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234.6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百蕊草 的原始碼
←
百蕊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edical}} [[File:百蕊草1.jpg|缩略图|百蕊草[http://a3.att.hudong.com/11/14/01300000235479122689147809246_s.jpg 原图链接]]] '''百蕊草''',中药材名。本品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的全草。春、夏采收,晒干。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补肾涩精。治急性乳腺炎,肺炎,肺脓疡,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肾虚腰痛,头昏,遗精,滑精。①《国药提要》:治头疮及颈淋巴腺炎。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头昏体弱,腰痛,遗精,滑精。<ref>[http://www.dayi.org.cn/cmedical/1113611 百蕊草]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f> ==基本信息== 中文名:百蕊草 别名:百乳草(《本草图经》),地石榴(《贵州民间方药集》),小草(《全展选编内科》)。 主治:清热解毒,补肾涩精。治急性乳腺炎,肺炎,肺脓疡,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肾虚腰痛,头昏,遗精,滑精。<ref>[http://www.dayi.org.cn/cmedical/1113611 百蕊草]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f> ==药理介绍== 中文名:百蕊草 拼音名:Bǎi Ruǐ Cǎo 别名:百乳草、地石榴、草檀、积药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hesium chinense Turcaz.2.Thesium chineuse Turcz.var.longipedun-culatum Chu ===出处=== 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 药材基源: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或其变种长梗百蕊草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 春、夏季拔'''取全草''',去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 *1.多年生柔弱草本,高15-40cm。全株多少被白粉,无毛;茎细长,簇生,基部以上疏分枝,斜升,有纵沟。叶线形、长1.5-3.5cm,宽0.5-1.5mm,先端急关或渐尖,具单脉。花单一,5数,腋生;花梗短或很短,长3- 3. 5mm;苞片1枚,线状披针形;小苞片2枚,线形,长2-6mm,边缘粗糙;花被绿白色,长2.5-3mm,花被管呈管状,花被裂片,先端锐尖,内弯,内面的微毛不明显;推蕊不外伸;子房无柄,花柱很短。坚果椭圆形或近球形,长或宽2-2.5mm,淡绿色,表面有明显、隆起的网脉,先端的宿存花被近球形,长约2mm;果柄长3. 5mm。花期4月,果期6月。 *2.本变种的果柄长可达8mm,余与百蕊草相同。 [[File:百蕊草2.jpg|缩略图|百蕊草[http://a4.att.hudong.com/33/12/50200009239445156054125583713_s.jpg 原图链接]]]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 *1.生于沙地草丛中或石坎边。 *2.生于草坡。 ====资源分布==== *1.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至[[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 *2.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广东]]、[[四川]]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多分枝,长20-40cm。根圆锥形,直径1-4mm;表面棕黄色,有纵皱纹,具细支根。茎丛生,纤细,长12-30cm,暗黄绿色,具纵棱;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长1-3cm,宽0.5-15mm,灰绿色。 小花单生于叶腋,近无梗。坚果近球形,直径约2mm,表面灰黄色,有网状雕纹,有宿存叶状小苞片2枚。气微,味淡。 以果多、色灰绿、无泥砂者为佳。 ====显微鉴别==== [[百蕊草]]: 茎横切面:类圆形,有5-10棱。表皮细胞长方形,外壁稍厚。皮层外侧为2-3列厚用细胞,棱处更发达;薄壁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向内细胞渐大。中柱鞘纤维束帽状,位于韧皮部外侧。维管束外韧型。形成层通常不明显。木质部导管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3-33μm,单个散在或2-3个成群;木射线宽1列细胞,壁稍厚,木化。髓部常因薄壁细胞破裂而成空洞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相似,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外侧常略呈乳头状;叶绿表皮外侧被角质层。叶肉细胞分化不明显,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片晶。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发达。 ====叶表面观==== 上、下表皮细胞呈多角形或长方形,垂周壁平直。气孔千轴式。叶缘细胞常见有角质层突起。 ====理化鉴别==== 取粉末1g,加甲醇10ml,回流提取30min,滤过。取滤液5ml,加少量盐酸及镁粉,呈橙红色。 ===化学成分=== 全草含3,5,7,4′-四羟基黄酮-3-葡萄糖-鼠李糖甙(3,5,7,4′-tetrahydrox-yflavone-3-glucosyl-rhamnoside),紫云英甙(astragalin)即3,5,7,4′-四羟基黄酮-3-葡萄糖甙(3,5,7,4′-tetrahydroxyflavone-3-glucoside),山柰酚(kaempferol),丁二酸即琥珀酸(succinic acid)[1],以及生物碱、甾醇、酚类、挥发油、D-甘露醇(D-mannitol)[2]。 ===药理作用=== ====抑菌作用==== 百蕊草素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琥珀酸对白色念珠菌无抑制作用。百蕊草素Ⅰ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 辛;微苦;性寒 ===归经=== 脾;肾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主风热感冒;中暑;肺痈;乳蛾;淋巴结结核;乳痛;疖肿;淋证;黄疽;腰痛;遗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研末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国药提要]]》:治头疮及颈淋巴腺炎。 *2.《[[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头昏体弱,腰痛,遗精,滑精。<ref>[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b/bairuicao.html 百蕊草]中医世家</ref>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 [[category: 410 醫藥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edic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百蕊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