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90.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真赏斋帖 的原始碼
←
真赏斋帖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真赏斋帖</big>''' |- |<center><img src=https://img0.baidu.com/it/u=455447799,1205402600&fm=253&fmt=auto&app=138&f=JPEG?w=500&h=996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ct=201326592&tn=baiduimage&word=%E7%9C%9F%E8%B5%8F%E6%96%8B%E5%B8%96&pn=12&spn=0&ie=utf-8&oe=utf-8&cl=2&lm=-1&fr=&se=&sme=&cs=4147866889%2C1747880821&os=3363870850%2C3956476732&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fansart.com%2Fupload1%2F20160509%2F1462796333-42.jpg%26refer%3Dhttp%3A%2F%2Ffansart.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69590019%26t%3Da75ffa05cd0314c26936516332d6ec7a&di=7146857200156147713&tt=1&is=0%2C0&adpicid=0&gsm=3c0000000000003c&dyTabStr=MCwzLDIsMSw2LDQsNSw3LDg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真赏斋帖 所属年代;明代 形式;丛帖 形制;刻石,纸质墨拓 |} '''真赏斋帖''':《[[真赏斋帖]]》成于1522年(明嘉靖元年),由无锡收藏家、太学生[[华夏]](字中甫)将其“真赏斋”中收藏的魏晋法帖,请挚友文徵明、文彭父子钩摹,由名刻手章简甫刻石。刻石后墨拓成帖。<ref>[http://www.doc88.com/p-1983143856805.html _真赏斋帖_勾摹者再考],道客巴巴 , 2016年8月10日</ref> ==刻帖概览== 【名称】真赏斋帖 【辑集】华夏 【年代】明代 【摹刻】章简甫 【形式】丛帖 【形制】刻石,纸质墨拓 《[[真赏斋帖]]》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是魏锺繇《[[荐季直表]]》,中卷是晋王羲之《[[袁生帖]]》,下卷是唐王方庆《[[万岁通天帖]]》。并刻岳珂、张雨、陆行直、郑元、袁泰、李应祯、吴宽等跋。每卷文徵明撰跋,末有文彭跋。帖刻不久遭火而毁,复刻稍逊,故有“火前本”与“火后本”分别。火前本、火后本的显著区别是火前本的袁泰跋第十行与第十一行刻时颠倒[[位置]],重刻时纠正过来。火后帖石归金坛王肯堂氏,并入《[[郁冈斋帖]]》。清代高士奇说:“摹入真赏斋帖者,以火前刻本较之,毫发不爽”。这因为前后两刻本俱精,实及一人摹勒所刻,但火前本极少,为世人所重。 ==单帖介绍== 《[[真赏斋帖]]》上卷刻钟繇小楷《[[荐季直表]]》一帖。原墨迹为白麻纸唐摹本,第六行首字“民”缺戈画,避[[李世民]]讳,是传世钟繇诸帖中惟一的墨迹本。南宋末由内府流出归贾似道,明中叶在沈石田家。沈石田与华夏父亲有交谊,此迹便转归华氏。 一石:钟繇《[[荐关内侯季直表]]》小楷正文18行。款1行。 ==中卷== 一石:王羲之《[[袁生帖]]》草书3行。25字。一石:陆行直、郑元佑题识。小楷。陆题10行、郑题10行。一石:袁泰题识。小楷。1358年(至正十八年)题19行,1365年(至正二十五年)题13行。一石:李应祯、吴宽题识。小楷。李题8行、吴题6行。下卷 一石:王羲之草书二帖:《[[姨母帖]]》草书6行,《[[初月帖]]》草书8行;王荟《[[疖肿帖]]》。草书4行。一石:王徽之《[[新月帖]]》行书6行;王献之《[[廿九日帖]]》。行书3行;王僧虔《[[太子舍人帖]]》。行书3行。一石:无款。《[[翁尊帖]]》草书12行(为王慈书);王慈《[[卿柏酒帖]]》。草书5行。范武骑款。一石:无款。《[[汝比帖]]》草书6行(亦为王慈书);王志《[[一日无申帖]]》草书6行。一石:岳珂倦翁小楷20行;张雨小楷6行;章简勒石题记。一石:文徵明蝇头小楷题识三章42行。分别题钟繇《[[荐季直表]]》、王羲之《[[袁生帖]]》、王氏《[[万岁通天帖]]》。 ==法帖评价== 《[[真赏斋帖]]》由文徵明父子勾摹,著名刻手镌刻。因此《[[真赏斋帖]]》精妙地传达了古人笔法,得到行家的一致称赞,容庚《[[丛帖目]]》指出:“其所摹刻华氏《[[真赏斋帖]]》、陆氏《[[怀素自叙]]》、孙氏《[[太清楼右军十七帖]]》,能夺古人精魄,如生动楷法,绝类待诏。”孙鑛跋《[[真赏斋帖]]》说:“……若《[[袁生]]》及唐摹《[[王相家帖]]》,笔势飞动,真所谓周昉貌赵郎并得其情性者,止下唐时书丹刻一等,《[[淳化]]》、《[[太清]]》俱不及也。右军《[[袁生]]》,大令《[[廿九日]]》、《[[阁帖]]》固俱有,何能及此!” ==故宫藏本== 【名称】真赏斋帖 【数量】一册,44页 【规格】纵27.4厘米,横15厘米 【材质】纸本蝉翼拓 【形制】册页,托裱 世重火前本,然传世希少。 故宫所藏《[[真赏斋帖]]》为明拓火前本,淡墨精拓,可谓“纸如黄绢,墨如蝉翼”。 ==辑刻者简介== 辑者简介 华夏,字中甫,号东沙,生卒年未详。他是一位文物收藏家兼书画彝鼎的鉴赏家,世人称他为“江东巨眼”。也由于他家藏书画、金石、鼎彝甚多,故当时名流都要到他的住处荡口鹅湖东沙泾作客。其中沈石田、文征明、祝枝山更是常客。文徵明和他是世交之谊,特意为华夏作过两幅《[[真赏斋图]]》,均是晚年代表作,还赠送他书法《[[出师表]]》。华夏收藏到[[王羲之]]的《[[袁生帖]]》,文徵明为之题写其始末,两人情谊之深,于此可见。 华中甫一生对文物保存最大的贡献就是构建“真赏斋”,特别是“真赏斋”中的《[[真赏斋帖]]》。除掉名贵书画法帖外,还有夏商周三代鼎彝,也都是难得的精品。文征明在《[[真赏斋铭]]》中说:“有贤中父甫,奇文是欣。少也师古,老而弥勤。新斋翼翼,图籍祁祁”,对华夏本人的作为给予称赞,对真赏斋收藏之丰,予以肯定。 刻者简介 [[章简甫]](公元1491年-1572年),明代著名碑刻艺人。1980年,江苏吴县藏书公社潘家祠堂遗址,发现明代《[[香山潘氏新建祠堂记]]》碑。祝允明撰,文徵明书并篆额。碑文最后有“嘉靖十七年岁在戊戌二月立石,章简甫刻”字款。碑高167厘米、宽81厘米。碑文楷书24行,计1034字。碑文[[书法]]淳熟清劲,镌刻精工端重,字字匀称,一笔不苟。 == 参考来源 == <center> {{#iDisplay:d0126qxonqj|480|270|qq}} <center>中国书画长廊 第39期 《真赏斋图》 屈健</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50 中國史料 ]]
返回「
真赏斋帖
」頁面