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103.1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王禮錫 的原始碼
←
王禮錫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王禮錫'''({{bd|1901年|3月22日|1939年|8月26日}})<ref>生日1901年3月22日见《杰出的国民外交家王礼锡》。安福县人民政府网站作生于1900年。</ref>字'''庶三''',生于[[江西省]][[安福县]]上南乡王屯村(今[[洲湖镇]]王屯村)。[[中华民国]]政治人物、社会活动家、[[诗人]]、[[散文家]]、文学研究者,[[中国国民党]]人士。<ref name=afx>[http://www.afx.gov.cn/af_afgk/af_lsmr/201108/t20110811_322838.htm 王礼锡,安福县人民政府,2011-08-11] </ref><ref name=zhong>王谦,杰出的国民外交家王礼锡,钟山风雨2007年第1期 </ref> ==生平== ===早年生涯=== 王礼锡6岁丧父。祖父[[王仁煦]]是[[光绪]]年间举人,曾参加[[辛亥革命]]。母亲彭淑才知书达礼。<ref name=zhong/>王礼锡十岁时作了第一首诗:“昨夜君入市,途中草木枯。借问傲霜菊,留得一枝无?”因获祖父赞赏,诗兴大发。后来,遵祖父教诲,不再忙于作诗,而是认真阅读名家诗集,如[[李义山]]、[[孟东野]]、[[李长吉]]等人的诗集。<ref name=afx/> 1917年秋,王礼锡考入[[江西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王礼锡积极参加,他还阅读了许多有关新思潮的书刊,如《[[新青年]]》等。1922年初,王礼锡因为领导[[吉安市|吉安]]的青年学生发动反军阀运动并要求改革教育,而被[[江西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开除。此后,经同乡[[李松风]]介绍,转入[[抚州]][[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南昌]][[心远大学]]。<ref name=zhong/>在[[南昌]][[心远大学]]学习时,王礼锡获[[彭泽]][[汪辟疆]]指点,钻研宋诗。王礼锡仰慕后山([[陈师道]])和东坡([[苏东坡]]),不满宛陵([[梅尧臣]])和山谷([[黄庭坚]])。<ref name=afx/> ===大革命风云=== 1925年5月,王礼锡离开[[南昌]][[心远大学]]谋职,先后当报馆[[记者]]、[[编辑]]、中小学教员,编辑《绿波》、《青年呼声》、《新时代》等刊物。王礼锡在此期间加入[[中国国民党]],先后在[[江西省]]、[[南京]]、[[北京]]从事党务工作,开展农民运动。<ref name=zhong/> 1926年底,中共中央农委书记[[毛泽东]]提议在[[武汉]]创办一所农民运动讲习所,并亲自到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的中国国民党党部,建议派代表参加该农民运动讲习所的筹备。上述三个省党部均表赞同,共推以毛泽东为首的8位筹备员,其中[[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推出的筹备员为王礼锡、[[龚式农]]。1927年1月16日,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第三届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推定王礼锡为农民部部长,负责江西省的农民运动。农民运动讲习所筹备委员会成立后,王礼锡即到[[武汉]]参与筹备,与毛泽东等筹备员选定[[武昌]]北城角黉巷13号旧高级商业学校作为所址,学校拟定名“湘鄂赣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费由上述三个省分担,学生名额暂定为600人。<ref name=zhong/> 后来,在[[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的支持下,“湘鄂赣农民运动讲习所”扩大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并且增招[[浙江省]]、[[安徽省]]、[[直隶省]]等省学生300名,学员名额增至900名。1927年3月7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简称“武昌农讲所”)正式开课。