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6.185.2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白头叶猴 的原始碼
←
白头叶猴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白头叶猴</big> ''' |- | [[File:白头叶猴156.jpg|缩略图|居中|白头叶猴 <br> [http://people.com.cn/BIG5/huanbao/57/20020812/798108.html 原圖鏈接] ]]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白头叶猴</br> 拉丁学名: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 </br> 别称:白头乌叶猴</br> 界:动物界</br> 门:脊索动物门</br>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br> 纲:哺乳纲</br> 亚纲:真兽亚纲</br> 目:灵长目</br> 亚目:类人猿亚目</br> 科:猴科</br> 亚科:疣猴亚科</br> 属:叶猴属</br> 种:白头叶猴</br> 命名者及年代:Pousargues, 1898</br> 英文名称:White-headed Black Langur </br> 保护级别:极危(CR) IUCN标准</br> |} '''白头叶猴'''(学名: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 <ref>{{cite web|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9%BD%E5%A4%B4%E5%8F%B6%E7%8C%B4/771497|title=白头叶猴|date=|work=百度百科}}</ref>:因以树叶为食而得名。尾长,适于树栖;体型纤细,无颊囊。该物种体长为50-70厘米,尾长60-80厘米,体重8-10千克,与黑叶猴在形态和体型大小上都差不多,头部较小,躯体瘦削,四肢细长,尾长超过身体长度。它的体毛也是以黑色为主,与黑叶猴不同的是头部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形状如同一个尖顶的白色瓜皮小帽。群体活动,成员通常为5-9只,由成年雄性作为首领。昼行性动物,清晨开始觅食,主要食物是树叶,新鲜的嫩芽、花朵、树皮和一些[[水果]]。白头叶猴平均寿命25岁。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世界上唯一為中國人發現并命名的靈長類動物,全球現存700只左右。<ref>{{cite web|url=http://people.com.cn/BIG5/huanbao/57/20020812/798108.html|title=白头叶猴|date=2002.08.12|work=}}</ref> ==形态特征== 雄性头体长55-63厘,雌性头体长47-55厘米,雄性尾长82-89厘米,雌性尾长77-82厘米;雄性体重8-15千克,雌性体重6.7-8千克。与黑叶猴在形态和体型大小上都差不多,头部较小,躯体瘦削,四肢细长,尾长超过身体长度。它的体毛也是以黑色为主,与黑叶猴不同的是头部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形状如同一个尖顶的白色瓜皮小帽,颈部和两个肩部为白色,[[尾巴]]的上半截为黑色,下半截为白色,手和[[脚]]的背面也有一些白色。白头叶猴的幼仔非常漂亮,全身的毛发是金黄色的。金黄色的幼仔,在成长过程中,首先是身体的中部慢慢变成灰色,最后就成了父母的样子。 ==种群现状== 中国已对这一珍稀物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努力使之免遭绝灭。20世纪80年代初,[[广西]]的岜盆自然保护区和板利自然保护区剩下的白头叶猴都只有80余只,那时广西所有的白头叶猴加起来估计也就200多只,已经处于极其濒危的状态。经过多方面持续努力,白头叶猴的总数已经达到了800只左右。白头叶猴在中国仅分布在广西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面积不足200平方公里。只有上海动物园和广州香江野生动物世界两个地方有人工饲养的白头叶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黄乘明表示,在这样的局面下,广西当地保护好白头叶猴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这里的白头叶猴因为保护不慎出现灭绝,则标志着白头叶猴这个物种在地球上的彻底消失。尽管白头叶猴的数量还在继续回升,在保护区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它们的繁衍趋势也在继续向好,但是,对其保护依旧不能掉以轻心。比如2009年广西大旱,生活在喀斯特石山区的白头叶猴饮水就发生了很大困难。黄乘明说,虽然白头叶猴居住区域的年降水量可以达到1900-2000毫米,但是降雨一停,雨水就很快顺着[[喀斯特石山]]石缝流到地下河,要是干旱的时间长了,它们的喝水就是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白头叶猴的饮水问题,很多科研和动物保护人士上山给白头叶猴送水,设置供水点。