鱼莫发愁,刹时叫你东海游”。话音刚落,天崩地塌,狂风大作。第一声炸响,修建的城墙倒了;第二声炸响,鲸鱼身上的泥土分开了;当第三声炸响闪过,空中又传出一声高叫:“鲸鱼,还不逃走,等待何时!”于是,这对鲸鱼一急之下,未顾得商量,便各自摆尾而逃,雄鲸鱼冲向蓝田游入灞河;雌鲸鱼冲进浐河。两鱼游至渭河相会,回向东海去了,鲸鱼原来所在之处即成鱼状深沟。从此,人们就把这条深沟叫作“鲸鱼沟”、“沐浴沟”。 鲸鱼沟原为一条小河,流经蓝田、灞桥、长安(是长安与灞桥的分界河),在灞桥狄寨一带,东边是灞桥的狄寨镇,西边就是长安区的寿阳山(一座陵园),偶尔在低凹的地方积攒一些水,形成小水沟。 上世纪60年代左右,为了备战需要,拦坝蓄水,几十年之后,就形成绵延3公里左右的水池,以前一直叫“荆峪沟”,估计是这条沟原本的名字,因为民间传说,取谐音为鲸鱼沟,周边山体都栽种有树木,竹林,景色还可以,切记这是沟,所谓的山体,实际是从沟低来说的,都为土质的。 陕西自古不缺古迹,鲸鱼沟旁边就是白鹿原(陈忠实的《白鹿原》),这一代的古迹也甚多,陵墓景区也不少。鲸鱼沟有三个入口,1高桥,2狄寨,3鲸鱼湖休闲山庄。 ==所获荣誉== 2020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 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视频== <center> 航拍陕西神木乔岔滩秦长城遗址 {{#iDisplay:h0874nbi3qj | 560 | 390 | qq }} </center> ==视频== <center> 陕西西安灞桥区半坡遗址 {{#ev:youku| XNDMyNzU1MTA4OA | alignment=center }} </center>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灞桥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