该所的学生经3个多月的学习及训练,毕业后作为各省农民协会特派员回到家乡。<ref name=zhong/> [[北伐战争]]时期,[[段锡朋]]等人在江西省成立了[[中国国民党]]右派组织[[AB团]],反对[[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国民党左派。王礼锡是AB团的骨干成员。1927年4月2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江西四二暴动]]发生,AB团被摧毁。武汉的中国国民党中央随即派员接管了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并于4月5日开始办公。AB团主要人员有的被捕,有的逃跑。遭拘捕的大批AB团成员于6月5号以后被朱培德释放,少数AB团成员早在四二暴动时便已逃离南昌。<ref name=ab>[http://cpc.people.com.cn/GB/218984/218997/219021/14817916.html 武国友,论肃“AB”团误区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2011-06-03]</ref>王礼锡也在此前后离开了南昌。<ref name=zhong/>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1927年下半年,王礼锡抵达[[南京]],任职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宣传处,与政治部副主任[[陈铭枢]]结为朋友。1928年初,王礼锡抵达上海,参加《[[中央日报]]》的编辑工作,不久又任教于[[田汉]]主持的[[南国艺术学院]]。<ref name=zhong/> 1928年初,[[蒋介石]]通令各地党部一律停止活动,又委派党务指导委员赴各省及特别市整理党务。1928年3月3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出通告,任命各省党务指导委员会名单,其中[[周利生]]、[[陈礼江]]、王礼锡等9人被任命为江西省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同年5月17日,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党务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王镇寰]]、[[邹曾侯]]、王礼锡、[[刘抱一]]等6名江西省党务指导委员到会,以王镇寰、邹曾侯、王礼锡3人为常务委员,周利生为组织部长,陈礼江为宣传部长。<ref name=ab/> 此前,1927年底,江西省的中国国民党党务已基本被[[改组派]]掌握。中国国民党中央任命江西省党务指导委员后,改组派以[[朱培德]]作为靠山,阻挠江西省党务指导委员到任。中国国民党中央乃下令免去改组派[[李尚庸]]的江西省建设厅厅长职务、改组派[[彭程万]]的江西省政府委员职务。但改组派在李尚庸被免职之后,随即派另一改组派成员[[周贯虹]]接任江西省建设厅厅长。改组派还策动中国国民党江西党校的学生赴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党部请愿,因受警察阻拦而爆发冲突,有学生受伤,改组派乃借机召开“江西各界声讨AB团殴打党校学生大会”,指控江西省党务指导委员会为AB团(实际AB团早已在1927年4月2日被摧毁,但江西省党务指导委员中有一些原AB团成员,如王礼锡、[[刘抱一]]、[[曾华英]]等人,可以说江西省党务指导委员会以原AB团成员为骨干)。<ref name=ab/> 此后,刘抱一、曾华英、邹曾侯等人乃潜赴[[南京]]向中国国民党中央进行汇报。改组派随即也派代表团到中国国民党中央请愿。双方人员抵达南京后,段锡朋以中国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的名义致函南京警察厅,指控改组派派赴南京者为“图谋不轨”的“共党分子”,要南京警察厅紧急处置。刘抱一、曾华英、邹曾侯也以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的名义,向南京警察厅指控改组派代表为“通共分子”及“共产分子”。南京警察厅厅长[[孙伯文]]便派出警察,将能找到住址的改组派代表拘留。改组派的另外一些人员找到[[李烈钧]],李烈钧让孙伯文释放了改组派代表。 1929年4月底,国民政府以江西省主席[[朱培德]]奉命北伐为理由,派[[杨赓生]]代行江西省主席职务。改组派由此受沉重打击,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党务被江西省党务指导委员会掌控。