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151.11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生活书店 的原始碼
←
生活书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生活书店.jpeg|320px|缩略图|右|<big>生活书店</big>[http://img1.newsxc.com/material/news/img/640x/2015/06/20150610091947FGq3.jpg?vK7L 原图链接][http://news.newsxc.com/folder1299/2015-06-10/229190.html 来自 新闻中心 的图片]]] '''生活书店''',于1932年7月1日在[[上海]]创建。由邹韬奋在《生活》周刊社书报代办部的基础上创办的,以“努力为社会服务,竭诚谋读者便利”为宗旨,将“促进文化、服务社会”作为生活书店努力的总原则。在1930-1940年代,生活书店出版了许多有价值的图书、期刊,经过十多年独立经营,在出版界、读书界树立了极高的声誉。抗战胜利后,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与新知书店、读书生活出版社等3家进行联合,后又于1948年10月全面合并,成立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ref>[https://top.chinaz.com/site_www.sdxjpc.com.html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网站排行</ref>。目前,三联书店总店在[[北京]],上海、[[香港]]都设有分店,继续团结作家,联系读者,出版发行优秀图书。 ==创始人·邹韬奋== ===“曲线就业路线”=== 邹韬奋原名恩润,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小时候的家塾生活使他受到了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而在[[大学]]接触的则是西方资产阶级教育。他从小就喜欢语文和[[历史]],对于[[梁启超]]文章的入迷和对《[[新民丛报]]》的浓厚兴趣也是他后来从事新闻工作的原因之一。大学的时候原本想读新闻,无奈上海南洋公学十分重视工科,邹韬奋只能走“曲线就业路线”:担任很长一段时间的英文秘书和英文教员,直到1926年接编《生活》周刊。 这是他正式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开始,也是加深认识社会、探讨人生道路的开始。他将周刊内容变换为短小精悍的评论,和“有趣味有价值”的材料。周刊将在经济上的收入用于自身[[事业]]的扩充和充实,加上职教社的不干涉,使其能够随着韬奋的思想进展而进展。他将其称为令他“干得兴会淋漓,能使全部身心陶醉在里面的事业”。 ===“生活”系列===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邹韬奋的思想和他的[[文化]]事业的一个很大的转折点。 [[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主义令主张抗敌的爱国人士们感到愤怒,邹韬奋便是其中一人。他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政治]]觉悟也逐渐提高。一二八淞沪战争时,《生活》周刊不但报道了战况、刊登了鼓舞士气的文章,还开设[[医院]]收容伤兵,受到广大读者的响应,一时打破了杂志界的发行纪录。在这段期间,通过《生活》周刊向前线捐款的民众络绎不绝。 生活书店创办于1932年,由社员共同经营,实行民主集中制。[[邹韬奋]]担任理事会主席。 邹韬奋曾欲办《生活日报》,向大众募款,民众踊跃入股,短时间内便集到了15万。如此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令国民党当局感到震惊和不安,于是《生活日报》不被允许登记,只好喊停。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信誉,邹韬奋等不但返还了民众的款项,还将[[银行]]利息一并换回,甚至请了会计师将财务情况公开给民众,这样的做法获得了广泛的赞赏。 1933年,邹韬奋参加了由宋庆龄、蔡元培等发起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成为其中的执行委员。他们致力于营救被非法逮捕的爱国人士,有效地保障了进步人士的权力,引起国民党当局的紧张。总干事杨铨被暗杀的事件迫使邹韬奋开始了第1次的流亡。大部分的时间里他都待在伦敦的图书馆里学习,并且接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科学]]。此外,他还考察了美、德等西方国家的社会情况,尤其是教育、新闻出版方面。第1次的流亡经历让邹韬奋感受到了资本主义的腐朽和社会主义的优越。 在邹韬奋仍在[[英国]]的时候,《生活》周刊被禁。好友杜重远接起重担,创办了《新生》,但是不久后因为一篇《闲话皇帝》“触犯”了[[日本]]天皇的权威而被监禁,被称为“新生事件”。这个事件加速了邹韬奋回国的进程。 ===抗日救国活动=== 回国后邹韬奋创办了《大众生活》,对[[一二九运动]]全力声援,举起鲜明的抗日救国旗帜,不久又遭国民党当局停刊,企图将其扼杀。一周后由金仲华等创办的《永生》又遭查禁。国民党当局的高压迫使邹韬奋开始了第2次流亡。在香港,《生活日报》终于创刊,但是落后的[[印刷]][[技术]]和交通条件使日报的质量和影响力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邹韬奋欲将日报迁往上海,但由于又遭到了国民党的阻挠和破坏,只好作罢,改为出版《生活星期刊》。《生活》周刊和其他的姊妹刊都有各自的特点,顺应了特殊时代的需要。就如邹韬奋所说的那样:“历史既不是重复,供应各时代的特殊需要的精神食粮,当然也不该重复。” 在加入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后,邹韬奋担任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执行委员。在1936年,救国会的7个领导人被捕,人称“七君子”,韬奋就是其中一人。在狱中的日子里,他们七人阅读写作,韬奋在狱中写出了自传式的书籍《经历》。七人的被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各界人士为他们积极奔走,中共中央也通电营救。最后,由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开始了第二次的合作,七人终于被释放,七君子之狱。 邹韬奋积极地投身抗日救国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生活书店便发行了《国民》周刊。八一三上海被攻打后,《抗战》三日刊创刊。11月,上海沦陷,生活书店迁至汉口,开设汉口分店。在民众的支持下,生活书店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分店多达五十几处,连新加坡也有了分支店。 抗日初期,邹韬奋曾担任了国民参政员,力争民主自由。但在反共高潮里,邹韬奋本人和书店都受到压迫,但他没有屈服。在[[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当局对于进步文化事业的摧残进一步加剧,不但查封了书店还诬陷邹韬奋。他愤恨地出走香港,恢复了《大众生活》的办刊,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主编的刊物。香港被攻陷后,邹韬奋到了广东的江村老学堂,第一次地深入接触祖国的[[农村]]。由于特务的继续缉捕,他去往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在那里经常发表演讲。[[癌症]]晚期的邹韬奋被秘密地送回上海就医,并写下未完成的遗作《患难余生记》。去世后,[[周恩来]]提议以他为“出版事业模范”,得到了[[毛泽东]]的批示,并追认其为党员 <ref>[https://www.sohu.com/a/305271921_410481 共话“生活书店的那些人和事” | 活动回顾 ],搜狐,2019-04-01</ref>。 ==视频== ===<center> 生活书店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历史人物——邹韬奋</center> <center>{{#iDisplay:n0391v27lyc|560|390|qq}}</center> <center>邹韬奋工作经历</center> <center>{{#iDisplay:r0735mxgajz|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062 中國普通會社]]
返回「
生活书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