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45.15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盧瓦尼拉巴塔耶戰役 的原始碼
←
盧瓦尼拉巴塔耶戰役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盧瓦尼拉巴塔耶戰役<br>Bataille de Loigny</p> |- |<center><img src="https://www.napoleon.org/wp-content/thumbnails/uploads/2010/11/478111_2-tt-width-500-height-360-crop-1-bgcolor-ffffff-lazyload-0.jpg" width="280" ></center><small>[https://www.napoleon.org/wp-content/thumbnails/uploads/2010/11/478111_2-tt-width-500-height-360-crop-1-bgcolor-ffffff-lazyload-0.jpg 圖片來源 Napoleon.org] <br> '''名稱''' 盧瓦尼拉巴塔耶戰役 '''日期''' 1870年12月2日 '''地點''' [[法國]][[厄爾-盧瓦省]] '''參戰國家''' [[法國]] \ [[普魯士王國]]<ref>[https://www.britannica.com/place/Prussia Prussia | History, Maps, Flag, & Definition | Britannica]</ref>、[[巴伐利亞王國]] '''參戰兵力''' 90000 \ 35000 '''結果''' 普魯士的軍隊獲勝</small> |} </div> '''盧瓦尼拉巴塔耶戰役'''(法語:Bataille de Loigny ),又稱盧瓦-普普里-呂莫戰役,是1870年12月2日[[普法戰爭]]<ref>[https://www.britannica.com/event/Franco-German-War Franco-German War | History, Causes, & Results | Britannica]</ref>期間,法國在厄爾-盧瓦省的盧瓦尼拉巴塔耶、普普里和呂莫展開的3個戰鬥的合稱,是由法國奧雷勒·德·帕拉迪納率領的羅亞爾軍團的3個軍團與[[弗里德里希·弗朗茨二世]]率領的普魯士軍團的一場戰役 ==起因== 1870年的秋天,普魯士王國成功在[[色當會戰]]和[[梅斯圍城戰役]]擊敗法蘭西帝國的軍隊之後,在同年9月19日,聯同北德意志邦聯的軍隊圍攻法國首都巴黎。 在法國內政和戰爭部長[[萊昂·甘必]]大號召下,在羅亞爾河附近新成立了由兩個軍(第15軍和第16軍)組成了羅亞爾軍團,準備前往巴黎以解除普魯士第3軍對首都的包圍。在此之前,羅亞爾軍團於1870年11月9日在庫爾米耶爾戰役中取得勝利,成功奪回了被普軍占領的奧爾良。羅亞爾軍團之後暫時停留在奧爾良,這是因為軍團總司令路易·讓·巴蒂斯特·多雷勒·德·帕拉迪納想更好地組織和訓練他的部隊。直到11月底,在萊昂·甘必大領導的國防委員會的巨大壓力下,羅亞爾軍團才恢復向巴黎推進。 11月20日,[[普魯士王國]][[腓特烈·卡爾親王]]率領的第2軍團在梅斯的法軍投降後恢復了行動自由,他將普魯士第9軍團作為後備部隊留在昂熱維爾待命,並接管了在皮蒂維耶和蒙塔日的第3軍團和第10軍團。法軍奪回了奧爾良之後,占領了與巴黎之間的軸心位置,腓特烈·卡爾親王下令將第3軍和第10軍團集結在圖里重組,然後下令第3軍和第10軍團通過法軍左翼的博讓西地區,與第2軍團會合。 11月24日,法軍的各個部隊在沿著約80公里長的羅亞爾河上展開攻勢,並向巴黎方向前進。11月28日,普魯士第10軍團在博訥拉羅朗德戰役中成功擊退了法軍攻勢,使羅亞爾軍團的右翼部隊不得不撤退到奧爾良地區重整。為了應付法軍右翼缺口的危險,法國第15軍前往支援該地區的法軍,第16軍則向東朝著皮蒂維耶方向前進。這一行動導致了12月1日維勒皮翁戰役,在戰鬥中陷入困境的巴伐利亞第一軍團被法軍擊退,不得不迅速撤離。普軍的參謀部透過與法軍的戰鬥得悉了法軍核心部隊的位置後,於12月2日下令弗里德里希·弗朗茨二世率領的軍團發起反擊。 ==戰局== [[弗里德里希·弗朗茨二世]]率領的集團軍部隊包括:在右翼是普魯士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阿爾布雷希特親王的第4騎兵師和路德維希·薩姆松·海因里希·阿圖爾男爵的巴伐利亞第一軍團;中央是普魯士第17步兵師,左翼是威廉·楚·施托爾貝格-韋尼格羅德伯爵率領的第22步兵師和第2騎兵師,軍團的總兵力大約35.000人 法軍的羅亞爾軍團由安托萬·尚齊率領的第16軍、路易-加斯東·德·索尼斯率領的第17軍和夏爾·馬丹·德·帕利埃的第15軍組成,軍團的總兵力大約90.000人。 