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179.12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犛牛 的原始碼
←
犛牛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犛牛</big> ''' |- | [[File:犛牛003.jpg | thumb | 300px | 犛牛 <br>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50814/548621.htm 原圖鏈接] ]]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犛牛<br> *拼音:máo niú<br> *英文:yak<br> *同义词条:猪声牛, [[西藏牛]],[[马尾牛]]<br> |} '''犛牛''' <ref>{{cite web|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A%9B%E7%89%9B|title=犛牛|date=2008-06-09|work=百度百科}}</ref> 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犛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身体两侧和胸、腹、尾毛长而密,四肢短而粗健。犛牛生长在海拔3000米一5000米的高寒地区,能耐零下30℃一40℃的严寒,而爬上6400米处的冰川则是犛牛爬高的极限。中国犛牛占世界总数的85%,其中多数生长在[[西藏高原]]。 ==犛牛分類== '''犛牛科学分类'''<br> 界:动物界Animalia<br>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br> *纲:哺乳纲Mammalia<br> *目:偶蹄目Artiodactyla<br> *科:牛科Bovidae<br> *属:牛属Bos<br> *种:犛牛B. grunniens<br> ==犛牛的起源== 犛牛是中国青藏高原为起源地的特产家畜,也是“世界屋脊”著名的景观牛种。藏语叫雅客,国外通称为“yak”,即为藏语的译音。犛牛的叫声象猪鸣,所以又称它为猪声牛。《史记·孝武本纪》载:“泰一所用,如雍一畤物,而加醴枣脯之属,杀一犛牛以为俎豆牢具。”西方国家见其主产於中国青藏高原藏族地区,因而也称它为西藏牛。犛牛的尾巴如象马尾,所以也有人称它为马尾牛。伟大的自然科学家达尔文将其物种进化的结论运用到家畜起源的问题上,认为家畜是经人驯养的野生动物而产生的。<br> '''仿古犛牛头'''<br> 根据达尔文学说,一切动物或牛种,不管是现存的,或在古代存在而现已灭绝的,彼此都有着不同远近程度的亲缘关系。如果它们的形态和内部结构等相似之处越多,生殖隔离程度越小,它们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或他们从一个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时间就越近。否则,它们脱离开共同祖先後,经过了一段相当长的进化时期,有的在万年甚至百万年。 2013年的家养犛牛,在国内外的一些文献上,都说是起源於中国的西藏;2013年的野犛牛,是家养犛牛的祖先。但从中国华北、内蒙,以及西伯利亚、阿拉斯加等地发现的犛牛化石考证,不论现今分别在中国藏北高原昆仑山区的野犛牛,或是由野犛牛驯养而来的家犛牛,都是距今三百多万年前(更新世)生存并广为分布在欧亚大陆东北部的原始犛牛,後来,由於地壳运动、气候变迁而南移至现世界屋脊--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并能适应高寒气候而延续下来的牛种。因此,可以这样说,犛牛起源於欧亚大陆的东北部;现今的家养犛牛和野生犛牛,都是同一祖先的後代,他们之间不存在先代、後代的关系。2013年的野犛牛,也不是家犛牛的始祖、始源或祖先。 另外,在我国历史上,殷周时期即开始用犛牛与普通牛、瘤牛进行杂交,现今沿青藏高原边缘还有一个广阔的接触地带,他们之间通过能育的母犏牛进行基因交流。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现存的犛牛在其起源和形成的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普通牛及瘤牛的一些基因。 ==国外的犛牛== 犛牛是分布於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及其毗邻的高山、亚高山地区的特有牛种。饲养犛牛的国家除了中国以外,还有[[蒙古]]、[[吉尔吉斯]]、[[俄罗斯]]、[[塔吉克]]、[[不丹]]、[[锡金]]、[[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蒙古是中国以外犛牛头数最多的国家。蒙古犛牛的来源,蔡立认为是由古羌人在青藏高原驯化的犛牛,随着古羌人的游牧和迁移,越过昆仑山和经由克什米尔、帕米尔、天山南北,最後到达[[阿尔泰山]]和[[杭爱山脉]]地区的。 '''犛牛酥油'''<br> 吉尔吉斯犛牛主要分布於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的吉尔吉斯东南部地区。蔡立认为是犛牛在我国青藏高原被驯化後,越过昆仑山脉,经由帕米尔进入吉尔吉斯的。俄罗斯犛牛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南部与蒙古接壤地带的阿尔泰和布里亚特地区。蔡立认为中国青藏高原的犛牛翻过昆仑山脉进入阿尔泰地区後形成的。塔吉克犛牛主要分布於塔吉克斯坦的帕米尔地区。其来源与以上吉尔吉斯犛牛、俄罗斯犛牛类同。 