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242.2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灵山县 的原始碼
←
灵山县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灵山县01.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701/fef8d2232aae425c8b213b8f5c116f30.jpeg 原图连接]]] [[file:灵山县02.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701/faf7cb6818ab4a9a8318004f487cf4a9.jpeg 原图连接]]] [[file:灵山县03.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701/e61944edbd304c269fe4151c7b51189d.jpeg 原图连接]]] [[灵山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钦州市]]东北部,濒临[[北部湾]],邻近南宁、[[北海]]。是泛北部湾经济区次中心以及是钦州的副中心城市。县城距[[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玉林市]]、[[贵港市]]均为100多公里,与六市形成了1个半小时经济圈,距广州市500公里。是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养蛇之乡、中国名茶之乡、此外灵山县也是久负盛名的水果之乡,水产之乡和鱼米之乡。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湾畔,地处钦江上游,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核心工业城市--钦州市的东北部,北临南宁市横县,南接北海市合浦县,东邻浦北县,西连钦南、钦北区,灵山县历史悠久,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置南宾县,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易名灵山县,因县治有西灵山(今称六峰山)而得名。原属广东省,1965年划入广西,现属钦州市。全县辖区总面积为3558.6平方公里,辖17个镇两个街道办389个村委会20个社区,全县总人口165.47万,为广西第三人口大县。2014年底,灵山县城镇化水平41.6%,县城建成区域面积达到2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7万,其中外来流动人口5万,城市规模迈入中等城市行列。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历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灵山县境属百越地,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灵山县境属象郡地。 三国时期,灵山县境为吴国辖地,黄武五年(公元226年),灵山县境属广州合浦郡地,黄武六年(227年),灵山县境属交州合浦郡地,晋,灵山县境属交州合浦郡地。 南北朝南朝时期,宋泰始七年(471年),灵山县境属越州,齐属交州,梁天监一年(502年),灵山县境属安州,陈仍梁制。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设南宾县,县治设于南宾寨(今旧州圩西南侧),南宾县为灵山县最早县名,属钦州。大业三年(607年),南宾县属宁越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南宾县属钦州总管府。 唐贞观十年(636年),南宾县县治移至峰子岭南(今三海镇棠梨村境内),同年,钦州州治从钦江县迁至灵山县旧州圩南宾寨(钦州州治遗址)。贞元十年(794年),南宾县改名灵山县,因境内有风景名胜西灵山(今称六峰山)而得名。 五代时,灵山县属钦州,钦州领五县:钦江、保京、内亭、遵化、灵山。 宋开宝五年(972年),废遵化、钦江、内亭三县,以其地并入灵山,灵山县仍属钦州,隶广南西路,宋治平二年(1065年)二月,诏徙灵山县县治于石六峰下(今六峰山东面),即今县城所在地。 元代,灵山县仍属钦州,至元十七年(1280年),灵山县隶属湖广行中书省海北南道钦州路总管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灵山县属钦州府,隶广东,洪武九年(1376年),灵山县属廉州,总属雷州府,隶广东,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廉州为府,灵山县属廉州府,隶广东。 明正统五年(1440年),海北道兵备副使甘泽始筑灵山城。 清承明制,灵山县属廉州府,隶广东。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政府将县属秋风练(今钦州市钦北区的平吉等地)、博莪练(今钦州市钦南区的那丽、那彭、那思等地)、菩提练(今钦北区的那香、长滩等地)、青塘练(今钦州市钦北区的青塘等地)拨给钦州。 民国时期,灵山县先后隶属广东省钦廉道、广东省钦廉绥靖区、广东省南路绥靖区、广东省第八行政区。解放后,1949年12月1日成立灵山县人民政府,灵山县时属广东省南路专区,1950年8月30日属广东省钦廉专区,1951年2月19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将钦廉专区所属钦县、防城县、合浦县、灵山县、北海市委托广西省代管,1952年3月28日,钦州专区正式划为广西省建制,灵山县属广西省,1955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钦州专区的钦县、合浦县、灵山县、防城县、浦北县、北海市又划归广东省建制,灵山县属广东省,1956年2月28日,灵山县属广东省合浦专区,1959年1月,灵山县属广东省湛江专区,经国务院批准,从1965年6月26日起,广东省湛江专区的灵山县、浦北县、合浦县、钦县、东兴各族自治县和北海市从广东省湛江专区分出划入广西,设广西钦州专区,灵山县随属广西钦州专区。 1994年6月28日,灵山县属广西钦州市。 1996年,灵山县面积3552平方千米,人口约118万人。辖19个镇:灵城镇、三海镇、新圩镇、丰塘镇、平山镇、石塘镇、佛子镇、平南镇、烟墩镇、檀圩镇、那隆镇、三隆镇、陆屋镇、旧州镇、太平镇、沙坪镇、武利镇、文利镇、伯劳镇。县政府驻灵城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灵山县总人口1140799人。其中:灵城镇45553人,三海镇85042人,新圩镇82389人,丰塘镇34505人,平山镇36667人,石塘镇39230人,佛子镇49812人,平南镇42910人,烟墩镇58371人,檀圩镇87025人,那隆镇84432人,三隆镇53959人,陆屋镇76749人,旧州镇75760人,太平镇88145人,沙坪镇40445人,武利镇58529人,文利镇27989人,伯劳镇73287人。 