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6.206.24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玉米矮花叶病 的原始碼
←
玉米矮花叶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big>玉米矮花叶病</big>''' [[File:玉米矮花叶病.jpg | thumb | 300px | 右 | 玉米矮花叶病 <br>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www.agropages.com%2FUserFiles%2FFckFiles%2F20111123%2F2011-11-23-09-27-28-2675.jpg&refer=http%3A%2F%2Fwww.agropages.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13462743&t=481b2be94998ae14361aa2f0a7b1816c 原圖鏈接] ]] 玉米矮花叶病(本病也叫花叶条纹病)是四川省70年代后期以来,广为流行的一种新病害,以川中的平坝、浅丘区发病较重。玉米整个生长期中,均可受害。发病初期,首先在最幼嫩的叶片上表现不规则、浅绿或暗绿色的条点或斑块,形成斑驳花叶,并可发展成沿叶脉的狭窄条纹。生长后期,病叶变成黄绿色或紫红色而干枯。病株的矮化程度不一,早期感病矮化较重,后期感病矮化轻或不矮化。早期侵染能使玉米幼苗根茎腐烂而死苗。受害植株,雄穗不发达,分枝减少,甚至退化,果穗变小,秃顶严重,有的还不结实。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玉米矮花叶病 别 名:花叶条纹病 主要危害作物:玉米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病原 病原中文名:玉米矮花叶病毒 [[File:玉米矮花叶病1.jpg | thumb | 300px | 右 | 玉米矮花叶病1 <br>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n.sinaimg.cn%2Fsinakd20200603ac%2F56%2Fw550h306%2F20200603%2F6daf-iumkapw6269384.jpg&refer=http%3A%2F%2Fn.sinaimg.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13462818&t=93fec39a1abde9c11f92af60996ace7f 原圖鏈接] ]] 拉丁学名: Maize dwarf mosaic virus 病原类型:病毒: == 简介 == 又称条纹花叶病。玉米的一种病毒病害。病原物为马铃薯Y病毒组的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 dwarf mosaic virus,MDMV)。幼叶上出现不规则浅绿色或暗绿色斑驳或花叶,发展成为沿叶脉的狭窄条纹。植株成熟时叶片成黄绿色或红紫色干枯。病毒由玉米蚜等传播。寄主植物尚有粟、[[高粱]]及[[狗尾草]]等。以种植抗病品种、清除田间杂草、及时拔除病株、前期喷药治蚜等为主要防治措施。<ref>[https://www.59baike.com/a/168313-35 玉米矮花叶病,农业百科2020-04-05] </ref> == 发病症状 == 玉米矮花叶病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初期会在幼嫩叶片上出现症状,有不规则、浅绿或暗绿色的条点或斑块出现,随着病情的加重,整个叶片会呈斑驳花叶状,慢慢顺着叶脉会有狭窄条纹出现,一般在新叶上表现明显,由于叶绿素减少,整个叶色会变得发黄,叶片组织会变硬,非常脆,一折即断。也有的叶片会从叶尖、叶边缘开始,有紫红色条纹出现,最后干枯而死掉。发病植株有不同程度的矮化症状,早期感病矮化会比较重,后期则相对较轻甚至不矮化,但早期染病会导致玉米幼苗发生根茎腐烂而出现死苗情况。多数情况下,发病的植株雄穗都不发达,分枝较少,果穗变小,籽粒少而秕瘦,有秃尖现象,甚至有的根本就不结实。 == 流行规律 == 矮花叶病源为病毒。毒源来源,一是种子带毒,二是越冬杂草上寄生。毒源主要借助于蚜虫吸食叶片汁液而传播,汁液磨擦和种子也有传毒作用。蚜虫介体,主要是麦二叉蚜、[[高梁缢管蚜]]、[[玉米蚜]]、桃蚜和菜蚜等,其中以麦二叉蚜最为重要。病害的流行及程度,取决于品种抗性、毒源及介体发生量,以及气候和栽培条件等。品种抗病力差、毒源和传毒蚜虫量大、苗期"冷干少露"、幼苗生长较差等都有会加重发病程度。 == 发病特点 == 玉米矮花叶病是由病毒而引起的,自然条件下,由蚜虫传播,除玉米外,还可侵染高粱、[[谷子]]、[[糜子]]一些杂草等都可以成为寄主。毒源主要来自于种子和一些越冬杂草,蚜虫吸食叶片汁液而传播,种子也有传毒作用。如果品种抗病力差、毒源广泛、蚜虫数量大、幼苗长势弱等条件下都会加重矮花叶病的发病。开春后,越冬蚜虫复苏或越冬卵孵化为若虫后,在新长出的带毒杂草嫩叶上取食而使蚜虫获毒。有翅蚜迁飞将病毒传播到春玉米及杂草上,以后在春、夏玉米上辗转为害,造成病害流行。夏玉米收获后,蚜虫又回到杂草上产卵或以若虫越冬。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条件、播期、品种、土壤等因素有关。6~7月份是蚜虫迁飞高峰期,蚜量大,引起病害流行,这个期间如果天气干旱,不利于玉米生长发育,但却有利于蚜虫繁殖、迁飞,病毒病发生重。