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134.6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牛娘剧 的原始碼
←
牛娘剧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牛娘剧</big> ''' |- |[[File:牛娘剧.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牛娘剧 地理标志;广西东南部 别称;牛戏、地戏、长衫戏、牛娘戏 寓意;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性质;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表演时间;每逢春节前后 |} '''牛娘剧''' 又称牛戏、地戏或长衫戏,起源于[[梧州]][[岑溪]]地区,是在岑溪民间歌舞舞春牛基础上衍变而成的传统戏曲剧种。解放以后定名为牛娘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有说、有唱、有戏,娱乐性很强,牛娘剧最初脱胎于[[粤剧]],又在粤剧的基础上荟萃了岑溪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形成如今极具地方特色的剧种,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深受当地农民喜爱。 牛娘戏是桂东南地区的一个地方戏曲,其基本内容包括牛娘爆肚戏、牛娘戏剧目,牛娘戏音乐曲调,牛娘戏唱词和道白,牛娘戏的器乐伴奏,牛娘戏表演程式及行当,牛娘戏舞美等。 2007年被列入[[广西]]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剧种简史== 牛娘剧又牛歌戏,称每逢春节前后,当地群众自发演出牛娘剧,开展迎春活动,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ref>[http://www.cenxi.ccoo.cn/bendi/info-37735.html 岑溪牛娘戏] , 本地文化 . 2015-06-06 </ref> 牛歌戏发源于[[广西]]东南部(主要是藤县,平南地区),是流行于两广地区的以当地方言为唱词的极具民俗特色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牛歌戏言语通俗,形象生动含蓄,谐趣调皮;有不同角色的特定脸谱和扮相;有唱词和特定音乐结构。如果说[[京剧]]是国粹的话,那么牛歌戏便是[[广西]]的"区粹"。 ==剧种特色== 90年代,牛娘戏载入《[[中国戏曲志]]》,登上了大雅之堂。2002年,牛娘戏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乡村青年文化活动项目"。"牛娘戏"亦称牛戏、地戏或长衫戏,解放以后定名为牛娘戏,是岑溪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戏,牛娘戏中有说、有唱、有戏,娱乐性很强,深收当地农民喜爱。牛娘戏是在当地民间歌舞"舞春色"基础上衍变而成。每逢春节前后,当地群众自发开展迎春活动,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舞春牛":"舞春牛"是活动的中心。"舞春牛"由二至四人拉着一个披上画有图案的彩布装扮的牛形,至各家各户拜贺新春,边舞边唱。牛娘戏的特色:最初只唱些祷祝之词,由一人主唱,二至三人帮腔伴舞,有时有些即兴的表演。后来,渐次向娱乐方向发展,演唱内容不仅限于祈神祝愿,还编演了一些有故事情节的生活片断,一般是表现农事劳动过程,如耕田、播种、插田等,称为"插戏",开始由歌舞向戏剧形态发展,但"舞春牛"或"插戏"的演出,都离不开牛公、牛婆两个角色,后来"插戏"成分不断扩大,终至脱离"舞春色"而独立进行。 岑溪"牛娘剧",又叫牛娘戏,原名叫"牛戏"、"地戏",起源于[[中国]]祖先的春牛崇拜,是一种由舞春牛娱神活动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 牛娘戏是桂东南地区的一个地方戏曲,其基本内容包括牛娘爆肚戏、牛娘戏剧目,牛娘戏音乐曲调,牛娘戏唱词和道白,牛娘戏的器乐伴奏,牛娘戏表演程式及行当,牛娘戏舞美等。 