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50.25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甲仙鎮海軍墓 的原始碼
←
甲仙鎮海軍墓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甲仙鎮海軍墓</p><img src="https://00.ifreesite.com/world-i/taiwan_flag.png" width="25" ><small>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small> |- |<center><img src="https://heritage.khcc.gov.tw/FileDownLoad/HeritagePhoto/BigPicture/20111014094821663.JPG " width="280" > </center> <small>[https://heritage.khcc.gov.tw/Heritage.aspx?KeyID=cbb62f40-a34a-495c-bf42-e8f465746ec3 圖片來自文化資產網]</small> |-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3px 0;”>基本資料</p> |- |<small> '''等級''' 直轄市定古蹟<br> '''公告日期''' 1991/11/23<br> '''登錄類別''' 墓葬<br> '''地理位置''' 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五里路58號<br> '''建成年代''' 大清光緒12年(1886年)<br> </small> |} </div> '''甲仙鎮海軍墓''',位於[[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五里埔58號前草坪,[[省道台21線]]222.5公里旁,也是[[臺灣]]直轄市定古蹟,墓地埋有[[清代]]臺灣駐防[[軍隊]]「鎮海中軍前營」官兵等,1985年甲仙鄉志載有「楚南墳」96座,2008年現存墓碑85座。<ref>林里傑主編,《甲仙鄉志》(高雄,甲仙鄉公所,1985年),頁20。</ref><ref>[https://heritage.khcc.gov.tw/Heritage.aspx?KeyID=cbb62f40-a34a-495c-bf42-e8f465746ec3 甲仙鎮海軍墓],高雄市政府文化局</ref> ==歷史背景== === 嘉義大陂橫貫道路 === *1874年([[同治]]十三年)[[牡丹社事件]]後,[[滿清]]始承認領有臺灣東部之事實,開始積極後山墾殖。<ref>王元穉,《甲戌公牘鈔存》(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頁128。</ref>[[嘉義縣|嘉義]]以南,開拓有六條聯絡臺灣東西部的橫貫道路,然因山區不靖,[[原住民]]時而突擊商旅,又路況維持不易,至1881年(光緒七年)僅存[[三條崙路道]]可溝通[[枋寮鄉|枋寮]]與巴塱衛(今[[臺東縣]][[大武鄉 (臺灣)|大武鄉]])。 <ref>胡傳著,《臺灣日記與稟啟》(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頁66。</ref> *1885年([[光緒]]十二年),臺灣甫宣佈建省,時[[劉銘傳]]因務海防而主政臺灣。為了積極聯絡後山軍防與資源,劉銘傳下令修築嘉義至大陂(今臺東[[池上鄉|池上]])的橫貫道路。令駐防[[安平區|安平]]的記名[[提督]][[楊金龍]]、臺灣鎮[[總兵]][[章高元]],各出七成隊伍,以嘉義為基地向東開拓道路。 *楊金龍部指揮有鎮海中軍前營,章高元統領有鎮海中軍正、副兩營。三月初抵達嘉義,三月十八日抵達後大埔(今嘉義縣[[大埔鄉]]),過雁裏溪(雁裏[[日本治臺時期]]稱雅里,即今日高雄市[[桃源區]]區公所,雁裏溪則是今日的[[荖濃溪]]),越八潼關(今日[[埡口 (南橫公路)|大關山隧道]]的埡口)。東面部份則是由後山統領張兆連負責開通,修路官兵為張兆連統帥的鎮海後軍,由大陂溯[[新呂武溪]]而上,東西方於八潼關會師。<ref>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臺北: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漢籍電子文獻,1997),頁206。</ref> *高雄縣甲仙鄉之五里埔,位於嘉義至大陂橫貫道路之嘉義至甲仙段,是為鎮海中軍駐營所在地,鎮海軍墓即位於軍營駐地之旁。 === 鎮海軍發展史(1873~1885) === *鎮海軍之名起源甚早,[[唐代]]時於[[浙江]]西道已有以此名號領軍者,取其威赫海防之意,唐[[蘇州]][[刺史]][[韓滉]]即任職過鎮海軍節度使。<ref>劉昫,《新校本舊唐書》(臺北: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漢籍電子文獻,1997),本紀第十二,頁329。