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166.24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省庄镇 的原始碼
←
省庄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省庄镇 </big> ''' |- | [[File:2fc81813387a457a931532f27cde1bd5.jpg|缩略图|居中|[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90919/2fc81813387a457a931532f27cde1bd5.jpeg 原图链接][https://m.sohu.com/a/342022592_656955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省庄镇 所属地区:山东省泰安市 |} '''省庄镇'''位于[[泰安市]]东部,属泰山区。镇机关驻后省庄村,距市区6.8公里。北邻岱岳区黄前镇,南与岱岳区北集坡镇搭界,东与[[邱家店镇]]、岱岳区山口镇接壤,西连上高乡、泰前街道办事处、大津口乡。面积69平方公里。泰莱、泰新、泰良公路及京沪高速公路和辛泰铁路横穿全境。 2019年1月4日,省庄镇入选2018山东特色产业镇"乡村振兴示范镇"名单。<ref>[https://www.meipian.cn/2ek9p90i 省庄镇中心小学召开教学工作会(附图)], </ref> =沿革= 相传汉[[光武帝]]到泰山封禅,下山在此"省事"而得名省庄。镇境,1912年,分属[[泰安县]]晋化区和中正区。1929年改属泰安县第一区,部分隶属第三区。1941年分属泰北行署岱东区、岱峰区、栗林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国建立后,分别属泰安县第二区、第九区。1958年撤区并乡,分别建立上高、刘家庄、岗上3个乡,同年在桑家疃村建立东岳公社。1960年撤销东岳公社,西部建为泰山公社,[[南上高]]、后省庄、许家埠以东属邱家店公社。1962年析建省庄公社。1984年更名省庄办事处。1985年将桑家疃、[[黄山头]]、上高3个乡划归泰山区,撤销办事处,组建省庄镇,隶属郊区(今岱岳区)。1999年,划归泰山区。镇以机关驻地村而名。2000年全镇辖40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总人口5.8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02‰。全镇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占总人口的10%。 =遗址= 省庄镇境内[[历史文化]]遗迹主要有柳杭遗址、[[芝田清真寺]]等。 柳杭遗址位于柳杭村南,为大汶口文化商周时期文化遗址,面积1万平方米,出土有石斧、夹沙红陶鼎足、灰陶纺轮、灰陶罐、商周鬲等。1994年2月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芝田清真寺位于芝田村内,在元末明初始建清真寺大殿和寺门。明万历年间整修,清朝光绪十四年建后窖殿,现存有石碑。 =自然资源= 境内北部为山区、丘陵,中部为平原,南部为涝洼,海拔200-863米。年均降水630毫米。土壤以褐土和砂礓黑土为主。主要矿藏有[[石灰石]]、油页岩、[[花岗石]]、磷矿等,地下水丰富。名胜古迹有柳杭[[遗址]],[[泰安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柳杭村南,为大汶口文化于商周时期文化遗址。出土有石斧、夹沙红陶鼎足、灰陶纺轮、[[灰陶罐]]、商周鬲等。 基础设施完善。省庄镇地势北高南低,南北狭长。镇内设施达到"四通一平",交通便利,京沪高速路、泰莱一级高速路,老泰莱路和泰新路横穿东西,文化路和岗羊路纵贯南北。通信设施发达,电力资源丰富,地下水资源充足,供排水设施完善。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返回「
省庄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