<ref name=ab/> 1928年秋,[[南国社]]解散,南国艺术学院随之停办,王礼锡便赴[[北平]]办平民学校。其间,王礼锡领导了学生运动,并常在北平《民国日报》上刊文,宣传工人运动。此时,王礼锡结识了在《民国日报》社任副刊编辑的[[陆晶清]]女士。1931年春,二人在[[日本]][[东京]]结婚。<ref name=zhong/> 1929年,[[陈铭枢]]在上海出资接办[[神州国光社]],请王礼锡主持。王礼锡任该社总编辑之后,开始出版进步书籍,并与进步作家签订印书合同。1930年6月,王礼锡主编的《物观文学史丛书》由[[神州国光社]]开始印行,该丛书中包括王礼锡著的《李长吉评传》和陆晶清著的《唐代女诗人》。<ref name=zhong/>《李长吉评传》是首部论述[[唐朝]]诗人[[李贺]]的专著<ref name=zhong/>,曾获[[朱自清]]、[[周阆风]]好评<ref name=afx/>。 1931年2月17日,王礼锡夫妇主编的综合性期刊《读书杂志》创刊号在[[日本]][[东京]]编成,同年6月出刊。《读书杂志》连续出版了《中国社会史论战》的4个专辑,各党派、无党派的作者均有,其中有[[张闻天]]、[[李季]]、[[周谷城]]等名士,在学术界及文化界引發轰动。《读书杂志》还就国际及国内形势先后出版专号,如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读书杂志》第一卷第7、8期合刊《东北与日本》专号,还特别刊登《[[田中义一]]的满蒙积极对策奏章》、《日本满蒙权益拥护秘密会议记录》。<ref name=zhong/> 1924年至1932年,王礼锡所作诗歌,后结集为《市声草》,1933年2月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其中包括《市声集》、《风怀集》、《流亡集》、《困学集》四辑。<ref name=afx/> ===流亡欧洲=== [[File:Wang Lixi1.jpg|thumb|200px|王禮錫(左)与陆晶清(右)]] 神州国光社出版了不少[[马克思主义]]书籍及左翼文艺作品,因而触犯了国民政府。1933年3月,国民政府让王礼锡以铁道部专员的名义赴[[英国]]考察。王礼锡夫妇乃被迫赴英国。不久,[[陈铭枢]]因在中国难以立足,也到[[欧洲]]考察。陈铭枢与王礼锡见面后,曾多次商谈,策划成立组织,开展反蒋活动,后来陈铭枢先期回国。<ref name=zhong/> 1933年10月,应[[李济深]]、陈铭枢的邀请,王礼锡归国参加[[福建]]的“[[闽变]]”。在[[福州]],王礼锡与[[胡秋原]]共同起草重要文件。同年11月20日上午,王礼锡作为江西代表出席了“中华全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王礼锡任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文化委员会秘书长兼民众训练处负责人。1934年1月14日,南京国民政府的军队占领福州,“闽变”失败,主要领导人遭到通缉。1934年1月15日晨,王礼锡、胡秋原等乘坐[[日本]]商船离开[[福州]]赴[[香港]]。1月19日,王礼锡乘坐[[意大利]]佛尔第号邮轮再度流亡英国。<ref name=zhong/> 1935年,王礼锡在[[英国]]参与发起成立英国首个援华组织“中国人民之友社”,并被推举为该社名誉秘书长。<ref name=zhong/> 1936年5月25日,在[[巴黎]]发行的《救国时报》刊登了王礼锡的《论准备》一文,文中提出各种事例表明,[[南京国民政府]]当时“准备抗日”是假,准备投降日本是真。同年6月20日,《救国时报》刊登了王礼锡的《论再准备》一文,文中指出了南京国民政府空谈准备抗日而不作实际准备的原因,并指出只有联合[[中国共产党]]及抗日军民,联合[[苏联]],动员民众抗日,方可救国。上述两篇文章在中国内外引發强烈反响。此后,王礼锡多次在《救国时报》上发表文章鼓吹抗日救国。<ref name=zhong/> 1936年夏,世界和平人士决定举办“世界和平运动大会”(又称“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由世界各地代表共同讨论防止战争、维护和平的办法。中国各方代表抵达[[布鲁塞尔]]与会者共14人,王礼锡作为[[英国]][[伦敦]]华侨抗日救国会的代表与会,并任中国代表团秘书,与陈铭枢、[[陶行知]]、胡秋原参加了大会主席团。1936年9月3日,世界和平运动大会在布鲁塞尔开幕,与会者有35国代表共4000多人,各国来宾10000多人。王礼锡作为中国代表团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呼吁各国人民声援中国人民抗日。