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104.8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环首刀 的原始碼
←
环首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环首刀22.jpg|350px|缩略图|右|[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07/dd754161fdff4f1c8bd2606ff79ee0a1.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30706985_100085610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环首刀''',又称环柄刀是一种以单手或双手持用为主的[[短兵器]]。特点是单面开锋,厚脊薄刃,直脊直刃,刀柄首呈圆环形<ref>[http://www.qulishi.com/news/201703/180627.html 环首刀的起源探秘 环首刀的刀环有什么作用 ],趣历史,2017-03-15 </ref>。 ==简介== 环首系的刀(刀柄端带金属环),是漫长[[华夏文明]]中的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武备种类。它一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作为主力近身格斗武器保卫着华夏文明的繁衍和辉煌。而环首的出现应该是出于实用和美学的双重原因,既可以起到平衡配重效果、又可连绳套挂手稳定握持、还能坠挂饰物和刀穗。环首刀最初是做为骑兵的劈砍武器来取代原本的[[汉剑]]。汉剑由于双面开刃而不利于马上作战、不利于劈砍、易折断,这在对匈奴骑兵的近身战斗中非常不利。而环首刀单面开刃、厚脊,在当时而言是最利于砍杀的[[兵器]],加上强弩铁戟的长短程配合,大大加强了汉骑兵的攻击力(当时世界上尚未出现马镫)。1974年7月,在山东临沂苍山地区出土一把东汉的环首刀,刀身上还刻有隶书铭文十八字:“永初六年(112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孙”。“卅湅”就是三十炼,也就是这把刀曾经使用"百炼钢”技术将钢材折迭锻打达三十次之多,而在这把刀的刃部还发现经过“淬火”。“淬火”是将刀刃加热到某一高温,再用[[水]]、油或[[空气]]使其急速冷却,并让工件表面硬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先进武器和强大国力的决定性作用下,汉军将[[匈奴]]打得元气大伤,北匈奴西迁、[[南匈奴]]归附<ref>[https://www.sohu.com/a/230706985_100085610 中国古代最强冷兵器——环首刀! ],搜狐,2018-05-07</ref>。 ==历史沿革== 环首刀起源于[[先秦]],成型于两汉,后逐渐取代剑成为军队的基本制式装备,环首刀的大量使用,是由于[[骑兵]]需要适合马上劈砍的兵器,[[西汉]]初年由于北方匈奴的威胁,发展大量骑兵,骑兵在马背上使用劈砍远较刺击容易,且刺击可能发生兵器插在目标上不能拔出的状况;另刀拥有厚实背脊,重量较重,劈砍时产生的杀伤力与折断的几率均较剑优秀。其次,刀比剑更易制造,单面开刃的工程比双面开刃简单省时,适合量产,为[[军队]]大量装备。《[[汉]]书》有李陵佩环首刀的记载。 环首刀在[[东汉]]后期完全取代剑,成为军队中首要的短柄武器。[[南北朝]]时期环首刀与长盾是一般步兵的标准装备,此时期刀的环饰还有许多讲究,[[北周]]宫廷卫士所用的刀有龙环、凤环等诸多名目。 ==视频== ===<center> 环首刀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纪录片】古兵器大揭秘—环首刀(51)</center> <center>{{#iDisplay:m072269o61h|560|390|qq}}</center> <center>环首刀在西汉开始投入使用,随后取代了剑的地位</center> <center>{{#iDisplay:u0873w1445j|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返回「
环首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