牛娘戏(牛娘剧)历史悠久,经历了原始时代至秦汉时期民间在劳动生产和生活中敬牛舞牛习俗和崇尚龙母的孕育起源期,汉代至元末明初"唱春牛""爆肚戏"的萌芽转型期,明代至民国从爆肚戏到有完整剧本、器乐伴奏和表演程式的形成成熟期,新中国成立至如今的螺旋形的发展振兴期。作为龙母文化重要组成部份的牛娘戏,其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理应与龙母文化的发展历史紧密相连,但因为没有充足的历史文献资料以及相关依据,牛娘戏的渊源,还不能轻率地做出准确的结论。 因此,对牛娘戏的历史渊源,只有从当地民间发现最早的明代牛娘戏剧本《春色太平歌》以及清代梁丽堂"师承四代"牛娘戏班等相关史实来判定其产生、形成、沿革和发展的历史。[1] [[File:牛娘剧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地方剧种。据载,自清乾隆时期起,岑溪就有牛娘戏班常年活动,剧种流传分布以岑溪为主。牛娘剧有传统剧目250多个。民间的牛娘戏班人数一般在10至16人之间,行当分生、旦、老、丑四类。表演时,演员唱完一个上下句,打一轮锣鼓。唱词以七字句为主,惯用比兴,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喜剧特点突出,表演风格通俗朴素,深得地方群众的喜爱。解放前后,岑溪几平每个村子都有牛娘剧戏班,70年代市文化馆记录在案的牛娘戏班,就有240多个,直到近几年,市内仍有一批脱产和半脱产的民间牛娘戏班,有的戏班年演出150-200场,个别演出点一批戏班轮番演出,可以连演2至3个月,剧目不重复。70年代以来,岑溪市对牛娘剧进行了改革、创新,形式上古朴的锣鼓干唱变成了现代配乐演出;内容上融入了时代的内容,使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相辅相成,并出现了牛娘剧剧种作家,[[王其鹏]]创作的《[[鸡笼]]》、《[[千金]]》、《[[亲家]]》等一批剧目,在区内外演出得到好评,提高了牛娘剧的知名度。风趣、幽默的喜剧风格,已成为现代牛娘剧的公认特点。牛娘剧已载入了《[[中国戏曲志]]》。2002年岑溪被区文化厅列为"[[广西]]民间艺术之乡(牛娘剧)",同年,牛娘剧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乡村青年文化活动项目"。<ref>[http://www.ddgx.cn/html/2016/0819/10673.html 岑溪牛娘剧:当地百姓的“心头好”] ,当代广西网 2016-08-19 </ref> ==表演艺术== ===唱腔=== 牛娘戏的唱词和道白。牛娘戏的特点是以唱为主,唱词多是四三结构的七字句,演唱时用属于粤语语系的桂东南地区的白话,符合[[中国]]诗歌平仄规律,唱起来字正腔圆,唱词生活气息浓厚,押韵且多能运用比喻、借代、拟人等手法,诙谐有趣。具有通俗易懂、口语化的质扑风格,牛娘戏唱腔的最显著特点是不分角色行当,演出时男女同腔,演唱时多用本声(平喉),男扮女装则多用假嗓(子喉)。 另外,灵活地增加和使用衬词也是牛娘戏唱词的特色之一。衬词主要有上句末尾的"啰"或"呀"等。牛娘戏的道白比较少,道白特点是口语化,也会适当运用快板、木鱼等。牛娘戏的器乐伴奏。牛娘戏的传统乐器主要是打击乐,包括鼓、钹、锣三种。演员唱完上下两句后,即打一次击乐,击乐多用"牛娘鼓""采茶鼓""贺春鼓"等,解放后,随着牛娘戏的改革和发展,牛娘戏的演奏乐器又增加了笛子、二胡、月琴、手风琴等。 ===表演形式=== 牛娘戏的表演程式及行当。牛娘戏的表演都是农民自己平时农事劳动的直接模仿,动作十分生活化。故其表演程式大都是写实性的,舞台调度多是击乐伴奏时演员的简单换位。后来,牛娘戏借鉴、吸收了粤剧、采茶剧等一些剧种的表演程式,表演技巧也不断提高。文戏、武戏以及各个戏剧行当都有一套自己的表演程式。牛娘戏的行当一般分为生、旦、老、丑四类,因牛娘戏班人员一般不多,演出时演员代角十分普通,除生旦主角外,其它任何角式都可兼演几个角色。 ===表演道具=== [[File:牛娘剧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牛娘戏的舞美比较简单,演员的化装、服装都比较生活化,布景只需一块后幕,具有简洁、朴实的特点,极适宜在基层农村演出,故数百年来能得到传承发展。 ===舞台美术=== 牛娘戏的乐器主要是打击类,后来又增加了吹奏类和拉弹类。 ===打击类=== 1、鼓 (1)传统牛娘鼓:(又称菩萨鼓)。