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91.12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理塘县 的原始碼
←
理塘县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理塘县.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25/562c1ace4084424fa23f55505ef2fa7c.jpeg 原图连接][https://www.sohu.com/a/206497008_707802 图片来自搜狐网]]] [[file: 理塘县01.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25/01b210269f984b85b32334997b588631.jpeg 原图连接][https://www.sohu.com/a/206497008_707802 图片来自搜狐网]]] [[file: 理塘县02.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5/01ca1dfb20704d559ef84f027d84002a.jpeg 原图连接][https://www.sohu.com/a/331634965_120179134 图片来自搜狐网]]] [[file: 理塘县03.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25/db22f106576848d099243e51f4035305.jpeg 原图连接][https://www.sohu.com/a/206497008_707802 图片来自搜狐网]]] [[file: 理塘县04.jpg|缩略图|[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28/2289f679110143aca0a962e24f7471ab_th.png 原图连接][https://www.sohu.com/a/152728417_700047 图片来自搜狐网]]] [[file: 理塘县05.jpg|缩略图|[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28/86bb8c7504af4553bec731753ad3d65d_th.png 原图连接][https://www.sohu.com/a/152728417_700047 图片来自搜狐网]]] [[file: 理塘县06.jpg|缩略图|[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28/8ba01d89ddd740788ab402f276343652_th.png 原图连接][https://www.sohu.com/a/152728417_700047 图片来自搜狐网]]] '''理塘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距离州府康定285公里,距省会成都654公里,地处东经99°19′—100°56′,北纬28°57′—30°43′,县政府驻地高城镇,海拔4014.187米。 2011年理塘县总面积14352平方公里,辖5个片区、24个乡镇,231个村,282个村民小组,至2011年底,理塘县常住人口7042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3‰。有[[藏族]]、[[汉族]]、[[蒙古族]]、[[回族]]、[[纳西族]]、[[土家族]]、[[彝族]]、[[苗族]]、[[羌族]]9个民族,理塘,系藏语,藏语拼音:Litang Zong。“理”意为“铜”,“塘”为“坝子”,即广阔坝子有如铜镜。故为里塘土司地。 2011年理塘县地区生产总值6.43亿元,比2010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2亿元,比2010年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2.87亿元;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比例为39.2:16.2:44.6。 ==历史沿革== 理塘县唐属吐蕃,元初置李塘城。 元至元九年(1272年)置李唐州,后设奔不儿亦失刚招讨使司。 元二十五年(1288年)设钱粮总管府。 明置里塘宣抚司,后为扎兀东思麻千户所;明末清初为固始汗属地。 清雍正七年(1729年)置宣抚司。清光绪2年改土归流,置裹化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置理化县;宣统三年(1911年)奏准置里化厅,辖稻坝、定乡、顺化等县,土司制度始于元,至清而兴。 民国元年(1912年)设里化府,民国三年(1914年)置理化县。民国元年(1912年)设理化府,1913年改置理化县。 1950年5月31日理化县解放,翌年5月更名为理塘县。 1997年,理塘县辖1镇18乡,2000年,理塘县辖1个镇、23个乡。 2020年2月18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理塘县退出贫困县。 ==行政区划== 至2011年底,理塘县总面积14352平方公里,辖5个片区,1个镇、23个乡:高城镇、呷柯乡、曲登乡、禾尼乡、村戈乡、奔戈乡、莫坝乡、麦洼乡、拉波乡、格林乡、德巫乡、觉吾乡、君坝乡、绒坝乡、藏坝乡、上木拉乡、章纳乡、喇嘛垭乡、甲洼乡、濯桑乡、哈依乡、亚火乡、中木拉乡、下木拉乡,共231个村,282个村民小组。 ==人口民族== 至2011年底,全县有9个民族 ,理塘县常住人口7042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3‰。其中藏族47918人,占总人口的94%。其它民族有[[汉族]]、[[蒙古族]]、[[回族]]、[[纳西族]]、[[土家族]]、[[彝族]]、[[苗族]]、[[羌族]]等民族。 ==交通== 理塘县距州人民政府驻地康定285公里,距四川省会成都654公里。县城地处平坦的理塘草坝,是连接国道318线和省道217线的结合部。 