2005年6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180号)同意撤销三海镇,整建制并入灵城镇,灵城镇政府驻地不变。调整后,全县辖18个镇:灵城镇、新圩镇、丰塘镇、平山镇、石塘镇、佛子镇、平南镇、烟墩镇、檀圩镇、那隆镇、三隆镇、陆屋镇、旧州镇、太平镇、沙坪镇、武利镇、文利镇、伯劳镇。县政府驻灵城镇。 2013年,撤销灵城镇,设立灵城、三海2个街道办;同时,将附城、三多2个行政村改为社区(三多社区居委会已于7月30日挂牌成立)。 ==行政区划== 2015年,全县辖17个镇、两个街道办:灵城街道办、三海街道办、新圩镇、丰塘镇、平山镇、石塘镇、佛子镇、平南镇、烟墩镇、檀圩镇、那隆镇、三隆镇、陆屋镇、旧州镇、太平镇、沙坪镇、武利镇、文利镇、伯劳镇。 ==人口民族== 灵山县的人口统计,在宋代以前无史料考据。宋元丰三年中(1080年左右),开始有不完整的人口记载,当时全县有居民10552户,具体人口数尚缺,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全县有居民22736人,至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其间经历440年漫长岁月,全县人口增加到171869人,增长6.56倍,年均增339人,又至民国2年(1913年),其间又经历93年,全县人口翻了一番,达357146人,年均增1992人,民国38年(1949年),全县人口增至452495人,年均增2648人,解放后,由于生产的发展,社会的安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速度呈直线上升(1960年略有减少外),1985年全县人口突破百万大关,1994年末,全县总人口1182142人,为解放时的2.61倍,年均增16214人,其中汉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98%,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2%。 ==交通运输== 灵山县交通往来通畅,交通事业比较发达,从解放初起到1994年,共修建公路通车里程884.4公里,比1950年的53.3公里增长了15.5倍,其中,纵贯县境从东北部到南部的209国道长61.2公里,横贯县境从东部到西部的灵钦省道长81.1公里,县道324.1公里,乡道418公里,全县19个镇和388个行政村,除13个行政村未能通车外,已全部通车,基本形成干支衔接、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为了建设灵山的出海大通道,1991年春,县境省道江南公路改建为二级公路,起点为县城环秀桥,终点为县属陆屋青坪与钦州市钦北区交界处,全长57.2公里。江南二级公路的建成,结束了灵山无高等级公路的历史,它与建设中的陆屋至钦州一级公路相衔接,直通钦州港。 灵山县交通便利,G209国道和S310、S103、S326、S308省道S43高速贯通全境,与众多的县道、乡道组成便利的公路运输网络,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155公里。 途径灵山县的大浦高速(在建)该路线全长125.58公里,路线起于南宁市大塘镇团福村附近,接在建的南宁吴圩机场至大塘高速公路,经雅王、新城、陆屋、三隆、那隆、檀圩、灵山、三合,止于浦北县城南侧中心村附近,接在建的贵港至合浦高速公路。全线设置长滩、镇南、陆屋、那隆、灵山、三合、浦北等7处互通式立交,其中陆屋、浦北为枢纽互通;同步建设镇南、那隆等2条连接线共约10公里,以及必要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水路=== 水路有沙坪港,船只可直通南宁、梧州、广州等地。 ===铁路=== 黎钦铁路经过西部的沙坪、旧州、陆屋三镇,在沙坪镇、陆屋镇分别设有沙坪火车货运站、陆屋火车货运站。 ===航空=== 灵山县城距离南宁吴圩机场(距100公里,约1个多小时车程) 距离北海机场(距120公里,约1个半钟车程) ==地理环境== ===地理===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4''00''—109。35''00'',北纬:21。51''00''—22。38''00'',东邻浦北县,南接合浦县,西连钦北区,北与邕宁县、横县交界,县城距南宁市150公里,距钦州市100公里,距钦州港120公里,距北海市150公里,距黎湛铁路石南火车站88公里。 2009年全县总面积355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846809亩,水田613866亩,旱地23177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934619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41497亩,有林面积2362145亩。 ===地质地貌=== (1)地质。灵山县境内地层出露较广,占面积48﹪左右,地层发育较全,从奥陶系第四系均有出露,以志留系、泥盆系分布最广,占土地出露的70﹪以上。岩浆岩发育,主要出露于灵山褶断带两侧,面积约1005平方公里;侵入岩以酸性岩占绝对优势,中酸性岩次之,并有少量中性岩、基性岩出露,喷出岩则以酸性岩为主;岩浆活动具多旋回特点,其中以印支期活动为强烈,燕山晚期岩浆活动频繁,并有喷溢活动出现。土壤成土母质主要是花岗岩风化物,占总面积54.15﹪,其次是沙页岩风化物,占总面积38.71﹪,其它占7.14﹪,前者土壤较肥沃,后者较瘦瘠。 (2)地貌。县境地貌以丘陵为主,属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余脉。东北部属高丘陵区(即低山),西北部属中丘陵区,中部低丘盆地相间,南部属低丘陵地区。 ===水系特征=== 灵山县境内大小河流124条,其中河流区间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4条,全县没有外来过境河流,全属于水源始发地之河流。县内河流分沿海(北部湾)、沿江(西江)2大水系,沿海水系又分钦江、南流江、大风江和茅岭江4个水系。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总量33.6亿立方米。 ===气候=== 灵山县地处低纬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气候温和,夏长冬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春季有间歇性寒潮入侵,据县气象站1956~1984年记录,年平均气温21.7℃,极端最高气温38.2℃(1957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一0.2℃(1963年1月15日),年积温7500~8100℃,无霜期平均为348天,年平均有霜日数仅2.5天,年日照总时数在1400~1950小时,平均为1673小时,年降水量最大年份为2438毫米(1961年),最小年份为1005毫米(1963年),平均为1658毫米,多集中在4~9月,这期间降水量占全年的80%,年平均降水日数161天。