</ref>而清代鎮海營則規屬浙江水師,其後有屬左宗棠湘軍一營,此營本屬左宗棠於湖南招募鄉勇的楚軍系統(即[[湘軍]]),並隨左之部屬夏獻綸入臺戍防。<ref>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撰,《清德宗實錄選輯(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頁53。</ref>其之戰史簡列於下: *1873年(同治十二年)於[[臺灣府]]設有鎮海營以守海防,營駐地於今日[[臺南市]]協進[[國小]]內。<ref>黃典權,《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年),頁350。</ref> *1874年(同治十三年)牡丹社事件時,鎮海營曾調防[[蘇澳鎮 (臺灣)|蘇澳]],並擴增為李學祥統領的鎮海中營與朱名登統領的鎮海左營。<ref>沈葆楨,《臺灣福建奏摺》(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頁50。</ref> *1875年(光緒元年)恆春縣獅頭社(今[[屏東縣]][[獅子鄉 (台灣)|獅子鄉]])理蕃政策失敗成亂局,鎮海兩營參與征伐。<ref>沈葆楨,《臺灣福建奏摺》,頁26。</ref> *1877年(光緒三年)鎮海左營受校閱於安平,同年七月開赴花蓮鎮壓原住民民變。<ref>吳贊誠,《吳光祿使閩奏稿》(臺北: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漢籍電子文獻,21997年),頁19。</ref> *1878年(光緒四年)[[花蓮縣|花蓮]]民變復起,在殺戮聲中擴編鎮海後營。鎮海營是此已發展中、左、後三營,均由[[臺灣道]][[夏獻綸]]節制。<ref>吳贊誠,《吳光祿使閩奏稿》,頁25。</ref> *1881年(光緒八年)鎮海營已擴增有鎮海右營與鎮海前營。其軍隊駐紮地如下: **鎮海中營:臺灣府(今臺南)鎮海營,後移防後山[[臺東市|卑南]] **鎮海左營:安平海口 **鎮海右營:先駐嘉義,後移防[[花蓮港]] **鎮海前營:駐防[[鵝鑾鼻]],並於協防[[鵝鑾鼻燈塔]]的興建 **鎮海後營:原駐[[臺北市|臺北]],後回防臺灣府,再調防嘉義。由此可見鎮海五營負責了南臺灣大半防務,是為戍防南臺灣的主力部隊。<ref>劉璬,《巡臺退思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頁57。</ref> *1884年臺灣巡道[[劉璈]]下臺,新任巡撫劉銘傳大力整頓臺灣軍防,使全臺駐軍僅存留練兩兵營,防務三十五營,當中[[湘軍]]體系十六營,原鎮海營體系分駐地如下: **海中營:副將張兆連統領,駐卑南 **鎮海左營、鎮海後營:記名提督方春發統領,駐鳳山 **鎮海右營:不明,可能亦歸上述方春發統領 **鎮海前營:記名提督楊金龍統領,駐臺灣府原來鎮海營系統乃為湘軍體系,劉銘傳則屬[[淮軍]]系統下銘軍體系,對劉而言鎮海軍屬非[[嫡系]],自然要「好好整頓」一番。<ref>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頁337。</ref> *1885年,成立鎮海軍,分立上述駐防地三軍於下: **鎮海中軍:臺南府城,分正、副、前三營。 **鎮海前軍:駐[[鳳山縣 (臺灣)|鳳山]],分中、左、右三營。 **鎮海後軍:駐後山,分中、左二營。是此鎮海中軍番號已出現。<ref>黃典權,《臺灣南部碑文集成》,頁751。</ref> *甲仙五里埔之鎮海中軍前營之發展史: === 鎮海中軍前營 === *統領鎮海中軍前營的記名[[提督]]楊金龍,早年隨[[左宗棠]]平定[[新疆亂事]]。<ref>國史館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新校本清史稿》(臺北: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漢籍電子文獻,1997年),頁12643。</ref>湘軍入調臺灣後,受命指揮鎮海前營。鎮海軍成立後,指揮鎮海中軍正、副、前三營。1885年鎮海中軍前營修築橫貫道路之際,因病調回中國,餘部遂由臺灣[[總兵]][[章高元]]指揮。<ref>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續碑傳選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頁206。</ref>鎮海前營之前事跡於此不補述,成軍之後駐防臺南。 *1885年(光緒十二年)參與嘉義至卑南橫貫道路修築,又參與[[集集鎮|集集]]至水尾(今[[花蓮縣]][[瑞穗鄉]])橫貫道路,此道今日尚存,稱之「[[丹大越嶺古道]]」。<ref>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頁218。</ref> *1888年(光緒十五年)移防[[宜蘭縣|宜蘭]],隨後即長駐宜蘭。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臺灣民主國]]成立時,鎮海軍曾駐防白沙墩([[苗栗縣]][[通霄鎮]])。