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6.221.13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白毫烏龍茶 的原始碼
←
白毫烏龍茶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白毫烏龍茶.jpg|thumb|right| [https://www.pinglintea.com.tw/images/2012-white12-B.jpg 原圖鏈結] [https://www.pinglintea.com.tw/white12.html「圖片來源」] ]] '''白毫烏龍茶'''又稱椪風茶、東方美人茶、香檳烏龍茶,是號稱全世界最貴的[[茶]]。屬於發酵程度極重的茶種,香味有極重的果香,色則呈現優質的琥珀色,入口後則有濃郁的甘醇味,此茶採收量少,極為珍貴。<ref name="三界">{{cite web |url=http://www.chinesetea.com.tw/index.php/2012-07-09-00-51-07| title= 白毫烏龍 | language=zh | date=2017-12-15| publisher=三界珍藏茶| author= }}</ref>因其外觀白毫顯著而來,是半發酵[[青茶]]中,[[發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的發酵度為60%,也有些多達75%-85%,故不會產生任何生菁臭味,且不苦不澀。<ref name="kk1">{{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zh-tw/culture/p6625z8.html| title= 「東方美人茶」白毫烏龍 | language=zh | date=2017-12-15| publisher=每日頭條| author= }}</ref> 茶樹以不噴洒[[農藥]],全以人力手工,僅採摘其一心二葉聞名,並以具有多量白毫芽尖者為極品,相當珍貴。號稱全世界最貴的茶。<ref name="kk2">{{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culture/p6625z8.html| title= 號稱是全世界最貴的茶——白毫烏龍茶 | language=zh | date=2017-08-05| publisher=每日頭條| author= }}</ref> 屬於發酵程度極重的茶種,香味有極重的果香,色則呈現優質的琥珀色,入口後則有濃郁的甘醇味,此茶採收量少,極為珍貴 ==東方美人茶與椪風茶== [[File:白毫烏龍茶一.jpg|thumb|左| [https://scontent.ftpe8-2.fna.fbcdn.net/v/t31.0-0/p180x540/17218446_720730351438895_6491119202200600696_o.jpg?_nc_cat=103&ccb=2&_nc_sid=cdbe9c&_nc_ohc=SSQmnjUq1B4AX-rC7Il&_nc_ht=scontent.ftpe8-2.fna&tp=6&oh=a6c99a8da787a1244c4fb9fae9f43b9c&oe=6023EE2F 原圖鏈結] [https://www.facebook.com/mktea888/posts/720730351438895「圖片來源」] ]] 白毫烏龍茶為台灣最特殊之名茶,全世界僅[[台灣]]產製,其製茶原料採自受茶[[小綠葉蟬]]吸食之幼嫩茶芽,經手工攪拌控制發酵,使茶葉產生獨特的蜜糖香或熟果香。白毫烏龍茶以芽尖帶白毫愈多愈高級而得名。其外觀不重條索緊結,而以白毫顯露,枝葉連理,白綠黃褐紅相間,猶如朵花為其特色,水呈[[琥珀]]色,具熟果香、蜜糖香,滋味圓柔醇厚。 [[椪風茶]],是白毫烏龍,白毫烏龍不見得是椪風茶。中間的差異在 ”小綠子”是否有著園,如果沒有經小綠子吸食,製造出來的只是純白毫烏龍而非”椪風茶”。<ref name="老茶網">{{cite web |url=http://www.oldtea.com.tw/tea_23.php| title= 台茶的種類-白毫烏龍茶(東方美人茶) | language=zh | date=| publisher=台灣老茶網| author= }}</ref> ==製作過程== *採摘 在端午節前後開始進行採摘,坪林茶區主要採收發芽7天內、受到小綠葉蟬叮咬的茶葉。受叮咬的茶葉外型會產生捲曲、枯黃現像,製作後會散發甜香,未受叮咬的茶葉相反會散出苦澀味,因此愈受蟲咬的茶葉製作出的品質愈好。一位茶農每日採收的茶葉可製作1.2到1.5台斤東方美人茶,因為葉片小所以也無法以機器採收。只在晴天採收,遇雨不採。 *[[萎凋]] 和包種與烏龍茶不同,東方美人茶需避免於強光下進行萎凋,最好是利用日落的陽光或室內萎凋,避免茶葉喪失甜味。萎凋時需放在「笳藶」上,避免地面溫度過熱破壞茶菁。 *[[浪茶]] 萎凋過程中每隔一段期間即需要進行浪茶,讓茶葉能均勻發酵,促進甜味產生。前兩次浪茶約3分鐘,採手工浪茶;最後一次浪茶需20分鐘,採機器浪茶。 *[[揉捻]] 使用包布將浪茶完成的茶葉包覆起來進行揉捻,將包布愈揉愈緊將過多水份擠壓出來,揉緊後將茶葉與包布靜置,促進甜味生成並塑造茶型。約1小時後即可打開,若是有經過充份叮咬的茶葉此時即能顯現白毫,非常漂亮。 *乾燥 將包布揉捻後的茶葉放進乾燥機乾燥,溫度約為80度。