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灵山县已发现和探明27个矿种 1、燃料矿产:[[煤]] 2、黑色金属矿产:[[铁]]、[[钛]]、[[锰]]等 3、有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铝]]、[[锡]]、[[锑]]等 4、贵金属矿产:[[金]] 5、稀土放射性元素矿产:[[钇]]、[[铀]] 6、非金属及建材矿产:[[黄铁矿]]、[[石膏]]、[[重晶石]]、[[磷]]、[[水晶]]、[[白云母]]、[[毒砂]]、[[明矾石]]、[[石墨]]、[[石灰岩]]、[[粘土]]、[[高岭土]]、[[饰面花岗岩]]、[[方解石]]、[[红柱石]]、[[耐火砂岩]]等 7、水汽矿产:矿泉水 铁矿:主要分布在文利镇横山、升平、升安、谷埠、三海镇白木村和石塘镇苏村等,累计探明资源量879.7万吨,保有资源量879.7万吨,铁矿石中磷硫的含量超过工业要求,经配矿后可以利用。 锰矿:主要分布在旧州镇上井至太平镇佳芝坪一带,累计探明资源量94万吨,保有资源量88万吨。 钛铁矿:主要分布在钦江上游等河床及其支流中,没有进行地质勘查工作,预测远景资源量400万吨。 石膏矿:主要分布在陆屋镇和三隆镇一带,资源量、质量居全省首位,累计探明资源量8864.41万吨,保有资源量3926.5万吨。 石灰岩:主要分布在三海镇龙武山(含石背)、陆屋镇陆东村一带、那隆镇大浪、石塘镇龙狗、佛子镇新塘-新圩镇大理一带,估算资源量3.0亿吨。 建筑石料用花岗岩:辖区内广泛分布,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预测远景资源量10亿吨以上。 水泥配料和砖瓦用粘土:粘土资源比较丰富,各镇均有分布,预测远景资源量2.1亿吨以上。 建筑用砂:主要分布在钦江灵山段及其支流中,预测远景资源量1.3亿吨以上。 铝土矿:分布在石塘镇苏村—俄境一带,探明资源量39.2万吨,尚未开发利用。 黄铁矿:分布在石塘镇苏村一带,探明资源量41.4万吨,保有资源量41.4万吨。 方解石:分布在平山镇龙洞村石灰麓山一带,预测矿石远景资源量5000万吨。 矿泉水:分布在丰塘镇友僚村白马山一带,矿泉水中含H2SiO339.50—45.34mg/L,水温23。C,允许开采量291.6m3/d。 红柱石:分布在石塘镇俄境一带,正在勘查。 金矿:分布在三隆镇龙塘一带,正在勘查。 ===水资源=== 水资源为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以降水为根本补给来源的地表径流与地下水产水量的总和,即来自于降雨所产生的地面径流(地表水)量和地下水径流量,全县的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27.4毫米,陆屋水文站实测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30毫米,灵东水库建库后的实测年均降雨量为1603毫米,最大降雨量是1961年的2434.3毫米,最小降雨量是1989年的866.2毫米。 陆屋水文站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33.4毫米,据此计算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是33.6亿立方米。 地下水量源于降雨所产生的地面径流(地表水)的渗入,和天然水体及水利化后的回归径流等的入渗补给,以及地下河流来水而成,从县境内的河流现状来说,全县地属水资源发源地,并且未发现有任何地下河流,对地下水情况也缺乏探测,因而,县境的地下水储量只能依据上述情况进行近似计算,全县地下水储量约为7.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储量)。 ==经济== ===综述=== 2008年,灵山县GDP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12.4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达到5.45亿元,增长20.8%,工业总产值达到113亿元,增长2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52元,分别增长19.02%和15.01%。 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115亿元,增长14.1%,财政收入6.3亿元,增长1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86亿元,增长51.2%,引进桂合丝业丝绸纺织工业城、兴莱鞋业等14家生产性企业,合同投资额12.97亿元,工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9亿元,增长38.5%,全县工业总产值84亿元,增长1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2亿元,增长2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0家,新增31家,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达到7家,新增3家完成工业技改9.6亿元,增长55.6%。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135亿元,增长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3亿元,增长45.8%,财政收入6.0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比重占82%,工业总产值120.3亿元,增长2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5亿元,增长3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79元,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5969元,增长13.7%,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上级下达指标以内,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部完成。 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63亿元,增长11%;财政收入10.2亿元,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增长36.