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105.12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牛蛙 的原始碼
←
牛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牛蛙</big> ''' |- | [[File:1-1912200Q936.jpg|缩略图|居中|牛蛙[http://udongwu.com/uploads/allimg/191220/1-1912200Q936.jpg 原图链接][http://udongwu.com/liangxi/chanchu/Bull_Frog.html 有动物网]]]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牛蛙 </br> '''拉丁学名:'''Lithobates catesbeiana(Shaw)</br> '''英文名称:''' Bull Frog ,American Bull Grog </br> '''别 称:''' 菜蛙 </br> '''界:''' 动物界 </br> '''门:''' 脊索动物门 </br>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br> '''纲:''' 两栖纲Amphibia </br> '''亚:''' 纲 滑体亚纲 </br> '''目:''' 无尾目Anura </br> '''亚 目:'''新蛙亚目 </br> '''科:''' 蛙科Ranidae </br> '''属:''' 蛙属 </br> '''种:''' 牛蛙 </br> '''分布区域:''' 四川、重庆、广西、湖南</br>新疆、云南、浙江、福建等 </br> |} '''牛蛙'''(Rana catesbiana Shaw)属于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是一种大型食用蛙,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牛蛙,俗名美国水蛙,个体硕大,生长快,产量高,原产于北美洲和墨西哥等地,目前己遍及世界各大洲,是各地食用蛙中的主要养殖种类。 牛蛙 原产于[[北美]],因其鸣叫声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1959年牛蛙从古巴引入我国,九十年代左右开始在我国被大范围推广养殖。近年来,牛蛙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重要的名特水产品之一。 <ref>[http://udongwu.com/liangxi/chanchu/Bull_Frog.html 牛蛙概述(附图)],有动物网</ref></br> == 牛蛙简介 == [[File:1(756).jpg|缩略图|左|牛蛙[http://www.3nong.cc/upLoadFiles/ckfinderImagesimages/1(756).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C5%A3%CD%DC&st=255&mode=255&did=26#did25 搜狗图片]]] '''起源:'''原产于[[北美洲]]落基山脉以东地区,北到[[加拿大,南达佛罗里达州]]北部。</br> '''分布范围:'''[[四川、重庆、广西、湖南、新疆、云南、浙江、福建]]等。</br> 首次发现或引入的地点及时间:1959年从古巴引进,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甘肃、四川、云南、南京、杭州、福州、广州,以及厦门、宁波、中山、湛江]]等地进行驯养。</br> '''可能扩散的区域''':植被茂密的坑塘、湖泊、沼泽、沟渠及有稻田、低洼地的中国各地区。</br> '''生境类型:'''气候温暖的地区,典型的栖息环境——小型湖泊,永久性池塘。湖泊、池塘内生长有水生植物和由沉积物堆积而成的浅水区,沿岸被灌木遮蔽。在沼泽、湖塘、水坑、河沟、稻田及水草繁茂的静水水域中均能生存和繁殖。</br> '''营养和环境条件:'''捕食昆虫、小虾、小蟹等其他无脊椎动物,以及小鱼、小蛙、蝌蚪、蝾螈、幼龟、蛇、鼠类小型脊椎动物,食量颇大。蝌蚪在自然环境中主要以浮游生物,藻类、轮虫和多种昆虫的幼虫,苔藓和水生植物为食。</br> '''预防、控制和管理措施:'''严格管理养殖种群,限制养殖种群的野生放养,加强养殖种群的防逃逸措施。通过大量捕捉、收购成蛙作为食用和工业用,以减少野生种群的数量,控制野生种群的增殖。</br> == 形态特征 == [[File:3170321183.jpg|缩略图|左|牛蛙[http://p2.pstatp.com/large/3498/3170321183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C5%A3%CD%DC&st=255&mode=255&did=16#did15 搜狗图片]]] 成体体长一般在70-170毫米间,最大可在200毫米以上,是现生最大的蛙类之一。皮肤通常光滑,无背侧褶,吻部宽圆。雌性的鼓膜约与眼等大,雄性的则明显大于眼。颗褶从眼后绕过鼓膜上方至腋,雄性尤为明显。第四趾甚长,蹼不能完全达趾端。体色由于地区的不同,往往变化很大。背部变化从绿色至棕色均有,但多为绿色。通常杂有棕色斑点,有时有灰色或棕色的网状花纹。腹面白色,有时有灰色斑,在成体的喉部,常常有黄色条纹 。</br> == 生活史 == 从卵产出起至长成能繁殖的成蛙需要4-5年,在广东气温较高的地区只需要3年。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牛蛙可存活7年以上。 == 产地分布 == 牛蛙(Rana catesbianaShaw)原产于北美,因其鸣叫声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已被世界上多数国家引种养殖。1959年牛蛙从古巴引入我国,九十年代左右开始在我国被大范围推广养殖。近年来,牛蛙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重要的名特水产品之一。目前牛蛙在我国福建、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均有较大规模养殖,养殖产量逐年递增,近几年牛蛙产量已达15万吨。