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198.14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瑜伽师地论 的原始碼
←
瑜伽师地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瑜伽师地论</big> ''' |- | [[File:Fe86ec2ea2bbbe95.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sogou.com/pics?ie=utf8&p=40230504&interV=kKIOkrELjboLmLkEk7oTkKIRmLkElbYTkKIKmbELjboJmLkEkL8TkKIKmrELjbkImTyREmAElKJ8zPt6wuQGwOVFmTbxFE4ElKJ6wu981qR7zOMTKVeRFTbxHUwElKJ6wu9DxqRLzO1H1qR7zOM%3D_2090302424&query=%E7%91%9C%E4%BC%BD%E5%B8%88%E5%9C%B0%E8%AE%BA 原图链接][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fe86ec2ea2bbbe95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瑜伽师地论 (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等的根本论书)'''== '''《瑜伽师地论》'''(梵文:Yogācāra-bhūmi-śāstra),又称《瑜伽论 》、《十七地论》,为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亦是玄奘西行所取的重要经典。 '''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 '''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 汉传佛教以此经为弥勒所造慈氏五经之一,藏传佛教传统上认定此论的作者为无著。 =='''渊源'''== '''瑜伽'''作为禅定或止观的代名词。 所谓瑜伽行,就是修行种种禅定观行,其中最常用者,为小乘部派所修之数息观与不净观。 至于瑜伽师者,亦即自作修行乃至讲述传授瑜伽诸法之师。 修习种种观行的佛教僧侣,被尊称为瑜伽师或观行师,这些瑜伽行者,即是瑜伽行唯识学派的先驱。 瑜伽师地,即指瑜伽师所依、所行的境界。 本论约于公元四、五世纪出现在古印度,相传乃无著菩萨夜升兜率天弥勒内院,听闻弥勒菩萨说法,返回人间后,再为大众演说,并成纪录。 =='''译本'''== '''简介''' '''《瑜伽师地论》''',唐玄奘译,100卷。 但在玄奘法师以前,已有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10卷(相当于奘译本35~50卷前半《本地分·菩萨地》,近年来发现和阗文译本残篇)及《菩萨戒本》1卷(相当于奘译本40~41卷); '''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菩萨善戒经》]]9卷(相当于奘译本《本地分·菩萨地》,和《地持经》相仿,但另有序品)和《优婆塞五戒威仪经》1卷(为《菩萨戒本》的异译); '''陈真谛译'''《十七地论》5卷(相当于奘译本第1~3卷,已佚),《决定藏论》3卷(相当于奘译本50~54卷)等几种译本行世。 此论梵本菩萨地部分,1930~1936年间由日本荻原云来校订印行。 1936年印度罗睺罗于西藏萨迦寺发现此论,录写归印。 经校订,于1957年由加尔各答大学部分刊行。 藏文有题名为《瑜伽行地》译本,分为前十二地(26卷)、声闻地(20卷)、菩萨地(22卷)、摄决择(43卷)、摄事(22卷)、摄调伏、摄异门、摄释(以上三部分不分卷)等八部分。 收在丹珠尔中。 '''汉传译本''' 《瑜伽师地论》之汉传译本概览 (按译出朝代和译出年份先后顺序排列) '''译本名称''' 篇幅、卷数、部类 大正藏编号 译者 译出年份 译出朝代 译出地点 与《玄奘法师百卷译本》之对应关系 1 '''菩萨戒本''' 节译、一卷、律部 第24册第1500部 天竺三藏昙无谶(Dharma-raksa,385 - 433,中天竺僧人) 玄始三年到玄始十五年间(414 - 426) 东晋·北凉 姑臧(今甘肃 武威地区) 《玄奘法师百卷译本》第四十至四十一卷《本地分·菩萨地·戒品》之异译 2 '''菩萨地持经''' 节译、十卷、瑜伽部 第30册第1581部 天竺三藏昙无谶(Dharma-raksa,385 - 433,中天竺僧人) 玄始三年到玄始十五年间(414 - 426) 东晋·北凉 姑臧(今甘肃威武地区) 《玄奘法师百卷译本》第三十五至五十卷前半《本地分·菩萨地》之异译 3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节译、一卷、律部 第24册第1503部 罽宾三藏求那跋摩(GunaVarma,377 - 431,天竺名僧) 元嘉八年(431) 南朝·刘宋 建康祇洹寺(今南京) 《玄奘法师百卷译本》第四十至四十一卷《本地分·菩萨地·戒品》之异译,亦为玄奘法师所译《菩萨戒本》之异译 4 '''菩萨善戒经''' 节译、九卷、瑜伽部 第30册第1582部 罽宾三藏求那跋摩(GunaVarma,377 - 431,天竺名僧) 元嘉八年(431) 南朝·刘宋 建康祇洹寺(今南京) 《玄奘法师百卷译本》第三十五至五十卷前半《本地分·菩萨地》之异译,和《菩萨地持经》大同,但另有《序品》。 5 '''十七地论''' 节译、五卷、~ — — 三藏法师真谛 (Paramārtha,499 - 569,西天竺名僧) 大宝元年(550) 南朝·梁 东扬州富春县 《玄奘法师百卷译本》第一至三卷《本地分·五识身相应地》和《本地分·意地》之异译 6 '''决定藏论''' 节译、三卷、瑜伽部 第30册第1584部 三藏法师真谛 (Paramārtha,499 - 569,西天竺名僧) 永定元年至太建元年(557 - 569) 南朝·陈 晋安·广州等地 《玄奘法师百卷译本》第五十一至五十四卷《摄决择分·五识身相应地》和《摄决择分·意地》之异译 7 '''瑜伽师地论'''(玄奘法师百卷译本) 全译、一百卷、瑜伽部 第30册第1579部 唐三藏玄奘法师(600 - 664) 贞观二十一年(647)五月至贞观二十二年(648)五月 唐 东都弘福寺翻经院(今河南洛阳) — 8 '''菩萨戒羯磨文''' 节译、一卷、律部 第24册第1499部 唐三藏玄奘法师(600 - 664) 贞观二十三年(649)七月 唐 长安大慈恩寺翻经院(今西安) 《玄奘法师百卷译本》第四十卷末及第四十一卷《本地分·菩萨地·戒品》之部份异译 9 '''王法正理论''' 节译、一卷、瑜伽部 第31册第1615部 唐三藏玄奘法师(600 - 664) 贞观二十三年(649)七月 唐 长安大慈恩寺翻经院(今西安) 《玄奘法师百卷译本》第六十一卷《摄抉择分·寻伺地》之部份异译 10 '''菩萨戒本''' 节译、一卷、律部 第24册第1501部 唐三藏玄奘法师(600 - 664) 贞观二十三年(649)七月 唐 长安大慈恩寺翻经院(今西安) 《玄奘法师百卷译本》第四十至四十一卷《本地分·菩萨地·戒品》之异译,和昙无谶译《菩萨戒本》及求那跋摩译《优婆塞五戒威仪经》的前半相同 11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节译、一卷、经集部 第14册第524部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Amoghavajra,705 - 774) 天宝十二年到大历九年间(753 - 774) 唐 长安大兴善寺 《玄奘法师百卷译本》第六十一卷之异译,和玄奘法师所译《王法正理论》大同。 注:以上各译本除三藏法师真谛所译(表格内5)《十七地论》已佚外,其余均传世至今。 '''藏传译本''' '''藏文译本'''题为《瑜伽行地》,无著造。 全本共分八个部分,分别为前十二地(二十六卷)、声闻地(二十卷)、菩萨地(二十二卷)、摄决择(四十三卷)、摄事(二十二卷)、摄调伏、摄异门、摄释(都不分卷。。 收在《西藏大藏经》〈丹珠尔〉中。