大会决定在布鲁塞尔设“世界和平运动总会”,大会最后宣读了王礼锡起草的大会宣言。后来,1938年1月23日,世界和平运动总会中国分会在[[汉口]]成立,[[宋庆龄]]任名誉主席,[[宋子文]]任理事会主席,王礼锡任欧洲局主任,并担任驻伦敦代表兼秘书。<ref name=zhong/> 1936年10月间,王礼锡、陆晶清共同来到[[法国]][[巴黎]]。经王礼锡倡导及推动,成立了以[[欧洲]]各国的中国留学生为主的“全欧华侨抗日联合会”,[[陶行知]]、[[钱俊瑞]]、[[陈铭枢]]等作为来宾参加该会。同年11月22日,[[沈钧儒]]等[[救国会七君子]]在[[上海]]被南京国民政府逮捕后,王礼锡促成世界和平运动总会以全体理事的名义致电南京国民政府,要求将[[救国会七君子]]立即释放。<ref name=zhong/> 1933年至1938年,王礼锡旅居欧洲期间,以笔名“Shelley Wang”发表诗作,被欧洲文坛誉为“东方的[[雪莱]]”。王礼锡在海外所作诗歌,后结集为《去国草》,中国诗歌出版社出版。王礼锡在海外所作随笔,后结集为《海外杂笔》、《海外二笔》,由[[中华书局]]先后出版。<ref name=afx/> ===抗战爆发=== [[File:Wang Lixi4.jpg|thumb|200px|王禮錫(左)]]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1937年8月10日,王礼锡代表“中国人民之友社”执笔写下援华抗日公开信,向英国各报馆及杂志社发出,呼吁英国民众及舆论声援,要求英国政府向中国提供军械抵抗日军侵略。此后,王礼锡参与组织“全英援华运动委员会”,并被推举为副会长。全英援华运动委员会发起了抵制日货运动、督促政府运动、宣传、救济。1938年7月初,[[国军]]获[[台儿庄大捷]]时,王礼锡提请全英援华运动委员会举办庆祝大会,并在各个地铁站贴出通告,在各个学校、书店散发传单。其间,王礼锡还到英国各地进行了上百次演讲。1937年10月6日,经王礼锡组织,全英援华运动委员会成立医药组(后改为救济组),将药品、旧衣物、食品等运往中国抗日前线。 1938年7月,在王礼锡努力之下,经过全英援华运动委员会提议,巴黎国际反轰炸大会通过了在中国创办“国际和平医院”的方案。<ref name=zhong/> 1938年2月,在英国伦敦召开“救中国救和平世界大会”(又称“世界援华制日大会”),王礼锡参加了大会的筹备工作,为大会决议援助中国抗战、制裁日军侵略出力甚多。同年7月,王礼锡又出席了在巴黎召开的“全世界反对轰炸非战区未设防的城市及恢复和平大会”,简称“反轰炸大会”,参加大会的有4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代表。大会通过了王礼锡以全英援华运动委员会名义提出的六大纲领为蓝本起草的关于中国的决议。<ref name=zhong/> 1938年7月24日,全英援华运动委员会与[[法国]]的“中国人民之友社”联合举办“世界援华大会”,10个国家的援华运动领导人与会,中国与会者有王礼锡及[[中国驻苏联大使]][[余铭]]。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为建立援华运动大联系,推定全英援华运动委员会为国际联系中心。<ref name=zhong/> 1938年10月,王礼锡、陆晶清夫妇自英国伦敦启程归国。在即将离开伦敦时,全英援华运动委员会秘书长[[侯德门]]女士等人设告别酒会为二人饯行,[[中国驻英国大使]][[郭泰祺]]、[[印度]]领袖[[尼赫鲁]]等几十人参加告别酒会。王礼锡即席朗诵英文诗《再会,英国的朋友们!》:<ref name=zhong/> {{引用| 再会,英国的朋友们!<br> 我要归去了,<br> ……我要归去了,<br> 回到我的国土——他在新生,<br> 现在的血海中,<br> 正崛起一座新的长城。<br> 它不仅是国家的屏障,<br> 还要屏障正义与和平。<br> 一块砖,一滴血;<br> 一个石头,一颗心。<br> 我去了,<br> 我去加一滴赤血,<br> 加一颗火热的心。<br> 不是长城缺不了我,<br> 是我与长城相依为命。<br> 没有我,无碍中华的新生;<br> 没有中华,世界就塌了一座长城。}} 英国女诗人[[华尔纳]]在英国广播电台朗诵了王礼锡的这首英文诗,华尔纳说:“我是含着骄傲的热泪去读它。”<ref name=zhong/> ===回到中国=== 1939年1月,王礼锡夫妇回到中国。<ref name=zhong/><ref>安福县人民政府网站作1938年12月王礼锡夫妇回到中国。《杰出的国民外交家王礼锡》则作1939年1月王礼锡夫妇回到中国。</ref>1939年3月9日,王礼锡被任命为国民政府立法院第四届立法委员。