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167.24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看望至亲(云闽) 的原始碼
←
看望至亲(云闽)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看望至亲'''<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545157/pexels-photo-2545157.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dpr=1&w=500"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看望至亲》'''是[[中国]]当代作家云闽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看望至亲=== 母亲走了,母亲的同胞手足便是我的至亲。母亲同胞共六人,上有一兄一姊,下有三个弟妹,她排第三。如今一半已去,在世的只有母亲的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最大的84岁,最小的也七十开外了。 快过年了,我们姐弟仨很早就约定一起看望二舅和三姨、四姨,因近期我有会要参加,弟弟公务繁忙,一拖再拖终赶在小年前成行。三家老人分住在三个不同城市,来回有一百多公里,为节省时间,我们出门后便直奔高速站口。驶上G4高速向南,心情也如蔚蓝的天、宽敞的路豁然开朗。 先到[[邯郸]]三姨家,表妹开门,“哇”地一声惊喜。去年腰骨折愈后的三姨精神矍铄地站在客厅,背明显地驼了。上前一把拉住我们的手,欣喜万分。三姨比母亲小9岁,开朗健谈。说起三姨家与我家很有渊缘,母亲与三姨是同胞姐妹;父亲与三姨父是相隔五里的老乡又是同期参军的战友,同样的履历又一同驻守云南边陲。1956年底,母亲与父亲结婚后随军南下。行前姥姥嘱咐母亲,让帮三姨从部队找对象。那时三姨刚满18岁,已考到本县供销社工作。父母亲路过思茅(今普洱),在军分区见到一位老乡,也就是三姨父的堂兄,便将此事相提。随后,“听二姐话”的三姨只身来到云南,与“品貌端正”的老乡战友、军衔大尉的三姨父见面,两人喜结连理。三姨说:当时你姨父问我要工作,还是继续读书。我毫不犹豫地选择读书。坚持学习考入昆明师范,三年后成为正式教师。 聊叙过往,三姨感激母亲当年对她的鼓励:女孩子一定要自立,要有工作。所以很多年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她都坚持下来,笑言“要不是听二姐的话,现在哪有每月三千多块的养老金呢”。说着话,三姨忽然站起来,走到我的面前,亲切地问我:“当上爷爷了吗?”我忙站起搀住三姨,回答:“快了,快了。”母亲走后,每到我们仨的生日,总会接到三姨的电话,可以说三姨看着我们从出生到长大,从娃娃到今天。两个表妹也回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三姨一家调回到河北,因工作单位偏僻,没有中学,两个表妹相继在我家住,在沙河老家完成高中学业。她们永远难忘当年二大姨的照顾与呵护。 因还有行程,我们便与三姨告辞。走出楼道,看到三姨早早地打开楼上的窗户向我们招手。仰望三姨拂动的白发和极像母亲的面容,真的不舍离去,很想再多看几眼。 返上G4高速一路向北,奔往[[邢台]]。路上,我们仨仍在回味三姨的善良和坚强。回到河北,三姨父被安排到一家国营矿山企业。没想到人生未晚却患脑血栓卧病在床,一躺就是十余年。这一期间正是表妹表弟们升学迎考、成家立业的关键时期。三姨骄傲儿女们靠自己努力挣得一份事业,并从偏远矿山汇聚赵都,逐步站稳脚跟;而十余年间,三姨深居简出,悉心照顾三姨父,直到三姨父晚年再患绝症而辞世。可以说没有三姨,三姨父不会活那么久。 到邢台二舅家,我们循楼梯而上,几敲未听回应,遂打电话,方知二舅和妗子在医院住院。急赶过去,迎接我们的表妹说,两位老人患感冒有一周多时间,曾为部队军医的二舅执意不肯吃药,又吃不下饭,导致身体虚弱贫血方才住院。二妗按时吃药病已痊愈。 走进病房,看到二舅身体虽痒但气色不错,病已好转,本想今天出院,表妹说再巩固两天,准备后天出院。