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58.1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監察院廳舍 的原始碼
←
監察院廳舍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監察院廳舍 </p><img src="https://00.ifreesite.com/world-i/taiwan_flag.png" width="25" ><small>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small> |- |<center><img src="https://f.share.photo.xuite.net/hsu042/1f45829/9851221/437769172_m.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https://blog.xuite.net/hsu042/twblog1/122927933-%E5%9F%8E%E9%84%89%E9%9B%9C%E8%A8%98---56.%E7%9B%A3%E5%AF%9F%E9%99%A2+%28%E5%8F%B0%E5%8C%97%E5%B7%9E%E5%BB%B3%29 圖片來自隨意窩]</small> |-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3px 0;”>基本資料</p> |- |<small> '''類別''' [[國定古蹟]]<br> '''公告''' 1998年7月30日<br>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1段2號]]<br> '''建築師''' [[台灣總督府]]技師[[森山松之助]]<br> </small> |} </div> '''監察院廳舍''' ,原名'''台北州廳舍'''又稱'''台北州廳''',位於[[中華民國]][[台北市]][[中正區 (臺北市)|中正區]]的一棟衙署建築。最初的監察院廳舍作為[[台北州]]州廳使用,隨著[[日本戰敗]],[[台灣戰後時期|中華民國政府遷台]],監察院廳舍一度作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辦公大樓使用,在[[行政院]]進駐[[台北市役所]]後,[[監察院]]則進駐監察院廳舍使用至今。<ref>[https://blog.xuite.net/apex.cheng/wretch/208567792-%E5%86%8D%E8%A8%AA---++%E8%87%BA%E5%8C%97%E5%B7%9E%E5%BB%B3++%28%E7%9B%A3%E5%AF%9F%E9%99%A2%29 再訪--- 臺北州廳 (監察院)],隨意窩,20140330</ref> ==歷史背景== *國定古蹟監察院所處地點,位於[[清朝]]時期[[臺北]]城東北角隅城牆外之田園荒地,與城牆內考棚只有一牆之隔。日據時代,城牆拆除,改建「三線道路」,本古蹟建築物坐落於「敕使街道」(今中山南路與忠孝東路的轉角處),作為臺灣北部地區最高地方行政機關「[[臺北廳]]」之所在地,管轄現今[[臺北市]]、[[新北市]]、[[宜蘭縣]]及[[[基隆市]],為當時[[行政區]]「[[五州三廳]]」之一。至民國9年,改[[廳]]為[[州]]。 *[[台灣日治時期]]初期,[[台灣總督府]]於[[台灣北部]]設置的[[臺北縣 (日治時期)|台北縣]]及其後的[[台北廳]]均以[[台灣清治時期|清治時期]]的台北府府署為辦公廳舍,到了後期才於原廳舍的正東方規畫建築新的廳舍--即又稱為「台北廳新廳舍」的[[台北州廳]]。 *[[台北州廳]]的設計由隸屬[[台灣總督府]]的技師[[森山松之助]]操刀,依主體工程分為第一、二期,後續工程為第三期共三期施工。台北州廳的第一期工程自1912年啟動;第二期工程接續第一期工程,於1915年完工,並於完工同年的4月24日以「台北廳落成式」為名舉行落成儀式;第三期工程則自1915年啟動,在台北州廳的西南側興建了一棟銜接州廳西翼的兩層高黑瓦磚造建築。 *隨著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台灣戰後時期|中華民國接收台灣]],[[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將台北州廳與[[台北市役所]]作為辦公廳舍使用;到了1957年6月,[[國民政府]]實施疏散機關政策,將前身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台灣省政府]]遷移至[[中興新村]],台北州廳因而改作為[[「台灣省政府台北連絡處」]]使用。其後,又因[[行政院]]進駐台北市役所,對街的台灣省政府台北連絡處再度改作為[[監察院]]廳舍使用直至今日,並於[[1998年7月30日]]獲內政部「台內民字第8778042號函」指定為[[國定古蹟]]至今。 ==建築設計== ===基地=== 在最初規畫興建台北州廳時,曾在[[三線路]]東側提出7個街廊為興建基地。最後考量與舊廳舍的距離及街角位置的優勢,選擇了[[樺山町]]的一塊[[稻田]]作為建築基地使用。 ===設計=== *[[監察院廳舍]]為[[台灣總督府]]技師[[森山松之助]]的作品,屬後期[[文藝復興式建築]],以[[桁架 (工程)|木桁架]]作為結構,外牆為[[紅磚]]牆面;建築規畫上,監察院廳舍的平面呈現[[「曲尺」型]],由位於九十度轉角的圓頂主入口處向左右延伸,擁有相同而不對稱的立面。監察院廳舍於1912年起造、1915年落成。 *監察院廳舍的外觀採取簡潔樣式設計,以紅磚牆面建築,牆面上裝飾有橢圓突起、四周以花草紋飾的徽章壁飾;同樣以花草紋飾的拱頂石造型圓窗,並設有以圓形拱窗、圓窗、拱形雨庇、貝殼飾排列而成的拱型雨庇。 *在監察院廳舍的大廳入口處置有八根托次坎柱式圓柱支撐門廊。挑高15公尺的大廳上置有一座以[[桁架 (工程) |鋼骨桁架]]支撐、四周設有12個半圓形「老虎窗」作為通氣之用的突出扁形銅製圓頂,圓頂的外皮以長方形銅片鋪設而成,大廳內則環立4對托次坎柱式雙柱,並設有一座「M」字型的樓梯通往二樓。 ==落成再現== *「臺北廳廳舍新築工程」於第二期興建完成後,在1915年(大正4年)4月24日舉行落成使用儀式;當時官方《臺灣日日新報》於4月23日即開始刊登「臺北廳移轉式」之預報,並於同月24、25 日刊載舉行「[[臺北廳落成式]]」相關慶祝活動,更接續於26日刊載「臺北廳新廳舍」建築興建過程之說明。 *[[臺灣日日新報]] 大正4年4月26日登載(原文抄錄如下):臺北廳落成式「如所預報。臺北廳落成式。去廿四日舉行。午前十時。以煙火合圖。來賓千餘名參集。先縱覽廳舍。及陳列室。十一時。樂音響喨。一同入式場。佐久間總督。以下督府諸高官著席。河村庶務課長。即宣告開命辭。次三浦監督技師。朗讀工事報告辭。次加福廳長式辭如下」:「茲當本廳舍新築落成式舉行。辱總督閣下,並各位臨場,本官所最光榮。抑從來廳舍。為清時臺北府衙。建於光緒五年。改隸之初。置臺北縣於此。本廳又襲用之。其蠹蝕之甚。而瀕危險者。毀而補之。僅以辦事。然其倭陋。於新附人民統治上。固不足以保威信。況其地當市街之樞要。而妨商賈之繁榮者。蓋非鮮少。大正元年。有議移轉。於是卜地三板橋庄。經營四年。告成大半。遠望之。高閣巍然。壓乎四邊。就觀之。結構堅牢。安排得宜。雖無輪奐之美。而有令人自行肅然者。此偏賴總督閣下。及各位之贊襄。與井村前廳長。苦心之所賜也。自今而後。執務於此者。誓期忠勤職務。以副各位素志。一言以為式辭。」 ==外部連結== *[https://etaiwan.pixnet.net/blog/post/90998732 日治時期台北州之行政中心-台北州廳舍(監察院)] ==視頻==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5rfQK6Tyb8&feature=emb_logo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5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氣派巴洛克式建築! 監察院歷史逾百年 | 華視新聞 20190216 }} </div>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3 臺灣]] [[Category:684 名勝古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監察院廳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