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209.10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瑞典帝国 的原始碼
←
瑞典帝国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瑞典帝国.jpg|30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s://pic1.zhimg.com/80/v2-192484d29ff8bdcac58b104f44ac506c_720w.jpg 原图链接][https://www.zhihu.com/appview/p/25321239 来自 知乎 的图片]]] '''瑞典帝国'''(瑞典语:svenska stormaktstiden)是1611年至1721年期间存在的一个[[帝国]]。这一时期瑞典曾晋身[[欧洲]]列强之一,在近代史上又称为帝国时代(瑞典语:stormaktstiden)。 ==瑞典的崛起== [[瑞典]]在十七世纪期间曾崛起为一个欧洲强国。原先瑞典只是北欧一个贫困、人口稀疏的国家,缺乏任何国际影响力或重要性。她的国力得以迅速在欧洲提升至领导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归功于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及首相亚塞尔·奥辛斯达拿的努力。由于成功介入[[三十年战争]],以及在[[俄罗斯]]及[[波兰]]-立陶宛夺取不少领土<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0OSLFT90543438W.html 曾经的海盗国家,一度成为北欧霸主],网易号,2018-11-16 </ref>,瑞典俨然成为欧洲新教国家的领导者。 三十年战争期间,瑞典曾一度征服了神圣[[罗马帝国]]约一半的领土。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曾希望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个梦想随着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吕岑会战的阵亡而破灭。战争长年拉锯,直到法国正式与瑞典同盟,战况才转而对瑞典有利。三十年战争对于德意志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由于德意志是主要战场,三分之一的人口在战乱中丧生,经济也遭到极大破坏,战后[[法国]]、瑞典及新教诸侯又各割地盘,瑞士、[[荷兰]]及北意大利诸国皆正式独立,神圣罗马帝国从此名存实亡。 ==斯科讷战争== 1675年,瑞典应法王[[路易十四]]的要求出兵勃兰登堡。同时由于荷兰在法荷战争遭到法国攻击,荷兰的盟友[[丹麦]]-[[挪威]]也在1676年入侵斯科讷。 虽然这场战争没有明确的胜利,但瑞典帝国的地位开始动摇:丹麦在斯科讷被瑞典击败,但其舰队消灭了瑞典[[海军]],[[勃兰登堡]]则在北德意志击败瑞典,[[波美拉尼亚]]及[[不来梅]]则遭到勃兰登堡、[[奥地利]]及丹麦联军占领。 由于卡尔十一世在本土的[[军事]]胜利与路易十四的外交调解,1677年开始和约的谈判。1679年的《奈梅亨条约》恢复了瑞典在北德意志的失土;瑞典付出惨重的代价,但路易十四却完全主导了和约的进行,这使得卡尔十一世个人对法王表达了反感,并发展出反法情绪。 ==卡尔十一世== 卡尔十一世的剩余统治时期标志着改革,以及瑞典政府转变为半绝对[[君主制]]。在战争中成长的他相信:如果瑞典要维持强国的地位,就必须彻底的改革[[经济]],并限制[[贵族]]的权力<ref>[http://www.qulishi.com/article/201808/292981.html 瑞典最伟大的国王卡尔十一世:印在纸币上的男人],趣历史,2018-08-28 </ref>。 [[卡尔十一世]]在位的剩余20年也是瑞典帝国最长的和平时期。 ==视频== ===<center> 瑞典帝国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古斯塔夫二世带领下的瑞典一度成为帝国,自己还是拿破仑的偶像 </center> <center>{{#iDisplay:v0849ri583p|560|390|qq}}</center> <center>永久中立国瑞典,军事实力到底有多强,你知道吗? </center> <center>{{#iDisplay:u30523mslnv|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740 歐洲史地總論]]
返回「
瑞典帝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