2019年5月10日,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三只白头叶猴幼崽。 ==生活习性== '''集群'''<br> 白头叶猴性情机警,十分活泼、好动,极善跳跃。那纤瘦的身躯、细长的四肢、发达的臀部胼胝恰与树栖和岩栖的生活相适应,在树林中或陡峭的绝壁上跳跃自如,行走如飞,长长的尾巴起到了极好的平衡作用。它喜欢集群生活,群也不大,一群的话也就是小的群就是五只也有,六只也有,多的话也有十几只,很少有超过二十只的。族群的大小跟猴王的领导能力有关系。如果一个猴王的领导能力弱,那么这个群大了之后,一部分猴子就跑了,组成了新的群,这样的猴群就会比较小。所以一些新形成的猴群,就类似于家庭一样的,新形成的家庭数量就少。而一些比较久的没有分群的就会大,可能会多到十几只,甚至会达到二十只。 '''争王'''<br> 这个结群的社会里面,成年的公猴就只有一个,就是[[猴王]],其他的是一些成年的母猴,这是一种一夫多妻制度的社会。然后在这个猴群里面还有一些未成年的小猴子,这些未成年的小猴子有雌性和雄性。而这些小猴长到三、四岁性成熟后,母猴仍然留在猴群中,跟着它的母亲和其他的阿姨们一起繁殖后代。而小公猴接近性成熟的时候,离开了它们的出生群,到其他的猴群中去当王。这个过程就需要打斗。如果这个新的小公猴打赢了,那么它就可以到另外一个猴群里边当猴王。如果它打不嬴,它就继续和几个小公猴构成一个临时的群,新猴王上任之后,就出现一个很残忍的局面,就是杀婴行为。使得原来还带着小猴的这个母猴尽快和它交配繁殖,繁殖它自己的后代。 '''活动'''<br> 早出晚归,生活很有规律,天亮以后就从夜间栖息的绝壁上的[[石洞]]内鱼贯攀沿而出,在离洞约30-40米的地方稍事休息之后,便开始在悬崖绝壁或树冠之间穿梭跳跃,嬉戏玩耍,宛如在高空中表演的杂技艺术家。此后,才分别跳到树冠上或灌丛中,采食可口的树叶、嫩芽、[[野花]]、野果等,一边吃,一边玩,两只手忙个不停,有时还互相亲热一阵,帮助捉身上的寄生虫。中午前后,有的回到岩洞中休息,也有的坐在树上或者背阳的岩石上闭目养神,互不干扰。午休之后再次嬉戏采食,并且随着太阳的西斜,逐渐向栖息的岩洞方向移动。黄昏时分回到岩洞附近,确认没有异常情况之后,便一个接一个地爬进洞内睡觉。 '''食性'''<br> 白头叶猴顾名思义叫做叶猴,因为它是吃树叶的以植物嫩叶,枝条为食,它的食物80%~90%都是树叶,在它的环境,在它生活的环境里面,有各种各样树叶。它根据每个季节,喜欢吃什么树叶,然后采摘一些什么样的树叶,而且采食量并不高。因为它的肚子里面它的胃有一个能够分解纤维素的这么一个室,所以它吃的树叶下去就能够很快就能够分解了。晚上白头叶猴一般要住山洞,它长期住在这个山洞,到了晚上就在洞口排泄。所以时间一长,就在洞口的下方就有一些深褐色的这么一些排泄物。 ==繁殖方式== 白头叶猴主要在秋季交配,春季产仔。白头叶猴生下来非常漂亮,全身的毛发是金黄色的。一年之后金黄色的幼仔就开始慢慢变颜色了。首先是身体的中部慢慢变成灰色,灰黄色,灰色,再变成黑色,头部也开始慢慢变,一岁半之后,除了身体大小不同以外,体色基本上和成体一样的。初生幼仔在雌兽怀中吃奶或睡觉时仅头部能自由转动;7日龄时头顶及尾巴的下半部分转变为乳黄色,头部能灵活地转动,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开始东张西望,平时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雌兽,不愿意接受其他雌兽的抱抚;20日龄开始长出一些冠毛,也能离开雌兽在地面上爬行或跳跃;2月龄之后就与黑叶猴的幼仔大不相同了,背部长出一些较长的黑毛,[[头顶]]、颊的周围、[[腹部]]、四肢、尾巴的下半截等很多部位开始呈现出白色,并且逐渐与成体的毛色趋于一致。到了6个月龄的时候,已经能够独立生活,自由采食了,但仍然在雌兽的怀里睡觉。 ==栖息环境== 白头叶猴的栖息地位于中国广西南部的亚热带植被繁茂的岩溶地区,这里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石山连绵、山峰挺拔陡峭,悬崖绝壁、岩溶溶洞随处可见,为其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分布范围== 中国仅分布在广西的[[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面积不足200平方公里,具体地点包括广西龙州县的上金乡,宁明县的亭亮、驮龙乡,崇左市的罗白乡、板利乡、漱湍镇、驮卢镇;扶绥县的岜盆、山圩、渠旧、渠黎、东门5个乡的部分地区。 ==保护级别== 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中被列为濒危种。<br>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 <br>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br> ==視訊==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173fOmm8A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遠方的家》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石山精靈 白頭葉猴 20190123 | CCTV中文國際}}<br>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白头叶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