此译本纳入藏文大藏经的丹珠尔部。 =='''结构组成'''== 就玄奘法师译本而言,主要由以下五分组成: '''《本地分》''',1 ~ 50卷。释十七地瑜伽禅观境界,内容可以归纳为境、行、果三相。 《摄抉择分》,51 ~ 80卷。释本地分之十七地的深隐要义。 '''《摄释分》''',81 ~ 82卷。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的说法和仪则。 初明说法应知的五分,次明解经的六义。 '''《摄异门分》''',83 ~ 84卷。 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所有诸法的名义和差别。 '''《摄事分》''',85 ~ 100卷。释十七地有关三藏,特别是《杂阿含经》等众多要义,初明契经事,次明调伏事,后明本母事。 五分中以《本地分》为中心所在,后四分主要是解释其中的义理。 主旨为揭示根本心识(阿赖耶识)总持眼耳等六识及所知境界的作用,禅观渐进的各种境界及修习所得果位,借分析名相,斥有无二见而使人悟入中道; 其余四分只是《本地分》的补充说明。 五分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欧阳竟无在《瑜伽师地论叙》中说: '''云何《瑜伽》五分耶'''?三乘根本,有十七地以为宗要。 摄文义尽曰本地分,释地中不尽要义曰抉择分,释地中诸经说解仪则曰释分,释地中诸经名义别异曰异门分,释地中三藏众要事义曰事分。 初一是论,故称地论。 后四为释,释不名地,摄故名分,曰《瑜伽》五分。 =='''内容'''== 全书中心内容是论释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性质及其所依客观对象是人们根本心识——阿赖耶识所假现的现象;禅观渐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境界,以及修行瑜伽禅观的各种果位。 以分析名相有无开始,最后加以排斥,从而使人悟入中道。 全书分五部分: '''①本地分(1~50卷)'''。 将瑜伽禅观境界或阶段分为十七地,即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 '''②摄决择分(50~80卷)'''。 论述十七地的深隐要义;③摄释分(81~82卷)。 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的说法和仪则。 初明说法应知的五分,次明解经的六义;④摄异门分(83~84卷)。 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所有诸法的名义和差别;⑤摄事分(85~100卷)。 释十七地有关三藏,特别是《杂阿含经》等众多要义。 初明契经事,次明调伏事,后明本母事。 五分中以本地分为重点,后四分主要是解释其中的义理。 =='''内容提要'''== '''介绍''' 根据五分内容排列顺序,依次提要如下: '''前1~50卷''' 此分共有十七地,即: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内容可以归纳为境、行、果三相。 欧阳竟无在《瑜伽师地论叙》中认为: 境摄九地,五识及意曰境体,一切皆以识为体故;寻伺三地曰境相,上下粗细别故; 等引及非、有心无心曰境用,定散隐显别故。 行摄六地,闻思修三曰通行,三慧修行被一切故; 声闻、缘觉、菩萨曰别行,随机修法成自乘故。果摄二地,有余、无余是曰通果,自性、无住别惟被大,此不诠别,惟普被故。 欧阳氏以境概括九地,值得商榷。在九地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等三地,可以说是境体和境相。然而,三摩呬多地及非三摩呬多地,是辨别修学禅定的差别,怎能说是境呢?因此,摄在行中较妥。 '''『境』''' 境摄七地:谓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有心地、无心地。