經過約3小時乾燥即可完成,頂級的東方美人茶應該具有明顯的「白毫」(即白芽)與「紅葉」,這也是消費者在挑選好的東方美人茶最重要的依據。<ref name="茶莊">{{cite web |url=https://www.pinglintea.com.tw/formosaoolongProduction.html| title= 東方美人茶製作過程 | language=zh | date=| publisher=台灣老茶網| author= }}</ref> {{Multiple image | align = right | image1 =採摘.jpg|width1=240| caption1 = 採摘<br>[https://www.pinglintea.com.tw/formosaoolongProduction.html] | image2 = 萎凋.jpg|width2=240| caption2 =室內萎凋<br>[https://www.pinglintea.com.tw/formosaoolongProduction.html] | image3 =室外萎凋.jpg| |width3=240| caption3 =利用日落的陽光做萎凋<br> [https://www.pinglintea.com.tw/formosaoolongProduction.html] }} {{Multiple image|align= right | image4 = 浪茶T.jpg|width4=240| caption4 = 手工浪茶<br>[https://www.pinglintea.com.tw/formosaoolongProduction.html]| image5 = 乾燥.jpg|width5=240| caption5 = 使用包布將浪茶完成的茶葉包覆起來進行揉捻<br>[https://www.pinglintea.com.tw/formosaoolongProduction.html]| image6 =乾燥2.jpg|width6=240| caption6 =3小時乾燥後頂級的東方美人茶應該具有明顯的「白毫」與「紅葉」<br>[https://www.pinglintea.com.tw/formosaoolongProduction.html]}} ==產地及品種== 全世界僅台灣的[[新竹]][[峨眉]]、[[北埔]]、峨嵋茶區及[[苗粟]][[後龍]]、[[頭屋]]、[[頭份]]一帶為產區,最佳的採摘季節為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即端午前後。<ref name="kk3">{{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culture/jzlp6rl.html| title= 號稱是全世界最貴的茶——白毫烏龍茶 | language=zh | date=2017-08-05| publisher=每日頭條| author= }}</ref> 品種以青心大冇為主,部分為青心烏龍。<ref>{{cite web |url=https://teatalkacademy.com/knowledge/origin/taiwan/taiwan-oolong| title= 烏龍茶 | language=zh | date=| publisher=講茶學院| author= }}</ref> ==命名由來== *(一)膨風茶 早期有一茶農因茶園受蟲害侵食,不甘損失,遂挑至城裏販售。未料竟因風味特殊而大受歡迎,洋行全數收購。回鄉後茶農向鄉人提及此事,竟被指為「膨風」(客家語:吹牛之意)。 *(二)東方美人茶 相傳百年前,英國茶商將此茶呈獻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由於沖泡後,其外觀艷麗,猶如絕色美人漫舞在水晶杯中,品嘗後,女王讚不絕口而賜名「東方美人」。 (三)其他名由 *據說在膨風茶的茶湯內加一滴白蘭地酒,風味更佳,深受歐美人士喜愛, *早期膨風茶的毛茶運抵大稻埕茶棧,出口前,須在「番庄館」再經過一道烘焙與揀茶的精製過程,故舊稱為「番庄烏龍」。<ref name="興華">{{cite web|url= https://www.shs.edu.tw/works/essay/2013/03/2013032615020407.pdf|title= 完整美人-東方美人茶製 | language=zh | date=2017-08-05| publisher=苗栗縣立興華高級| author=鄭雅芳 林家如 范斯婷}}</ref> ==參考資料== [[Category:974 茶藝;茶道]] [[Category:生活事件]]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Category:430 農業總論]]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80 商業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ultiple 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Multiple imag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白毫烏龍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