另外春玉米晚播,夏玉米早播,玉米幼苗期正值麦收前、后蚜虫迁移高峰期,都会扩大侵染而导致发病严重。<ref>[http://www.haonongzi.com/news/20170901/17401.html 玉米矮花叶病发病症状、特点和防治措施,好农资招商网2017-09-01] </ref> == 防治措施 == === 1、种植抗病品种 === 玉米品种对于玉米的生长、产量、品质有直接的影响,好的品种不仅在产量方面具有生产优势,而且在抗病方面也有很强的能力,所以对于玉米矮花叶病的防治,选择抗病品种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选种时要结合当地的生产方式、自然条件、气候状况等因素,综合选择产量高、抗病力强、抗倒伏、品质优的品种,这是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育种工作要积极组织抗病新杂交种的开发,淘汰感病品种,使更优秀的抗病品种应用到生产实践。 === 2、调整种植方式 === 种植方式对于此病的发生有很大影响,在很多地区都采用套种的方式,如[[麦田套种玉米]],有的地区播期偏早[[套种玉米]],有的地区播期偏晚,基本上春玉米和套种早的玉米会发生较严重的发病情况,而套种晚的玉米则相对较少发病,夏直播玉米最不容易发病。一般春玉米播种时最好采取地膜覆盖,这样玉米能早出苗,早出苗的玉米尽快长高,避开蚜虫迁飞期,减少病毒的传染可能,同时具有驱蚜作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地膜对于地温的增加有很大好处,利于玉米的根系发育,使玉米生育期提高,加速生长,起到壮苗的作用,相对于露地栽培,能有效降低发病率。 === 3、加强田间管理 === 玉米生长期的田间管理对于玉米植株的长势有很大影响,加强田间管理能起到壮苗的效果,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一方面要施足底肥,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在整地翻耕时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提高地力,保证苗期的营养充足,增强苗势。另外在玉米的不同生长阶段,根据需肥特点科学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及微肥,以满足玉米的生长所需,在追肥时要注意方法和用量,不要过度施用氮肥,避免植株徒长。适度中耕,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保水保墒,促进玉米根系的发育,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减轻病害的发生。另外要及时除草,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合理使用除草剂,减弱杂草长势,避免与玉米植株进行水分、养分、阳光的争夺,为玉米植株的生长创造最佳条件。 === 4、及早拔除病株及杂株 === 玉米矮花叶病是由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般种子上如果染有病毒,而且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时,都会导致带毒苗的出现,这些带毒病株一旦叶子展开就会出现病状,所以最好要在2叶1心期就要把这样的病苗拔除。等植株长到3~4叶1心期时,要对整个地块进行细致排查,把一些带毒苗和感染苗彻底清除掉,减少田间的传染源头。清除病株、杂株及杂草能清除掉一些传染源头,但并不能根本杜绝此病的发生,还需要其他的防治措施。 === 5、药剂防治 === 由于此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在防治时如果不分清病种,针对用药,而盲目采用一些杀菌制剂往往达不到有效的防治效果,反而增加生产成本,造成严重的浪费。在用药时一定要注意使用克毒药剂。实践中常用7.5%克毒灵、病毒A、83增抗剂等抗病毒剂进行喷洒防治。在防治时还要注意用药时间,一般在发病初期施药效果最好,每隔一周喷药一次。另外在喷施药液时,最好在药液中加入一些微肥或叶面肥,这样对于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有益处,能有效增加叶绿素含量,尽快使植株的叶片复绿,用药要抓住有利时机,一旦发现有感病植株便立即用药,加强水肥管理,对于稳产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另外要针对蚜虫进行防治,通过灭蚜减少病毒的传播,可用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氧化乐果1200~1500倍液于麦蚜迁移盛期喷雾1~2次,可杀死蚜虫介体,减轻危害,若与麦田防治蚜虫结合,效果更佳。 == 相关视频 == <center>粮农种植玉米,粗缩病、矮花叶病识别与高效预防防治</center> {{#iDisplay:x07052zu3ny|780|460|qq}} </center> <center>玉米病害,被称为不治之症,其实并不可怕,防治很简单</center> {{#iDisplay:j0887m5xz6z|780|460|qq}} </center> == 参考来源 == [[Category: 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返回「
玉米矮花叶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