至2010年底,理塘县已有18个乡镇通公路,累计投入资金3.58亿元,共建成通乡通畅公路8条174.4公里,通村通达公路223条1239.6公里,牧民定居点道路111条266.7公里,并支持国道318线、省道217线改扩建工程建设。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912.6公里,实现了全县5个片区、24个乡镇、191个村通公路。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理塘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属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东经99°19′—100°56′,北纬28°57′——30°43′,金沙江与雅砻江之间,横断山脉中段,沙鲁里山纵贯南北。 理塘县东毗雅江县,南邻木里县、稻城县、乡城县;西接巴塘县,北连白玉县、新龙县,理塘县版图南北最长215公里;东西最宽155公里,总幅员14351.8平方公里。县城海拔4014米。*<ref>{{ cite web | url=https://www.sohu.com/a/86172805_438836 | title=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理塘县城海拔4014米 | date=26 六月 2016 | language=中文 | accessdate=02 四月 2020 }}</ref> ===地形地貌=== 理塘县以丘状高原和山原地貌为主,兼有部分高山峡谷,西部中部因造山运动的抬升,地势起伏较大,向东南和东北倾斜,境内山脉和水系呈南北走向,东西排列,山川河流相间,山地垂直分布明显。 理塘县内部地貌日趋复杂化,地形成呈显的垂直分带,由低到高依次出现中山、高山、极高山等类型,在山地窄谷、宽谷和高山顶部夷平面又出现台地、多平坝、高山原类型。 理塘县主要山脉有格聂山峰,海拔6204米;肖扎山海拔5807米;克麦弄山海拔5780米;库尔岗中山,海拔5601米。 ===土壤=== 理塘县土壤有9个类,13个亚类,其中以高山草甸土、暗棕壤、高山灌丛草甸土为主。土地资源大部分在海拔3600米至4600米之间,呈垂直分布,由低到高依次分布着耕地、林地、草地。 ===气候=== 理塘气候属高原气候区,基本特征为:气温低、冬季长、日照多、辐射强、风力大、水热同期、蒸发量大、干湿季节分明。平均气温3.0℃,极端最高气温25.6℃,最低气温-30.6℃,年平均地面温度5.9℃,年降雨量为722.2毫米,无霜期仅5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637.7小时,日照多,辐射强,年太阳辐射量为159.4千卡/平方厘米,冬季干冷漫长,暖季温凉短暂。 ===水文=== 理塘县河流较多,分为雅砻江与金沙江两大水系,主要有无量河、热依河、君坝河、桑多河、呷柯河、霍曲河、白拖河、那曲河、拉波河,章纳河等11条支流,有8条注入雅砻江,有3条注入金沙江、总长度1534公里。 理塘县河流面积786930亩,占水域面积的96.39%,大小河流遍布全县,县境内河流总长达52462公里,年径流量76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水力资源=== 理塘县水能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约108.5万立方米,电力理论蕴藏量80万千瓦。全县已建电站12座,总装机容量4965千瓦。 ===土地资源=== 至2010年底,理塘县总土地面积为143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0.8%。其它面积为204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99%。 ===植物资源=== '''林木''' 理塘县森林面积275636亩,活立木畜积量为51391343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4 %,组成该县的森林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其次是[[红杉]]、[[高山松]]、[[柏树]]、[[杨树]]、[[高山栎]]、[[桦树]]、[[柳树]]等。 '''牧草''' 理塘县草地植物资源比较丰富,能作牧草利用的有200余种,主要牧草品种有高山嵩草、黑花苔草等。人工草地种植的优质牧草有七种,主要是披碱草、燕草、白山叶、红山叶、黑麦、老芒麦、鸭茅。理塘县天然草地总面积1235.77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为989.16万亩。 粮食作物主要有长芒四棱黑青稞、长芒六棱黑青稞、短芒六棱白青稞、红花小麦、麻豌豆、黄玉米、白土豆、紫土豆等。 '''药用和经济植物''' 理塘县有较多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大宗细药材有虫草、贝母、知母等,粗药材有[[黄芪]]、[[大黄]]、[[党参]]、[[秦艽]]、[[丹皮]]、[[木香]]、[[羌活]]、[[川乌头]]、[[雪莲花]]、[[独一味]]、[[一枝蒿]]、[[雪莲花]]、[[三颗针]]等。既有名贵的药材品种,又有大宗的粗药材品种,蕴藏量也较可观。 野生经济植物主要有沙棘等,同时有一定数量的野生食用菌种,主要有[[松茸]]、[[白菌]]、[[刷把菌]]、[[樟子菌]]、[[獐子菌]]、[[猴头菌]]和[[黑木耳]]等。 ===动物资源=== '''饲养动物''' 理塘县饲养动物主要有牦牛、黄牛、犏牛,绵羊、山羊马、猪、鸡等,以牛羊为优势畜种。 '''野生动物''' 理塘县生态资源丰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羚羊、金钱豹、雪豹、白唇鹿、红尾虹雉、扭角羚、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黑熊、水獭、猞猁、金猫、林麝、水鹿、藏原羚、斑羚、岩羊、盘羊、草原雕、藏马鸡兔及重唇鱼等。既有国家规定的一、二、三类保护动物又有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较高的珍贵稀有动物。 ==经济== ===综述=== 2002年,理塘县GDP13146万元,较2001年增10.9%,年均发展速度8%。