1950年白求恩和平医院来学校招生,正上小学六年级的二舅幸运考中,从此成为一名部队军医,在内蒙部队二十余年,上世纪八十年代调回老家,定居邢台。如今二舅已84岁了,身板很好,平日注意养生,常年很少感冒。去年看望时,二舅正在给自己手工打制的茶几上油漆呢。我们劝道:上了年纪,身体不适一定要到医院,千万不能硬挺。说到看病,二舅滔滔不绝,他对现在医疗流程十分不满:一进医院不管什么病先抽血化验,各种仪器检查一通,过去一个听诊器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多检查!老百姓得多花多少钱!二妗悄悄在一旁说:“我的膝关节痛了好长时间,以为是扭伤,最近拍片才知需作关节置换。这种手术现在风险不大,花费也不算多,可你舅舅就是不同意,怕出事。我不听他的,天暖和了就去做”。我们连连点头:“不要听舅舅的,该做就做!” 二舅是母亲挚爱的小弟。母亲在时常回忆小时候背着二舅去地里干活,背着背着二舅就睡着了。沙河解放后,正上小学四年级的二舅看到班里有大龄女生来补习文化,便劝母亲重新上学。20岁的母亲由此重入学校补习了三个月。第二年县北掌师范招考,母亲名列金榜,成为建国后[[沙河]]培养的最早一批教师中的一员。母亲走的前日,二舅和妗子守在母亲床前,那时候母亲还能说话,还关心着下一代人的学习和生活。 我们到四姨家时,天已漆黑。四姨家住在本市老城区旧式庭院楼房。用力敲击街门,不久便听到动静。忙报姓名,门开了,过道的灯很亮,四姨父站在门边,目光直视着我们,口里轻数“一、二、三”。 走进家里,四姨坐在几前,亲切地招呼我们快坐。四姨和四姨父是中学同学,在母亲同胞姊妹中文化程度最高,是唯一的老牌高中生。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滇闽]]辗转了大半生的父母亲终于调回河北老家。一天,母亲带着我们去四姨家。走进小院,家里没人。稍顷,看到一位青年妇女怀抱一个手拉一个,快步跑进堂屋,往地上一蹲,顾不上说话,就是咯咯地笑个没完。这便是我第一眼的四姨。那时四姨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之后,母亲力劝四姨,并且帮助做她公婆的工作,支持她出来工作。四姨随后在母亲任教的邻村代课,五年后转为公办教师,全家也随即转成了商品粮。 四姨依然快言快语,话音朗朗。两位老人都有退休工资,享受着职工医保,生活无虞。但病痛过早地袭击了他们,虽然年过七旬却显得苍老许多,共用着一双眼睛和两条腿。四姨十多年前患[[脑血栓]],导致下肢偏瘫不能行走;四姨父患多种疾病,现在双目几乎失明,只靠耳力辨声识人。四姨说现在每天三个儿女轮流值班,“去年9月份你四姨父因肾病还住了一次院。那段时间两个在医院陪护,一个在家里陪我,孩子少了真是拉不开拴。”四姨关心我们各家情况,发现我用手托腰关切询问,我答去年犯过[[腰间盘]]凸出。四姨叹道:“咱家的腰都不好,要注意了!” 时将九点,恐影响两位老人休息,我们起身告辞。四姨父送我们出来,依然打开过道很亮的灯。这光线夺目刺眼,却是四姨父迎来送往不可或缺的指引。我们忙带住门,心里一阵酸楚。 [[人生苦短]]。对于衰迈的老年人,人生又何尝不是一种苦长。回想父母亲在时,每次到家,父亲总是一个人站在隔扇前玩纸牌,母亲总坐在阳台看书,家里一片静寂。这样的日子算起来竟达十余年。人生长度里,儿女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与父母相伴的时光不过二十余年,加上孙辈膝下承欢的日子也不过十余年。对于年迈老人,余下的便是漫长的形影相吊、孤独寂寞,或许病痛时才有儿女聚会相守。“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看望至亲,让我想到许多,更觉今后要多去看望我的至亲们。 <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云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涪陵区作家协会秘书长。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看望至亲(云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