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5.201.19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白饭豆 的原始碼
←
白饭豆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edical}} [[File:白饭豆.png|缩略图| 白饭豆[https://p1.ssl.qhimg.com/t01f60c5df30f1b970e.png 原图链接]]] '''白饭豆''',中药名。为豆科菜豆属植物菜豆PhaseolusvulgarisLinn.的种子。具有滋养,解热,利尿,消肿之功效。主治水肿,脚气病。<ref> [http://www.dayi.org.cn/cmedical/detail/300108 白饭豆]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ref> ==基本信息== 中文名:白饭豆 别名:四季豆、龙爪豆、唐豇、隐元豆、云豆、六月鲜、龙骨豆、二生豆、三声豆、唐豆 采收时间:果实成熟时 功能:滋养,解热,利尿,消肿。 主治:水肿,脚气病。<ref> [http://www.dayi.org.cn/cmedical/detail/300108 白饭豆]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ref> ==药理简介== 中文名:白饭豆 拼音名:Bái Fàn Dòu 别名:云藊豆、四季豆、龙爪豆(《植物名实图考》),唐豇、隐元豆(《植物学大辞典》),云豆、六月鲜、龙骨豆、二生豆、三生豆、唐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白豆、粉豆(《陆川本草》)。 ===出处=== 《[[陆川本草]]》 ===来源=== 为豆科植物'''菜豆的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 一年生缠绕高大草本。茎被短柔毛。托叶卵状披针形;小托叶矩形或线形。三出复叶,小叶片阔卵形以至菱卵形,两侧小叶倾斜,顶端渐尖以至长渐尖,有细尖头,基部阔楔形、圆形或截形,两面沿脉处有毛,长4.5~16厘米,阔2.5~11厘米。总状花序腋生,较叶短;苞片卵形,有隆起的脉,小苞片卵形,较萼稍长,有几条隆起的脉;花白色、黄色、紫堇色、红色,长1.5~2厘米;花冠蝶形,翼瓣在上边有截形的耳,在下边有不发达的耳;雄蕊2体,子房无柄,被白色硬毛,花柱卷曲,被毛,柱头顶生,倾斜。荚果带形,膨胀,无毛,顶端有钻状长喙,种子4~5枚,矩形,红棕色或白色,光亮。花期6~7月。果期9月。 [[File:白饭豆1.jpg|缩略图|白饭豆[https://www.chemicalbook.com/NewsImg/2015-08-19/201581910421646762.jpg 原图链接]]] ===生境分部=== 栽培植物。分布[[河北]]、[[湖北]]、[[江苏]]、[[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种子含糖蛋白,其糖分为甘露糖、葡萄糖胺、阿拉伯糖、木糖及岩藻糖,其蛋白部分含胱氨酸(或半胱氨酸)极少,但含较大量的芳香族氨基酸。又含一种胰蛋白酶抑制物,此物几乎完全不含糖,但与淡粉红一蓝色的色素牢固地结合;含胱氨酸几近15%,但含缬氨酸与芳香族氨酸很少。又含血球凝集素,对人类红细胞有很强活性。未发芽种子的子叶和轴部分含豆甾醇、谷甾醇和少量菜油甾醇 种皮含无色蹄纹天竺素、无色矢车菊素、五色飞燕草素、山柰酚、槲皮素、杨梅树皮素、蹄纹天竺素、矢车菊素、飞燕草素、矮牵牛素、锦葵花素等的3-葡萄糖甙;山柰酚木糖葡萄糖甙;蹄纹天竺紊、矢车菊紊、飞燕草素等的3,5-二葡萄糖甙。根含6-氨基嘌呤衍生物和鸟嘌呤衍生物。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滋养,解热,利尿,消肿。治水肿,脚气病。 ===复方=== 治水肿:白饭豆四两,蒜米五钱,白糖一两。水煎服。(性味以下出《陆川本草》)<ref>[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b/baifandou.html 白饭豆]中医世家 </ref> ===摘录=== 《[[中药大辞典]]》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 [[category: 410 醫藥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edic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白饭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