在法軍總司令路易·讓·巴蒂斯特·多雷勒·德·帕拉迪納的命令下,安托萬·呂齊率領的第16軍從泰爾米尼耶往盧瓦尼拉巴塔耶前進,之後由路易-加斯東·德·索尼斯率領的第17軍從奧爾良的北部出發,聯同第15軍通過阿爾特奈前往普普里。 法國的進攻計劃導致安托萬·呂齊的第16軍的第2師和第3師於12月2日上午從泰爾米尼耶朝著普普里到呂莫的方向進軍,第1師則被作為預備部隊,負責掩護軍團的左翼。 1870年12月2日,戰鬥從上午9點左右開始,安托萬·呂齊的第2和第3師從泰爾米尼耶進攻盧瓦尼拉巴塔耶和呂莫的普軍陣地,形成了第16軍攻擊普軍中央和左翼,和在位於盧瓦尼拉巴塔耶和尚杜(Champdoux)之間的古里(Goury)與巴伐利亞軍的戰鬥。 在法軍抵達展開戰鬥之前,古里已經被巴伐利亞第二師(由約瑟夫·馬克西米利安·馮·邁林格中將率領)占領了一部分。在同一時間,由巴伐利亞第1師(由[[卡爾·馮·迪特爾中將]]率領)、普魯士第4騎兵師(由弗雷德里克·亨利·阿爾伯特親王率領)和[[巴伐利亞]]胸甲騎兵旅(由馮·陶斯少將率領)組成的部隊占領了蒂萊萊佩納的Tanon和拜蓋奧,該部隊的目的是攻占泰爾米尼耶,以減少法軍撤退機會。普魯士第17步兵師則部署在呂莫,其炮兵部隊為[[巴伐利亞軍]]提供了有效的火力掩護;呂莫的普魯士炮兵遏制了法國進攻,也是這場戰鬥的關鍵。 巴伐利亞軍團在經歷了過去幾次的戰鬥後已經筋疲力盡,戰鬥開始後很快就陷入了苦戰狀況,無法阻止人數眾多的法軍前進。在古里戰鬥的巴伐利亞第二師也只能龜縮在防禦工事內抵抗,以阻止法軍的攻勢。為了防止在這裡的失敗,普軍總司令弗里德里希·弗朗茨二世下令普魯士第17步兵師疾馳向法軍第16軍的右翼部隊(法軍第3師)發起進攻。 從11:30開始,普軍發起反擊將推進到古里的法國海軍上將貝爾納·若雷吉貝里率領的第1師擊退,重新占領回盧瓦尼拉巴塔耶。法軍左翼部隊在盧瓦尼拉巴塔耶到呂莫之間的村莊和普軍展開對戰。普軍同時發動對法軍左右兩翼的進攻,使法國第16軍面臨被包圍的危險,但獲得了第15軍和第17軍的支援後,法軍得以成功逃出。安托萬·呂齊在解決完右翼的威脅後,下令法軍從下午3:00開始撤退, 經過幾次失敗的嘗試後,由[[雨果·馮·科特維茨]]上將率領的第33旅終於占領了盧瓦尼拉巴塔耶,之後在兩個小時內製止了法國第17軍對左翼的最後一次進攻。法軍撤往泰爾米尼耶的維爾皮翁時,第16軍第1師的第37步兵團有兩個營沒有接到撤退命令,他們依然在盧瓦尼拉巴塔耶進行抵抗。到了下午5:00,整個盧瓦尼拉巴塔耶都陷入了普軍的包圍圈,法軍的兩個營已經無法撤離,只能進行絕望的防禦戰。戰至下午7點左右,法軍兩個營剩餘的士兵全都被俘虜。 12月2日的早上,普魯士第22師(由路德維希·馮·維蒂希指揮)接到從拜蓋奧前往呂莫擔任支援部隊的命令。在前進過程中,普魯士第22師在阿爾特奈遭到法軍左翼部隊的第15軍的第2和第3師的攔截,在隨後的戰鬥中使戰線向東南方向擴展。[[路德維希·馮·維蒂希]]對此向著普普里的方向尋求庇護,普魯士第3騎兵旅的威蒂希將軍得知這一消息後,便迅速越過歐訥(Auneux,呂莫附近的一個小村莊),全力沖向普普里營地。在前進的過程中,普魯士第3騎兵旅的先鋒隊(第43旅)驅逐了幾個守衛村莊的法國軍隊。 在普普利和阿爾特奈周邊地區,普法雙方進行了激烈的戰鬥,並付出了沉重的損失。初時,普軍第43旅的六個野戰炮兵部隊被派往阿爾特奈南部的陣地防禦,成功擊退了法軍幾次的襲擊。到下午4:00左右,法軍又沿著阿爾特奈到普普里的路線前進,遭到了兩地普軍的攔截;普軍第43旅的指揮官馮·孔茨基上校在保衛普普里時戰死,普魯士第22師一直戰鬥到晚上10時才結束,直到[[盧瓦尼拉巴塔耶]]的戰鬥結束前,它都無法執行前往呂莫的命令。 下午4.30左右,法軍在盧瓦尼拉巴塔耶的戰線上被普軍形成包圍之勢,巴伐利亞軍擊退法軍的右翼部隊後,和覆蓋法軍左翼的普軍第4騎兵師距離只有大約兩公里,但是法國人的強烈抵抗阻止了整個包圍圈。當夜幕降臨後,普法雙方保持各自陣地,沒有再展開戰鬥。 ==結局== 雖然普法雙方都沒有在這場戰鬥中取得重大勝利,但在這次戰役之後,法軍[[羅亞爾軍團]]已無法進軍巴黎。12月3日,在奧爾良地區的腓特烈·卡爾領導下的普魯士第2軍團開始了全面進攻,同時弗里德里希·弗朗茨二世率領的軍團也配合行動繼續進攻法軍,並於12月5日征服了奧爾良。法軍因此失去了拯救巴黎的重要基地,羅亞爾軍團之後也一分為二。 儘管這次失敗主要是萊昂·甘必大對這次軍事行動的任意干預而負有主要責任,但羅亞爾軍團總司令奧雷勒·德·帕拉迪納全權負責這場戰役的責任,並於12月6日解除了軍團的指揮權。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歐洲軍政事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盧瓦尼拉巴塔耶戰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