印度犛牛主要分布於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及克什米尔地区和东北部阿萨姆邦北部地区海拔3000~5000米的高山区。蔡立认为,是犛牛在青藏高原驯化後,翻过喜马拉雅山脉的一些山口,进入南坡高山草地後形成的。与中国[[西藏]]的[[犛牛]]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生活习性'''<br> 犛牛能适应海拔3200~4800m,大气压68420.85~55435.28Pa,氧分压14505.43~11679.01Pa,含氧量14.9%~11.44%的生态环境。其胸廓发达,心肺发育指数大,心指数为0.45~0.63,肺指数为0.96~1.40。 寒冷季节,犛牛胸部腹侧下、粗长毛根部着生密而厚的绒毛,借以保护胸、腹内脏器官、外生殖器官、乳房及各关节,以防受冻。据测定,在海拔3800m的草甸草场上日放牧9.5h,犛牛日采食鲜草27.86±1.42kg。在牧草缺乏季节,利用其长而灵活的舌,舐食灌丛、落叶、根茬以及残留在凹处的短草,极耐艰苦,并具有宜於爬山的四肢和似马蹄铁样硬质蹄壳,随处都可攀登自如。犛牛体形防寒保暖,体躯紧凑,颈短耳小,皮厚表面积小;汗腺机能极不发达,被毛长度、细度不等且随季节变化,体侧及下部裙毛密而长,可御寒防湿,适宜寒冷气候。胸廓大,心胸发达,气管粗短,红细胞大,血红蛋白含量高,呼吸、脉搏快,适应高原缺氧环境。嘴巴宽大、嘴唇灵活,能啃食矮草;蹄质坚实且有软垫,善走陡坡、沼泽、雪山、激流;性情温顺,反应灵敏,建立的条件反射比较巩固,容易调教;抗病力强、抗逆性强、合群性强、食性广、耐饥渴、耐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 '''生产性能'''<br> *1.产肉性能 据1980年12月测定,成年阉犛牛(12头)平均体重力373.6±32.8kg,屠宰率53.0%,净肉率42.5%。 *2.泌乳性能 据测定(不包括犊牛哺食量),初产母犛牛日平均产乳量为0.68~1kg;经产母犛牛1.38~1.70kg。泌乳期一般为150d左右,年产乳量274kg,乳脂率6.37%~7.2%。 *3.产毛性能 年采毛一次,成年犛牛年产毛量为1.17~2.62kg;幼龄牛为1.30~1.35kg,其中粗毛(裙毛)和绒毛各占一半。 粗毛直径为64.8~72.9um,两型毛直径为34.8~39um,绒毛直径为16.8~20.3um;粗毛长度为18.3~34cm,绒毛长度为4.7~5.5cm。 *4.役用性能 阉犛牛主要供役用,以驮为主,也供骑、挽用。一般驮货50~100kg,日行20~35km,可连续行走15天以上;最大驮重304.0±75.9kg,相当於平均体重的78.8%,高的可达115.8%。 用作骑乘,单乘日行30~40km。500m骑速1分43秒至2分50秒。跑後15~31分锺,生理状况即可恢复正常。 '''生长繁殖'''<br> 公犛牛一岁左右即有性行为,但无成熟精子,两岁性成熟後即可参加配种;2~6岁配种能力最强,以後则逐渐减弱,个别老龄公犛牛有霸而不配的表现。自然交配时公母比例为1:30~40,此时受胎率较高,个别可达1:50~70,利用年龄在10岁左右。母犛牛一般2~3.5岁开始发情配种,个别的在1~1.5岁时有发情表现,有的3~3.5岁才发情配种。在正常年景,个别饲放管理好的母犛牛群,繁殖成活率为60%左右,差的仅30%~40%。母犛牛一年一产者在60%以上,两年一产者约30%左右,双犊率3%,繁殖利用年限一般长达15年。 母犛牛季节性发情,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情,7、8月份为盛期,个别可延至年底。每年4~7月份产犊,4~5月份为盛期,个别可延至10月份产犊。 发情周期平均为21.3天,个体间差异大,14~28天者占56.2%。发情持续期为41~51天。一般在发情12h以後排卵,有的在发情终止後3~36排卵。妊娠期为256.8(250~260)天。犛母牛一般泌乳期为150——180天,每头牛产奶量450—600公斤,秋後屠宰胴体重110——200公斤,屠宰率为50-60%。 '''经济价值'''<br> '''犛牛骨饰品'''<br> 犛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 人们喝犛牛奶,吃犛牛肉,烧犛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角可制工艺品,骨头是药材。犛牛素有“高原之舟”之称,它既可用於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 犛牛产品,远销中东地区。1978年以来,活牛销往[[香港]],以肉质细嫩、味美可口、[[低脂肪]]、[[高蛋白]]、有野味风格而受到欢迎。绒毛是纺织工业的高级原料,将其漂白退成驼色,可替代驼毛织成毛衫、围巾,在大衣呢中掺入牛绒,不仅降低成本,还能使产品挺括,提高质量。现每年出口20多万斤。犛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犛[[牛奶]],吃犛[[牛肉]],烧犛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犛牛素有“高原之舟”的美称,既可用於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 ==視訊==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Vrki56tH_E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青海好牛!犛牛渾身是寶 產值達104億}}<br>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犛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