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各从自性(各自体性)、所依(生起的依赖条件)、所缘(所缘的境界)、助伴(各各相应的心所)、作业(业用)五方面来辨别眼识、耳识、鼻识、身识、意识、末那识(恒行意)、阿赖耶识。其中,意地包括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因为它们都以意根为生起所依。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反映了初期的唯识思想。 其理论特点是: 一、诸识及心所各有自体,论中建立了八识五十三心所。 二、以第七识为恒行意,尚未提到末那一词。 三、种子本有。四、一切色境虽由种子所生,但各有相对独立的自体,未达到唯识为体的程度。 此外,这二地还详说有情生死、世界成坏及法相差别等问题。 「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等三地,分为五门叙说: 界施设建立:由数(三界)、处(三界处在)、有情量(有情身量高低)、有情寿(寿命长短)、有情受用(苦乐、饮食、淫欲之受用)、生(三种欲生及三种乐生)、自体(四种不同的所得自体)、因缘果八相组成。 相施设建立:由寻伺体性、行相、等起、差别、抉择、流转七相组成。 如理作意施设建立:由如理作意相应寻伺依处、事、求、受用、正行、声闻乘资粮方便、独觉乘资粮方便、波罗蜜多引发方便八相组成。 不如理作意施设建立:广辨十六种外道的思想差别,是研究古代印度哲学的重要资料。 杂施设建立:此明三种杂染,谓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 「有心地」和「无心地」:从五方面辨别有心与无心的不同。 '''『行』''' '''从三摩呬多地到菩萨地,这八地的内容是说明行法。''' '''「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汉译等引,指行者静坐时远离昏沉、掉举所引发的胜定,并说明静虑的种种差别、安心、作意及修习静虑的注意事项、方法等。 '''「非三摩呬多地」''':本论列举十二种相说明它的特征。 '''「闻所成地」''':广辨五明,一、内明处,二、医方明处,三、因明处,四、声明处,五、工巧明处。 五明概括了世、出世间一切知识,作为菩萨必须学习并精通,才能广济群生。 '''「思所成地」''':如何如理思维、观察诸法。 '''「修所成地」''':叙述修行的条件及所得果实。 由四处七支说明: 一、修处所,为投生的处所及根身没有缺陷。 二、修因缘,包括说法、闻法及正确的发心动机。 三、修瑜伽,指出修习瑜伽种种能治、所治法。 四、修果,由修习瑜伽得世、出世间的定慧果实。 '''「声闻地」''':广明声闻种性发心、修行、得果的一切。 '''「独觉地」''':由五相说明,一、独觉种性,二、独觉道(修行的方法),三、独觉习(证果的方法),四、独觉住(身心安住处),五、独觉行(自利利他的行为)。 '''「菩萨地」''': 广明菩萨种性发心、修行、得果的种种。论中用持、相、分、增上意乐、住、生、摄受、地、行、建立十法予以概括说明。 十法又归纳为四处:初持瑜伽处,有“种性”等十八品。 第二随法瑜伽处,有《相品》、《分品》、《增上意乐品》、《住品》。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有《生品》、《摄受品》、《地品》、《行品》、《建立品》。 第四持次第瑜伽处,有《正发菩提心品》。 初持瑜伽处:说明菩萨的种性(为成就佛果的依因,在五种性中最为殊胜),菩萨的发心(发心的自性、行相、所缘、功德、最胜),菩萨应该具备的六种知识(自利、利他的途径,世、出世间的真理,请佛菩萨的威力,成就有情的方法,自我圆成佛果的道路,无上佛果的妙境),菩萨的修学法门(六度、四摄、供养三宝、亲近善知识、修四无量、大乘三十七菩提分法等种种利乐有情功德事)。 '''第二持法瑜伽处''' '''《相品》'''说明菩萨具备的五大特征,一、哀悯,二、爱语,三、勇猛,四、舒手惠施,五、能解甚深入理密意。 '''《处分品》''':说明速证佛果的四种法门,一、善修事业(六度行门),二、方便善巧(于十二处具足方便善巧,能作自他义利),三、饶益于他(依四摄法门),四、无倒回向(所修法门能回向无上菩提)。 '''《增上意乐品》''':指出菩萨对有情应有的态度,如七相怜悯,十五种增上意乐,十事应知。 '''《住品》''':菩萨发心行菩萨道的十二种住,及其特征、修习时间和所断惑障等。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 '''《生品》'''辨别菩萨受生形式及动机,有五种不同,一、为除众生灾患而生,二、随着有情种类受生,三、所感殊胜正报生,四、所感殊胜依报生,五、最后生。 '''《摄受品》''':摄受有情的六种方法。 '''《地品》''':随前十三住建立七地,一、种性地(种性住),二、胜解行地(胜解行住),三、净胜意乐地(极欢喜住),四、行正行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种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五、决定地(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六、决定行地(无碍解住),七、究竟住(最上成满菩萨住、如来住)。 '''上述七地反映了菩萨修行的过程。''' '''《行品》''':总括一切菩萨地的行门为四种,一、十波罗蜜多行,二、菩提分法行,三、神通行,四、成熟有情行。 '''《建立品》''':叙述诸佛具有一百四十种不共法,谓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种清净、十力、四无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及一切种妙智等。同时说明诸佛感得一百四十不共法的因缘。 第四持次第瑜伽处:《发正等菩提心品》,阐述菩萨修学次第。 '''『果』''' 果摄二地,「有余依地」和「无余依地」,论中各以三相施设建立。 '''51~80卷''' 此分共有十六地(除缘觉地),十六地的名称同本地分,依次为: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卷五十一至五十七):在八识中,着重谈了阿赖耶识,从八方面证明阿赖耶识的存在,谓依止执受、最初生起、有明了性、有种子性、业用差别、身受差别、处无心定、命终时识。 假如离开阿赖耶识,这八方面都无法成立。 又以四相建立流转,谓阿赖耶识的所缘境界、相应心所与转识的依赖关系,诸识的同时俱起。 一相建立还灭,谓阿赖耶识的转依。 在法相方面,广辨种种不相应行法、五十一心所及六种善巧(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相善巧)。 「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等三地(卷五十八至六十一):在本地分的五门施设建立中,提出杂染施设建立,作进一步的说明。 杂染有三, 一、烦恼杂染:即烦恼的自体、烦恼的种类、烦恼的修断、烦恼的对治。 二、业杂染:广明十不善业。 三、生杂染:叙述三界有情及出世圣者种种受生差别,招感生死的原因,有情界中的种种痛苦,并指出做好国王的道理,和上中下士的不同。 '''「三摩呬多地」'''(卷六十二至六十三上):指出众生不能证得心一境性的原因,解释《随身念经》,二解脱(心解脱、慧解脱),眠缠,五种与定相违法(犯戒、无无间加行、无殷重加行、有沉没、他所扰恼),修定人有三种远离(住处远离、见远离、闻远离),五种厚重过失能为定障(忿、慢、欲贪、萨迦耶见、不能堪忍)等。 '''「非三摩呬多地」'''(卷六十三中):说明不能入定的原因及对治方法。 '''「有心地」'''(卷六十三中): 用五相说明诸心差别, 一、依世俗道理建立诸心差别,如前意地所说。 二、依胜义道理建立诸心差别,概括诸识为阿赖耶识和转识两类。 三、胜义道理建立能依差别,以阿赖耶识为所依,末那识为能依,并说明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的含义和作用。四、胜义道理俱有差别,八识的俱不俱起。 五、胜义道理建立染净差别,阿赖耶识、末那识在三性中的性质,与烦恼相应不相应,诸烦恼种的对治。 '''「无心地」'''(卷六十三下):阐明在缘缺、作意缺(心不在焉),未得(下界人未得上界定心)、相违(苦乐受不同时),断故(修道者已断的贪心),灭故(无想定、灭尽定),已生故,七种情况下心不得生。 '''「闻所成地」'''(卷六十四): 内容有三, 一是广辨皈依:考察皈依的对象、皈依的种类、能皈依者的资格、皈依者应具的正行、皈依者所能获得功德。二是由六种理门略释圣教:一、真义理门, 二、证得理门, 三、教导理门,四、远离三边理门,五、不可思议理门,六、意趣理门。 三是造论六因: 一、欲令法义当广流布, 二、欲令种种信解有情,由此因缘能入正法, 三、为令失设种种义门重开显故, 四、为欲略摄广散义故,五、为欲显发甚深义故,六、欲以种种美妙言词生净信故。 '''「思所成地」'''(卷六十五至六十六):说有四种思议,一、事思议,二、有非有思议,三、因果思议,四、乘思议,特别说明如何如理思议诸法的假实有无。又各以五相建立有见、有漏、有染、世间、有为、所缘诸法差别。 '''「修所成地」'''(卷六十七上):十六种修行方式。 '''「声闻地」'''(卷六十七至七十一):以五难成立无种性,辨十种声闻。 引《月喻经》论证声闻人四种净妙法(具戒、具德、柔和、善法),指出比丘往信徒家要断除三种烦恼(结亲友家随烦恼、家悭随烦恼、有染心而行法施随烦恼)。 解释《伐地迦经》所说的声闻人要对染净诸法善巧,应遍了知染净所依、杂染、清净三处。 略说四谛法门,用摄等十三门抉择本地分律仪相应相,又以六十四门杂说境行果相。 '''「菩萨地」'''(卷七十二至八十上):本地分《发心品》、《自利利他品》都有抉择,叙述菩萨的十种发心,四种恒常随护心,九种正行,对五种有情众起邪行名无哀悯,五种无堪任性有情。 《真实义品》,抉择诸法真实义,有五法三自性。 '''五法''':谓相、名、分别、真如、正智。先释辨体,再以诸门分别。三自性: 一、遍计所执性, 二、依他起性, 三、圆成实性。 论中以释名、辨体、差别、三性与五法关系,三性与三无性,依止、作用、有无、染净等方面分别三性。 《威力品》、《成熟品》、《菩提品》、《力种性品》,以五因缘说明菩萨威德不可思议,有十法行能令菩萨成熟有情,大菩提五种相(自性、功能、加行、转、还),六相略摄如来功德(圆满、无垢、不动、无等、能作有情利益事业、功能)。 《布施品》,以施、戒、见、心、语、智、垢七种清净,说明菩萨惠施乃能清净。 《持戒品》,抉择三聚净戒?等。《菩?萨功德品》,指出有十种无颠倒道能证得一百四十种不共佛法,引《解深密经》除序品外的所有内容,论证大乘境行果的理论依据,证明大乘佛教是佛所说。 「有余依地」及「无余依地」(卷八十下):有离系等十四门,回答住有余依及无余依涅盘声闻人的境界。 '''81~82卷''' 此分分为十三门: 一、契经体有二(文、义); 二、释经方法有五(法、等起、义、释难、次第); 三、契经文有六(名身、句身、字身、语、行相、机请); 四、契经义有十(地义、相义、作意等义、依处义、过患义、胜利义、所治义、能治义、略义、广义); 五、经教的形式有十二(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缘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 六、等起有三(事、时、补特伽罗依处); 七、义有二(总义、别义); 八、释难有二(自设难、他设难); 九、次第有三(圆满次第、解释次第、能成次第); 十、法师十相(善于法义、能广宣说、具足无畏、言词善巧、善方便说、具足成就法随法行、威仪具足、勇猛精进、无有厌倦、具足忍力);十一、说者与听众(处五众中宣说八种言); 十二、安住听者,令住恭敬,无倒听闻; 十三、略广赞佛,谓讲经前必先称扬佛德。以上为说法者条件、说法时注意事项及经教知识,作为法师,如能具足通达这些道理,则能成就种种胜利。 '''83~84卷''' 分为白品与黑品。 白品(善法)用四偈说明,第一偈有师等八门,第二偈有智等十五门,第三偈有如来等十门,第四偈有欲等九门。 黑品(不善法)用一偈说明,有生老死等十一门。 '''85~100卷''' 抉择三藏众要义,一、契经事,二、毗奈耶事,三、摩怛理迦事。契经众要事义择摄,论曰: 事契经者,谓四阿笈摩:一者杂阿笈摩,二者中阿笈摩,三者长阿笈摩,四者增一阿笈摩。 