<ref>連橫,《臺灣通史》(臺北: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漢籍電子文獻,1997年),頁89。</ref>是此與甲仙鎮海軍墓關係遙遠,至此不談。 === 淮軍體制下營的編制 === *相對於今日以[[師]]為指揮單位,昔日的淮軍以[[營]]為指揮單位,由營官負責指揮之權。每營之中分為四哨,各哨領八隊,八隊之中有抬槍、刀矛、小槍等隊,每隊從10人到12人不等,設有什長一名,伙勇一名。 *另有營官親兵六隊,分有小槍、刀矛、山炮各兩隊,每隊連同什長、伙勇共12名,六隊共72名。堪稱特別的是'''長夫'''的編制,類似[[太平軍]]的土兵、今日的[[工兵]],每營編制180名。以上,整個營連同營長總共685人。<ref>王爾敏,《淮軍志》(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頁46。</ref> *1862年初與太平軍接仗後,李鴻章深感新式火器的威力,開始著手改革淮軍的編制,就武器方面而論,有新式[[步槍]]的組成與炮隊的建置。在新式淮軍的編制裡,每哨廢除刀矛、抬槍等隊,改小槍隊為洋槍隊,並設置山炮隊,一個哨共有六個洋槍隊與兩個山炮隊,每隊加上什長、伙勇均是12名。親兵營中洋槍六隊、山炮兩隊,計72名,整營連同營長共645人,雖然人數略少,但一營可抵兩個營用。<ref>王爾敏,《淮軍志》(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頁92</ref> == 鎮海軍墓概況 == *1885年修築嘉義至大陂橫貫道路之際,所調用楊金龍的鎮海中軍前營,與章高元所統的[[格林炮]]隊,即是埋骨於甲仙五里埔官兵的所屬隊伍,所謂格林炮即是早期多管連發[[機關槍]]之一種。<ref>邵之棠主編,《皇朝經世文統編》(臺北: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漢籍電子文獻,1997年),頁16-1。</ref> === 材質 === *墓碑為石質,計有[[砂岩]]26座,[[板岩]]8座,綠色片岩([[硬綠泥石]])51座。墓葬群之特色在於有[[墓碑]]而無[[墓丘]],有墓碑而形狀各異。其板岩者乃五里埔可取得,砂岩則位於五里埔下[[楠梓仙溪]]河床處,而綠色片岩則多出於今[[寶來里|寶來]]、[[桃源區|桃源]]至關山啞口一線,疑似官兵開鑿橫貫道路時所運下之石材。<ref>石萬壽編,《甲仙鎮海軍墓勘查研究》(臺北:內政部民政司史蹟維護科,1991年),頁22。</ref> === 銘文 === *墓碑之中有銘文書寫者不多,僅27座,又書寫方式各異,銘文由尖物刻出,簡樸有力。由銘文可知這群官兵非同姓之家族兵,並且大多來自於[[湖南]],墓群多為鎮海中軍前營之官兵。立碑期間於1885年([[光緒]]十二年)五月至九月,可推測官兵疑似死於南臺灣酷暑下各種橫生的[[疾病]]。官兵袍澤相互照顧,為客死異鄉者草葬於營壘之側。此鎮海中軍前營多屬湖南[[長沙]]、[[岳州]]人氏,對於同鄉者皆書有[[籍貫]]與卒亡年月,其它籍貫者書字較少。<ref>石萬壽編,《甲仙鎮海軍墓勘查研究》,頁32。</ref> === 軍士籍貫與所屬單位 === *墓碑[[軍籍]]多為鎮海中軍前營,亦有鎮海中軍右營者。前營之兵則有後哨、左哨之分,另有後哨第八隊之支隊名。由於墓葬區緊鄰[[清代]]鎮海中軍前營駐地營壘,故墓群可能屬於鎮海中軍前營之兵,但亦有可能屬章高元所領之部,故擬定[[古蹟]]名稱時採用「鎮海軍墓」,以避專奪。<ref>石萬壽編,《甲仙鎮海軍墓勘查研究》,頁84。</ref> === 逸事 === *臺灣全島風迷[[大家樂 (賭博)]]簽賭風氣時,流行於墳墓間乞求中獎「[[明牌]]」,一時間風迷人士湧往鎮海軍墓焚香乞靈,被認為較靈驗之墓碑甚至搭起帆布寮加以參拜。 == 參見 == *[[臺灣古蹟列表]] *[[南橫公路]] == 外部連結 ==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911123000003 甲仙鎮海軍墓——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727155158/http://heritage.khcc.gov.tw/Heritage.aspx?KeyID=cbb62f40-a34a-495c-bf42-e8f465746ec3 甲仙鎮海軍墓——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註解 == {{reflist|2}}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3 臺灣]] [[Category:927 宗教建築;陵墓]]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olumn-width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甲仙鎮海軍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