其中:第一产业5620万元,第二产业2245万元,第三产业5281万元,工农业总产值6716万元。 2011年理塘县地区生产总值6.43亿元,比2010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2亿元, 比2010年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2.87亿元,比2010年增长9.1%;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比例为39.2:16.2:44.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48万元,比2010年增长52.1%;地方一般预算支出8.72亿元,比2010年增长5.9%。 ===第一产业=== 理塘县由于地高天寒,热量严重不足,农作物品种比较单一,主要粮食作物有青稞、冬小麦、小麦,其次是碗豆、马铃薯、玉米及小量的荞子、葫豆、二季豆和黄豆等。 2011年,理塘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9亿元,比2010年增长3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906公顷, 粮食总产量10626吨,比2010年增长11.1%;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33公顷,油料作物产量265吨,比2010年增长10.4%;蔬菜播种面积33公顷,菜产量525吨。 2011年末理塘县各类牲畜出栏86639头,比2010年减少2.6%;各类牲畜存栏37.08万头,比2010年减少5.4%;肉类总产量6690吨,比2010年减少5.6%。为退耕户代购补植云衫种苗20万株,完成秦艽种植3792亩,完成人工造林1500亩;封山育林666.67公顷,完成森林抚育600公顷;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2200公顷,草原围栏4.67万公顷,草场补播1.87万公顷建设。 ===第二产业=== 理塘县工业基础簿弱,没有大型工业企业,2011年理塘县第二产业增加值1.04亿元,比2010年增长12.4%。 ===第三产业=== 2011年理塘县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亿元,比2010年增长17%。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41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1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84元,比2010年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185元,比2010年增长14.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226元,比2010年增长29.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53元,比2010年增长18.7%。 至2011年底,理塘县有明珠宾馆、无量河宾馆、高城宾馆和格聂大酒店等旅游服务设施,可同时接待4000人次以上。 ==社会== ===教育=== 至2010年底,理塘县有中、小学校51所,在校学生4044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76.85%,巩固率为86.74%,毕业率为73.4%。 2011年全面实施民族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共投入资金3285万元,完成新建和改扩建项目26个,建设了理塘县城三完小,完成投资5000余万元。 2011年,理塘县有各类各级学校39所,在校中小学生8643人;寄宿制学校28所, 寄宿制教育覆盖24个乡镇,享受寄宿制生活补助学生5301人,寄宿制学校基本实现标准化管理。 ===民生=== 2008年,理塘县城镇新增就业2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5%。实施城乡医疗救助15789人次,救助金额达167.39万元,发放救灾物资折款100余万元,发放群众安全越冬物资2.68万件,,完成了3个新村建设,完成扶贫搬迁77户500人,产业扶贫完成牲畜越冬育肥建设317户,完成240户住房解困建设。发放175套家用太阳能灶具,发放绝对贫困人口生活救助金543.9万元。 2011年理塘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46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0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并把城镇登记失业控制在4.2%以内。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979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922人,生育保险人数为356人,工伤保险人数为1623人;新型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319人。 2011年理塘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人数5342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797人。对43名困难职工子女,给予3.44万元的金秋助学金;为129名困难职工给予300元~1000元不等的生活和医疗救助金6.86万元;新参加女职工大病互助保险人数有43人,参加住院互助保险的有5个单位282人,享受职工医疗互助保险活动资助人数有22人,资助金额有12071元。 ===文化=== 2011年理塘县电视收视频道达到28个频道,全县拥有乡级电视地面接收站41座,村级地面接收站86座,电视、广播覆盖率分别达到70%、80% 至2012年底,理塘县有24个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209个点,农民体育健身设施4处,专业文化艺术团一支、共有不可移动文物206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处;在建文化馆和图书馆各一座。 ===医疗卫生=== 至2010年底,理塘县除县人民医院、县藏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县妇幼保健站、县计生指导站外,理塘县5个片区工委、24个乡镇已建立了8个中心卫生院,16个乡卫生院。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全州率先通过州级卫生城市达标。 至2010年底理塘县各级各类医院共诊疗96986人次,为276名孕产妇发放住院分娩补助金20.9万元,为40名白内障患者的手术费用进行了减免。 ==民族风情== 藏族人民的服饰美观大方、色彩艳丽因季节与环境的不同,更变换出风格各异。由于受生存条件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藏族人民对自身的穿衣打扮有着独特的文化视角,其服饰最贴近大自然,男子服饰,妇女装束衬托朴素凝重、温柔贤淑、风情万种的柔美。尤其是理塘妇女的发饰,相传为格萨尔王妃子“珠姆”路经理塘时流传,妇女们发辫皆为块头大小若干条弧形披于背后,间用彩色丝线相连并以金银饰饼装饰。 ===理塘藏戏=== 藏历铁龙年(1940年)5月,理塘香根喇嘛洛绒丁增赤乃嘉措新临理塘寺附近的东呷坝即七世达赖噶桑嘉措降生地,为理塘藏戏团的创立、演出举行庆祝仪式。自比始,每年农历五月十一“日皎节”起演出藏戏六天,成为传统节目。 ==旅游== ===赛马节=== 理塘县赛马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每逢藏历六月初三日敬神山,藏语称之为“祝毕日晓”、藏语意为“六月转山会”,是理塘县民间的传统节日。历史上,每年藏历六月,康区著名的黄教寺庙—理塘县长青春科尔寺,按照古老的习俗举办赛马表演并同时表演马术。 ===格聂神山=== [[格聂神山]]:海拔6204米,位于[[甘孜州]]理塘县西南部;距县城110公里,该山冰碛地貌发育较全,终年冰雪覆盖,系康巴南部第一高峰四川省第二高峰,属我国藏传佛教24座神山中的第13座女神,整个神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有她的神秘传说。 *<ref>{{ cite web | url=https://www.sohu.com/a/337831471_120247474 | title=川西神山,格聂神山 | date=31 八月 2019 | language=中文 | accessdate=02 四月 2020 }}</ref> ===格木自然保护区=== 理塘县格木乡自然保护区格木自然生态保护区,位于理塘县城以东波密乡境内,由格木草原、扎哇拉山、充本拉山、罗措仁湖、格聂山等景区组成,[[集雪山]]、[[冰川]]、[[华山]]、森林、草原于一体,以现代冰川、山峰、原始森林以及牧区草原等独特的自然景观而著称。景区“一日四时季,十里不同天” 的自然奇观,格木自然生态保护区距离稻城亚丁300多公里,有奇特自然风光,古朴的民俗风情。 ===理塘寺=== [[理塘寺]]又名长青春科尔寺,位于县城城北山坡。原为黑教寺庙,明朝万历年间三世达赖途经该地时改为黄教并为其开光。 闻名康区的格鲁派寺庙理塘寺在县城城北约1公里的中莫拉卡山的山坡上。寺内珍藏有各种类型的释迦牟尼镀金铜像,佛教经典、三世达赖用过的马鞍、明清时代的壁画等珍贵文物,该寺每年藏历正月十五有酥油塑花会。 ===毛垭大草原=== 位于[[横断山脉]]之[[沙鲁里山]]中段,海拔3800-4500米,分布在两山之间开阔悠长的浅盆状地带,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毛垭大草原]]得天独厚:草原深处散落着月牙形的淡水湖若根措发源于格聂圣山的无量河蜿蜒贯穿草原腹心,草原上立着高大的白塔,据说是文成公主进藏时所建的三大佛塔之一。*<ref>{{ cite web | url=https://www.sohu.com/a/129118730_172436 | title=川藏线上一直被忽视的毛垭大草原 | date=16 三月 2017 | language=中文 | accessdate=02 四月 2020 }}</ref> ===扎嘎神山=== 位于理塘县毛垭奔戈乡境内,海拔 4135 米,距县城 18 公里,是群众最信奉的五座大神山之一。扎嘎圣山屹立在群山之巅,其山一半全是青褐色的岩石,在神山岩石上自然呈现出大小不同的六字真言:嗡、嘛、呢、拜、咪、哞以及木阳和月亮的图案神山上还有方圆几十丈的天然溶洞,其洞内时宽时窄,有形态各异的石笋、石柱及形如佛像的石人。*<ref>{{ cite web | url=https://www.sohu.com/a/337429305_120306499 | title=穿越理塘盆地未停留,扎嘎神山骑马,没嗨完就悲剧了 | date=30 八月 2019 | language=中文 | accessdate=02 四月 2020 }}</ref> ==名优特产== ===酥油茶=== 制做[[酥油茶]]是将烧开的砖茶水与酥油在专用的酥油桶中充分搅和,使茶油一体,稍加盐,然后倒入陶制或金属制的茶壶中,加热但不能烧开后,即可饮用。茶味的浓淡、酥油的多少及咸淡,因人而异。 ===糌粑===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实际上就是青棵炒面。它是青稞麦炒熟、磨细、不过筛的炒面,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 ===青稞酒=== [[青稞酒]],藏语叫做“羌”,是用藏族本地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 ==视频== 小伙航拍海拔四千多米的理塘县,在县里还吃了美食 {{#iDisplay:m08067obf8x|800|600|qq }} ==视频== 理塘县旅游宣传片 {{#iDisplay:h05431l7910|800|600|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理塘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