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灰鼠蛇 的原始碼
←
灰鼠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灰鼠蛇</big> ''' |- | [[File:灰鼠蛇18.jpg | thumb | 300px | 灰鼠蛇 <br>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50814/548621.htm 原圖鏈接] ]]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灰鼠蛇<br> *拉丁学名:Ptyas korros<br> *别称:Indo-Chinese rat snake<br> *界:<br> *门:脊索动物门<br>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br> *纲:爬行纲<br> *目:有鳞目<br> *亚目:蛇亚目<br> *科:游蛇科<br> *属:鼠蛇属<br> *种:灰鼠蛇<br> |} '''灰鼠蛇'''<ref>{{cite web|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1%B0%E9%BC%A0%E8%9B%87?fromtitle=%E7%BB%86%E7%BA%B9%E5%8D%97%E8%9B%87&fromid=3149865|title=灰鼠蛇|date=2008-06-09|work=百度百科}}</ref>,([[学名]]:'''Ptyas korro'''),是游蛇科鼠蛇属的一种无毒蛇,行动敏捷,性情温顺,一般不主动袭击人。灰鼠蛇(Indo-Chinese rat snake),物种命名人为Schlegel,命名年代为1837年,别名:黄梢蛇、索蛇、过树蛇、过树龙、上竹龙(广西东部)、过树榕、跳树标、黄肚龙、[[高山标蛇]](廉江)、[[山蛇]](泉州、晋江)、[[土蛇]]([[福建]]德化)乌歪(德宏)、上竹龙等。据介绍,灰鼠蛇在被捉住时,具有断尾逃逸的习性。 [[香港]]俗称过树榕,广泛分布于[[印度]]、[[泰国]]和印尼等国。在中国见于华南诸省(包括香港和[[台湾]])。 ==簡介== 蛇体略细长,一般在1米以上。眼大而圆。背面棕褐色或橄榄灰色,躯干后部和尾背鳞片边缘黑褐色,整体略显网纹;上唇和背面灰褐色,体中、后部每一背鳞中央有黑褐色纵线,前后缀连成黑褐色纵纹;腹面淡黄色。 ==生活习性== 灰鼠蛇是无毒蛇,行动敏捷,性格温顺,胆子小,一般不主动袭击人。生活于丘陵和平原地带,主要活动在田基、路边、沟边的灌木林中,在水田,溪流、溪边石上或草丛中也可见到,常攀援于溪流或[[水塘]]边的灌木或竹丛上,故广西群众称它为过树龙。有时也到地上寻找食物。昼夜活动,阵雨后太阳出来时,常遇见于路边、沟边的灌木顶上,等待太阳光的照射;晚间也蜷伏于竹枝上。捕食[[树蛙]]、[[雨蛙]]、[[蜥蜴]],也食[[小鸟]]、其它蛙类。11月开始冬眠,在田基、墓地向南的鼠洞内越冬,冬眠期随每年气温变化而有异,广西南部三月即苏醒活动。 ===生长繁殖== 卵生,每次产卵1~9枚, 孵化期约2个月。灰鼠蛇无毒,与金环蛇、眼镜蛇合称三蛇。三蛇是中国南方著名的食用蛇类。卵生。5-6月产卵,卵数9枚左右。5~6月间产卵,卵数10枚左右,卵径29~44 mm×12~20 mm,卵产于灌木丛中的落叶下,有护卵现象。35~47天孵化。<br> 根据统计,灰鼠蛇母蛇在公母比例中占52.7%,受精卵占产卵数的77.3%,孵化率占受精卵数的59.2%,自然成活率可达30%。<br> ==种群分布== 云南、贵州南部、四川、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国外分布于中南半岛、印度、印度尼西亚。<br> 云南的[[河口]]、[[个旧]]、[[墨江]]、[[永德]]、[[腾冲]]、[[盈江]]、[[陇川]]等县分布数量较多。20世纪50年代数量达230万条,进入21世纪后下降到30万条。颊鳞2-3枚,前半段体色灰棕,后半段体鳞鳞缘棕黑,略显网状纹。体长多超过1米,最大可达2米。<br>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br>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br>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br>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br> ==医学用途== 与金环蛇、眼镜蛇合称三条蛇。三条蛇是中国南方著名的食用蛇类,为“三蛇酒”、“三蛇胆酒”和“三蛇胆”的原料。可入药治风湿症。<br> 灰鼠蛇肉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麻痹、瘫痪等症。其去内脏后,为三蛇酒和五蛇酒的原料之一。其胆制成蛇胆酒、蛇胆陈皮、蛇胆川贝等中成药,具有消痰止咳作用。灰鼠蛇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蛇类之一。v ==視訊==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jj9ReYJ7hE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介绍三种蛇:盔头蛇一种毒蛇,滑鼠蛇体长无毒和无毒的灰鼠蛇!}}<br>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灰鼠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