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3.172.19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瘤野螟 的原始碼
←
瘤野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瘤野螟.png | thumb | 300px |瘤野螟 <br> [http://azai.tari.gov.tw/AIsearch/datasheet.html?id=207 原圖鏈接] ]] '''瘤野螟''' (Rice leaffolder, Rice leafroller),學名: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俗名:稻縱捲葉蟲。[[中國]][[黑龍江]]以南、[[日本]]以西、[[澳大利亞]]以北、[[巴基斯坦]]以東地區及[[北非]]等地均有分布。<ref name="檢疫局">{{cite web |url=https://www.baphiq.gov.tw/Publish/plant_protect_pic_8/ricePDF/03-20.pdf | title= 瘤野螟| language=zh | date=| publisher=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植物保護圖鑑| author= }}</ref>原為臺灣[[水稻]]栽培區的偶發性害蟲,但自1970年代以來,各地普遍發生,中南部地區受害尤為嚴重。據統計臺灣每年被害水稻面積均達三萬公頃左右。<ref name="azai">{{cite web |url=http://azai.tari.gov.tw/AIsearch/datasheet.html?id=207| title= 瘤野螟| language=zh | date=| publisher=農業害蟲智能管理決策系統| }}</ref> ==寄主== 水稻、[[小麥]]、[[玉米]]、[[]]粟、[[薏苡]]與[[甘蔗]]等作物及稗草、李氏禾、雀稗、雙穗雀稗、馬唐、[[狗尾草]]、[[蟋蟀草]]、[[茅草]]與[[蘆葦]]等雜草。<ref name="azai"/> ==危害狀態== 瘤野螟以幼蟲為害水稻。第一齡幼蟲啃食葉片表皮形成微細白線,第二齡蟲後將葉片兩邊線綴成縱苞,深躲藏其中啃食上表皮及葉肉,僅留白色之下表皮。族群密度高時幾乎所有葉片均會被害,白葉滿田,嚴重影響水稻之生長和稻榖稔實率。<ref>{{cite web |url=https://web.tari.gov.tw/techcd/稻作/水稻/蟲害/水稻-瘤野螟.htm| title= 瘤野螟 | language=zh | date=| publisher=行政院農業委會 農業試驗所| }}</ref>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433 農業氣象與災害]]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瘤野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