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104.8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白石脂 的原始碼
←
白石脂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edical}}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class="wikitable" width="300" |- ! style="background:#0099cc; color:#ffffff; margin-top:-10px; padding:10px 0;" colspan=2 | '''白石脂''' |- | colspan=2 style="text-align:center" | https://p1.ssl.qhimg.com/t01552d50c5a4780c3a.jpg |- |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3&eid=6028216&sid=6241216 |} </div> '''白石脂''',中药材名。为硅酸盐类矿物高岭石Kaolinite。具有涩肠止血,收湿敛疮的功效。主治久泻久痢,崩漏带下,遗精,湿疮。<ref> [http://www.dayi.org.cn/cmedical/1117785 白石脂]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ref>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白石脂 汉语拼音:Baishizhi 别名:白符 性味归经:味甘、酸,性平;归肺、大肠经 功能:具有涩肠止血,收湿敛疮的功效。 主治:久泻久痢,崩漏带下,遗精,湿疮。<ref> [http://www.dayi.org.cn/cmedical/1117785 白石脂]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ref> ==药理简介== 中文名:白石脂 拼音名:Bái Shí Zhī 英文名:Kaolinite 别名:白符、随、白陶土、高岭土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olinite ===出处=== ====出自==== *1.《[[本经]]》。 *2.《[[吴普本草]]》:白符生少室天娄山,或太山。 *3.《[[别录]]》:白石脂,生泰山之阴。采无时。 *4.《[[唐本草]]》:按白石脂今出慈州诸山,胜于余处者。太山左侧,不闻有之。 *5.《[[本草图经]]》:白石脂,今惟潞州有焉,潞与慈相近,此亦应可用。古断下方多用,而今医家亦稀使。五色石脂,旧经同一条,并生南山之阳山谷中,主治并同,后人各分之,所出既殊,功用亦别,然今惟用赤白二种 ===来源=== 药材基源:为硅酸盐类矿物。 ===原形态=== 晶体结构属三斜晶系或单斜晶系。单晶体呈片状,罕见,且个体极小,在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片状晶体呈六方形、三角 形或切角的三角形。集合体成疏松鳞片状、土状或致密块状,偶见钟乳状。纯者白色,如被铁、锰等杂质混入可染成浅黄、浅灰、浅红、浅绿、浅褐等色。条痕白色或灰白色。致密块体无光泽或呈蜡状光泽,细薄鳞片可呈珍珠光泽。硬度1-3,相对密度2.61-2.68。具有滑腻感,土臭味,吸水粘舌,可塑性强,但不膨胀。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class="wikitable" width="300" |- ! style="background:#0099cc; color:#ffffff; margin-top:-10px; padding:10px 0;" colspan=2 | '''白石脂''' |- | colspan=2 style="text-align:center" | https://p1.ssl.qhimg.com/t01e4b664136cbac814.jpg |- |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3&eid=6028216&sid=6241216 |} </div>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高岭石是粘土矿物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粘土质沉积物的主要矿物成分。 资源分布:主产[[山西]]、[[河南]]、[[江苏]]、[[河北]]、[[山东]]。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不规则块状。粉白色或类白色,有的带有浅红色或很浅黄色斑纹或条纹;条良白色。体较轻,质软,用指甲可刻划成痕。断面土状光泽。吸水力强,舐之粘舌,嚼之无沙粒感;具土腥气,味微。以色白、细腻、吸水力强者为佳。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薄片中无色,正突起低。干涉色为Ⅰ级灰白色。于扫描电镜下成堆叠的假六方片状;于透射电镜下为假六方片状,厚度均匀,轮廓清楚。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水化硅酸铝,其中二氧化硅(SiO2)46.5%,三氧化二铝(Al2O3)39.5%,水(H2O)14.0%;还常含锶、钡、锰、钛、锌、铅、铜、锂等元素。 ===鉴别=== 取本品粉末约1g,置瓷蒸发皿中,加水10ml与硫酸5ml,加热至产生白烟,冷却,缓缓加水20ml,煮沸2-3min,滤过,滤渣为灰色。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①取滤液1ml,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发生白色胶状沉淀;分离,沉淀能在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检查铝盐)②取滤液1ml,加氨试液至生成白色胶状沉淀,滴加茜素磺酸钠指示液数滴,沉淀即显樱红色。(检查铝盐) ===性味=== 甘酸;平;无毒 ===归经=== 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 涩肠;止血;固脱;收湿敛疮。主久泻;久痢;崩漏带下;遗精;疮疡不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 有湿热积滞者忌服。 ===各家论述=== *1.《[[本经逢原]]》:白石脂,敛肺气,涩大肠,《金匮》风引汤用之,专取其杜虚风复入之路也。 *2.《[[本经]]》:主黄疸泄痢,肠bi脓血,阴蚀下血亦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 *3.《[[别录]]》:养肺气,厚肠,补骨髓,疗五脏惊悸不足,心下烦,止腹痛,下水,小肠bi热溏便脓血,女子崩中漏下赤白沃。 *4.《[[药性论]]》:涩大肠。 *5.《[[日华子本草]]》:治泻痢,血崩带下,吐血衄血,并涩精淋沥,安心镇五脏,除烦疗惊悸,排脓治疮疖痔漏,养脾气,壮筋骨,补虚损。 *6.《[[珍珠囊]]》:固脱。<ref>[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b/baishizhi.html 白石脂]中医世家 </ref>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40 化學總論]] [[category: 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矿物质]]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edic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白石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