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2.6亿元,增长2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7亿元,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额5380万美元,增长79.3%;引进国内到位资金108.2亿元,增长12.9%;实际利用外资4465万美元,增长3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22元,增长6.6%;农民人均纯收入9001元,增长12.7%。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荣获了“2014年度中国茶叶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第四届“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烟墩镇邓塘村被国务院授予“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佛子镇大芦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马肚塘村被自治区评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百佳村屯,伯劳镇竹根围村被央视评为“五大魅力村庄”,“灵螺春”茶再次荣获“国饮杯”特等奖,宇峰企业荣获钦州市首届市长质量奖等。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284.93亿元,财政收入11.0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5.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67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77元。 ===第一产业=== 灵山县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年平均温度21.7℃,极端最高温度38.2℃,最低温度-0.2℃,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658毫米,无霜期长达348天,县境内丘陵山地多,为综合性农业经济地区,农业以粮食为主,农林牧副渔均有优越的发展条件,灵山的白米、荔枝、茶叶、烟叶久负盛名,但是历代的旱涝灾害频繁,生产方式落后,耕作粗放,产量低,致使农业生产发展缓慢,1949年末,全县粮食总产108876吨,农业总产值2289.49万元,农业人均产粮251公斤,人均产值52.7元,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土地改革,组织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变革了生产关系,党和人民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方针政策,从财力、物力、科学技术上支持农业,大搞兴修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革耕作制度,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种形式的新的经济联合体,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取得历史性突破,1982年全县粮食总产为427431吨,1983年粮食总产又达427482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49年增加318606吨,增长2.93倍。45年来,全县农业人口增加684205人,而耕地面积却因修水利,修道路和城镇建设减少58481亩,但1994年全县人均有粮360公斤,比1949年的251公斤,增加109公斤,并且,自1970年以来,每年向国家贡献粮食超过5.1万吨,解放后,经济作物和畜牧业也有很大的发展,1994年,全县甘蔗总产量408128吨,水果总产量215480吨,油料总产量4050吨,麻类总产量230吨,木薯总产量23491万吨,茶叶总产量1415吨,蚕茧总产量492吨,1994年农业总值178825万元,比1949年的2289.49万元增长77.1倍,农业人口人均产值1640元,1994年种植业产值88592万元,农业人均749.4元,比1949年的种植业产值1923万元和农业人口人均44.27元,分别增长45.07倍和15.93倍。 2014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17.75万亩,总产41.19万吨,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省下达的2.35万吨储备粮直补订单收购任务提前完成,那隆粮食储备中心库已进入仓库建设阶段,大力扶持园丰牧业、龙三钱、宇峰等企业做大做强,辐射带动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县水果总面积达到109.6万亩,产量达到67.1万吨,茶叶、蚕桑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新植优质茶1604亩,老茶园改造1000多亩,新植桑树2871亩,蚕茧产量925吨,新建了7个标准化奶水牛规模养殖场,养蛇存栏225万条,产值达到8亿元,生态养蛇致富经验在全国性会议上得到重点介绍推广,梅花鹿试养取得新突破,驯养梅花鹿1000多头。 2017年,创建和提升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21个,其中有6个获认定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县乡镇示范区。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2亿元,粮食产量38万吨,糖蔗产量125万吨。水果产量81万吨,其中荔枝产量13万吨。茶叶产量8959吨。年末有林面积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9.84%。全县肉类总产量9.7万吨,牛奶产量3.8万吨,水产品产量5万吨,人工养蛇存栏300万条。 ===第二产业=== 解放前,灵山县工业为个体工业,底子薄,分布散,主要有竹木器加工、五金修理、农家具锻铸、砖瓦石灰、日用陶瓷、碾米、土榨糖生产等,多为手工劳作,批量小,质量差,以县内自给性生产为主。 解放后至1952年,县委、县人民政府积极发展地方工业,1951年5月兴办灵山县第一家国营工厂,即地方国营五一印刷所,同时,私营工业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在伯劳、沙坪、旧州、太平、三隆、丰塘、平南等地新建一批私营镬厂,在灵城、武利兴办了2家私营火力发电厂,在灵城兴建2家织布厂,至1952年末,全县工企业总数为32个,其中,国营企业8家,公私合营企业5家,私营企业19家,工业总产值192.07万元(1952年不变价),其中重工业0.26万元,占0.1%,轻工业191.81万元,占99.9%。 