杂阿笈摩者,谓于是中世尊观待彼彼所化宣说,如来及诸弟子所说相应,蕴、界、处相应,缘起、食、谛相应,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出入息念、学、证净等相应。 此中蕴等及其排列次序,正是这部分所阐述的内容,下面依次说明。 1.行:行即是蕴,用十一偈说明。第一偈有界等十一门,第二偈有略教等十一门,第三偈有想行等十一门,第四偈有速通等十门,第五偈有因等六门,第六偈有断支等七门,第七偈有二品等十一门,第八偈有二智等四门,第九偈有诤等七门,第十偈有无厌等八门,第十一偈有少欲等十七门。 2.处(十二处):用八偈说明。第一偈有安立等八门,第二偈有无智等十门,第三偈有道等八门,第四偈有离欲、未离欲等八门,第五偈有因同分等九门,第六偈有作缘等十二门,第七偈有上贪等十二门,第八偈有一住等十二门。 3.缘起:用四偈说明。第一偈有立等九门,第二偈有异等七门,第三偈有触缘等八门,第四偈有有灭等六门。 4.食(四食):有一偈,以安立等五门说明。 5.谛(四谛):有一偈,以如理等十二门说明。 6.界(十八界):以四偈说明。第一偈有总义等四门,第二偈有三七界等八门,第三偈有诸受自性等八门,第四偈有受生起等六门。 7.四念住:以四偈说明:第一偈有沙门等八门,第二偈有安立等九门,第三偈有先诸根等五门,第四偈有邪师等九门。 8.四正断。 9.四神足:共有半偈,以勇等五门说明。 10.五根:有一偈,以安立等四门说明。 11.五力:有一偈,以思择等六门说明。 12.七觉支:有一偈,以立等七门说明。 13.八正道:有一偈,以初内、外力等五门说明。 14.出入息念:有一偈,以障随惑等九门说明。 15.三增上学:有一偈,以尊重尸罗等五门说明。 16.证净等:有一偈,以安立等五门说明。 '''毗奈耶'''(律)事要义择摄( 卷九十九至一百上),有一偈,以利聚等十门说明。 摩怛理迦(论)事要义择摄(卷一百下),用二偈说明:第一偈指出造论释名的方法。 先略序事,叙述流转、杂染二十二事,还灭清净十九事。 后广辨,以异门等四门广辨其相。第二偈有聚等六门,又十八门,略述摩怛理迦所有宗要。 以上诸门摄尽三藏众要事义,故称摄事分。 今人吕澄先生的《杂阿含经刊定记》,认为抉择契经的摩怛理迦(本母),是依《杂阿含经》的次第而造的。 从以上提要,可以发现《瑜伽师地论》五分内容的组织关系。 本地分通说十七地,摄抉择分进一步抉择十七地的深奥道理。 此二分是所说,使人明了诸法事理。 摄释分辨明讲经方法和诸经仪则,是能说的方式。 连同前二分共为所说内容及能说方法,是一般的通说。 摄异门分解释诸法名义,会通各种异说。 上面四分阐明所诠教法,摄事分特明能诠的三藏,显示能诠与所诠的不同。 ==注疏== '''资料''' 印度注释中最古的一种为最胜子等撰,有汉、藏两种译本。 汉译《瑜伽师地论释》1卷,简称《瑜伽论释》,唐玄奘译。 现存藏译本有《菩萨地释》,德光撰,燃灯吉祥智、戒胜同译; 《菩萨戒品释》,德光撰,慧铠、智军同译; 《菩萨戒品广释》,胜子撰,慧铠、智军同译;《菩萨地释》,海云撰,寂贤、戒胜同译。 '''印度注疏''' 印度注疏中最古的一种为最胜子等撰,有汉、藏两种译本。 汉译《瑜伽师地论释》1卷,简称《瑜伽论释》,唐玄奘译。 '''中国注疏''' 现存有唐窥基撰《瑜伽师地论略纂》16卷(为第1~66卷的注释)、《瑜伽论劫章颂》1卷(为七言颂),遁论集撰《瑜伽论记》48卷,清素撰《瑜伽师地论义演》40卷。 另有敦煌本《瑜伽师地论分门记》(已印出6卷)和《瑜伽论手记》(已印出4卷),均为唐法成讲述,听者笔记而成。 近代有欧阳竟无撰《瑜伽师地论叙》2卷,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100卷。 此外,尚有20~30种注释已散佚。 <ref>[https://www.fojingzaixian.com/yujiashidilun.html 瑜伽师地论],www.fojingzaixian.com/...- 2021-10-20</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222 論及其釋]]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瑜伽师地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