</br> == 主要价值 == 牛蛙全身都是宝,是集食用、药用和皮用于一身的大型经济蛙类。牛蛙肉是上乘美味食品和高级的保健药膳,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健康食品;同时,牛蛙肉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性平、味甘,具有滋补解毒的功效,夏季食用可避免皮肤生疮毒,手术患者食用可促进伤口愈合,肝、肺病患者食用可明显增进食欲。此外,牛蛙皮是优质的乐器材料,上等的制革原料,还可提炼高级豁胶;牛蛙油可制优质油脂,牛蛙脑垂体是高效的催产激素,牛蛙的下脚料可制优质饲料。牛蛙还是良好的实验动物,是忠实的植保卫士。人工养殖牛蛙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价值高,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br> == 牛蛙饲养 == '''幼蛙的饲养'''</br> '''1、幼蛙饲料</br> 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活体饲料,主要有黄粉虫、蝇 蛆、蚯蚓、蜗牛、飞蛾、各种昆虫、小鱼虾等;另一类 为“死饲料”,主要有蚕蛹、猪肺、猪肝、家禽内脏、碎肉、鱼块和人工配合的颗粒饲料等。</br> '''2、喂食方法'''</br> 喂给幼蛙的饲料必须投喂在食台上,食台可用泡沫板或木框聚乙烯网布制作。幼蛙以每250-300只搭设1个食 台为准。活饲料投喂可直接放在食台上,“死饲料”投喂则需先对幼蛙进行驯食。驯食的原理是使饲料在水中移动,让幼蛙误以为是活饲料,从而完成摄食。驯食一般要求在幼蛙变态后的5-7 天进行。</br> '''常用驯食方法:'''</br> '''①拌虫驯食''' 。即将蚕蛹、猪肺、鱼块和人工配合饲料等加工成直径小于3毫米的颗粒词料放人食台,按比例放人黄粉虫、蛆虫、蚯蚓等活饲料。拌虫驯食一般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死饲料”和“活饲料”的比例为1:2,第二阶段为1:1,第 3阶段为2:1,每阶段7-10天。若效果不理想,可延长时间,直到幼蛙能直接摄食静态饲料为止。</br> '''②抛食驯食'''。在幼蛙比较安静的堤边斜搁一块小木板,小木板下面安放1个面积为2-4平方米的食台。每天定时将饲料抛向斜搁的小木板上,让饲料沿斜放的木板滚落到下面的食台上。</br> '''③滴水驯食'''。即在木框聚乙烯网布食台内放置1-2块小石块,食台网底沉人水中4-5厘米,食台的正中上方设1条小水管,水连续不断地滴入食台正中,荡起水波和涟漪,再将静态饲料放人食台,其在水滴的作用下不断地漂动。</br> '''④震动驯食'''。将弹性很好的弹簧安装在食台底部的正 中或四角,将食台安装在牛蛙池四周的堤梗边或池中陆岛上,食台底部离地面5-7厘米,食台上放“死饲料”和少量的蛆虫、蚯蚓等,牛蛙看见蛆虫即会跳上食台。随着牛蛙不断地跳上和跳下,食台上下震动带动了“死饲料”不停地震动和滚动。</br> '''3、饲料投喂量'''</br> 牛蛙幼蛙食欲十分旺盛,一天之中摄食的时间一般都在6小时以上。因此,投饲量宜多不宜少,一般每日投喂3-4次,每次投喂的饲料以2-3小时内吃完为佳。日投饲量为蛙体总重量的10%-15%。</br> == 研究进展 == 牛蛙因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50年代末首次引入我国。养殖牛蛙具有生长速度快、高产高效等优点,在我国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现已经成为特种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br> 国内关于牛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养殖技术、养殖条件下及自然条件下的生活习性等方面。但随着牛蛙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因自繁自养、近亲繁殖而导致牛蛙生长减慢、个体变小、繁殖力下降、抗病力下降等种质退化现象,很多学者开始从牛蛙的生物学性状、遗传基础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王晓清等对牛蛙的可称量性状、生长特性、繁殖力进行了研究,以找出其生物学特征和生长规律,为鉴定牛蛙和其它蛙种、保护和保存牛蛙原种优良胜状及种质、避免苗种生产中种质混杂和退化提供参考。王晓清等针对雌雄牛蛙器官组织LDH同工酶进行了初步研究,为鉴定牛蛙品种或种质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对丰富牛蛙遗传学基础研究,促进牛蛙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牛蛙的细胞遗传学研究也有相关报道,而朱传炳等进一步研究了牛蛙的核型,为其遗传育种提供更为准确的遗传背景和理论依据。陈爱萍研究分析了牛蛙的营养成分;王晓清等对雌雄牛蛙的肌肉和皮肤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为评估牛蛙的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提供科学依据。郑小乐等针对牛蛙软罐头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郭晓强等对牛蛙系列产品的加工进行了探讨研究,做到可藏性佳、具有营养型和方便性等特点。目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对食品营养化、方便化和速食化等要求日益提高,牛蛙的深加工制品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些研究成果对牛蛙养殖业、综合利用及产品深加工的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br>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牛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