80年代后,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工业结构进行调整,兴办新企业,改造、扩建老企业,积极发展乡镇工业和个体经济,1981年投资700多万元,新建陆屋糖厂,同年,檀圩钢铁厂转产食品罐头,更名为灵山县第二罐头厂,1982年砖瓦厂与皮毛厂合并转产羽绒加工,更名为灵山县羽绒厂,1986年第一氮肥厂转产机制纸,更名为造纸厂,期间,相继兴办一批烟花炮竹厂,柠檬酸、羽毛蛋白饲料和一批石材生产线,与此同时,先后对两间糖厂、水泥厂、化肥厂、松香厂等企业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 1988年兴办首家中港合资企业,即七星毛纺织有限公司,1994年末引进外资670多万美元,将陆屋糖厂与英国太古泰莱糖业有限公司合营,组建为灵山县陆屋欧亚糖业有限公司,1994年,第二氮肥厂转产水泥,更名为第二水泥厂,与水泥厂合并组建灵山县文岩水泥总公司,当年,全县工业企业共13062家,分属化工、建材、机械、食品、纺织、制革、造纸、印刷、修理等,发展较快的是建材、化工、食品加工业,全县工业总产值129457万元(1990年不变价),其中镇及镇以上工业总产值44482万元。 灵山县围绕以工强县、扩城促商、三化联动发展战略,以推进工业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县域工业壮大工程和亿元企业带动工程,全县工业经济以平稳较快态势增长,2014年该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70亿元,同比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3亿元,同比增长23% 2011年灵山县政府代表广西灵山县宇峰企业有限公司与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在南宁举行,标志着国内第一家制药上市公司入驻灵山,与灵山宇峰企业从此强强联手,共同打造国内保健龟苓膏品牌产品,描绘发展美好宏图。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生产200强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全国药业生产企业行业的佼佼者,在能源资源的掌控,资金、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灵山县宇峰企业有限公司是广西农业龙头大企业,灵山县内凉粉草生产资源特别丰富,宇峰食品有限公司有着近万亩的生产基地,双方的合作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充分的条件,可以互补、互利共赢,这次签署相关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迈上了关键的台阶,有着良好的开端。 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州王老吉股份有限公司将把灵山作为生产广州王老吉龟苓膏源料保障基地,进一步加大对广西灵山县宇峰食品有限公司的技术、资金等的注入力度,共同、重点把龟苓膏产品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品牌产品。 灵山工业区前身是灵山十里工业集中区,始建于2003年。2008年初,灵山县委、县政府扩大工业区建设规模,并把名称变更为“灵山工业区”,总体规划面积28.78平方公里,为广西A类产业园区。灵山工业区实行“一区三园”的开发管理模式,按照工业园区的分布区域分为陆屋临港产业园、十里工业园和武利工业园。2013年委托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设计单位在可行性研究、环境评价、总体规划等方面重新修编后,2013年总体规划面积为34.28平方公里,分两期开发建设,其中开发建设一期,面积15.36平方公里。灵山工业区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为契机,重点布局有色金属、冶金、钦州港千万吨炼油项目中下游产品产业配套项目、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以及具备本地资源优势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达到“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三化互动,协调发展,解决城市就业,壮大灵山工业经济,拉动灵山经济快速转型和腾飞。 2014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86.23亿元,增长2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家,实现总产值172.64亿元,增长29.7%。2015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9家,实现总产值74.36亿元,同比增长25.1%。 2017年,全县有规模工业企业91家,实现产值305.7亿元。工业区总体规划面积34.28平方千米,开发建设面积8平方千米,落户企业112家,实现产值275亿元。 ==社会事业== 2014年灵山县委坚持民生优先,促进各项事业齐步发展,总投资17.9亿元的“十大惠民工程”稳步推进,年度完成投资17.92亿元,占投资计划的100.1%,实施总投资3.87亿元的教育工程项目356个,招录中小学教师200名,聘用特岗教师499名,高考一本上线人数突破500人大关,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5%,年内共有346.9万人次获得新农合补助,补助金额达4.84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8.31万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孤儿基本生活费、五保供养金、优抚对象及对越自卫还击参战民兵抚恤补助金共2.25亿元,发放农资综合直补、早稻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补助资金共1.4亿元,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81亿元,所有行政村已通水泥路,自然村通水泥路率达65%,水利项目完成投资9541.7万元,总投资9100万元的城镇保障性住房项目(880套公租房)全部进入主体工程建设,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下,全年脱贫12842人,脱贫率达到13.4%,全面完成城乡规划、农村危房改造、城乡风貌改造任务,美丽灵山——清洁乡村活动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2018年度灵山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荣获“铜牌赛事”“民族民俗特色赛事”称号;是中国田径协会A类认证赛事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教育=== 灵山县现有独立普通高中学校3所,完全中学6所,2016年春季学期普通高中在校生17619人。 