鼓面直径33公分,鼓底直径23公分,鼓身高50公分,用硬质木料 凿空中间制成,鼓面用优质牛皮蒙制,鼓边打伞钉。鼓声清脆,声音远扬。 (2)现代牛娘鼓:其体积比传统牛娘鼓偏细,鼓面和鼓底均用羊皮蒙制。大小相同,直径26公分,鼓 身高30公分,用木板组合涂红漆。 2、钹 用生铜铸造加工而成的一幅双面圆型扁状打击乐器。钹大30-40公分,厚1毫米,外圈3.5公分呈喇叭状, 上翘1公分,内径20或30公分,略呈球形抛物面,钹脐如上宽下窄的圆柱体,脐顶正中有一圆孔,圆孔中 穿红绸带或绳子方便操作,演奏时互相撞击发声。 3、锣 用熟铜打制而成。状如筛子,直径宽30公分,边高4公分,厚约2毫米,用木条打击锣心发声,这种锣称 [[File:牛娘剧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为武锣。此外,还有虎音锣、京锣、手锣等。 打击乐除了鼓、钹、锣外,还有沙鼓、卜鱼、的鱼等。 ===吹奏类=== 传统的牛娘戏吹奏类乐器主要是大笛和曲笛,建国前,有的戏班也用横笛和小号。 ===拉弹类=== 建国后,随着牛娘戏音乐的改革,尤其是演出现代戏,牛娘戏的乐器增加二胡、高胡、中胡、南胡、 月琴、三弦琴、大提琴、扬琴、手风琴等。 在牛娘戏的上述乐器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是鼓、钹、锣。 ==历史渊源== 岑溪牛娘剧是岑溪老百姓最喜爱的地方戏,其演出形式有点象东北的"二人转",歌词每句七字,有点象七律,但不要求象七律那么工整,可押白话韵,易听、易懂、易记,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作为《[[中国戏曲大全]]》里的剧种,与其它地方的一样,牛娘戏的应运而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伴随着。元末明初,岑溪流行着唱春牛的习俗。每年开春,农人便在村头晒坪,用泥塑成春牛,由当地有名的长者执鞭抽牛,口中念念有词,有说有唱,保佑天宫风调雨顺,接着围观的群众也争相举鞭抽打春牛,边打边唱,手舞足蹈,祈求平安。到了五百多年前,唱春牛经过历代传承和演变不断丰富和发展,根据农事劳动的情节增加了一整套舞牛动作。舞牛时,有两个插田姑娘伴唱,唱词也大为增加,并有了简单的牛娘音乐唱腔。后来又增加了鼓锣等乐器,一些民间艺人还把生活中的事通过舞春牛唱出来,也是即兴演出想唱什么就唱什么。 [[File:牛娘剧5.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但"舞春牛"演出,都离不开牛公、牛婆两个角色。 后来民间艺人就把唱词记下来,经过收集整理,并在演出时加进了一些生活情节,形成了最初的牛娘戏。据口碑资料:清乾嘉年间艺人梁丽堂、李世钊等把一些佛经故事和广东传入的木鱼、南音唱本改编演出,并建立了梁丽堂班。这是最早的牛娘戏班。以后又逐渐有过不少班社。1908年,由莫华钊组建的集庆堂班,是最有影响的戏班,该戏班的著名艺人莫玉芳(人称"玉姐")在演出时吸收了民歌小调,丰富了牛娘戏的音乐。上世纪20年代以后,有广东粤班演员来到岑溪,加入了集庆堂班,便将广戏的演艺传授给牛娘戏演员,牛娘戏吸收了广戏的表演程式及服饰装扮,向更成熟阶段发展。至上世纪40年代,因当局禁赌,戏班的演出受到很大影响。解放以后,牛娘戏得到恢复和发展,上世纪60年代以后建立了专业性剧团,并创编了一些现代题材的新剧目,其演出影响日渐扩大。1982年牛娘戏被收录入《[[中国戏剧词典]]》,同年牛娘剧《[[亲家]]》被搬上荧屏在[[广西]]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放。上世纪90年代,牛娘戏载入《[[中国戏曲志]]》,昔日的"下里巴人"变成了"阳春白雪",登上了大雅之堂。2002年,岑溪市成为"广西民间艺术(牛娘剧)之乡"。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z3014nadsjt|480|270|qq}} <center>牛娘戏《仙娇送子》</center> {{#iDisplay:v3046pvrjqm|480|270|qq}} <center>牛娘戏《贺新居》</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80 戏剧总论]]
返回「
牛娘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