<ref>刘寿林等编,民国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ref> 成立不久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地党政委员会正在物色人员赴抗日前线工作,王礼锡主动向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济深]]请求前往,李济深乃任命王礼锡为冀察绥晋党政指导员,“作家战地访问团”遂产生。该团由14名作家组成,王礼锡任团长,[[宋之的]]任副团长,团员有[[葛一虹]]、[[杨朔]]等人。<ref name=zhong/> 1939年6月14日,作家战地访问团在[[重庆]][[生生花园]]举办出发仪式,[[周恩来]]、[[郭沫若]]、[[邵力子]]致勉励词,郭沫若向访问团授三角团旗,王礼锡代表该团致告别词。周恩来特嘱文艺界负责人及访问团团员要尊重王礼锡,周恩来称:<ref name=zhong/> {{引用|你们要尊重王礼锡,他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他从英国回到祖国,就是为了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他不图名,不图利,更不去做国民党的官,只希望马上奔赴战地当一名普通战士,竭尽绵薄。<ref>周英才,王礼锡在国际援华阵线,党史文苑 2008年第5期</ref>}} 1939年6月18日晨,作家战地访问团自重庆出发,当晚抵达[[内江]]。当天是[[苏联]]作家[[高尔基]]逝世三周年纪念日,访问团在旅馆房间内召开了一个小型纪念会,王礼锡回顾高尔基的生平,[[方殷]]等人演唱哀歌。6月19日晚,访问团到[[成都]]。6月20日晨,访问团在成都市文协分会负责人的陪同下,察看遭到日军轰炸地区。过[[绵阳]]后,道路难行,汽车经常抛锚,有时团员只好步行。途中大家坚持记日记,这些日记后来先后发表在《抗战文艺》第四、五卷各期。6月26日,访问团入[[陕西省]]。7月4日,王礼锡应邀访问西安军政首脑[[蒋鼎文]]。7月5日中午,访问团赴国军第十集团军政治部招待会。<ref name=zhong/> 1939年7月13日,访问团抵达[[洛阳]]的[[抗日战争第一战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会见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卫立煌对访问团冒险来到抗日前线表示赞赏,王礼锡则对卫立煌在日军进攻面前表现的镇定印象深刻。王礼锡写下《卫将军:不要紧》一文,与《铁皮闷车》、《战术无穷》作为《洛京散记》的上篇寄给[[香港]]《[[星岛日报]]》发表。<ref name=zhong/> 依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安排,访问团入[[中条山]]前线。白天访问团十分忙碌,晚上王礼锡写《笔征日记》及新闻报导。访问团的报导在各报刊发表,在中国内外发生较大影响,访问团被誉为“笔游击队”。<ref name=zhong/> 一日,访问团来到一村庄,因天气炎热,王礼锡及团员们纷纷到河中洗澡。王礼锡洗完澡后突然发烧,次日病情加重,以致无法参加某军军部举行的欢迎会。访问团决定由[[方殷]]等四人护送王礼锡过[[黄河]]赴[[洛阳]]治病。在洛阳,医生会诊认为王礼锡患[[黄疸病]],但已延误治疗。<ref name=zhong/> 1939年8月26日,王礼锡在洛阳病逝。<ref name=afx/><ref name=zhong/> ===身后=== 王礼锡病逝后,[[蒋介石]]、[[中共中央]]、[[延安]]文艺界、[[尼赫鲁]]等人均发来唁电。周恩来偕[[邓颖超]]赴重庆青年会陆晶清的住所慰问。《[[新华日报]]》1939年10月8日刊发纪念特刊,[[郭沫若]]、[[老舍]]、[[吴玉章]]、[[陈铭枢]]、[[邹韬奋]]、[[廖承志]]等人均写下纪念诗文。[[吴玉章]]在《新华日报》纪念特刊上撰文称,王礼锡是“一位诗人,一位热爱祖国、反对侵略的队员,中国在国外从事国民外交工作不可多得的一个人物”,称“他的病死,不仅是抗战中的一个损失,我们文化界的极大不幸,而且是在国际和平运动中损掉了一位战士”。《[[大公报]]》、《[[新蜀报]]》、《文艺阵地》等数十种报刊发表纪念诗文。<ref name=zhong/> 1939年10月7日,[[重庆]]举办追悼大会,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叶楚伧]]、[[新四军]]军长[[叶挺]]、文化界名人及《[[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的部分工作人员等数百人参加追悼大会。会上,陈铭枢作为王礼锡老友致悼词,叶楚伧代表[[立法院]]讲话,[[王明]]代表中共中央发言,[[葛一虹]]代表作家战地访问团发言。