2007年以来,灵山县整合教学资源和师资资源,利用县、镇、村党校、职业学校、科技信息网等资源,建立一支400多人的党校教师、科技专家、乡土人才等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投入206万元经费对全县农村党员开展科技大培训,致力于打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党员。 2007年以来,扶持62户发展种养业,扶持资金总共42.3万元。 大培训取得了显著效果,2007年以来,灵山县1万8千名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通过培训掌握了1至2门实用致富技术,其中有5000多名获得了绿色证书,有1500多名被县命名为2007年度科技示范户,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20元,比上年增长15.06%,灵山县因此而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 2012年灵山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的同时,加大本县财政对教育项目的资金投入,大力实施教育惠民工程,真正把教育项目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狠抓落实,使广大学子充分享受到党和国家的教育优惠政策。 2012年以来,灵山县根据全县教育发展的实际,紧紧围绕促进公平,强基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科学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学校硬件建设的经费投入,不断扩大校园面积并增建教室、宿舍等设备设施,进一步加大了教育基础建设,2012年,该县开工建设教育系统基建项目共65项,总投资1.025亿元,其中,续建重点教育基建项目38个,项目投资5885万元,规划建筑面积4.81万平方米,新开工建设项目27个,涉及校安工程,学前幼儿园,教师公共租房,总建设规模3.22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4365万元,据了解,2012年灵山县计划完成基建项目47项,包括续建项目38项,新建项目9项,已完工项目有7个,使全县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筑牢教育根基,提升教育层次,推动了灵山教育进入和谐发展快车道。 2014年灵山总投资5.7亿元项目占地686亩建设灵山县教育新区,建设一所高中和一所初中的教育新区,在条件成熟后再兴建一所小学及一所幼儿园,并建设校园附属设施及购买教育仪器设备。 ==历史文化== ===灵山人遗址=== 在灵山县三海镇梓崇村马鞍山,山为喀斯特孤峰,形似马鞍,山下有东胜岩、葡地岩和尽头岩三洞。 1960年,广东师院、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队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顾玉珉、顾阎等在东胜岩发现1块颞骨的鼓室部、两颗牙齿和一段左侧股骨上段,在葡地岩发现1块顶骨和3块额骨,东胜岩还出土熊的化石和钙化蜗牛,葡地岩出土中国犀牛、野猪、鹿和牛化石,专家研究鉴定为更新世末期的人骨化石,命名为灵山人化石出土地点,此外,还在石背山洪窟洞古人类遗址,出土1块顶骨、1块髋骨、1枚上臼齿、2枚板齿,代表老年个体、属旧石器时代,在石塘乡钟秀山滑岩洞遗址,发现10块头骨、70枚牙齿、l块髋骨、l件穿孔石珠和一些网纹、绳纹陶片,研究鉴定为新石器时代的人骨。 1962年2月广东省灵山县绿水公社绿水村社员在一处山坡上挖出了一件铜鼓,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得知后,派员至现场作了调查,并将铜鼓运回广州,发现铜鼓的山岗很高,约二百余米,铜鼓就埋在半山坡距地面约三、四十米的地方,在山岗周围没有发现什么古代文化遗址或墓葬,附近也没有找到什么共存遗物,只在铜鼓内残存的泥土中找到了一枚唐代的开元通宝,说明这只铜鼓是在唐代或以后才被埋入土中,铜鼓很大,面径81、通高47厘米,除足部稍。 ==语言与分布== ===灵山话=== 2016年,灵山县境内的日常交流语言,以粤语钦廉片灵山话和粤语广府片为主。部分乡镇的部分地区操邻县方言。此外,个别地方操肇庆话、新民话、壮语等。 灵山话即灵山方言是粤语的一支,属于粤语钦廉片。其流行地域是以灵山县灵城镇为中心,方圆30~40公里以内,包括平山、平南、沙坪、太平、三海、三隆、那隆、武利、文利、新圩、檀圩、丰塘、石塘、陆屋、旧州、烟墩、伯劳、佛子、灵城等18个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灵山中部的灵山话,发音优美而动听,其它地方语音已有些变异,至于灵城镇内则讲粤语(广府片)即为主,那些与邻县接壤的镇部分地区讲邻县方言,如石塘镇、丰塘镇、平南镇、烟墩镇部分地区讲横县方言,佛子镇、新圩镇部分地区讲浦北方言,武利镇、文利镇、伯劳镇部分地区讲合浦方言,另外,灵山方言里还有一些方言,如石塘镇苏村、檀圩镇东岸村谭姓、平山镇灵家村刘姓、太平镇仇姓讲肇庆方言,三海镇、三隆镇、文利镇、新圩镇、丰塘镇、石塘镇、陆屋镇、旧州镇、伯劳镇、佛子镇、灵城镇部分地区讲新民话(即客家话)。 ===分布=== 佛子镇讲三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粤语钦廉片),清湖、元眼、佛子、五一、大坡、新塘等村委讲新民话(客家语),芳兰村讲浦北话(浦北方言)。 丰塘镇讲三种方言:主要讲横县话(横县方言),礼回村、董永村讲灵山话(粤语钦廉片),也有些村讲新民话(客家语)。 陆屋镇讲三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粤语钦廉片),有些村讲新民话(客家语),陆屋街讲粤语(粤语广府片)。 灵城镇讲三种方言:主要讲粤语(粤语广府片),部分地区讲灵山话(粤语钦廉片),有些地区讲新民话(客家语)。 石塘镇讲四种方言:主要讲横县话(横县方言),苏村讲肇庆话(粤语广府片),红星村讲红星话(类似灵山话),塘美村讲新民话(客家语)。 平山镇讲两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粤语钦廉片),灵家村刘姓讲肇庆话(粤语广府片),(例如刘屋人)。 平南镇讲两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粤语钦廉片),有些村讲横县话(横县方言)。 