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1.247.6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琉特 的原始碼
←
琉特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琉特</big> ''' |- | [[File:34fae6cd7b899e5188d0554646a7d933c8950d01.jpg|缩略图|居中|[https://ss0.baidu.com/7P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baike/g=0;w=268/sign=525aec623ef33a878e6d0511b161220e/34fae6cd7b899e5188d0554646a7d933c8950d01.jpg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7%90%89%E7%89%B9&step_word=&hs=0&pn=0&spn=0&di=2266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1973802109%2C2048814540&os=1339033167%2C467621642&simid=3406835993%2C497054732&adpicid=0&lpn=0&ln=256&fr=&fmq=1639370827220_R&fm=result&ic=&s=undefined&hd=&latest=©right=&se=&sme=&tab=0&width=&height=&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ss0.baidu.com%2F7P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2Fbaike%2Fg%3D0%3Bw%3D268%2Fsign%3D525aec623ef33a878e6d0511b161220e%2F34fae6cd7b899e5188d0554646a7d933c8950d01.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wthj_z%26e3Bkwt17_z%26e3Bv54AzdH3FetjoAzdH3Fdacadb9_z%26e3Bip4&gsm=1&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琉特'''== 琉特,为拨奏弦鸣乐器。 曾译[[诗琴]]和[[鲁特琴]],是现存记载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 演奏时,将琴横抱于怀中,左手按弦,右手用不带指甲的手指来拨奏。按指的位置由许多品位(七个或更多)来指示。琴体形状呈半个梨形。它由面板、扁平的琴颈和颈部顶上弯曲的弦轴板组成。 =='''演奏方法'''== 演奏时,将琴横抱于怀中,左手按弦,右手用不带指甲的手指来拨奏。按指的位置由许多品位(七个或更多)来指示。 琉特琴音乐是用带有文字的奏法谱记谱的,被弹奏琴弦的品位是用字母或数字标明而不是在乐谱上用音来表示的。琉特琴是在13世纪晚期由[[阿拉伯人]]从亚洲带到欧洲的,当时的名称叫[[阿乌德]]。早期欧洲琉特琴是用拨子来弹奏的,只有4根弦,到14世纪中叶时变成5组双弦。 =='''乐器构造'''== 拨奏弦鸣乐器。曾译诗琴。琴体形状呈半个梨形。它由面板、扁平的琴颈和颈部顶上弯曲的弦轴板组成。在16世纪琉特琴最盛行的时期,共有6组弦,其中包括1根单弦和5组双弦(即5对调成同度的弦)。常用的定弦有G、c、f、a和A、d、g、b、e1、a1两种。 =='''历史沿革'''== 15世纪后,才加入一根单弦,[[琉特琴]]演奏家开始用手指拨弦的方式来演奏;到了世纪末的时候,第六组双弦才被加上。 16世纪在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是琉特琴的黄金时期,它是演奏和声与对位风格音乐的主要独奏乐器之一。它的演奏技法、独特的装饰风格、新的分解和弦技巧以及连音等都对[[羽管键琴]]的音乐创作有一定影响。 17世纪,琉特琴作为独奏和声乐伴奏地位开始被替代,吉他越来越盛行。 18世纪末期,琉特琴被完全遗忘。不过,一种小琉特琴的派生体曼德拉在曼德林中保存下来,在18世纪后期的整个欧洲广泛为人们所知。像吉他一样,琉特琴在20世纪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开始尝试恢复其乐器本身及其音乐。<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2070776447483122&wfr=spider&for=pc 《柴堆》白色琉特琴获得方法介绍],3DMGAME 2019年1月8日</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910 音樂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琉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