<ref name=zhong/> 1939年8月28日,驻洛阳的[[卫立煌]]捐资将王礼锡安葬在[[洛阳]]北邙山麓的西峰(即[[洛阳]]龙门西山<ref name=gmw/>),墓前镌刻有[[卫立煌]]手书“诗人王礼锡之墓”七字。隔河东峰上,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墓。<ref>[http://www.afx.gov.cn/epaper/html/2012-3-16/1161_4509.html?c=1&id=4509 爱国诗人王礼锡,安福县报,2012-03-16]</ref> 2004年,王礼锡墓被[[洛阳市]][[洛龙区]]政府部门野蛮破坏平毁,墓前石碑被砸为数段。<ref name=gmw>[http://www.gmw.cn/01gmrb/2004-06/06/content_39329.htm 洛阳王礼锡墓遭破坏,光明网,2004-06-06]</ref>王礼锡墓被毁,在其家乡[[江西省]]安福县引起反响,安福县强烈呼吁洛阳当局重建王礼锡墓。<ref>[http://news.sina.com.cn/o/2004-06-15/08142808137s.shtml 王礼锡家乡关注王礼锡墓被毁事件,新浪,2004-06-15]</ref> ==家庭== *曾祖父:[[王邦玺]](1827年-1893年),字介卿,一字尔玉。[[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 *祖父:[[王仁煦]](1850年-1928年),字伯兰。[[光绪]]十七年(1891年)举人,著有《算草》三种,小说《我有我》(清末活字版)。[[宣统]]元年(1909年)任[[江西谘议局]]议员。 *叔祖父:[[王仁照]],字仲兰。早年入[[维新派]][[江标]]的湖南学使幕,宣统二年至三年(1910年至1911年),任吉安府师范学堂监督,晚年在家乡办学。著有《葵芳斋诗集》等。 **[[王泗原]],王仁照之子。中华民国时期,历任《日新日报》、《前方日报》总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历任教育部、出版总署编审,《中国语文教学》杂志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市委员会宣传部部长等职务。 *父:王肇均(1882年-1906年),字镇垣,早逝。遗一子王禮錫,年六岁;一女王瑞英,年三岁。 *外曾祖父:[[彭美]],彭淑才之祖父。与[[王仁熙]]是同治四年(1865年)的同年进士。 *外祖父:[[彭士荃]],字沅香。彭淑才之父。清末曾任[[湖南省]][[东安县]]知县。 *舅:[[彭学浚]],彭淑才之兄。[[王仁照]]的学生,清朝举人,中华民国初年国会议员。 *舅:[[彭学沛]],[[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日报]]》总编辑,著有《国际法概论》、《中外货币政策》、《建国概论》、《欧美日本的政党》等,1948年12月因飞机失事死亡。 *母:彭淑才(1885年-1953年),安福县严田镇人。 *妻:[[陆晶清]](1907年-1993年)原名秀珍,笔名小陆、娜君、梅影、清,[[云南]][[昆明]]人。1926年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31年4月在[[日本]][[东京]]与王礼锡结婚。王礼锡去世后,曾主编《[[扫荡报]]》副刊。1945年夏,作为《和平日报》特派记者赴欧洲采访,报道[[联合国大会]]及巴黎和会。 1948年归国,任[[暨南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财经学院]]教授。1993年3月13日病逝。著有诗集《低诉》,散文集《笺素》、《流浪集》,论著《唐代女诗人》。 *长子:[[王士忠]],[[国立台湾大学]]教授,著有《国际贸易实务》、《南洋十年》、《英语发音学》,后定居[[美国]][[休斯敦]]。 *次子:王士信 *三子:王士志,曾任记者、编辑、教师,晚年编印王礼锡文集。1989年6月因车祸去世。 **孙:王效祖,王士志之子,参加《王礼锡诗文集》、《王礼锡传》等书的编写。<ref name=afx/>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作家]] [[Category:诗人]] [[Category:台湾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引用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王禮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