烟墩镇讲三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粤语钦廉片),有些村讲横县话(横县方言),邓塘村讲壮语(正在消亡)。 沙坪镇讲两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粤语钦廉片),那琅村讲壮语。 太平镇讲三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粤语钦廉片),有些村讲肇庆话(粤语广府片),(例如仇屋人),那线村、那廉村、那扑村、西华村讲壮语。 旧州镇讲两种方言:主要讲新民话(客家语),有些村讲灵山话(粤语钦廉片)。 那隆镇讲两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粤语钦廉片),有些村讲粤语(粤语广府片)。 三海镇讲两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粤语钦廉片),有些村讲新民话(客家语)。 三隆镇讲两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粤语钦廉片),三隆村委讲新民话(客家语)。 新圩镇讲三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粤语钦廉片),有些村讲浦北话(浦北方言),也有些村讲新民话(客家语)。 伯劳镇四三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粤语钦廉片),箔竹村讲新民话(客家语),邓阳村讲化州话(化州方言),有些村讲廉州话(合浦方言)。 武利镇讲三种方言:主要讲粤语(粤语广府片),西南、北部地区讲灵山话(粤语钦廉片),有些村讲廉州话(合浦方言)。 檀圩镇讲两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粤语钦廉片),东岸村谭姓讲肇庆话(粤语广府片),(例如谭屋人)。 文利镇讲四种方言:中、北部的村讲粤语(粤语广府片),西北、西南部的马达、东冲、升和、搭简等村讲灵山话(粤语钦廉片),升平、升安、横山这三个灵山县最南端的村讲廉州话(合浦方言),讲新民话(客家语)的亦不在少数。 ==著名人物== 苏三娘是太平天国女将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生卒年不详,有说法是她于道光初年(1821年)前后出身于农家,身材高大,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还开了一家小酒馆。十几岁便嫁给灵山县的商人苏三,苏三娘随夫姓,丈夫名叫苏三(又称苏三相),所以她被人称为苏三娘,苏三娘的真名已经无法考证,一说原本姓冯,叫冯玉娘,史籍上关于她的籍贯记载也是含糊不清,一说是广东高州人,一说是广东灵山县(今广西灵山县)石塘镇苏村人。 邓业兢(1922~1946),男,广东灵山县(今广西灵山县)仙山乡(今新圩镇)萍塘村人,中共灵山县早期负责人和武装斗争指挥员之一。 曹崇恩,男,1933年出生于广东灵山县(今广西灵山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1949年就读于广东省立艺专,1950年就读于华南文艺学院美术部,1956年中南美专雕塑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素描、石刻课40多年。等等许多的名人详情前往网页查看 ==文化特产== ===采茶调=== 采茶调与彩戏有很大区别,采茶的曲牌很丰富,其唱词都是传统传来的,有一本完整册子,主要的唱曲有迎请茶、开台茶、正月茶、点茶、炒茶、送哥卖茶、十想茶、贺茶、花鼓茶、十寻茶、盘茶、十送茶、补缸茶、贺茶、花鼓茶、四季茶、钱鞭茶、叹茶、卖鸡茶、还有南言茶等80多支小曲,群众或采茶队就这些采茶曲的原曲原调、逢年过节、茶余饭后进行演唱,有乐器、锣鼓配衬、乐器主要有二胡、秦琴、竹笛、沉胡等,锣鼓是小鼓小锣小钹和木鱼,采茶调是我县流行最广的曲调,主要特点是用灵山话演唱,曲调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灵山县经常用采茶调在各种节庆以及党和政府中心任务中现编一些曲艺演唱,2010年编写有《茶山欢歌》、《农家大嫂学电脑》、《装上沼气顶呱呱》等演唱节目。 ===名优农产品=== 灵山地处亚热带,盛产荔枝、龙眼、芒果、香蕉、西瓜、桃、李、柑、橙等多种水果,一年四季都有鲜水果上市,灵山现有水果面积115万亩,其中被誉为中华珍品果中之王的荔枝是灵山的特产,灵山荔枝品种多,生产期长,从每年五月上旬到七月下旬都有荔枝鲜果上市,其中优质品种主要有三月红、黑叶荔、灵山香荔、桂味、糯米糍等,水果、茶叶、冬菜远近闻名,水果种植面积、水果产量居全国第5位,广西第一位,冬菜产量广西第一位,茶叶种植面积广西第四位、产量广西第一位,灵山出产的荔枝以品种多、质量优而享誉海内外,全县奶水牛存栏量、奶产量稳居广西各市县首位。 2006年开始,灵山县开始举办荔枝节,加上2019年,灵山荔枝节共连续举办了14年,已然成为灵山县重要年会。浓厚的荔乡文化底蕴,悄然形成,日渐变得深刻。种植全覆盖我县19个乡镇(街道办),“中国荔枝之乡”实至名归,也造就了荔乡人深厚的荔乡情怀,灵山荔乡盛会,越来越为国人知晓并认可。 ===灵山香鸡=== 灵山香鸡是从灵山县地方优良肉用土种鸡中选育而成,该品种分布于灵山各乡、镇、农家饲养有着悠久的历史,灵山香鸡是优质型肉鸡,体态优美,体重适中,肉质细嫩,皮薄光亮,骨细味香,是白切鸡制作的上等选择材料,该品种在广西省内的南宁、柳州、桂林、北海、钦州、省外的广东、海南及港澳地区广受市场的喜爱,竞争于南方高档次肉鸡消费市场。 ===四棱豆=== 四棱豆又叫贡棱豆,别名:龙豆、翅豆、杨桃豆、热带大豆,本地方言称六簇豆,富含维生素及多种营养元素,具有降压、美容、助消化等令用和药用价值,被誉为豆中之王、绿色黄金,灵山县四棱豆种植历史悠久,面积近万亩,所种植的四棱豆豆夹大、肉厚而脆,十分适宜加工,其中腌酸四棱豆最为著名,畅销全国各地,与钦州黄瓜皮一样,是钦州别具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 ===桂味荔枝=== 桂味荔枝属迟熟品种,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果近似圆球形,中等大,单果重15--20克,果皮鲜红、薄且脆、果肉乳白色、细嫩爽脆、清甜、汁多、有桂花香味、果核小、含可溶性固形物18--21%,品质极优,宜鲜食、加工,1992年,灵山县桂味荔枝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 ===香荔=== 灵山香荔原产灵山,为该县特产,主产于灵山县三海、新圩、佛子、檀圩、烟墩、那隆等镇。 