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67.23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猫薄荷 的原始碼
←
猫薄荷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猫薄荷</big> ''' |- | [[File:猫薄荷001.jpg|缩略图|居中|[https://www.coir.url.tw/images/products/H105sN-1.jpg 原图链接][https://www.coir.url.tw/m_coir.php?products_id=4764 圖片來自花園城堡園藝資材]]]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荆芥<br> 拉丁学名:Nepeta cataria 界:植物界<br> 门:被子植物门<br> 纲:双子叶植物纲<br> 目:管花目<br> 科:唇形科<br> 属:荆芥属<br> 分布区域:欧洲、西南亚中亚<br> 分类:多年生草本<br> 植物高度:约50~ 70公分<br> 种子发芽:7-14天<br> 成熟时间:75-85天<br> |} '''猫薄荷'''别名:[[樟脑草]]、[[凉薄荷]]、[[巴毛]]、[[小薄荷]]、[[薄荷]]、[[大茴香]]、[[土荆芥]]、[[小荆芥]]、[[香薷]]、[[猫薄荷]],拉丁文名:Nepeta cataria L.荆芥<ref>{{cite web|url=https://www.zhifure.com/snzfj/69685.html|title=荆芥是什么 荆芥还叫什么|date=2018-08-29|work=致富熱}}</ref>是唇形科植物,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鲜嫩芽小儿镇静最佳,荆芥叶黄绿色,茎方形微带紫色,横切面黄白色,穗子稍黑紫黄绿色。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怯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簡介== 干燥的全草<ref>{{cite web|url=https://zhongyibaike.com/wiki/%E8%8D%86%E8%8A%A5 |title=荆芥簡介|date=|work=中醫百科}}</ref>,茎方形,四面有纵沟,上部多分枝,长45~90厘米,直径3~5毫米;表面淡紫红色,被有短柔毛。质轻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叶对生,叶片分裂,裂片细长,呈黄色,皱缩卷曲,破碎不全;质脆易脱落。枝顶着生穗状轮伞花序,呈绿色圆柱形,长7~10厘米;花冠多已脱 落,只留绿色的萼筒,内有4个棕黑色的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以浅紫色、茎细、穗多而密者为佳。 多年生直立草本。茎高40-150厘米,被毛为白色短柔毛。叶柄细弱,长0.6-3.2厘米;叶片卵状至三角状心形,长2.5-7厘米,两面被短柔毛,下面白绿色。聚伞花序二歧状分枝,组成顶生分枝圆锥花序;苞片叶状,或上部为披针形,小苞片钻形;花萼筒状,长约6毫米,齿5,钻形,后齿较长;花冠白色,下唇有紫斑点,筒极细,上唇顶端浅凹,下唇3裂,中裂片近圆形,基部心形,边缘具粗牙齿;雄蕊4,二强,内藏或略伸出。小坚果三棱状卵圆形。 ==生长环境== 喜冷凉、全日照或半日照的环境,植床需要排水良好。 产于欧洲、西南亚中亚,花为淡蓝色,齿状叶,一般常被 种植于篱边、路边,生长力旺盛,花开经夏。花为白色或淡蓝色,齿状叶,一般常被种植于篱边、路边,或者家中苗圃中。生长力旺盛,花开经夏,常作薰衣草、玫瑰的护边植物,也可以形成蓝色花海。 在中国有时栽培供药用,但不是常用荆芥的正品。 ==分布范围== 它原产于[[欧洲]],后来被美国和其他国家引进。猫薄荷在中国也广为分布,分布于[[新疆]]、[[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贵州]]、[[四川]]、[[云南]]、[[福建]];自中南欧经[[阿富汗]]、[[印度]]一直分布到日本,在[[美洲]]及[[非洲]]南部为野生。 ==药理作用== 猫薄荷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具有疏散风热、解肌发汗、[[利咽透疹]]、止血等作用,对麻疹不透、风湿瘙痒等都有很好的治疗功效。研究发现,猫薄荷挥发油对中枢、消化、呼吸系统的药理作用明显。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萜烯类。猫薄荷挥发油能刺激中枢神经,使有关腺体增加分泌,促进皮下血管舒张,促进热量扩散,从而起到降温清热的效果。HansGunther和PatriciaGrigoleils发现猫薄荷挥发油能调节细胞膜表面大分子交换通道,并对某些病毒有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病毒自我复制、破坏病毒蛋白质外壳从而达到抑制病毒的作用。猫薄荷挥发油还能调节末梢神经以及毛细血管,产生清凉感觉,达到止痒作用。同时,猫薄荷挥发油有防腐、[[消炎]]、止血功效,对黏膜无刺激,可以治疗牙龈出血。 ==栽培技术== '''播种时间'''<br> 李桂兰 等在研究猫薄荷栽培技术的过程中发现 ,北方宜春播,在辽宁春播比秋播可增产159 .69% , 花期采收比传统半花半穗采收的产量提高23% ; 南方春播 、秋播均可, 并且秋播产量平均比春播产量高18% , 采收期以初花期最佳 。 '''准备工作'''<br> 栽培前 ,选择 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质王壤为宜,足基赃, 每立方米混 合2公斤缓释肥 ,深耕 25cm左右 , 粉碎大 的土块 , 反复细耙 ,整平,使土壤颗粒精细平整,利于出苗。每畦宽约1. 3m,高约10cm,两边开好排水沟,再在畦面上横向开浅沟,沟距为26 -33cm,沟深约2cm。 '''栽培方法'''<br> 栽培采用直播或者育苗移栽都可。一般秋季直播,春季采用育苗移栽。直播分为条播和散播,猫薄荷采用条播为宜,便于日后管理。每亩用种量为0. 5-0. 75kg.播种前种子用温水浸泡4-6h后与细沙拌匀,播种时将其均匀撒于沟内,行距为18 -22cm,覆土1cm左右,以不见种子为准,稍压平,播后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7-10天即可发芽。春播宜在早春土壤解冻后立即播种,因采用育苗移栽,行距可缩小至14-17cm,当苗高8、9cm时,按株距5cm间苗,当苗高15cm时,株行距调整为15cmX 20cm。播种出苗后每周宜施一到两次液肥。 '''后期管理'''<br> 如有死苗,应及时补苗。在苗高10-15cm 时,应结合间苗进行松土和除杂草,中耕宜浅,除草1-2次。苗期需保持湿润,成株后抗旱能力增强,忌水涝,雨季应及时挖沟排水。 '''种植窍门'''<br> 移植后可浇一次杀菌剂,防止根系受真菌感染。根系对水份比较敏感,要防涝。两次浇水之间要使盆土完全干透。 注意:猫草对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要求不严,中国南北各地均可种植。喜温暖、湿润气候。幼苗能耐0℃左右的低温,-2℃以下则会出现冻害。忌干旱和积水,忌连作。种子发芽适温为15-20℃。种子寿命为1年。 ==对动物影响== 大约有50%的猫对该草叶的气味很感兴趣,喜欢抓咬,但这不表示猫必需食用猫薄荷才能维持健康。 事实上,猫薄荷是一种会引起幻觉的植物,猫食用后有些会引起暂时性(5-15分钟)的行为变化,例如会打喷嚏、咀嚼、摩擦、翻滚、喵喵叫、发谵语等。有些猫吃了猫薄荷之后会追逐幻想中的老鼠、有些则呆坐着空茫地瞪着眼,这些行为并不会造成任何危害,猫薄荷也不具成瘾性。 总之,猫薄荷对猫的健康并没有实质上的帮助和危害。有实例表明,猫薄荷对[[老虎]]、[[美洲豹]]、[[猎豹]]、[[猞猁]]同样起作用。但对[[狮子]]作用似乎有限。 ==視訊==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KZuXTH_hys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貓薄荷用扦插繁殖超有效率,再也不用擔心貓薄荷吃太快! How to propagate catnip?}}<br>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4 中藥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猫薄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