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8.12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白枕鹤 的原始碼
←
白枕鹤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白枕鹤</big> ''' |- |[[File:1-19110Z53G5.jpg|缩略图|居中|白枕鹤[http://udongwu.com/uploads/allimg/191109/1-19110Z53G5.jpg 原图链接] ]]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白枕鹤 </br> 拉丁学名: Grus vipio </br> 别 称: 红面鹤、白顶鹤、土鹤 </br> 界: [[动物界]] </br> 门:[[脊索动物门]] </br> 纲:[[鸟纲]] </br> 目:鹤形目 </br> 科:鹤科 </br> 属:鹤属 </br> 种: 白枕鹤 </br> 英文名称: White-naped Crane </br> 命名者: Pallas, 1811 </br> 保护级别: 易危(VU) IUCN标准</br> |} '''白枕鹤'''(学名:Grus vipio)体形与丹顶鹤相似,略小于丹顶鹤,而大于白头鹤。上体为石板灰色。尾羽为暗灰色,末端具有宽阔的黑色横斑。取食时主要用喙啄食,或用喙先拨开表层土壤,然后啄食埋藏在下面的种子和根茎,边走边啄食。该鸟为稀有的笼养观赏鸟类,主要繁殖在黑龙江、吉林等省或更北的广大地区,冬天部分迁徙到江苏、安徽、江西等省的湿地越冬。白枕鹤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珍禽。<ref>[http://udongwu.com/niao/he/White-naped_Crane.html 白枕鹤概述(附图)],有动物网</ref></br> == 外形特征 == 白枕鹤又叫红脸鹤、红面鹤,是大型涉禽。虹膜暗褐色,嘴黄绿色,脚红色。前额、头顶前部、眼先、头的侧部以及眼睛周围的皮肤裸出,均为鲜红色,其上着生有稀疏的黑色绒毛状羽。耳羽为烟灰色。头顶的后部、枕部、后颈、颈侧和前颈的上部形成一条暗灰色条纹,颊部和喉部为白色。颈侧和前颈的下部以及下体呈暗石板灰色。上体为石板灰色。尾羽为暗灰色,末端具有宽阔的黑色横斑。翅膀上的初级飞羽为黑褐色,具有白色的羽干纹,次级飞羽也是黑褐色,基部白色,三级飞羽为淡灰白色,延长成弓状,翅膀上的覆羽为灰白色,初级覆羽黑色,末端白色。三国吴陆玑《毛诗陆疏广要》说:“苍色者,人谓之赤颊。”可见早在1700多年前,古人就注意到了它的特征。之后约800年,宋罗愿又在《尔雅翼》中作了同样的记载。苍色是一种发蓝的青色,亦可指灰白色,所以古人称白枕鹤为苍色、赤颊,是比较准确的。</br> 大小量度:体重♂4750-5120g。♀5150-6500g;体长♂1200mm,♀1180-1500mm;嘴峰♂128-155mm,♀128-153mm:翅♂510-585mm,♀521-568mm;尾♂181mm,♀195-202mm;跗蹠♂242-262mm,♀230-265mm。 == 栖息环境 == 白枕鹤栖息于开阔的平原芦苇沼泽和水草沼泽地带,也栖息于开阔的河流及[[湖泊]]岸边,以及邻近的沼泽[[草地]],有时出现于农田和海湾地区,尤其是迁徙季节。 == 分布范围 == [[繁殖]]于[[中国]]黑龙江齐齐哈尔、乌裕尔河下游、三江平原,吉林省向海、莫莫格,内蒙古东部达里诺尔湖等地;越冬于江西都阳湖、江苏洪泽湖、安徽菜子湖等地,偶见于[[福建]]和[[台湾]];迁徙期间经过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省。 繁殖于[[俄罗斯]]贝加尔湖以东,一直到俄罗斯远东乌苏里地区,越冬于朝鲜和日本。 == 生活习性 == '''食性'''</br> 主要以[[植物]]种子、草根、嫩叶、嫩芽、谷粒、鱼、蛙、蜥蜴、蝌蚪、虾、[[软体动物]]和[[昆虫]]等为食。取食时主要用喙啄食,或用喙先拨开表层土壤,然后啄食埋藏在下面的种子和根茎,边走边啄食。白天多数时间用于觅食,非常警觉,通常在啄食几次后就抬头观望四周,一有惊扰,则立刻避开或飞走。</br> '''习性'''</br> 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多成家族群或小群活动,偶尔也见单独活动的,迁徙和越冬期间则多由数个或10多个家庭群组成的大群活动。行动机警,很远见人就飞,起飞时先在地面快跑几步,然后腾空而起,飞至一定高度时,颈和脚分别向前后伸直,两翅扇动有力,飞行轻快。</br> '''迁徙'''</br> 春季于3月下旬开始陆续到达繁殖地,一直持续到4月末。秋季于9月末开始离开繁殖地迁往越冬地,一直持续到11月初至11月中旬。迁徙时成家族群或由数个家族群组成的小群迁飞。</br> == 繁殖方式 == 繁殖期5-7月。一雌一雄制,3月末到达繁殖地时即多成对或成家族群活动,雄鸟不时表现出求偶行为。求偶时雄鸟在雌鸟身边兴奋地来回奔走和跳跃,两翅半张或完全张开,并伴随着‘kou-kou-kou’的高声鸣叫。雌鸟若接受雄鸟的求爱,则跟着对鸣和起舞,然后雌鸟展开双翅,身体下蹲,雄鸟即跳到雌鸟背上进行交尾;若雌鸟对雄鸟的求偶表现冷淡或走开,雄鸟即停止求偶表演。营巢于芦苇沼泽或水草沼泽中,水深10-30cm,有时可达80cm。由雌雄亲鸟共同营巢,以雌鸟为主。巢呈浅盘状,主要由枯芦三棱草、苔草、莎草和芦苇花、叶构成。巢的大小为直径80-120cm,巢露出水面高度为7-16cm。领域性极强,雌雄鸟通过在巢域内的鸣叫、巡飞和追逐飞行等方式来表示对巢域的占有和保卫。领域大小为4.5-6.5平方公里,巢间距平均为2683m。最早于4月上旬开始产卵,一直持续到5月下旬,年产1窝,每窝产卵2枚。卵为随圆形,灰色或淡紫色、密布紫褐色斑点,尤其以钝端较著。卵的大小为90-98mm×56-63mm,平均92.9mm×60.9mm,重150-205g,平均167g。产出第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以雌鸟为主。孵卵时另一鸟多在巢附近一边觅食一边警戒,孵卵的亲鸟亦甚警觉,常常伸头观望,稍有惊动,便悄悄地从巢上下来,在走到离巢50m以外之后才突然起飞,使人难于找到巢。通常飞到离巢300m以外的较高处窥视,待入侵者离开后才又飞回巢中孵卵,孵卵期29-30天。雏鸟早成性,孵出的当日即能站立和行走。 == 亚种分化 == 单一物种,无亚种分化。 == 种群现状 == 数量稀少。据陈彬和王作义1983-1986年在白枕鹤的主要越冬地江西鄱阳湖的调查,1983年越冬种群数量为700只,1984年为1162只,1985年为1900只,1986年为22的只,1990年为2716只。在日本为600-1200只。在韩国为200一250只,总的种群数量3000-4000只。 == 保护级别 ==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br>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br> ===白枕鹤带幼鸟觅食=== {{#iDisplay: u09287muno2 |480|360|qq}}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白枕鹤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