灵山香荔是以灵山产地命名的荔枝品种,属迟熟品种,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果实卵圆形,略扁,中等大,单果重21克,果核小,果皮厚韧,深红略带紫,果肉白腊色,清甜爽脆,有香气,含可溶性固形物20%,品质上乘,鲜食、制干、制罐头均可,1992年,灵山香荔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7年,获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03年和2006年,两次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 ==旅游观光== 六峰山风景名胜区主要由龙头峰、凤尾峰、龟背峰、鹤立峰、宝障峰、冲霄峰等六个山峰组成,面积54万平方米,最高峰海拔343米,相对高度182米。六峰山风景名胜区现有景观景点几十多处,主要有:北帝庙、观音阁、大雄宝殿、大佛堂、三清宫。 三海岩位于六峰山西侧的灵山中学校园内,它由龟岩、钱岩、月岩三个洞组成,又取沧海桑田三变之意,故名三海岩。 灵东水上游乐避暑风景区位于县城以东14公里处,主要以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灵东水库蓄水而成的灵东湖为中心,有灵湖茜苑、天湖岛等景点。 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位于灵山县城以东8公里处,素以其规模恢宏的古民居建筑群、流传数百年楹联文化及其土特产三月红荔枝、大芦椪柑而享誉四方。 龙武鸣珂荔香生态观光旅游区位于灵山县城以西10公里处,主要由龙武农场和龙武庄建筑群组成。 石瓯山旅游景区——融风景、避暑、品茶于一体,石瓯山海拔498米,山间云雾缭绕,四季常青,因山顶天然石瓯而得名,石瓯山水库位于山下,岛屿众多,如桃花岛、情人岛、相思岛等,弯山曲水,曲径通幽。 烟墩大鼓——春节期间,烟墩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数百面民间大鼓相互媲美,此外,在每年正月十五大鼓节中,民间选出大鼓人员参赛,这一民间传统已有300多年历史,意在共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大吉大利,如今该镇民间保存的大鼓300多面,据介绍,烟墩的大鼓是用完整的大樟头传统工艺加工制作,保存下来的鼓最古老的光绪十六年制造,最高的鼓高达2.5米,口径1.8米,重达350公斤。 苏村——天朝女杰苏三娘的故乡--苏村,位于灵山县石塘镇西面,现存明清建筑15个群落,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 广西烟霞山风景区——位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烟墩镇,距南宁100公里,距钦州80公里,距灵山县35公里,其地貌是由红色砂岩构成(形成于6000万年前的河、湖中),经过百千年的流水塑造形成巍峨独特的地形,地理学称为丹霞地貌。 罗阳山——属六万大山余脉,为广西灵山县和浦北县两县界山。作东北—西南走向,长60余公里,宽10-20公里。<ref>[https://www.sohu.com/a/234057159_221906 雨后,钦州灵山县罗阳山下的这个生态庄园漂亮着呢] </ref> 绿芦山——海拔590多米,位于广西灵山县檀圩镇,在明朝以前就以“绿芦烟雨”入选灵山八景。<ref>[https://www.sohu.com/a/340843847_100006057 灵山这一处美景谁去过?不超过绿芦烟雨——绿芦山 ] </ref> 仙女潭——位于灵山县太平镇南边约4公里处,在九冬村委境内,是灵山八大景之一。<ref>[https://www.sohu.com/a/313289780_120012708?sec=wd 拍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太平镇仙女潭,山清水秀风景美呆了 ] </ref> 邓阳湖旅游景区——邓阳湖农业生态旅游区位于钦州市伯劳镇东郊4公里处,距邓阳村委200米,东往武利镇10公里、灵山48公里、浦北50多公里,西距钦州市60公里。 灵山双鹤公园——松林与桃花相衬、翠竹同碧水辉映;曲径通幽处、花香伴鸟语……正在打造中的双鹤公园芳容显露。建设双鹤公园景点,是灵山县贯彻市委“323”工作思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大举措。该景点位于灵山县城南面与背面遥相呼应,古地653亩,主要由“一江两岭”组成;横穿而过的环秀江,把双鹤岭分为东西两个山岭,依山傍水山环水绕是一个难得的自然景观。<ref>[https://www.sohu.com/a/238948350_100006057 难以置信!改造后的双鹤公园,竟是如此的漂亮 ] </ref> ==所获荣誉== 灵山是全国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养蛇之乡和西部百强县,2004年被评为广西文明县,2005年县城灵城镇获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称号,入选第六届中国西部百强县,荣获了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县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灵山县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 荣获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县,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科学发展进步奖,广西发展县域工业试点县,广西城镇化综合示范县,广西优秀旅游县,全省农业(水稻、奶水牛)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全省招商引资特色产业园区奖,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 2003年—2010年连续八届获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中国西部百强县,2006年—2010年连续五届荣获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2008年—2010年连续三届荣获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 2016年,灵山县被确定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0年3月19日,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0年4月,入选 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 ==视频== <center> 灵山县形象宣传片 {{#iDisplay:d0543gcpi13 | 560 | 390 | qq }} </center>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灵山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