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1.105.2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甘肃天水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 的原始碼
←
甘肃天水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甘肃天水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jpg|缩略图|[http://gs.people.com.cn/cpc/n/2014/0715/c339616-21674513-3.html 甘肃天水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 '''甘肃天水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一座以北方型丹霞地貌、花岗岩地貌,河曲地貌为主体,融合了著名的石窟艺术,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优美的自然风光及珍贵的动植物资源,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保健疗养、环境保护、娱乐与探险于一体的大型地质公园。<ref>[https://www.meipian.cn/vsy6c2n 天水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ref> == 位置境域 == 公园坐落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部,西秦岭北支东段,北邻渭水,南携嘉陵江,是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南北气候的交替带,也是我国南北两大地质构造单元、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的分界线。 公园由五大景区构成,分别为:街亭温泉景区、石门景区、仙人崖景区、麦积山景区,曲溪景区。南北长约53km、东西长约40km,总面积约360.5km,主要地质遗迹面积约81.24km,占公园总面积的21%。 == 地质地貌 == 园区为中山地貌,秦岭主脊横旦中部,总体为东北高西南低,海拔1200~2334m,相对高差200-600m,山势陡峻,地形切割较为强烈,多形成高山峡谷、沟壑纵横、层峦叠嶂的地貌景观。是东西两大植物区系:中国—日本植物区系和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带,植物种类丰富,成分古老。在地区构造上隶属于秦岭构造带的西段,归属祁连—北秦岭加里东构造带,在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上属于中国东西中央造山带(昆仑-祁连-秦岭)和南北中央造山带(贺兰-川滇)两大巨型构造带相交接和复合的部位,同时,又处于松潘—西秦岭构造结的东北结点附近。 == 史料记载 == 据记载,当年开凿石窟时,从下堆积木材,达到高处,然后施工,营造一层,木材拆除一层,直到山脚。 相传,李允信为其亡父造七佛阁时,就动用人工40万个。当地流传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民谣。就连美国首批游客在1947年《和平日报》中也称赞麦积山石窟是“全世界七大工程又增其一”。 == 四大景区 == 麦积山周围还有几个引人入胜的风景点。如麦积山后崖三扇崖下的雕巢峪,是西汉末年,雄居天水自称西州上将军隗嚣的避署宫。 当年的避暑宫,亭台楼阁错落,曲道回廊相连,琉璃碧瓦泻翠,红墙金龙辉映,三檐四簇雕凤,花影翠竹婆娑,银练珠玑飞溅。随着时间的流逝,金碧焕彩的避暑宫早已绝迹,只有三扇崖下高40米左右的飞瀑、古柏苍松、嶙嶙怪石、奇花芳草、珍禽异兽尚存,组成处处有景,景景迷人的自然景观。 麦积山又名麦积崖,地处甘肃省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麦积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系的一座孤峰。 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尔后屡有修葺扩建,至公元六世纪末的隋代基本建成,并完整保留至今。 区内松竹丛生,山峦迭翠,周围群峰环抱,麦积一秀崛起,古称“秦地林朱之冠”,是中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距天水火车站三十公里。麦积山山高142米,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麦积山石窟就开凿在这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仅二十米,有的高达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石窟中是罕见的。 == 崖阁特点 ==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 麦积山石窟约自十六国后秦时期创建,历经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历时一千六百余年,都有不断开凿和修缮。因历代地震的缘故,遂将山崖自然分为东崖和西崖两个部分。洞窟现有编号194个。 '''各时代特点:''' 后秦(公元384-417年):创始阶段--剽悍雄健 第74、78窟 北魏(公元386-534年):辉煌发展阶段--秀骨清像 第115、133窟 西魏(公元535-556年):精练提高 阶段 --秀骨清像 第127、121窟 北周(公元557-581年):创新阶段--珠圆玉润 第4、62、44窟 隋代(公元581-618年):新发展期--丰满夸张 第37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新发展期--丰满夸张 第5窟 宋(公元960-1127年):大规模重修期--写实求真 第165窟<ref>[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42/beijingaolinpikegongyuanwangqiuchang. 天水市麦积区天水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指南]</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国地方志总论]] [[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 [[Category:600 史地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甘肃天水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